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擊文化

游擊文化

游擊文化,是非典型的獨立出版平台,容納靈活機動的企劃、積極反叛的選材,出版各種來自群眾且走入群眾的作品,以銜接書房與街頭的距離、填補知識與行動的落差。

  • 電子書: NT$ 300

    在邁向超高齡化社會的日本,長照早已成為時代的關鍵詞。與此同時,在家照顧者抹殺家人性命的事件,也愈發頻繁地發生。這些當事人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下手的呢?他們是如何被逼至絕境,最終跨越了那條界線?難道就沒有防止悲劇發生的對策嗎?為了回答這些疑問,NHK直接採訪了因不堪長期照護壓力而殺死親人的當事者,以及他...

  • 電子書: NT$ 300

    本書彙集作者對於慢漫生活的體會與實踐。以前作者總覺得要到遙遠的地方,與痛苦的日常做切割,心靈才能得救贖。後來發現只要好好留心身邊的事物,心靈就會感到平靜與豐盈。如今作者學會少空想,多動手;在日常生活中給自己留些餘裕,用心去發現、用五感去紀錄、用生活去體驗。

  • 電子書: NT$ 224

    傳奇的天主教隱修士多瑪斯.牟敦在《隱修祈禱的氛圍》中,精煉爬梳基督宗教的隱修傳統,精闢反思歷代關鍵隱修者的心得,逐步呈顯出默想、默觀、祈禱的豐富面貌與內涵,而這一切最終都扣連著隱修與世界的關係。牟敦對於1960年代世間的動盪不安有著深切的共感,但他始終堅守在修院的崗位,向外發出真摯而具洞見的聲音。

  • 電子書: NT$ 250

    外送平台帶來了許多便利,消費者只要滑滑手機訂餐,就能省去移動時間,但外送員卻必須突破層層關卡,才能達成任務! 本書以作者親身擔任外送員的經驗,以及訪談多位外送員的研究,揭開這份工作如何讓眾人擁抱,卻又讓人說出「外送員不是人幹的!」 透過紮實的田野調查,本書重現了外送員在工作現場遇到的衝突,呈...

  • 電子書: NT$ 266

    當你翻開《剝洋蔥教養法》,便打開了不打罵小孩的可能性。接納、猜想及嘗試,是作者以其自身育兒經驗,以及多年來參與親子共學團,和許多家長小孩相處的過程中所提煉出來,能夠真正落實不打罵育兒的三個心法。本書便由「接納篇」、「猜想篇」及「嘗試篇」組成,用以回答「如何做到不打罵育兒」這個問題,並介紹實用的概念,...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記錄了曾在茶室工作或從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她們大多於民國四、五十年代,出生在「艱苦人」家庭;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各異;她們承受有色的眼光,覺得是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在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人看得起她們。年老時,卻有一群熱血的人,想要讓她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

  • 電子書: NT$ 316

    本書為反生育主義的經典著作。 大多數人認為,誕生於此世或繁衍後代是件好事,或至少並非傷害; 然而南非哲學家大衛・貝納塔挑戰了這樣的預設, 他透過「痛苦與愉悅的不對稱性」、「生命品質並非好事減壞事」等論點證明,出生在世永遠是嚴重的傷害。 貝納塔也據此主張人類不應生育,以免製造無謂的痛苦。 在...

  • 電子書: NT$ 315

    對這一百年左右的日本社會而言,列車依照時刻表準時在車站離到,是理所當然的日常。因為和太陽每天東升西落一樣,是理所當然反覆重現的日常,人們並不會去探問它的理由。那一年到頭牢牢刻畫的準確節奏,是人所打造出來的。但人們無法得見這過於巨大的系統的模樣。人們只聽到眼前列車的聲音而已。日本鐵路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契...

  • 電子書: NT$ 350

    【聽故事,做公益】 本書版稅將回饋給「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協助無家者自立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

  • 電子書: NT$ 315

    《紅線:我的性紀錄》書寫了某位韓國女性近乎所有的「性」事。從關於墮胎經驗的證詞開始,到第一次性行為、第一次自慰、第一次高潮、性工作、多邊戀等經驗,以及遭受約會暴力、性騷擾、性侵害等等因太過私密而遭掩埋的故事。作者以沾滿淚水的文字,將種種私密經驗公諸於世,希望能夠觸及同樣在羞恥及恐懼中顫抖的女性,並讓...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描寫的是中上階級女性在家庭與工作間拉扯的故事,她們畢業自頂尖名校,在一流公司擔任高階主管或是從事高端職業。 她們和同樣畢業名校的菁英男性結婚,當孩子出生,她們不得不中斷職業生涯,轉而成為家庭主婦。但這真的是她們想要的嗎?當孩子長大後,她們又將如何展開第二職涯? 本書記錄了菁英女性面對...

