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影響了曼德拉、翁山蘇姬、屠圖大主教、馬丁‧路德‧金恩、達賴十四世等眾多後世寫下歷史的重要民權運動人士
愛因斯坦、馬丁路德‧金恩、歐巴馬、美國前國務卿馬歇爾一致推崇
美國哈潑柯林斯出版社評選,20世紀激勵人心最重要的100本書之一
My Life Is My Message.
我的生命無他,唯真理實驗而已。
不管這條道路有多難行,我憑藉著手上的亮光一路前行,
路途上我經常瞥見微弱的亮光,指引著絕對真理。
世人稱為「聖雄」的甘地,自1925年開始在雜誌上連載自己的自傳,於1929年正式出版。他在自傳中以平實的文字,敘述自己傳奇的人生歷程,談論自己的挫折和信念,詮釋了自己「非暴力」的思想,為他的非凡人生留下擲地有聲而不斷流傳的見證。
鐵血帝國的興衰起落 鐵血宰相俾斯麥與傀儡皇帝威廉二世的恩怨糾葛 鋼鐵德粉不可錯過的帝國史佳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五十年 德意志第二帝國是如何一步步邁向自毀深淵, 拖著全歐洲走上「地獄之行」?
數十年來,香港在大國的權力競逐之間始終保有著一種岌岌可危的自由。本書提供了一個及時且深入的敘述,說明香港如何從一個偏遠的漁村一路發展到九七之後的現狀。作者針對大量的經濟數據、政治事件、行為者與理念予以精細地分析,讓讀者得以了解香港在2019年爆發大規模抗爭的經濟、政治與社會成因,在此同時,又要明白這...
從作祟妖怪到寵物明星,從捕鼠工具到家庭成員 不管是遇上愛貓成癡的大文豪,還是嫉貓如仇的老百姓 紛紛擾擾的人類社會裡,貓咪始終漫步在你我身邊 跟著牠們小巧輕靈的腳步,見證歷史發展的軌跡! 店家擺的招財貓,真的是貓咪受歡迎的象徵嗎? 愛貓的天堂「貓島」,其實是畏懼貓妖作祟的結果? 戰後如...
拜占庭帝國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嗎? 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名稱由來? 為何啟蒙時代思想家對拜占庭不屑一顧? 拜占庭對後世的影響是什麼? 打開牛津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通識讀本, 用最簡明的方式認識影響人類發展深遠的大帝國。
◤分心不只是現代人的通病,只要是人就會分心!◢ 在3C爆炸的時代,你會因為資訊過多而困擾嗎? 你會因為動不動想查看訊息而無法專注嗎? 你曾懊惱為什麼容易分心嗎? 你曾吶喊為什麼一想專心,大腦就當機嗎? 你可能以為是被資訊轟炸帶來的後遺症,因為需關注的事物太多,但還沒真正徹頭徹尾了解一項...
國家內憂外患的解套之書。 「不關心政治,就等著被糟糕的人統治。」―柏拉圖 當代最具權威性作家, 套用個人創傷的心理療程, 拆解七國如何挺過三大類危局, 借鏡歷史,在動盪中找到曙光。
最受國際學界矚目的全新國家實力論述! 「毫無疑問,本書將扮演台灣展望未來的指南針。」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松田康博 第一本以東亞視角剖析全球地緣政治與經濟權威著作! 國際關係 ╳ 半導體產業 雙精通學者李世暉,首次揭露── 台灣除了護國神山,還有護國神器「鏈實力」。
繼《看得見的世界史》與《德意志》,BBC廣播四台和大英博物館又一攜手磅礡巨作 藝術史大師尼爾・麥葛瑞格帶路,探索信仰與人類社會交織的複雜歷史與關係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羅馬人的故事壓縮了人類歷史的結晶 從「共和」到「帝國」, 羅馬的歷史,某種意義上也是人類憲政經驗的歷史。 羅馬衰亡了嗎? 擺脫吉朋「羅馬帝國衰亡史」的舊史觀, 以開放觀點重新評價古典時代。
「這輩子我最感激兩件事,一是我出生在北韓,一是我逃出了北韓。」 一個長於北韓黑市世代的女孩,歷經苦難終於逃離家鄉, 卻在人口販子的掌控下,度過兩年生不如死的歲月。 這一則活下去的故事。
第一本爬梳咖啡種植與全球貿易關係的經典著作 「一部令人大開眼界的歷史」、「社會政治分析精細」、「資料豐富的原創性研究」 《波士頓環球報》、《經濟學家》、《衛報》、《出版人週刊》等全球媒體齊聲讚譽 從十六世紀歐洲首次記載咖啡為始,不過四百年,咖啡席捲了歐陸與美洲,成為人們的日常飲品。資本...
1972那年,三十八歲的寡婦珍.麥康維爾(Jean McConville)膝下十子,蒙面入侵者在貝爾法斯特將她從家裡強行帶走。這本書是步調如小說般緊湊的精密報導,基夫以麥康維爾的謀殺案為主軸,牽引出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他訪問了衝突雙方的參與者,將那個時代悲劇的毀滅與虛耗轉化成鏗鏘有力、引人入勝的長篇...
