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
0 篇書評

是誰偷走我的專注力?

鍛鍊大腦、閱讀抄寫,中世紀僧侶如何抵抗分心的技巧

The Wandering Mind: What Medieval Monks Tell Us About Distraction

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3/1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5570
  • eISBN: 9789570535631
  • 字數: 129,867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38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分心不只是現代人的通病,只要是人就會分心!◢

在3C爆炸的時代,你會因為資訊過多而困擾嗎?
你會因為動不動想查看訊息而無法專注嗎?
你曾懊惱為什麼容易分心嗎?
你曾吶喊為什麼一想專心,大腦就當機嗎?
你可能以為是被資訊轟炸帶來的後遺症,因為需關注的事物太多,但還沒真正徹頭徹尾了解一項事物的核心,焦點又迅速地轉移……
你對這種情況感到沮喪嗎?甚至想隱居山林重新找回最純粹的自己嗎?
作者潔咪.克雷納透過挖掘中世紀僧侶的史料告訴讀者,早在科技發展前,分心的現象就存在了!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特色: 1.見微知著: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 2.全球視野:橫跨美、歐、非、亞各洲不同國家的門牌號碼,展現各地的文化和風俗民情。 3.取材多元:從歷史資料到口述訪談,描繪出許多彷彿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

  • 電子書: NT$ 336

    這是一本容易親近的歷史讀本,全覽綜觀東南亞,擺脫過去僅將其視為殖民客體的偏頗角度,展現東南亞人作為主體的豐富性與活力,能帶給學者、學生和剛接觸東南亞歷史的人一段趣味盎然的閱讀體驗。

  • 出版日期:2025-08-01
    特價 電子書: NT$ 220

    \\比起錢,人更重要。// 因為錢會跟著人走! ★ 現代版《富爸爸,窮爸爸》! ★ 韓國百大暢銷書,入圍YES 24書店年度好書,讀者9.1星好評!

  • 電子書: NT$ 322

    戰爭結束過後,凡事都要回歸日常, 有誰真正在乎原子彈落下後,廣島的真實景況? 在人們開始談論「新新聞主義」之前,一九四六年出版的《廣島》就證明這種寫作手法的力量—— 跳脫科學角度的報導,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展開新聞調查! 來自六位廣島原爆倖存者的現場記憶,一位記者於二戰後轟動全球的逆風報導! ★★★...

  • 電子書: NT$ 525

    從諸神相殺不止的海盜王國,到推崇平等與社會福利的民主國度 這中間的千年空白,就由本書來填補! 享譽國際的北歐社會學家,穿越斯堪地那維亞的神話與歷史 ※臺灣第一本北歐通史※

  • 電子書: NT$ 525

    2015英國皇家文學學會翁達傑獎得主最新力作 伊斯蘭專家林長寬博士審校 走訪形塑伊斯蘭文明的十五座重要城市 回顧伊斯蘭千年璀璨歷史

  • 電子書: NT$ 336

    雄踞美國亞馬遜「美食史」、「咖啡與茶」雙料冠軍! 《紐約時報》經典暢銷巨作! 【獨家收錄】作者私房話:寫作靈感、內文拾遺、常見問答!

  • 電子書: NT$ 490

    1990年,當柏林圍牆倒下時,一個國家消失了。 在德國即將歡慶統一35週年前夕, 東德人民被忽略的生命經驗、被抹除的歷史篇章,將在此書再次重現。 忘掉過去你所知的東德刻板面貌, 抛開冷戰論述對他者的既定形象,只要願意直視東德, 將發現鐵幕之下,並非只有黑白的世界。 ★《經濟學人》:「本書希望世人...

  • 電子書: NT$ 525

    ▎「這些海盜就跟其他海盜一樣行徑卑劣。但是,當我們回想起他們的殘酷犯行,或是因為他們駭人聽聞的破壞與其他殘忍之舉而倒抽一口寒氣時,倒也不能忘記他們的紀律、堅忍、同袍情誼與武德,讓他們成為當時世界上最所向披靡、最大膽無畏的族群,無人能夠比肩。」──溫斯頓.邱吉爾 ▎「『難』不過舉手之勞,『不可能...