  • 電子書: NT$ 210

    這是一部流離之書,承載著銘刻在作者身上的記憶故事。 由奇異人際頻率聚攏而來的各色離人散事,穿越了二十多載悠悠歲月,交織成三個界限相融的篇章——置身於異、錯身於同、側身於藏。以國界之外的生活所見所思為始,續而刻劃棲身邊緣的國界之內的生命,最終叩問跨越國界的生存如何可能。 作者廣袤深邃的視野...

  • 電子書: NT$ 350

    本書挑選了臺灣人最常造訪的19處首爾景點,捨棄觀光的視角、動線與慾望,聚焦於首爾各地微小的「反叛」,嘗試呈現觀光地景背後的故事。一如人類的皺紋反映了自身的經歷與逆境、快樂與悲傷、回憶與煩惱、欣喜與痛苦,都市的紋理亦復如是。本書以文字記錄「首爾的紋理」,提供另一種探索首爾的可能性。

  • 電子書: NT$ 294

    「醫師坐在診療椅上,面對的並不是腎臟和心臟,而是複雜、有衝突又不完美的受苦之人。」 曾獲文學獎的希區考克醫師以她的敏銳心靈及生花妙筆,寫下見聞過的醫院風雲和世間百態。這些時而哀傷動人、時而幽默慧黠、時而批判反諷的細膩文字,顛覆了主流的論述與思維框架,為我們開啟一扇又一扇的思索之窗。

  • 電子書: NT$ 250

    身為工人之女,作者與工人最近的距離,不是父親,而是父母親的告誡:「不好好念書,將來就跟你爸一樣做工!」作者以疼惜的口吻探問著:「父親用他的絕活養活了一家子,為何卻把自己與自己的工作當成負面教材?」 本書以作者父親的工作與家庭為背景,描繪港都拖車師傅的工作史與生命史,書寫他們如何走上拖車師傅之路,又...

  • 電子書: NT$ 280

    在台灣,不愛念書、不會念書的孩子,生在中下階層,就是去建教合作。建教合作,曾是這些經濟弱勢、學習弱勢、家庭功能失常孩子脫離困境的管道,但為何卻反而讓人陷入火坑? 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本書作者將美髮建教生的故事一點一滴記錄下來。這些故事由家庭問題、經濟困境、教育不平等與勞動處境所交織而成,是台灣底層...

  • 電子書: NT$ 238

    提到方便,台灣民眾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絕對是便利商店。台灣超商的便利程度不僅讓台灣人滿意,也讓外國人嘖嘖稱奇、大為讚賞。但如此便利的生活,是值得驕傲的台灣之光嗎?還是台灣社會的隱憂?本書帶領讀者進入超商店員繁忙的工作現場與苦悶的內心世界,一窺我們享受便利生活之餘,超商店員必須付出的代價。

  • 電子書: NT$ 336

    「琉球民海難遇害事件」與「征臺之役」這二起事件,被臺灣與日本的相關學界合稱為「牡丹社事件」。本書作者往返臺灣與日本,訪談事件雙方的遺族、後裔,更於排灣族與琉球的口傳與文獻中細細爬梳,企圖跳脫臺、日既成的歷史敘事,透過排灣族人與琉球民自身的視角,找出牡丹社事件發生的始末,期待能還原這起深深撼動著排灣族...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打破「經濟是一部機器」之迷思,將經濟重構為「我們決策和行動的後果」,並帶領讀者思考以下問題:何謂幸福?我們如何好好生存?如何分配剩餘?在我們尋求好好存活之際,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我們消耗了什麼資源?如何維護我們共有的資源?如何投資未來?我們在自己的社區中能夠做些什麼以產生影響?

  • 電子書: NT$ 245

    這是一本試著對人生最「大」的難題發問的「小」書,探問著有關老年、疾病、死亡及活著的課題。 希區考克醫師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與臨床所見所思,凝結成一本深刻而動人的文集,以此向所有人發出懇切的思辨邀請:身為社會的一分子,我們該如何共構屬於全民的「親愛的人生」?

