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戰倒數:古巴危機中的甘迺迪、赫魯雪夫與卡斯楚
0 篇書評

核戰倒數:古巴危機中的甘迺迪、赫魯雪夫與卡斯楚

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10/2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9.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315071
  • eISBN: 9786267315088
  • 字數: 346,923
紙本書定價:NT$ 850
電子書定價:NT$ 850
電子書售價:NT$ 59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甘迺迪、赫魯雪夫兩大領袖試圖冷靜決策,
但在這場危及世界存亡的事件之中,
最大的問題早已不是他們「想不想」控制事態,
而是他們「能不能」……

★《華盛頓郵報》、《聖路易斯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洛杉磯時報》歷史獎決賽入圍
★《華盛頓郵報》年度五本非小說類書籍

那一天,美蘇在毀滅的深淵之前各退一步!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476

    上位者信誓旦旦、軍事將領枕戈待旦,世界再度一腳踩進災難。 穩操勝券的入侵計畫,為何淪為生靈塗炭的多年血戰? 沒有不可避免的戰爭,只有不斷犯錯的人類! 本書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轍。────美國總統甘迺迪

  • 電子書: NT$ 420

    這是一個關於威武不能屈的故事:香港人膽敢在習近平的權力達到巔峰的時候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權威。然而,習近平治下的中國真的像外表那樣堅不可摧嗎?中國在香港的真正利益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不再奏效?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人又該何去何從? 本書清楚剖析港中關係以及這個關係放在更大脈絡之下——201...

  • 電子書: NT$ 266

    日本的昭和時代已過去三十年,距離太平洋戰爭劃下句號更長達七十餘年,儘管二戰並非這一代日本人的經驗,但在當時無法被釐清的部分、或者即使被納入日本教科書中也未曾發掘的真相,在跨越平成、邁向令和的新時代中逐漸變得清晰,同時將顛覆讀者對某些歷史人物的既定印象。

  • 電子書: NT$ 385

    自從「經濟制裁」誕生後,戰爭與和平的分野就永遠改變了。21世紀最重要的戰爭形態,都是把制裁當作外交談判桌上的武器,試圖用經濟手段來改變對方的行為。 問題是,經濟制裁真的有效嗎? 康乃爾大學的新銳歷史學家穆德認為,要回答這些問題,就必須從歷史中找尋答案。《經濟武器》裡話說從頭,娓娓道來人類...

  • 電子書: NT$ 336

    馬來半島最南端,是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要塞堡壘——新加坡。它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明珠,也是白人殖民的象徵性存在。這樣一座堡壘,人們普遍認為是座難以攻克的要塞。 新加坡的陷落正如邱吉爾一語所道破:「是命運的轉捩點」。英國雖然最後贏得了戰爭,卻失去了亞洲的殖民地,在馬來半島也面臨到民族革命的波濤...

  • 電子書: NT$ 483

    沒錯,這是一個鬼故事,充滿惡、冤魂、貪婪、殺戮與人間地獄。 霍克希爾德筆下的剛果殖民慘劇不僅是過去的故事, 更是給後世你我的警世寓言, 告誡著人們對於歷史的傲慢與遺忘,只會讓不義和貪婪的悲劇以更殘酷與荒謬的方式再次重演。

  • 電子書: NT$ 385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姊妹作 喜愛羅傑.克勞利《財富之城》的讀者,千萬不能錯過的威尼斯全史 「中古歐洲三部曲」作者拉爾斯.布朗沃思評價:「(麥登)是位不世出的天才,一位可以把故事說得扣人心弦的嚴謹學者」 現代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民主共和國家的先行者 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地中海世界的唯一霸...

  • 電子書: NT$ 315

    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來自2020年8月在香港出版的文集。進入2020年之後,由於港版國安法的實施,運動人士、政治人物、媒體記者、知識分子紛紛遭到逮捕。 曾經在中文大學教授西方哲學的張燦輝,眼見爭取自由的人竟致失去自由。對於人的存在價值遭到徹底質疑,人到底要怎樣才能獲得自由、一個社會要怎樣才能依法...