  • 電子書: NT$ 315

    「這個國家的人毫無羞恥心嗎?」 美、法、德、瑞等各國使節團、官方紀錄,一致質疑。 這是一段 新政府覺得丟臉,強迫人民穿上衣服, 進而衍生出一連串 遮掩副作用、偷窺 的黑歷史 ?! 下町老街的公共浴場、混浴傳說,默默隱藏在角落的裸露書刊,社會上瀰漫一股壓抑氣氛…... 老一輩的常說,日本人有禮無...

  • 出版日期:2025-07-02
    電子書: NT$ 336

    全球暢銷逾50萬冊的「The Shortest History」系列 最切中當前世界局勢的作品 ※※※※※※※※※※※※※※※※※※※※ 越害怕戰爭,就越應該了解戰爭。 國際權威歷史學家與軍事專家格溫‧戴爾 將五千年的戰爭史濃縮成一本引人入勝的小書 只要一個下午,就能了解人類為何發動...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第一本以「太空考古學」為題的著作 當過去遇上未來,一場與太空考古學家共遊的大規模古今解密之旅即將展開⋯⋯

  • 電子書: NT$ 595

    甘迺迪、赫魯雪夫兩大領袖試圖冷靜決策, 但在這場危及世界存亡的事件之中, 最大的問題早已不是他們「想不想」控制事態, 而是他們「能不能」…… ★《華盛頓郵報》、《聖路易斯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洛杉磯時報》歷史獎決賽入圍 ★《華盛頓郵報》年度五本非小說類書籍 那一天,美蘇在毀滅的深淵之前各退一步...

  • 特價 電子書: NT$ 330

    生物學角度全新解析《人類大歷史》 讀懂歷史與文明前,先讀懂生物學 「年度新思維作家」達奈爾 橫跨遺傳學、生物學、生理學和心理學 揭示形塑人類文明的合作與衝突、貿易與掠奪、瘟疫與戰爭

  • 特價 電子書: NT$ 228

    《當下的力量》《一個新世界》作者艾克哈特.托勒, 為煩躁的人生與世局,帶來最澄淨的靜心禮物。

  • 電子書: NT$ 336

      ★ 探索現代人的酒櫥或者流連酒吧吧檯後方各種酒類的起源,令人大開眼界!   ★ 從古至今以酒作為醫療用途,到中世紀鍊金、製藥、蒸餾技術的發展,再到如何步入人類生活中隨手可得的飲料之一,歷史典故在作者筆下,就如晶瑩剔透的利口酒,透明卻有各種芬芳。   ★ 附有經典酒譜,讓你也能成為調酒專家,了...

  • 電子書: NT$ 1295

    世界歷史繞不開的山頭,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 對史上最重要戰爭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上個世紀!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沃夫森歷史獎得主 李察.奧弗里 Richard Overy 匯聚40年的封頂之作 活動時間:即日起~2024/8/27 活動辦法:於活動截止日前,領取《二戰(讀墨試...

  • 電子書: NT$ 595

      ★全球翻譯32種語言.暢銷20萬冊.橫掃12項國際大獎.唯一中文版   ★《經濟學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年度選書   20世紀最黑暗的歷史現場,不在德國或俄國,而在納粹與蘇聯之間的血色東歐。   見證普利摩.李維未能記錄的屠殺真相,漢娜.鄂蘭理論之外的極權全貌。

  • 電子書: NT$ 322

    1921-2021蒙古國獨立百週年 臺灣首見呈現20世紀以來現代蒙古國史的權威之作  

  • 電子書: NT$ 476

    當代中東的面貌是如何形成的? 極端主義、恐怖分子為何成了中東世界的代名詞? 1979年為什麼是中東歷史重要的關鍵時間點? 1979年,伊朗革命、麥加禁寺圍困事件與蘇聯入侵阿富汗相繼發生。金姆.葛塔在《黑潮》中,透過廣泛而細膩的調查,詳盡剖析這三件關鍵大事的前因後果,以及對西亞地區往後的歷史...

