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入門(增訂版)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古蹟入門(增訂版)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8/05/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78.9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573282778
  • 頁數: 290
紙本書定價:NT$ 580
電子書售價:NT$ 458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開啟台灣古蹟門奧的最佳鑰匙
《古蹟入門》二十周年最新增訂版
★歷久彌新的全圖解古蹟入門經典:以剖面、透視、鳥瞰……種種手法表現的知識性與藝術性兼具的古蹟彩繪大圖,有系統歸納的觀察要訣,加上簡明易懂的圖解以及生動的現場照片,讓讀者透過一個經典建築案例,就能舉一反三,掌握「閱讀古蹟」的門道,是親近、觀察與了解古蹟的最佳自學指南。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8-11-01
    電子書: NT$ 336

    本書採新一世代歷史專家之史觀圖解台灣從史前到四百年歷史的發展,並延伸介紹事件中關鍵人物與歷史現場,成為提供重新思索歷史時空的最佳讀本之一。

  • 出版日期:2018-10-31
    電子書: NT$ 315

    老地名與每個人生長的土地息息相關,如同人的身世,地名也是一地的身世密碼,認識家鄉、了解家鄉就從老地名開始。當地名以在地的風土或自然界景物,或其他以鄉土發展特性命名時,也是理解台灣各地理特性最佳的知識百科。

  • 電子書: NT$ 349

    臺灣不是世界之外, 而是世界發生的地方! 一部從臺灣出發的全球史,看見世界如何與這座島嶼交織。

  • 電子書: NT$ 406

    《紐約時報》2024年度百大好書 NPR「我們最愛的書籍」2024年度選書 Saveur雜誌2024年最佳敘事類飲食書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選書   ***   從流亡少女到烹飪名師,傅培梅的傳奇人生,一道時代的縮影。

  • 電子書: NT$ 476

    共產黨為什麼會贏?……本書是對二十世紀最重要歷史事件的出色紀錄! 節奏明快的行文中充滿了令人不忍掩卷的細節, 生動地再現了一九四九年發生的事件。」  

  • 電子書: NT$ 350

    戰爭結束了,考驗才正要開始。 國籍身分轉換的時刻,臺灣人心中有著怎樣的徬徨與想望? 結合真人實事與文學感性,貼近大時代下的動盪心靈, 以情感與力度兼具的文字,留住紛亂時局裡的堅毅身影。 尋回常民二戰經驗、還原失落生命記憶的里程碑之作

  • 電子書: NT$ 315

    【台灣近代文明史的另一種書寫】 ★榮獲新聞局最佳人文圖書金鼎獎 ★聯合報非文學類十大好書 ★博客來年度百大編輯推薦.博客來年度百大讀者推薦 ★各級學校指定為「認識台灣」最佳教材!   作者陳柔縉費時十年,自日本到台灣,蒐羅龐大資料,佐以珍貴的插畫寫真,先後集結四十三篇關於台灣近代化的故事。從咖啡...

  • 電子書: NT$ 406

    「臺灣史是什麼?」是質疑,也是期許。 習以為常的臺灣史敘述,其實潛藏著哪些濾鏡? 本書是吳密察的提問,也是吳密察的回答

  • 電子書: NT$ 294

    日本學界研究臺灣政治的第一人若林正丈, 第一本的研究生涯回顧,第一手的臺灣觀察紀實。

  • 電子書: NT$ 385

    何謂「臺灣人」?這是一九二〇年代臺灣知識分子提出的問題,百年來不斷迴盪,鋪展出一條追尋認同的崎嶇道路。 本書將帶領我們回溯從日治中期到戰後初期,臺灣國族認同逐步確立的曲折歷程。

  • 電子書: NT$ 363

    小心!獨裁者還在你身邊 台灣民主列車上遺留的威權包袱…… 面對歷史,認知蔣介石統治台灣的真相 反省歷史,努力克服黑暗的過去,一起昂首前行

  • 電子書: NT$ 280

    |第一本從學術出發,面向大眾的媽祖普及書|   最扎實的知識深度,最好懂的閱讀體驗 深入淺出介紹-遶境、爐主與頭家、貼香條等常見名詞 帶讀者進入台灣第一女神的神威赫赫

  • 電子書: NT$ 364

    記憶所繫之處,見證成就台灣歷史的每一步 此刻正是過往的總和,在有形與無形的文化中, 建構一部多元面向、視角寬廣的具象台灣史! 「記憶是人與有形和無形事物接觸的過程,聯合國每年都登錄世界遺產的申請,一個是有形的物質文化遺產;一則是非無質的,文化不只附著在物質上,也在看不見,但我們都感受得...

