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
0 篇書評

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8/07/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851199
  • 字數: 272,569
紙本書定價:NT$ 600
電子書定價:NT$ 600
電子書售價:NT$ 39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精神醫學的標準化診斷系統,如何移植到台灣本土脈絡?

透過台灣「不正常的人」迂迴反覆的生命歷程,折射出精神醫學何種特殊樣貌?

精神醫學如何鑲嵌於國家、司法與醫療體制,

在台灣現代性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該如何帶著歷史視野回應現代精神醫學

與在地社會文化的匯聚、揉合與衝突?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特色: 1.見微知著: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 2.全球視野:橫跨美、歐、非、亞各洲不同國家的門牌號碼,展現各地的文化和風俗民情。 3.取材多元:從歷史資料到口述訪談,描繪出許多彷彿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

  • 電子書: NT$ 343

    一個移民而又回流的香港家庭 一位長期關注弱勢的香港記者,揭開自家封印多年的傷痕之作

  • 電子書: NT$ 280

    在台灣社會中,長女常常承受各種期待,對上要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對下要照顧弟弟妹妹、最好成為弟弟妹妹的榜樣。同樣是子女,長女總是要出類拔萃,又能體恤父母,還要操持家業。為了探究「長女」如何養成,作者透過觀察與採訪,紀錄了十幾位長女的生命故事,涵蓋不同世代與階級。這些故事呈現當代台灣「女兒」、「女性」在...

  • 電子書: NT$ 301

    他努力維持我熟悉的父親形象,同時在黑暗的陰影中掙扎求生…… 一個頂尖知識分子, 何以走向碎裂潦倒的結局? 因恐懼而背棄父親的獨子,因理解而走進父親的人生。 【精神疾病書寫史上,極致動人的經典之作】 郭彥麟(精神科醫師)、劉仲彬(臨床心理師)專文作序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宋文郁(作家)、翁禎翊(...

  • 電子書: NT$ 350

      「國安法下的香港就像一個黑暗大海裡的孤島群,島上都有人在耕耘,但他們彼此看不見對方,需要偶而有船經過,發出亮光,讓島上的人看到彼此,船經過後,大家又各自默默地工作。」   香港曾以一波波街頭行動追求民主與自由,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然而,隨著國安法與國安條例相繼施行,公共空間急速收緊,曾經流動如水...

  • 特價 電子書: NT$ 330

    ★★★ 亞馬遜年度編輯選書 ★★★ 當我們不再相信人性,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愈來愈覺得這個世界冷漠、自私、甚至可怕? 社會不公、假新聞、詐騙橫行,讓我們愈來愈難相信他人, 也愈來愈懷疑,人性是否早已腐敗?

  • 出版日期:2025-01-22
    電子書: NT$ 273

    美國上流家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有錢人都生三胎? 耶魯畢業的富家女為什麼選擇當全職媽媽? 每小時一萬六千元的親子課程在上什麼?  ──問他們的保母就知道! ★房慧真、鄧九雲 誠摯推薦

  • 電子書: NT$ 385

    逆轉神經系統失調的五階段計畫 神經系統評估量表 × 神經系統健康四大梁柱 × 實用結構練習 帶你告別內耗,解鎖身心自由 •亞馬遜讀者評分4.7顆星 •擁有遍及全球、超過65萬人相挺的Heal Your Nervous System社群支持 •結合醫學、身心療癒以及親身經歷的實用修復練習 •高敏族群...

  • 電子書: NT$ 406

    社會學經典《區判》漫畫改編 揭開「窮人思維」形成的關鍵因素! 老百姓就算有錢,也難以掌握上流社會的品味? 原來「階級」甚至能決定我們會愛上誰?

  • 電子書: NT$ 263

    男生當什麼女性主義者? 正因為女性主義與男性的人生息息相關, 且能為男性解除枷鎖、得到不亞於女性的真正自由。 所以,無論男女,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 電子書: NT$ 364

    一個被焦慮養大的市場,靠時間估值、用科技包裝, 在這場冷凍革命裡,當愈來愈多人忙著以科技延長時間,以資本換取更多選擇, 我們是否逐漸忘記,生或不生本來就是與生俱來的自由? \\烏恩慈(烏烏醫師)共感推薦// \\感電出版 × Dr.情趣 聯名活動:購書即享專屬限量贈品//

  • 電子書: NT$ 196

    ★ 本書版稅將捐贈70%給思覺失調症工作團體 ★ 生動刻畫愛、寂寞、孤獨與奮鬥的故事,並忠實記錄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

  • 電子書: NT$ 315

    波蘭最重要文學獎Nike Award得主 驚心叩問「垃圾文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 人類經濟已落入只有加速發展、加速產生廢棄物的情況下才能維持。 每個人可以如何務實行動?

  • 電子書: NT$ 406

    獲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衛報》評審盛讚:(本書)應該提名「僅此一部作品獎」! 穆克吉:「寫《萬病之王》耗盡了我所有故事,沒收了我通往寫作國度的護照,扣押了我未來做為作者的權利,我再沒有事物要說了。」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以學術研究為基礎,探討台灣一群從「康復之家」回到社區生活的住民經歷。 作者從精神病患、家屬以及康復之家工作人員三方的觀點切入,分析成功回歸社會的人,具備了什麼條件?而無法返家的人,又遭遇了哪些阻礙? 在一次次訪談中,作者展開了同理之旅,並在不同生命經驗中,發現共同反響的核心──精神病患盼望重...