  • 電子書: NT$ 385

    從亞歷山大圖書館到Google Maps,從石刻地圖到GPS定位系統, 當Google Maps掌握了定義和呈現世界的權力,我們的未來要往那裡去?

  • 電子書: NT$ 406

      1.一翻開即是中世紀大事紀,並收錄有大量中世紀版畫、插畫和油畫,可有效輔助愛史者閱讀。   2.本書描寫橫跨十個世紀的歷史與文化波動:人文主義萌芽、資本主義發展、歐洲人征服海洋、挑戰教會高壓統治以至推翻封建壓迫……可說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3.國外編者與審定者為本書加入大量且細緻的...

  • 詳細資訊

    ◤分心不只是現代人的通病,只要是人就會分心!◢

    在3C爆炸的時代,你會因為資訊過多而困擾嗎?
    你會因為動不動想查看訊息而無法專注嗎?
    你曾懊惱為什麼容易分心嗎?
    你曾吶喊為什麼一想專心,大腦就當機嗎?
    你可能以為是被資訊轟炸帶來的後遺症,因為需關注的事物太多,但還沒真正徹頭徹尾了解一項事物的核心,焦點又迅速地轉移……
    你對這種情況感到沮喪嗎?甚至想隱居山林重新找回最純粹的自己嗎?
    作者潔咪.克雷納透過挖掘中世紀僧侶的史料告訴讀者,早在科技發展前,分心的現象就存在了!

    都是惡魔惹的禍?!
    當我該認真工作時,卻回憶著聚會和談天;
    當你該專注閱讀時,卻滿心想洗澡和睡覺;
    當他該全身心面對上帝時,卻幻想美食和性愛……
    中世紀僧侶的分心狀況,比我們想像得還要多!

    生活在中世紀的僧侶也無法抵擋分心,但偏偏專注是他們一生的課題!中世紀僧侶遠離塵囂,隱居在修道院、山洞,甚至墳墓裡,可是他們的思緒仍經常飄走,無法全神與上帝連結,分心是僧侶最大的人生挑戰。他們唯有直視問題的癥結點,轉化為改變生活的動能

    本書以詼諧、有趣的小故事說明僧侶如何與無所不在的「分心魔鬼」抗爭,他們控制睡眠、清淡飲食、安排每天行事曆、設計閱讀技巧,進而鍛鍊大腦與心智等,在在與21世紀的人所面臨的問題相似。作者透過史料和心理學探索,中世紀僧侶告訴我們如何找回專注力。

    ◆專注力法則

    1.二十一世紀的神經科學家和心理學家發現,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多種非反射性的任務。大腦只能在不同的任務和網絡之間來回切換,很快就會開始表現欠佳。在僧侶看來,如果沒有切斷這些所有潛在的「東西」,你就無法真正專注。

    2.俗世──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俗世令人分心的各種事物──不管在哪裡都找得到你。專注力可能因為集體行動而受益,也可能因為其他人的存在而動搖。

    3.今天,我們通常認為視覺是最有可能使我們分心的感知,但在古代晚期和中世紀初期的修道院認為,言談比視覺更令人分心。

    4.身體會制約一個人的經驗、感知與觀點,反過來,非生理的活動也會形塑身體。身體不僅是一面鏡子,也是性靈健康的工具。僧侶希望訓練自己的身體,以幫助心智,但是他們也希望訓練自己的心智,以幫助身體,進而又能幫到心智。

    5.一個人的腦袋總是不斷翻攪各種思緒,因此倒不如經常閱讀並深入思考,改善心智所處理的素材。最終,你讀的書會把心智「塑造」成這本書的另一個版本。應該閱讀的是自己的內心,而非任何手稿的內容。

    6.完全淨空你的腦袋是不可能的,不管你多不喜歡腦中的內容都一樣,但是你可以在腦中放不一樣的東西、重新整理它,進而讓它充滿你真正在乎的事物,同時讓自己更容易取用這些事物。想要更熟練地運用記憶,第一步是要觀察什麼因素使事物容易記憶,再根據觀察的結果設計記憶。