  • 特價 電子書: NT$ 308

    「誰」紀念歷史?紀念「誰的」歷史? 博物館與紀念館呈現何種臺灣史、臺灣認同才「正確」? ▍作者帶路!走訪全臺逾二十處紀念空間與博物館,重探臺灣現代史、不同族群的記憶與認同,以及政治的多元敘事 凌宗魁/建築文資工作者 陳方隅/菜市場政治學共同編輯 陳佳利/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教授 楊孟軒/...

  • 出版日期:2015-04-27
    電子書: NT$ 416

    本著作是作者耗十餘年之功,在翻查華府、倫敦、台北和加州史丹佛大學的胡佛檔案館最新的解密檔案的基礎上,再援引蔣介石日記及多位親歷者的著作而成。十篇文章,涉及台海兩岸不少秘辛。

  • 電子書: NT$ 392

    這個時代的妖怪研究者  瀟湘神 邀您一同秉燭夜話 神遊東海岸的傳說世界  

  • 出版日期:2018-10-31
    電子書: NT$ 315

    台灣民俗節慶的由來、內容和象徵,或是祭拜前應注意什麼細節?祭祀用品應如何準備?供品又隱含什麼意義?一年四季十二月令二十四節氣,又會遇到什麼樣的祭祀慶典與習俗?

  • 電子書: NT$ 462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 特價 電子書: NT$ 227

    戰後台灣白色時代繪景,民間記憶的甦醒…… 他們的生涯,如今一樣鮮活,你我一樣真摯,原該花朵一樣盛開,但白茫茫大霧,籠罩了一切…… 賴香吟接續《天亮之前的戀愛》的時代素描──台灣戰後身不由己的半世紀,化為小說來到眼前,他/她們即是我們;過去,還在等待開始。

  • 電子書: NT$ 434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 電子書: NT$ 411

    為什麼只有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為什麼只有臺灣值得中國終須一戰?為什麼只有臺灣對中國至關重要? 臺灣在中國近代數百年來政權的地位經常隨著種種因素而變動,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國與外部強權的關係,並始終觸發中國領導人「必須控制臺灣才能保障中國大陸安全」的焦慮。本書運用多種史料,包括歷史檔案、政府宣言...

  • 電子書: NT$ 392

    嚴重分裂的族群,如何打造一個屬於所有人的共同故事? 釐清族群撕裂、長久歧異的臺灣問題根源 尋求肇因於「雙螺旋政治時差」的結構性異化解方

  • 詳細資訊


    ★增訂版增列三大觀察主題:呼應近年古蹟/歷史建築指定的多樣,本次增訂版特別於觀察篇新增產業設施、日式住宅、橋樑三種類型,藉由李乾朗老師精彩的手繪圖,與提綱挈領的觀察要訣,帶領讀者一窺堂奧。另於認識篇增列日本式建築,於形成篇將時間軸拉至戰後初期,以便給讀者台灣古蹟更全觀的面向,建構較完整的台灣歷史;並以走遊篇幫助愛好者脫離網路轄制,實際親臨古蹟現場,體驗它、欣賞它及愛護它。

    ★依據現況全面校訂、更新並補充資訊,新收錄〈台灣古蹟八問〉一文

    ★開本放大,豐富扎實的內容,閱讀更舒適!

    台灣現有的古蹟超過900處,歷史建築更有上千處,其面貌多采多姿,有三百多年的荷蘭 人城堡,也有百年以上的漢人古宅、寺廟、城池,當然也有近代的建築。每一處古蹟都是傳奇故事的舞台,是歷史最真實的見證物,而其建築之美更是藝術的完美表現。《古蹟入門》正是一本觀察古蹟的方法書,針對不同類型的古蹟,有不同的觀察點;藉由這些觀察,可一窺古蹟背後的歷史、文化、藝術及生活。

    增訂版內容分為四大篇──觀察篇、認識篇、形成篇、走遊篇,以及附錄:

    觀察篇  本書的重點,將台灣古蹟歸納成25類,分別是原住民聚落、城郭、寺廟、祠堂、孔廟、書院、宅第、街屋、園林、牌坊、古墓、砲台、燈塔、領事館及洋行、教堂、博物館、官署、火車站、銀行、學校、醫院、法院、產業設施、日式住宅、橋樑等,幾乎囊括了台灣所有古蹟的各種類型。在25類中各選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以俯瞰、剖視或其他特殊角度繪成25幅精彩的跨頁大圖,並分點詳述觀察該類古蹟的要訣;同時為使解說更詳盡,另有約1000張的解說圖與照片。

    認識篇  介紹古蹟四大系統──原住民建築、傳統建築、近代建築及日本式建築,包括各自的定義、歷史背景及外觀特色。其建築外觀上的專有名稱、特有裝飾名詞,則用圖文並茂的「小辭典」來歸納,十分簡潔明瞭。

    形成篇  如同「台灣古蹟史」,延續圖文並茂的風格,將重要古蹟的興建年代以年表方式循序列出,分為史前-原住民時期、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代初期、清代中期、清代末期、日治初期、日治末期、戰後初期。

    走遊篇  依行政區劃,提供可實地探訪書中25類古蹟的資訊,包括類型、級別及所在位置,並有專家逐一評介,是參觀古蹟的最佳指南。

    附錄收有〈台灣古蹟八問〉,以問答的形式扼要說明:台灣的古蹟如何產出,古蹟與我們的生活有何關聯,和古蹟相關的行業有哪些,古蹟的修復與再利用應如何進行,我們可以為古蹟作些什麼……等。並提供延伸閱讀的書單。

    作者簡介

    李乾朗

    1949年出生,為新北市淡水人,祖先來自泉州同安。

    初中曾向陳敬輝學畫,師大附中時期參加附中寫生會。1968年入中國文化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學系,成為盧毓駿的學生,開始對中國古建築感到興趣。1972年結識民俗學者林衡道與畫家席德進,開始致力於台灣古建築的田野調查研究工作。1974年在金門服役,走訪金門鄉下,於1978年出版第一本著作《金門民居建築》。其後陸續出版了《台灣建築史》、《台灣建築閱覽》、《二十世紀臺灣建築》、《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水彩台灣近代建築》、《巨匠神工:透視中國經典古建築》等六十餘本與傳統建築或近代建築相關之書籍,1999年與俞怡萍合著《古蹟入門》一書。

    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教授、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教授,同時也主持多項古蹟歷史建築的調查研究計劃,出席各縣市政府之古蹟評鑑會議或文化資產議題會議,盡其所能地為台灣古建築的保存與未來發聲。
     
    俞怡萍

    1962年出生於台北,大一參觀古蹟修復時就立下投入相關職場的心志,大學畢業的那一年底如願地進入李乾朗古建築研究室,2002年研究所畢業後再加入中原大學黃俊銘老師帶領的近代建築與都市研究室,分別跟隨兩位老師參與古蹟調研逾30年。相關著作有1998年文建會兒童文化資產叢書《林老爺蓋房子》、1999 年與李乾朗老師合著《古蹟入門》,及2004年與吳欣文合著《台北古蹟偵探遊》等。

    繪者簡介

    黃崑謀

    1963年生於台東,復興商工畢業。自小生長在美麗鄉野及淳樸農村,與大自然的蟲魚鳥獸朝夕為伍,埋下日後對生態記錄及動植物觀察的熱情因子。1998年進入遠流出版公司,展開了長達十年、持續不斷以彩筆描繪台灣土地的歷程。創作題材與畫風極為多元,從自然生態到人文建築、從寫實到寫意、從兒童到大人……細緻繁複的筆調與豐富瑰麗的色彩,在在令人驚豔。

    十年間,分別與李乾朗、郭城孟、邵廣昭、趙榮台、凌拂、劉克襄等人合作,於遠流出版十餘本作品,包括【觀察家】系列以古蹟、蕨類、魚類、野菇為主題的入門專書,還有《台灣昆蟲大發現》、《帶不走的小蝸牛》等繪本,參與作品多次榮獲金鼎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聯合報讀書人好書獎。

    ◎本書初版22大類古蹟主圖出自黃崑謀之手,增訂版新增3類古蹟主圖由李乾朗所繪。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