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竟然如此不簡單,材料科學原來這麼有趣!
你一定會說,這個書名是騙人的,世界上的物質何其多,改變世界的物質何止10種。
但是這個書名其實也一點都沒有騙人,作者不僅介紹了許多在我們生活中被我們視為理所當然,有時根本視而不見的物質,如何曾經大幅度改變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也介紹了許多相當有潛力,在未來一定會改變我們生活的物質!
【金石堂強推書】、【讀冊選讀】 因為太愛這片山林,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守護! 台灣第一本由巡山員書寫工作現況的書。 這世上再沒一份工作, 如此繁重、艱辛,充滿無數未知的危險, 甚至出「深山勤務」都要做好寫遺囑的準備。 他們是巡山員,以血汗及歲月無悔守護台灣山林。
傳染病與人類文明交融史 經典中的經典 世界史奠基巨擘—麥克尼爾 史詩級代表作 瘟疫,是人類最深的恐懼, 病菌,是塑造人類歷史的推手, 槍砲、鋼鐵也擋不住這股力量!
人類社會何以從崇拜水,逐步轉向對水系生態的奪取與破壞? 我們該如何重建與水的親密關係? 蜿蜒大地,攪動海洋,迴旋天地雲霧之間⋯⋯ 水,以美麗易變的流動性流淌於世界 「水族」是水的化身,自歷史暗流中湧動崛起 召喚萬物有靈、神聖與互惠的精神力量
★ 從小事做起,就能挽救人類滅亡!★ ★ 70 項決定性證據 ╳ 7 個即刻行動 ★ 《金融時報》環境、科學與技術類 2024 年度好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前十大暢銷書籍 《衛報》2024 年度最佳非小說書籍 「透過本書豐富的數據與反直覺的結論, 去理解世界正在變好,雖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
在樹冠層展開的旅程 從臺灣到北美,解開巨木與森林的興衰 對我來說,爬樹是一個和樹溝通的過程。尤其是當我先鋒攀登(lead climb)的時候,上攀的過程裡在不同的枝條之間轉換,在轉換的過程裡去觀察這棵樹的形態和生態,瞭解他的「個性」,以及他的生命歷程。當我懂的層面愈多,能看出的故事就愈多。 ...
◎美國AMAZON,goodreads書評網站,讀者五顆星評價 親愛的總統先生, 如果明天台電倒閉了,我們該怎麼辦? 能源掌控了一個國家的命脈,也是未來領袖從現在就該面對的迫切危機! 能源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許多國家為了爭奪能源不惜發動戰爭, 原油價格小幅波動就足以衝擊民生物價,造成人民...
揭露數十億美元木材黑市交易的罪行與血淚, 親自走訪盜伐現場的第一手報導! 從盜木賊、巡山員到木材鑑識專家,記錄人們最為真實的心聲與血淚控訴 「我猜你可以說,人們只是想討生活,就只是這樣而已。」 ──盜木賊克里斯‧古菲(Chris Guffie) 身為北美拓荒先鋒的伐木工人,他們在森...
生活中,處處都是泛科學! 為什麼人有兩個鼻孔? 為什麼我們都愛看八卦新聞? 失戀的痛到底有多痛? 酒喝太多,都是杯子的錯? 母子連心是真的嗎? 為什麼會有夫妻臉? 台灣最受歡迎的科普網站首度出書! 稀奇古怪的疑問+妙趣橫生的解答=絕對不腦殘!
• 本書取材自真實案件,附案發現場圖片,膽小勿入。 • 以古代刑案為例,用現代鑑識、法醫及犯罪偵查解說。 本書收錄著名古籍:《洗冤集錄》、《棠陰比事》及《折獄龜鑑》等書中的司法案件,除了對古文詳加解釋外,更仔細分析其中的鑑識科技、法醫學理和犯罪偵查的技巧,最後搭配今日真實發生...
香港氣象變化萬千,無論是市民很關心的熱帶氣旋、夏天的暴雨與強對流天氣、冬季的寒潮,以至近年喚起大家注意的地震與海嘯,都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可是往往卻一知半解。 MET WARN由一群氣象發燒友組成,發展成天氣預報團體,甚至進行風暴消息直播。在首本著作中,MET WARN將以貼地例子,深入淺出介紹各種...
大自然是生生不息的豐饒饋贈 為了鳥類、莓果和人類共同繁榮 我們需要一種全新的經濟—— 《編織聖草》《三千分之一的森林》作者基默爾送給世界的禮物
亞馬遜評論★★★★★好評讚譽 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導致全球約5000萬~1億人死亡。 一百年後,流感仍然是連環殺手! 回顧百年前流感始末,開啟未來防疫之窗
台灣首位揭開「靈界」神祕面紗的科學家 李嗣涔博士 突破科學疆界,打開宇宙真相的潘朵拉之盒── 「用科學證實靈界的存在!」 /原來在我們的世界之外,真有神、佛、靈界? 真實的宇宙,不只是單一時空的陽間,而是陰陽間俱在的複數時空?/
【金石堂強推書】 當陳徵蔚與夥伴們潛水淨海, 我們才知曉最令人心碎的台灣海洋現況。 ‧在碧砂漁港附近,有一大片面積超過籃球場大小,猶如味噌湯的「寶特瓶海」。 ‧依據《國家公園法》第13條2款:國家公園區域內禁止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但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卻是非法垂釣、非法捕撈、非...