    7.圖像是要鼓勵讀者仔細研讀蘊含其中那些困難卻吸引人的謎題,在過程中形塑一套豐富的概念和記憶,即使手稿不在眼前也能在腦中回想。另外也能幫助讀者整理記憶,以便從中學習新事物。

    8.觀察自己的思緒只是後設認知的開端,還應該調查令人分心的念頭、找出它們的源頭,而「洞察」正是指涉這個偵查工作的用語。洞察使僧侶在察覺自己的思緒後,能跟思緒保持距離,這樣如果一閃而過的是邪念,他們就不用嚴厲地批評自己。

    9.看似隨機出現的念頭並不是全部都有問題,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僧侶的任務是要懂得分辨這兩者。

    10.專注感覺是一件很個人的功課,但是它所培養的察覺和評估世界的方式同時也具有高度的社會性。專注需要一輩子的努力。

    作者簡介

    潔米.克雷納

    美國喬治亞大學歷史學教授,作品曾獲得美國中世紀學院和美國環境史學會等組織的獎項。她住在喬治亞州的雅典。

    譯者簡介

    羅亞琪

    畢業於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權力與王座:貿易、征伐與基督信仰,中世紀如何奠定歐洲強盛的基礎?》、《明信片串起的交流史:世界上第一個社群網絡的誕生與發展》、《波蘭國父畢蘇斯基:從民主信徒到獨裁領袖,影響二十世紀歐陸政局的關鍵人物》等。

    媒體推薦

    跨界專注推薦(依來函順序排列)

    李昆霖(佐見啦生技公司創辦人/提提研創辦人/內觀者)
    謝金魚(歷史作家)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各界推薦語

    潔咪‧克雷納的研究透徹、文字迷人、充滿人性,帶我們進入基督教苦修運動前幾百年歷史的核心之中。這本書以充滿感染力的同理心,讓讀者深切體會當時的男男女女──遠至愛爾蘭、波斯灣和中國西部──為了探索心智的運作方式而做出極大努力所產生的興奮情緒、策略和風險。幾乎不曾有過這麼一本書以如此強大的熱情與認識呈現出遠古時期的大變革,同時點出這些發現跟我們混沌世界之間未曾斷過的關聯。
    ──彼得.布朗(Peter Brown),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榮譽退休歷史學教授

    這絕對不是一本由中世紀僧侶來教你如何冥想的書。這些被認為擁有一切解答的僧侶所寫的文字……充斥著為了克服這個世界令人分心的事物所面臨的挑戰、挫折、甚至失敗經歷。潔咪‧克雷納揭露了修道院靈性的奇幻世界,卻也證實了今天的我們儘管對宇宙感到困惑、擔憂的事情其實跟他們很像。這是一本迷人且令人信服的著作。
    ──保羅‧弗里德曼(Paul Freedman),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歷史學教授

    潔咪‧克雷納在本書證實了我們以為跟現代生活有關的許多問題,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男男女女身上就出現。這本書研究做得相當透徹,同時可讀性高,每一頁都以生動的細節敘述了從愛爾蘭到中國許多充滿魅力的個人的生平事蹟。其中一些人我們馬上就能感同身受,也有一些人我們難以理解,他們全都在適應新的思考方式,並創造革新的技巧,以專注於對他們而言真正重要的事物。在克雷納的筆下,怪異的事物顯得有理、直覺熟悉的東西變得令人懷疑。這本精彩的著作會讓你對人類的創意大感驚嘆,並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塞布‧福克(Seb Falk),著有《光明時代:驚人的中世紀科學史》(The Light Ages: The Surprising Story of Medieval Science)

    潔咪‧克雷納闡述中世紀僧侶為了控制自己的心智所發起的複雜人道戰役,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呼籲我們更嚴肅、更謙虛地面對當前這個分心的時刻。
    ──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著有《深度數位大掃除》(Digital Minimalism)、《Deep Work深度工作力》(Deep Work)