鏘鏘鏘!趣史上演啦~ 有梗.有料.有好笑!歡樂迸出閱讀新角度! 「故事」網站超人氣作家領銜主講,力邀歷史人物現身說史! 搭配課綱,告訴你歷史課本不讓你知道的故事。
世人稱為「聖雄」的甘地,自1925年開始在雜誌上連載自己的自傳,於1929年正式出版。他在自傳中以平實的文字,敘述自己傳奇的人生歷程,談論自己的挫折和信念,詮釋了自己「非暴力」的思想,為他的非凡人生留下擲地有聲而不斷流傳的見證。
甘地從自己的出生、成長開始寫起,詳述自己的家庭生活和求學生涯,一直記錄到他後來參與的政治活動,完整闡述了他的人格特質與其堅守的理念,尤其是他對「真理」此一信念的追求及實踐。他在書中誠實寫出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深感懺悔,包括說謊、貪圖情慾、違背誓約、眷戀物質等等。
這本樸實謙和的自傳能讓讀者深入了解甘地的信念是如何形塑而來,並震懾於如此瘦弱的身軀,如此安靜謙卑的人,竟飽含如此強大的力量,得使印度從英國的統治下獨立,並用他的道德力量影響了整個世界。而他的價值觀只有簡單的兩個詞:真理,非暴力。
甘地把人間物慾降低到極限,一生奉行著極簡生活,將最羸弱的精神力量推廣至無窮,篤定虔信愛的力量可以化解仇恨與對立。為了表達政治反抗,甘地一生共絕食18次,坐牢15次,身體力行倡導非暴力主義,完全印證他自己的名言:My Life Is My Message.
本書影響了後世眾多民權運動人士,如曼德拉、翁山蘇姬、屠圖大主教、馬丁‧路德‧金恩、達賴十四世,這些人依照甘地的理想,學習他的人生哲學,跟著他的故事實踐理想,帶領自己的國家和追隨者,希望脫離強權的壓迫和歧視,獲得更自由獨立的生活。
名人推薦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
南方朔 知名社會評論家
馬家輝 作家
張鐵志 《號外》雜誌主編兼聯合出版人
劉維公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一致推薦閱讀
基督給了我們目標,而甘地提供了方法。──馬丁‧路德‧金恩
我很清楚,如果不是甘地以及他向美國與世界分享的訊息,或許今天,我就無法以美國總統的身分站在這裡。──歐巴馬,2010演講
後代的人一定很難相信,世界上竟然真的出現過這樣的血肉之軀。他沒有任何政治頭銜,卻飽含偉大的精神。──愛因斯坦
全人類良知的代言人。是他,使謙遜與真理的力量超過了強權的力量。──美國前國務卿馬歇爾
他說自己追求的真理是根植於對神的奉獻;因為他希望能夠更接近這股神聖的力量,於是他選擇用簡單的生活尋求純淨,選擇沒有暴力的人生。所以他將這本書命名為《我對真理的實驗》,也讓追隨他腳步的人能夠有所依循、參考。──亞馬遜網路書店
作者簡介
穆罕達斯‧卡朗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年,甘地出生於印度西部,父親是當地的官員,19歲時遠赴英國留學,進入倫敦大學主修法律。畢業回國後曾在孟買執業,但表現並不特別突出。1893年,他被公司外派至南非工作,目睹當地的印度移民權利遭到剝奪,因此開始進行抗議和遊說,反對種族歧視,這是他參與社會政治活動的開端,也逐漸形成公民不服從以及非暴力抵抗的意識。
一戰爆發後,甘地回到印度,號召印度人民加入英軍,希望藉由表現忠誠,換取英國信任,同意印度獨立,可惜此舉並未成功。戰後,他參與印度國大黨的獨立運動,以不服從、不合作、絕食抗議等方式引起國際關注,多次遭到英國政府逮捕,但是服刑時間都不長。這段期間,甘地發起的抗議活動包括抵制英國貨、抵制英國學校、抵制法律機構、辭退英國政府工作、拒絕繳稅、拋棄英國授與的稱號及榮譽等等。
1930年,為了抗議殖民政府的食鹽公賣制,甘地率領抗議民眾徒步從德里走到艾哈邁達巴德海邊,總計遊行了400公里,上千民眾寧可走到海邊取鹽,也不願意繳稅給政府。這是甘地發起的抗議遊行中最有名的一次。
二次大戰期間,英國希望印度人民從軍,但甘地希望英國政府答應在戰後讓印度獨立,作為交換,而英國政府拒絕了,甚至試圖製造印度內的宗教紛爭。
1947年,他與英國駐印度最後兩任總督合作制定印度獨立與分治方案,並於8月15日公佈,印度也正式獨立,此時開始有追隨者尊稱他為聖雄。可惜這樣的獨立並不完美,印度國內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徒水火不容,最後甘地只能接受讓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別獨立的方案。政權交接那天,甘地沒有慶祝印度獨立,而是獨自為了分治而傷心。有人不滿分治方案,認為是甘地的錯,雙方宗教的衝突暴動不斷,甘地繼續選擇絕食抗議,雖然局勢一度因此穩定,但是1948年1月30日,一名印度教狂熱份子朝他開槍,結束了甘地偉大的一生。甘地中彈倒地時,仍然以手勢表示寬恕兇手,並加以祝福,完全貫徹自己的信念。
譯者簡介
王敏雯
就讀於台灣師範大學筆譯組。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