「你可能想知道我喜歡在土壤中挖掘什麼。 不是建造房屋或道路,也不是尋找德川埋藏的寶藏, 我的目標是找到可以養活100億人的肥沃土壤。」 ── 作者 藤井一至 挖土,其實是件很浪漫的事! 一鏟挖下去,是千年的時光、萬種生機; 我們對天體運行瞭若指掌,對腳下土壤卻所知甚少。
《紐約時報》年度最受注目百大好書 《書單》雜誌環境永續類十大好書 美國山岳協會最佳環境寫作瑞秋.卡森獎 你看過紫斑蝶飛翔在高速公路旁嗎? 或曾在夜晚,看到小青蛙呆坐鄉間小路中央? ----------------------------------------------- 一條...
史上精采且重要的十種物質,如何改變了我們的過去,又如何蓄勢待發,準備改造未來!
這其中有許多物質看起來實在太平常,讓我們幾乎忘了它們的存在,像是做衣服的布料、做工具的金屬、做罐子的陶瓷、溝通用的白紙,還有吃了開心的巧克力。然而,這些物質卻曾徹底改變了人類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物質以怪得出奇聞名,例如人類已知最輕的固體「氣凝膠」、可以自行復原的金屬和能變成真正骨骼的植入物,這些都是會改變我們未來的劃時代新物質。
你會驚嘆,物質如何以獨特的方式,深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作者簡介
米奧多尼克Mark Miodownik
在他筆下,即使是冷冰冰的水泥,也顯得閃閃發光,就算講的是大家都欲除之而後快的塑膠,也是妙趣橫生。
倫敦大學院材料科學教授,英國皇家工程學會會士,並曾入選《泰晤士報》「英國百大影響力科學家》。
他樂於為大眾講解材料科學,且廣受歡迎,曾擔任多部紀錄片的主持人,包括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第二台製作的《發明的天才》。
2010年,他獲邀在科普界最負盛名的英國皇家科學院聖誕講座進行演講。
他也是倫敦大學學院的製成研究中心主任,這個中心裡有一座材料館,收藏了地球上最神奇的一些物質,並且和多所博物館共同推出互動節目,合作夥伴包括泰特現代美術館、黑沃德畫廊和威康收藏館等等。
譯者簡介
賴盈滿
譯者原名:潘信宇
電機轉哲學系,翻譯界的傳奇,曾獲得2012年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
倫敦政經學院科學哲學碩士,現專事翻譯,譯有《資訊》和《不大可能法則》等書。
我要很難為情的承認,我本來以為材料科學無趣又單調,但《10種物質改變世界》完全改變我的想法。現在我發現我會用手指滑過物質表面,然後發出讚嘆。米奧多尼克這本生動有趣的書完全改變了我看待世界的方法。──《華爾街日報》
我們覺得無聊、平凡,根本不值得一顧的東西,竟然有這麼多隱藏不現的奇蹟……也許早有人說過這些神奇的故事,以及其中相關的科學,但就像好的巧克力一樣,唯有米奧多尼克知道,要怎麼調出最好的味道。──《紐約時報書評》
這本書對創造現代世界的物質,做了美好的描述。米奧多尼克寫得真好,即使是水泥,在他筆下都顯得閃閃發光。──《金融時報》
材料科學家米多尼克,以有感染力的熱誠,述說了紙、玻璃、巧克力、混凝土背後的歷史與科學。──《科學美國人》
我熬夜看完這本書,米奧多尼克的書寫如此充滿知識性,如此的熱情,他對物質的熱情如此顯而易見!──知名科學家與暢銷書《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奧立佛‧薩克斯
混凝土、巧克力、紙張、陶瓷,這本書把這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做了動人且充滿知識性的描述。──《拿破崙的鈕釦》作者之一,潘妮‧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
《10種物質改變世界》不僅揭露構築了世界的各物質其後的神奇結構,還告訴我們隱藏其中的精采故事──科學記者昆丁.庫柏(Quentin Cooper)
《10種物質改變世界》提醒我,歷史學家可能花了太多時間在人說了和寫了什麼,卻沒花足夠的時間在建構現代社會的物質上。──歷史學家,丹.史諾(Dan Snow)
材料大師又出招了。馬克.米奧多尼克是天生的娛樂高手,以獨特手法結合了世界上各種物質的科學與感性,讓我們讀得興致勃勃。──史上最年輕的皇家工業設計師,湯瑪斯.海澤維克(Thomas Heatherwick)
這本書實在太迷人了。一旦沉浸其中,你就會開始用米奧多尼克的眼睛看這個世界。我們平日生活習以為常的每一樣「物質」都隱藏著豐富的故事。這本書讀起來真是愉快。──理論物理學家,暢銷書《悖論》作者,吉姆.艾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
2014年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
Amazon 2014年度科學類選書
《物理世界》2014年推薦最佳科普書
《紐約時報》2014年最值得閱讀的一百本書之一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