  • 電子書: NT$ 420

    1955至1981年間,台灣生產出1000多部台語片。   那時,演員供不應求,不管大小演員,每個人常要同時軋好幾部電影;那時,台語片明星到戲院隨片登台,往往造成轟動;那時,什麼都拍,什麼都不奇怪,西部片、武俠片、諜報片、科幻片、文藝片、神怪片、懸疑恐怖片……台語片是一個跟隨國際潮流的產業。   在...

  • 電子書: NT$ 315

    2005年4月25日9點18分,JR福知山線5418M快速列車,在尼崎站前1.4公里的彎道出軌翻覆,頭兩節車廂猛烈撞上鐵軌旁的公寓,包含駕駛在內,共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傷,這是日本國鐵民營化、以JR名義經營以來傷亡最慘重的一起事故。

  • 電子書: NT$ 406

    出生於彰化八卦山邊的插畫家沈恩民 從小就熱愛畫畫,夢想有一天能出國留學 長大後,他順利進入夢想中的設計公司、成為知名圖庫的暢銷插畫家 但就在事業爬上頂峰之際,他卻失去了提筆作畫的勇氣......   為了逃避,也為了摸索,他頻繁地走進山裡   曾經,他以為自己缺乏的是出國留學的洗禮,但跟著不同的人...

  • 電子書: NT$ 336

    這是一部探討日本列島的當代作家如何書寫台灣和中國大陸的文藝評論集,透過解析文學作品中的台灣、中國形象,從異於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徑,重新思考當代亞洲。身為在台「異邦人」的作者笹沼俊暁,承繼了現代日本的「批評」精神,比起追求純粹客觀的文學研究,更加致力於讓自己的實存經驗,與書中討論的作家及其作品展...

  • 電子書: NT$ 336

    監視審查,無孔不入 中國防火長城如何戕害全球網際網路 中國如何打造出一個受其控制、扭曲變形版本的網際網路? 網路理當是促進民主和自由的一股力量,這樣的願景怎麼就失落了? 審查機制未露絲毫敗象,反倒步步進逼,又是怎麼一回事?

  • 電子書: NT$ 224

    這是一本講述一九五○到一九八○年間,搖滾樂在臺灣如何發展的故事書。在那個橫跨三十年的不自由年代裡,故事的時空場景是由日本、中國、美國等世界大國,以及二戰、韓戰、越戰等國際戰事,交錯搭建而成的。彼時,島嶼上各式異質空間應運而生,諸如中華商場、美軍俱樂部、夜總會、舞廳及西餐廳等,而各種時代產物也先後在島...

  • 電子書: NT$ 252

    許多國家將觀光當成發展經濟的良方,認為可以振興都市空間、促進農村再生。 但是,觀光真的能振興經濟嗎? 當觀光衝擊在地文化時,該怎麼辦? 本書整合了人類學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什麼因素影響了一地的觀光走向。

  • 電子書: NT$ 266

     「沒有名字的人」書寫團隊透過自身的書寫與採訪,希望拼湊出台灣當代平埔族群的真實樣貌。 根據現行的《原住民身分法》,原住民身分的取得是國民政府依據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的註記做的認定,而不是以血統、認同、文化等標的來檢驗山地/平地原住民的身分。然而,現在卻以文化存續的程度,限縮了平埔族群回復身分的權利...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獻給那些不曾被傾聽的聲音──冤案的雙方受害者 1984年的某個夏夜,珍妮佛遭到一名陌生黑人性侵。她指認羅納德.卡頓就是強暴她的犯人。1994年,羅納德請求律師協助聲請DNA鑑定,藉此證明了他的清白。遭無辜關押將近十一年後,羅納德終於獲釋。羅納德並非真兇的事實,令珍妮佛陷入罪惡感與可能遭到報復的恐懼...