  • 特價 電子書: NT$ 330

    本書將是你最後一次能讀懂霍金的機會 牛頓給了我們答案,霍金卻給了我們問題。 而且霍金所提出的問題,仍將在往後數十年間, 持續引領出重大的突破與進展…… 我們將可歸因於,我們是站在霍金肩膀上的緣故。 ——索恩(Kip S. Thorne),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 電子書: NT$ 280

    從一片將被開發的溼地,漫流出對自然與歷史的思考 充滿詩意的社會實踐與反思

  • 電子書: NT$ 750

    遠離疾病、避免衰老,延長健康壽命的新生活指南 把複雜難懂的醫學知識,轉化為每天可以做的健康行動 《紐約時報》、Amazon暢銷總榜TOP1 蟬聯霸榜各大暢銷書榜 經濟學人、彭博、麥肯錫評選年度最佳圖書 全球收聽下載超過5000 萬次熱門Podcast《The Drive》主持人首部力作 ...

  • 電子書: NT$ 273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 出版日期:2023-11-01
    電子書: NT$ 322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 電子書: NT$ 300

    本書配合現代精神醫學的新發展,從生物、心理、社會文化等層次全面地綜合探討精神醫學之理論與實務,並保持一貫性的結構,深入淺出,輔以各式圖表,詳實易解;並附有中英文名詞索引,簡索便捷。  

  • 電子書: NT$ 245

    本書是資深社區關懷訪視員,與精神失序者及其家屬相遇的生命故事。 工作期間,他走進社區,凝視失序者的日常生活,聆聽家屬受苦的經驗。 作者將他訪視的所見所聞,透過二十個主題,呈現精神失序者在社區生活的「異」與「非異」,以及家屬面對的諸多難題。

  • 電子書: NT$ 130

    每個國家都有其歷史與文化的特色,日本也不例外。但日本與中國毗鄰,在文化上受中國文化之影響既深且鉅,因而中日兩國彼此間常有同文同種之稱。民國成立後,尤其在日本意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時候,同文同種的呼聲更是高入雲霄。他們侵略中國,認為是拯救中國以超拔列強壓迫。二次大戰前,這種觀念在日本普遍存在。...

  • 詳細資訊

    精神醫學作為一種現代性治理,可以從知識、規訓的主體、制度、學科專業與機構等五個面向來理解。本書分別以「正常與不正常的判定」、「病人主體性經驗」、「精神醫學與國家制度」、「精神醫學、法律與治理」、「全控機構與治療性社區」等五個主題單元,透過兒童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失智症、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離島原住民的精神失序、自殺防治政策、愛滋減害政策、司法精神醫學乃至於龍發堂與花蓮玉里榮民醫院等豐富精采的案例,在一個去西方中心、另類 與多元現代性的反思架構,深入剖析台灣精神醫學未來的可能發展。

    作者群更涵蓋社會學、人類學、科技與社會研究、社會福利、司法與犯罪學等學者,其中也包括具有人文社會科學訓練的精神醫療專業人員,全書帶入跨學科、跨領域「方法學上的多元主義」與「不具共識的合作」,思考全球化下台灣本土精神醫學面對專業化、醫療化、生物醫療化的各種挑戰,透過各種異質主體經驗與被噤聲的病人敘事,反省現代精神醫學中逐漸模糊、失焦的病人圖像,展現出人文社會科學對這個領域理論化、方法與新視野的集體努力。

    【編者簡介】

    ◎ 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加護病房與安寧病房護士、《台灣日報》編輯,學術經歷包括:美國哈佛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研究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科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系博士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系Fulbright資深訪問學者。長期的學術關懷分為兩部分:第一,針對現代醫療的經驗領域,反省現代性、理性化與人類生命存在之間的矛盾關係;第二,關注全球基因科技發展中DNA的科學知識如何介入當代認同政治。著有《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一書,及紀錄片「病房85033」、「Commitment!練馬可老師與台灣社會學1955~1999」。

    ◎ 陳嘉新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曾任台大醫院精神部住院醫師、總醫師,桃園居善醫院主治醫師,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科助理教授。取得精神科專科醫師後,於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科技史組取得碩士學位,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碩士論文研究歇斯底里症患者的身體症狀(所謂的烙印stigma)如何消失的歷史過程;博士論文研究台灣的愛滋減害政策,尤其是臨床與研究人員和政府官僚,從中央到地方如何被動員、組織、發展與合作的過程,以及過程中牽涉到的專業、跨國性與生命政治。目前除了持續關心成癮醫療與社會治理的關聯,並開始研究其他概括稱為神經文化(neuroculture)的社會現象,如新生兒使用的黑白視覺刺激卡、自律神經失調的概念系譜與在地興起等等。

    作者簡介

    作者:吳建昌

    美國哈佛大學衛生政策博士,現任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兼主任。

    作者:李舒中

    美國紐約新社會學院心理學碩士,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博士,現任長庚大學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

    作者:林桂卉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

    作者:林淑蓉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人類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教授。

    作者:洪晨碩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現為美國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博士生。

    作者:陳嘉新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副教授。

    作者:曾凡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作者:湯家碩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現為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生。

    作者:黃嬡齡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社會工作師。

    作者:楊添圍

    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兼院長。

    作者:蔡友月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12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