  • 詳細資訊

    甘迺迪、赫魯雪夫兩大領袖試圖冷靜決策,
    但在這場危及世界存亡的事件之中,
    最大的問題早已不是他們「想不想」控制事態,
    而是他們「能不能」……

    ★《華盛頓郵報》、《聖路易斯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洛杉磯時報》歷史獎決賽入圍
    ★《華盛頓郵報》年度五本非小說類書籍

    那一天,美蘇在毀滅的深淵之前各退一步!

    ---------------------------------
    1962年10月爆發的古巴飛彈危機,是人類史上最接近核子戰爭的十三天。

    美國與蘇聯兩大強權的角力,使世界籠罩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甚或核戰的陰影之中。先是美國6月在義大利與土耳其完成核子彈道飛彈部屬,展現威懾武力,而蘇聯則自7月開始反制行動,暗中於古巴部署飛彈,將紐約與華盛頓納入攻擊範圍。

    10月,美國總統甘迺迪得知古巴飛彈的消息,局勢迅速升溫。從危機爆發到解除期間,美國總統發表電視演說、兩國展開祕密外交斡旋、雙方艦隊於加勒比海對峙……兩國領袖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影響了事態走向,也吸引無數專家深入研究。

    作為冷戰兩大陣營的領導者,甘迺迪與赫魯雪夫的決斷自然至關重要,但由於事件所及範圍與動員人力之廣,也讓其中出現當權者無法控制、不為人知的驚險時刻。若只專注於某一面向,勢必無法理解事件全貌。資深記者麥可.達博思便由此動念,他挖角不曾被引用的口述資料、交叉比對資料,並採訪事件中的當事人,寫下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

    達博思採用編年史手法,以分秒之差記述事件發展。他從危機爆發的時刻開始,深入美國、蘇聯、古巴政府高層的反應,並將視角擴及身處戰場第一線的艦隊指揮將軍、負責祕密攻擊任務的美國士兵,又或是曾誤闖蘇聯領空的U2偵察機駕駛。透過他的書寫,使得古巴危機的紀錄不再侷限於史學或策略研究,而更貼近「人的故事」,其中角色行為所引發的情勢演變,讓人不由得驚嘆,政局的風雲變色,其實並不盡在高層的掌控之中……

    【本書特色】
    當戰爭陰影再次籠罩世界,重返冷戰高峰,見證危機時刻大國領導的決策典範。

    ★重返古巴危機現場
    描寫冷戰轉為熱戰的一步之遙,緊張氛圍宛如驚悚故事。

    ★當權者的危機處理案例
    古巴危機六十年後,台灣海峽的衝突是否會將世界再次推向核戰邊緣?身在局勢中的台灣該如何應對,又是否能夠扭轉形勢?本書或許能帶我們找到可能的答案!

    ★圍繞重大事件的人物群像
    從總統、官員、軍人到第一線的小兵或平民,不論政府決策層或普通人民,細細描繪屬於人的精采故事。




    作者簡介

    麥可.達博思 Michael Dobbs

    達博思出生於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畢業於約克大學,曾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的研究資助,過去曾任職於《華盛頓郵報》,現為非虛構作家、記者。達博思長期關注共產主義崩潰的議題,著有《打倒老大哥:蘇維埃帝國的滅亡》(Down with Big Brother: The Fall of The Soviet Empire)、《核戰倒數》(One Minute to Midnight: Kennedy, Khrushchev, and Castro on the Brink of Nuclear War)、《一九四五的六個月》(Six Months in 1945: From World War to Cold War),著作曾獲美國筆會、猶太圖書俱樂部等獎項。

    譯者簡介

    林熙強

    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2010),現任中原大學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2011–2020)。早年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英國語文學系及語文教學中心,講授英美文學及語文課程十年(2005–2015);近年特別專注於十六世紀末耶穌會士東邁來華之後,譯介的西方古典迄文藝復興時期各類宗教文學文獻。著有《修辭.符號.宗教格言——耶穌會士高一志〈譬學〉研究》(中原大學基督教與華人文化社會研究中心,2015),榮獲科技部104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另撰有學術論文十餘篇;曾任五卷《晚明天主教翻譯文學箋注》主編之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4–2021)、九卷《古新聖經殘稿》副主編(中華書局,2014)、二卷《清代基督宗教小說選注》副主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8)等;譯有《吠》(寶瓶文化,2016)、《大汗之國》(臺灣商務印書館,2018)、《馬奎斯:最後的訪談》(大寫出版,2022)等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9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