  • 電子書: NT$ 245

    本書是資深社區關懷訪視員,與精神失序者及其家屬相遇的生命故事。 工作期間,他走進社區,凝視失序者的日常生活,聆聽家屬受苦的經驗。 作者將他訪視的所見所聞,透過二十個主題,呈現精神失序者在社區生活的「異」與「非異」,以及家屬面對的諸多難題。

  • 電子書: NT$ 406

    本書由傳主長女、政大台史所副教授李衣雲撰筆,涵蓋家庭生活史、學思歷程、學界故事、翻譯與文化工作、政治與社會運動等內容,是一部透過個人史,反映台灣從威權到民主的傳記,也是一本融合社會與庶民生活史的書。

  • 電子書: NT$ 336

    《道德浪女》為傳統一夫一妻制以外的親密關係經典指南,書中提供了豐富的關係經營與溝通技巧,引導讀者認識自己並強化親密關係,更加全面地理解人類的情感世界。本書將帶領讀者展開一場自由的冒險之旅,教你如何透過坦誠溝通、接納並掌握自身情緒、公平且健康地吵架、建立安全感與支持系統、共同設立界線等方式,嘗試進入開...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呈現作者從青春年華、生病、坐上輪椅、失婚、漫長復健到成為輪椅導遊的心路歷程。也記錄了作者當上導遊後,如何突破障礙,帶領輪椅朋友全台玩透透,又如何在一次次出遊中,以集體的力量,改變台灣的無障礙環境

  • 電子書: NT$ 245

    本書作者抽絲剝繭、細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食農歷史紋理,並深入當前各個食農實踐場域深度採訪,不僅以文字見證了食農教育這場方興未艾的全民運動,也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風土備忘錄。  

  • 電子書: NT$ 252

    韓國的出版產業絕大多數集中在首爾與坡州,山鷹出版社的社長姜洙杰,卻在業界前輩「千萬別在釜山開出版社」的告誡下,於2005年在釜山創立出版社,至今已成功在地方上存活了十餘年,出版了四百多本書籍。《鄉野間的幸福出版》為山鷹出版社全體職員,從社長到菜鳥編輯等八位夥伴共同撰寫的「地方出版生存記」,記錄了山鷹...

  • 電子書: NT$ 315

    一場意外,開啟了一段離家與回家的旅程。 遠方的人,會把小貓帶到什麼地方?又會讓他有什麼改變? ★雲林小村畫家張真輔療癒之作,曲折又暖心的一段故事

  • 電子書: NT$ 224

    令人心碎卻無能為力的真實故事。 性、權力、升學主義──青澀的表皮、變態社會的日常 如果這件事情正在發生,我們要怎麼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強暴小女孩為樂? 「我下樓拿作文給李老師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塗在牆上。老師說了九個字:『不行的話,嘴巴可以吧。』我說了五個字:『不行,我不會。』他就塞進來。那感覺...

  • 電子書: NT$ 245

    每一個街頭的他,都有一段故事 本書記錄了台灣街友的生命故事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有不同背景 他們曾是軍人、商人、工人、保全、更生人、幫派分子、身心障礙者 卻都在時代流轉、社會變遷與個人困境的交織下,成了流浪街頭的人

  • 電子書: NT$ 210

    這是一本關於跨國供應鏈肆虐、新自由主義浪潮席捲、港口男人勞動風雲、茶店女性作伴文化、生命陷落及底層困境的「傷心民族誌」。書中的主角包括被國家拋棄的碼頭裝卸工人、入不敷出的貨櫃車司機、慘澹營生的攤車小販、飽經風霜的茶店阿姨仔,以及失語無能的失格父親。若要凝視這些如深淵般的生命圖像,得讓目光回望島嶼過往...

  • 電子書: NT$ 245

    流亡半世紀,落地不生根,一心渴求歸返在山那頭的家鄉 這是藏人的生命故事,也映照出我們每個人的存在 這是一本關於跨國移動、邊界身分、離散情感、地下經濟、山城隱匿、悲壯自焚及歸屬困境的「流亡之書」。書中的主角是自中國大藏區翻山越嶺、飽經霜雪、長途跋涉至印度尋求庇護的流亡難民。這些流離故事的起點得回溯到...

  • 電子書: NT$ 245

    楊翠:你要走向任何一個地方,都必須經歷風霜 「壓不扁的玫瑰」曾是楊逵名作的篇名,象徵著在日本軍閥鐵蹄下的台灣人民的心。楊逵寫作此文時,正被國民黨政權囚禁在綠島監獄中,但就如原篇名〈春光關不住〉所揭示的,即使身陷囹圄,人的心靈與意志仍可超越禁錮。 而楊翠的《壓不扁的玫瑰》,則是寫於兒子魏揚...

  • 出版日期:2014-12-15
    電子書: NT$ 210

    魯蛇世代的逆襲! 臺灣新世代學運青年投身救國的戰鬥手冊 社運不是只有上街頭! 上街不是只有喊口號! 網路宣傳技巧大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