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台灣重量級藝文與佛教界名家專文撰述,向大師致敬
從「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到「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體悟生命的三層境界
= 每一部佛經,都記錄著一段隆重的法會現場 = = 走進《壇經》的世界,諦聽六祖惠能的大智慧 = 這是一場真實而盛大的法會,發生在千餘年前的唐朝,座上講經的高僧,是禪宗的惠能大師。 而惠能大師的弟子,將這場法會的內容記錄了下來,即為本書──《六祖壇經》。
文章出處:善書圖書館 http://taolibrary.com/category/category19/c19008.htm 淨空法師講述 邱淑真居士記 前言 諸位同修,今天我們有這個非常殊勝的因緣,與大家報告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的啟示。雖然時間不長,不能細說,這一種研習報告的方式...
將南傳佛教大師阿姜查說法的語錄合輯,共分為戒、定、慧三冊,內容是阿姜查對於「戒、定、慧」的真實體驗,而非只是對經典的詮釋,此為第一部「戒」。 本書深刻釐清一般人對「戒」的排拒和疑惑,其實戒律,是對我們尚不穩定的心予以保護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掌控,而是讓我們隨時保持覺知和觀照所以,犯戒非關道德的懲罰,只...
本書陪你一起帶著輕鬆、愉悅和崇敬的心情, 走近弘一大師李叔同「悲欣交集」的一生。 當他將目光轉向宗教,轉向佛祖拈花時伽葉的微笑時, 他便明白了,原來這一笑,便是整個世界!
有苦就有法 法為清淨水,洗淨愛欲塵 身體的忙碌,根本在心 佛法不僅是種信仰,更是一種智慧, 願佛教讓心靈寧靜的智慧,能幫助你減少無意義的忙碌,活得更加淡定。
身處寂靜山林固然是修行的順緣, 但真正的目的是要讓心回到最幽靜的狀態, 那樣的心本身即是怡人的森林。 本書收錄的〈怡人森林教言〉出自寧瑪派祖師龍欽巴尊者之筆。格澤仁波切是在2009年於美國新墨西哥的Iron Knot Ranch道場傳法期間,主動加場給予此論的開示,這也是仁波切在海...
佛告無盡意菩薩: 「善男子!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 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為修習觀世音菩薩大悲法門的重要經典,出自《妙法蓮華經》的第二十五品,以其殊勝的因緣,自公元四二一年即廣為流行於世,由於釋迦牟尼佛對觀世音菩薩無比...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看過《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第一部)的人,一定不能錯過它的續篇--《阿姜查的禪修世:定》(第二部)。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這本書都將帶給你真正的平靜。
杜忠誥、吳清友、李蕭錕、奚淞、尉天驄、慧觀法師……
多位台灣重量級藝文與佛教界名家專文撰述,向大師致敬
從「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到「華枝春滿,天心月圓」,體悟生命的三層境界
由富家公子,到學習西洋藝術文化的留日學生,又成為藝術音樂文學的教育家,最後竟成為修行最重教條規誡的律宗高僧,弘一大師的一生多采多姿,可說絢麗至極,終歸平淡。而時至今日,大師的影響仍深刻存在。本書精選弘一大師的作品與流傳文字,結合當時師友的緬懷紀錄,向讀者介紹他精彩而絢爛的人生,並邀請台灣當代藝文界與佛教界的重要人士,從不同的角度、各自觀點,介紹、解讀弘一的人生與藝術成就,並從各自的立場,帶領讀者們一起感受大師認真專一、質樸精純的人格與精神。
本書集結內容包括:
卷一 人間愛晚晴:記弘一大師
透過弘一師友與今人的緬懷追述,感受大師生前認真專一的精神與淡泊樸實的處世態度。
卷二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佛學論述
精選大師多部佛學講演內容,與《格言別錄》、《晚晴集》等語錄內容。
卷三 二十文章驚海內:文章詩詞選粹
收錄精彩文章、詩詞、聯語等作品。
卷四 能使無情盡有情:藝術創作
選錄〈寫字的方法〉與情感豐富的詞曲創作。
卷五 須知諸相皆非相:書信與日記
透過大師出家前後與夏丏尊、豐子愷、劉質平、圓淨居士、廣洽法師與印祖等人的往來書信,與出家前的〈斷食日誌〉,領會他樸實真摯的情感,和與對生命的思考、體悟。
同時,本書收錄弘一大師多幅精彩墨寶、繪畫,並以拉頁方式展現手抄《心經》、《金剛經》等作品,以便讀者展開欣賞,玩味體會大師反璞歸真、溫婉清拔的書法造詣。
作者簡介
弘一大師(一八八○~一九四二年)
俗名李叔同,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是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的才子,一九○五年留學日本,專修音樂與西洋繪畫,返國後任教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與浙江兩級師範,與夏丏尊、豐子愷、劉質平等人以師、友相交。所創作的《送別》歌,流傳至今,膾炙人口。其書法質樸無華,但獨具一格。
一九一六年,他在杭州虎跑寺嘗試斷食,決定了日後皈依佛門的信念。一九一八年出家,法名弘一,繼承失傳近八百年的佛教南山四分律宗,以奉持、宣揚戒律為修道根本,刻苦修行、行菩薩道,行腳雲遊,寫經弘法,編寫《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南山律在家備覽》等著作,被佛門弟子奉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享譽海內外。一九四二年圓寂於泉州。
曾議漢
文化大學哲學所博士。現任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專任助理教授。研究中國哲學思想、禪宗美學。著有《永遠的弘一法師(上)、(下)》(台北帕米爾書店,一九九二);碩士論文《錢穆文化學思想初探》(花木蘭出版社出版,二○一○)、博士論文:禪宗美學研究(花木蘭出版社出版,二○○九);《經典選讀》等書,並著有逾十篇學術相關論文。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