    內容豐富、深入異地過往,卻又充斥著我們共通的人性。我很享受在閱讀的過程中被帶領認識一個我所知甚少的時代,並在那裡學到一些關於我自己的事。
    ──露絲‧古德曼(Ruth Goodman),著有《維多利亞時代生活實錄》(How to Be a Victorian)、《都鐸王朝生活實錄》(How to Be a Tudor)

    一位機智幽默、很棒的作家。在這本書,克雷納的文字沒有帶有懷舊色彩,而是真實呈現過去的樣貌——怪異至極,但在專注力的議題上卻又令人不悅地熟悉……這本書的精彩之處包括僧侶試圖操控自己的記憶、重塑自己的心智所使用的方式,還有他們在做這些事情時表現出的急迫感,因為他們知道就算消除了所有生理方面的誘惑,危險仍舊潛伏。
    ──凱西.塞普(Casey Cep),《紐約客》(New Yorker)

    一個人過著禱告和隱世的生活,從不代表他不會分心。如同潔咪‧克雷納在她的新書中所呈現的,古代晚期和中世紀初期(約西元四到十世紀)的僧侶曾經奮力奪回自己的專注力……非常迷人……作者運用了我們對分心這件事的文化執著訓練我們轉移焦點,引導我們從自己關注的事物轉向對僧侶生活的認識。
    ──珍妮弗.沙萊(Jennifer Szalai),《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這本書條理清晰且生動地檢視了早期基督教僧侶如何創造各種思考習慣,以便「把自己的心智與上帝連結在一起」,開啟「超越時空的宇宙全景視野」。在喬治亞大學擔任中世紀歷史教授的克雷納女士也在書中分享一些有趣的觀點,探討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和重視的事物……本書聚焦的不僅僅只有過去,它所蘊含的道理需要我們留心注意。
    ──多米尼克.格林(Dominic Green),《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克雷納在這本機智易讀的著作中說明,那些拚命想要專注、努力不要分心的人很可能一直都存在著……如同克雷納所說的,專注是「各種狀態和程度的自相矛盾」,試圖透過縮小焦點來放大視野……這到頭來是一場內心的激烈奮鬥,而克雷納能把這些議題寫得這麼有趣,證實她擁有絕佳的敘事技巧……本書樂觀地提醒我們,這樣的堅持不懈是可以帶來成果的。
    ──史蒂夫.多納赫(Steve Donoghue),《公開信評論》(Open Letters Review)

    除非你有驚人的自制力,否則分心很可能是你經常要對付的問題……潔咪‧克雷納的新書為這個好像只存在於現代的議題,提供一個出人意料的參照標準,那就是生活在數百年前的僧侶。他們應付分心的經歷可能會使你感到驚訝;這也可能是讓二○二三年減少分心的關鍵。
    ──托比亞斯.卡羅爾(Tobias Carroll),《內在吸引》(InsideHook)

    克雷納是一位學者,但是她以簡樸的文字為非學術界的讀者寫下這本書,將她的研究發現用輕鬆的方式呈現出來。她的書超出平常對歐洲歷史的關注,探索了遠至卡達、伊拉克和伊朗的東方基督教修道院……克雷納研究這些社群的文獻,發現一套在庸碌世界中培養覺察的正確實踐做法。
    ──大衛.陸爾森(Dave Luhrssen),《牧者快報》(Shepherd Express)

    你想解決分心的問題?歷史學家克雷納透過文獻告訴我們中世紀僧侶是如何努力找到專注力,也告訴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
    ──《時人》雜誌(People)

    喬治亞大學的歷史學教授克雷納探討了分心這個歷久彌新的主題,探索中世紀基督教僧侶的行為習慣能給現代世界帶來什麼啟發……本書運用了橫跨整個中世紀基督教世界的多元一手史料,寫出宜人易讀的成品。這是分心問題不只存在於今日的絕佳證明。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喬治亞大學歷史學教授克雷納(著有《中世紀初期西方世界的豬軍團》﹝Legions of Pigs in the Early Medieval West﹞)在這本精彩的歷史書中檢視了中世紀基督徒僧侶是如何對付分心……本書內容詳盡、非常容易理解,為人類最古老的關注議題之一帶來新觀點。讀者一定會受到啟發。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73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