#選書思路 :第一次當店長,選書思路只有一個就是把好東西拿出來。
第一次當店長,選書思路只有一個就是把好東西拿出來。大部分書是我最近讀的,有些是我從前讀過但想說一下的。我讀的書依然以小說與文化社會類非虛構寫作為大宗,總之是一份偏食又任性的書單,請大家看情形關照。
✦ 《
燒紙》
李滄東1983-87年間所寫的短篇小說集。寫完這些小說的十幾年後他拍起電影。我因為李滄東的電影對他的小說好奇,這些短篇小說深信文學反應社會,催促讀者在快到來不及跟上的家國變動中思索個人存在的意義,每個轉折都有其對應的象徵,又美得讓人幾乎要忘記哀傷。小說家看事件的角度可以讓所有的寫實都異化,李滄東正是這樣的眼睛。
✦ 《
語言學家看劇在看什麼》
我是個沒有完成語言學訓練的人,但我對語言能辦到的事仍然充滿好奇,它帶我看見了文學,讓許多理所當然的句子突然有了開天闢地的解釋。《語言學家看劇在看什麼》是謝承諭與蘇席瑤兩位台灣社會語言學家寫的人社科普書,用簡單的語言與熟悉的例子介紹了許多社會語言學文獻與基礎概念,在地又親人,每一個在台灣社會說話寫字打滾的麻瓜開光必讀,頂頂推推!
✦ 《
文藝春秋》
晚了好幾年但很開心當讀墨店長讓我有平台可以大喊:黃崇凱這本小說超厲害!是對台灣與文學(是兩件事,不是台灣文學)有深愛有苦行且有想像力品味的人才寫得出來的作品!
✦ 《
夜晚的潛水艇》
陳春成寫實,魔幻的是國。好的小說可以在你原以為相熟的生活中給出不同觀點,下探一寸縱深。《夜晚的潛水艇》對我個人意義正是給「寫小說」這個深淵打進一道強光。
✦ 《
回家是一趟沒有線性終點的旅程》
透過回答「我的阿公蔡再修是誰?」與「為什麼我會想寫阿公?」兩個問題,天然獨第一代民主富二代白色恐怖政治犯第三代的范容瑛替務農窮苦受壓迫而從土地長出左傾思想信仰社會主義加入共產黨成為非典型白色恐怖受刑人的阿公蔡再修留下了細節珍貴的訪問記述與歷史整理,給一輩子懼怕噤口的白恐二代母親補上聲音,也讓自己走出了「家有紅統」的深櫃。她扎實又誠實的書寫是看似光譜兩端的1932天然紅與1997天然獨祖孫之間所有混濁又動人、繚亂又合理的顏色。
✦ 《
仰望》
我有一陣子很喜歡法蘭岑(Jonathan Franzen)的雜文,但他只要寫鳥的地方我都速讀(他是有名的資深鳥友)。後來我女兒突然在小學五年級認定鳥是她的追求(顯然不是我的影響),小學畢業紀念冊上寫「我長大要成為鳥類學家」那樣認真,我能做的就是幫她找鳥書,加入青少年鳥會,開很久的車帶她去參加活動並坐在小鎮咖啡店裡等待。我開始對「鳥友」這個族群感到親切好奇,尤其羨慕他們的忠誠發瘋與固執。然後突然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把法蘭岑關於鳥的雜文津津有味地讀完了。我不是鳥友,我是鳥友之友,鳥友是全世界最神秘的一群人,對我來說他們比鳥還神秘。林大利這本書是少年的他如何愛上賞鳥進而決定鳥是他一生的追求並加入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故事,是「誤入建中生物社鳥組的我受了學長的特別照顧只好跟著鳥從台灣飛向世界順便在澳洲讀了博士」+「躲在這裡幹嘛呢小淘氣(附該鳥高清照與叫聲QR code)」+「保護區不是在地圖上畫線圈起來就好」(這句是書裡的章節名)。我當然也津津有味地讀完了。大推!覺得鳥類有趣的可以讀,覺得人類有趣的也可以讀。
順便推法蘭岑的三本雜文:
✦ 《
如何獨處》
✦ 《
到遠方》
✦ 《
地球盡頭的盡頭》
與林大利第一本書:
✦ 《
噢!原來如此 有趣的鳥類學》
✦ 《
火花》
又吉直樹寫出了對某種藝術形式抱有執念者的幽微心境與自我辯證,那種百轉千迴幾乎無法用經驗甚至用無法想像去同理,竟讓人有在情感面上「長知識了」之感。
✦ 《
我有一個關於不倫的小問題》
我要給許俐葳這本小說的敘事者聲腔三個驚嘆號!!!裸露又壓抑,誠實訴說欺騙,以距離測量親密,無法落地又無法超脫緊緊抓束整本小說直到最後一字。
✦ 《
點火》
在特定時空裡對七種「行當」的凝視,敘述者(行當為「寫小說」)嘗試理解又置入自我,誠懇與技術放在一起完全不打架。期待張桓溢下一本!
✦ 《
餘興派對》
Anthony Veasna So寫出了屬於他的難民移民後代:上輩子營養不良以至隨時可能變成噩夢的美國夢,活跳跳充滿想像力的每日生活裡的安靜殺戮。
✦ 《
這是我的名字》
2015年19歲的史丹佛大學學生Brock Turner酒後在校園樹叢後性侵一位女性,犯行時被兩位路人發現,現場遭到警方逮捕。
2016年此案宣判,法官「考量犯人的前途」僅輕判6個月。被害人化名「Emily Doe」寫下一份「性侵被害人受影響陳述書」,娓娓道出加害人短短20分鐘的行為如何將她的人生一刀切成「性侵案前」與「性侵案後」。這份陳述書放上媒體網站後四天點閱率破千萬,接著引爆了一場社會運動。
2018年加州修法,擴大解釋強暴定義並提高性侵失去意識者的最低刑期,而輕判該案的法官Aaron Persky成為1932年來加州第一個遭到罷免的法官,加害人Brock Turner上訴遭駁回並被史丹佛退學。「Emily Doe」用一支筆改寫了自己的正義。
2019年「Emily Doe」以真名Chanel Miller(張小夏)出版事件回憶錄《這是我的名字》,與五年後摘下墨鏡放棄匿名權要求公開審判直面大眾的法國馬松性侵案被害人Gisele Pelicot女士一樣,用行動宣告在性侵案裡該感到羞恥的不是被害人。
非常好看的回憶錄。還沒有讀過那份讓輿論沸騰的「性侵被害人受影響陳述書」的人
全文連結在此。
讀完你若想知道更多,來讀這本書。
順道推這本:
✦ 《
性、謊言、吹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