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來自2020年8月在香港出版的文集。進入2020年之後,由於港版國安法的實施,運動人士、政治人物、媒體記者、知識分子紛紛遭到逮捕。
曾經在中文大學教授西方哲學的張燦輝,眼見爭取自由的人竟致失去自由。對於人的存在價值遭到徹底質疑,人到底要怎樣才能獲得自由、一個社會要怎樣才能依法而治,這些困惑紛至沓來,逼得他必須持續寫作才能保持個人的理性。
甘迺迪、赫魯雪夫兩大領袖試圖冷靜決策, 但在這場危及世界存亡的事件之中, 最大的問題早已不是他們「想不想」控制事態, 而是他們「能不能」…… ★《華盛頓郵報》、《聖路易斯郵報》年度最佳圖書 ★《洛杉磯時報》歷史獎決賽入圍 ★《華盛頓郵報》年度五本非小說類書籍 那一天,美蘇在毀滅的深淵之前各退一步...
這是一個關於威武不能屈的故事:香港人膽敢在習近平的權力達到巔峰的時候挑戰中國共產黨的權威。然而,習近平治下的中國真的像外表那樣堅不可摧嗎?中國在香港的真正利益到底是什麼?為什麼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不再奏效?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人又該何去何從? 本書清楚剖析港中關係以及這個關係放在更大脈絡之下——201...
馬來半島最南端,是號稱「東方直布羅陀」的要塞堡壘——新加坡。它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的明珠,也是白人殖民的象徵性存在。這樣一座堡壘,人們普遍認為是座難以攻克的要塞。 新加坡的陷落正如邱吉爾一語所道破:「是命運的轉捩點」。英國雖然最後贏得了戰爭,卻失去了亞洲的殖民地,在馬來半島也面臨到民族革命的波濤...
沒錯,這是一個鬼故事,充滿惡、冤魂、貪婪、殺戮與人間地獄。 霍克希爾德筆下的剛果殖民慘劇不僅是過去的故事, 更是給後世你我的警世寓言, 告誡著人們對於歷史的傲慢與遺忘,只會讓不義和貪婪的悲劇以更殘酷與荒謬的方式再次重演。
★台灣第一本日本祭典專著 ★全書收錄超過200張精美圖片 ★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博士・民俗學者林承緯教授,集結歷年田野研究成果, 引領讀者深入認識日本獨特的信仰文化,體驗日本祭典的精神與美感! 日本有高達三十萬以上的祭典!這些祭典在不同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及發展生態下,發展形成各具豐富...
在位31年的日本平成天皇(明仁)將於2019年4月30日退位,而皇太子德仁則在隔日(5月1日)即位,並同時啟用新年號。本書概說天皇的歷史與天皇制的世界,解答你對日本天皇的疑問,尤其是關於一般外界對「天皇」的誤解。
戰國時代是獨特的,應仁之亂前時勢未成,江戶之後格局已定。舊體制的崩壞,正是開啟英雄時代的契機。 《日本戰國點將錄》此書將介紹十位日本戰國武將,讓讀者了解他們的生平軼事和英雄事迹。
這次謙信解謎的舞台來到離關西不遠的四國,在愛媛松山除了遇見夏目漱石之外,還有其他的遭遇讓他對松山這地方有更多了解。舊稱土佐的高知,但是一個意外的委託,竟引出崛起於此的戰國大名長宗我部家與渡來人之間的關係。說到香川縣的聖地,捨金刀比羅宮無他,但是這座原來是佛道混合的寺廟怎麼變成神社,更令人意外是供奉人...
稻荷神的使者狐狸原來是守護稻穗的益獸? 劍豪宮本武藏竟曾被熊救過性命? 爬梳活躍於日本各時代的動物傳說 認識它們的特性、作用及與人類的深遠關係
鋼鐵塚螢為何一開始就對炭治郎另眼相待? 鬼殺隊為什麼要穿日本高校服? 《鬼滅》沒說完的細節,就隱藏在真實歷史之中! 時代、人物、服飾、飲食、居住、眾鬼 ──六大面向完整拆解《鬼滅》中的大正文化!
全球公認,研究日本文化與武士英雄的經典著作 收集古今大量史料,考證細節,以半故事體裁寫就,細膩刻劃日本十幅經典悲劇英雄肖像與其心理: 小碓尊 ◆ 捕鳥部萬 ◆ 有間皇子 ◆ 菅原道真 ◆ 源義經 楠木正成 ◆ 天草四郎 ◆ 大鹽平八郎 ◆ 西鄉隆盛 ◆ 神風特攻隊
從作祟妖怪到寵物明星,從捕鼠工具到家庭成員 不管是遇上愛貓成癡的大文豪,還是嫉貓如仇的老百姓 紛紛擾擾的人類社會裡,貓咪始終漫步在你我身邊 跟著牠們小巧輕靈的腳步,見證歷史發展的軌跡! 店家擺的招財貓,真的是貓咪受歡迎的象徵嗎? 愛貓的天堂「貓島」,其實是畏懼貓妖作祟的結果? 戰後如...
全新的歷史觀點,詮釋一場人們以為已經蓋棺定論的史詩戰役 決定中途島戰役的不再只是「運氣」那麼天佑學說 美國在多年累積的技術與發展才是在關鍵時刻發揮的成效 「除非美國對其海軍力量的持續衰退有所覺醒,否則它可能會面對另一次珍珠港——但不保證會有另一次中途島。」
內容簡介 |
這本書的大部分內容來自2020年8月在香港出版的文集。一年前反送中運動還如火如荼,然而進入2020年之後,由於港版國安法的實施,運動人士、政治人物、媒體記者、知識分子紛紛遭到逮捕。
曾經在中文大學教授西方哲學的張燦輝,眼見百萬港人走出來爭取普選、反對逃犯條例,結果遭到執政者的無情打壓與拘捕,迫使爭取自由的人竟致失去自由。這時二十世紀人類所經歷的大規模戰爭、人性在戰爭中所遭受的磨難、人的存在價值遭到徹底質疑,人到底要怎樣才能獲得自由、一個社會要怎樣才能依法而治,這些困惑紛至沓來,逼得他必須持續寫作才能保持個人的理性。
這樣的一本書在上市三個月之後售罄。出版社說,老師,香港的局勢這麼壞,我們不敢再印了。然後,這本書就此在香港絕版。如果沒有台灣,如果沒有台灣自由的出版環境,這本書就會在地球上絕版。
作者簡介 |
張燦輝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及研究院畢業,德國佛萊堡大學哲學博士,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主要研究現象學、西方哲學、愛情哲學、死亡哲學。任教中大哲學系時規劃兩門通識課程:「與人文對話」和「與自然對話」,引導年輕學子思考生命,在校園引起熱烈迴響。著有《異域》、《生死愛欲I:從希臘神話到基督教》、《海德格與胡塞爾現象學》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