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世代圖像大調查」針對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進行訪問,以四十歲為分界,四十歲以下稱為「青世代」,四十歲以上稱為「熟世代」,觀察上、下兩個世代如何看待彼此。調查發現,在熟世代眼中,青世代雖然創新,但不知足、不負責、懶散是主要問題;青世代看熟世代,雖然推崇其負責、勤奮、知足的特質,缺點卻是過於傳統。
在逐漸噤聲的人民共和國,仍有一群知識分子不願沉默 他們非官方、無編制、在人民之間——自豪為「民間」 ★中文版獨家收錄〈對話魏簡〉、〈對話賈樟柯〉★
一座大城市,就這樣突然靜了下來。 它什麼時候再醒過來呢? 城市,被封鎖了。人的聲音,不見了。 ★ 微博首發191萬閱讀次,轉發近5千次,7百餘則留言,1萬多人按讚。 ★ 英國《BBC新聞》精選轉載。 ★ 美國《紐約客》雜誌、《每日星報》、法國《法新社》、韓國《首爾報社》、阿根廷《號角報》報導。 ...
你今天「被角谷」(kakutanied)了嗎? 《紐約時報》傳奇書評人、美國文化界一代毒舌評論家角谷美智子生平第一本書 犀利狠辣筆鋒,戳破「川普式」公眾人物的虛假錯謬,直指時代問題核心 「永遠不要等同對待受害者及加害者,永遠不要製造虛假的道德或對等的事實,因為那樣做就變成最惡劣的罪行與...
短期聘任、限期升等、應付系所評鑑、兼行政職、背招生名額…… 「你在浪費你的生命。然後有時候你想教學,你也就是有心無力。」 錯誤的教改政策與商業化學術環境,正在扼殺教師的教學、研究與勞動權益,學術這條路,該如何繼續走下去?
台灣近年來的世代歧異不斷被討論,但是否真有對立?或只是想像的迷思?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針對世代議題進行民調,發現台灣世代間的價值觀仍有很大部分趨同,例如「存錢買房」各世代一致同意,對於「小確幸」多數認同是活下去的動力;尤其是,不論青世代或銀世代,絕大多數都認為應對另一個世代負有責任。
i世代是出生於1995年至2012年的一代,相較於過往的世代都只是數位世界的移民,他們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他們就是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 這一個世代集體的心理狀態,對於網路的全然依賴,使得這個世代不善於實體世界的人際相處,拉長了童年期、延後了長大成人的時間,形成與過往的千禧世...
全球化是否降低國家主體性?全球化是否會加重貧富差距?全球化是否會加劇文化衝突?全球化與在地化如何取得平衡?全球化是什麼?它如何影響我們?本書從16堂課完整介紹全球化的理論與發展脈絡,透過經濟、政治、文化、環境四大面向,讓您輕鬆掌握全球化的特色。
給未來世代的永續ESG指南合輯 包含: 給未來世代的永續ESG指南 vol.1環境行動+ 給未來世代的永續ESG指南 vol.2永續生活+ 給未來世代的永續ESG指南 vol.3綠色消費+ 給未來世代的永續ESG指南 vol.4社會行動+
人人都說這是躁動不安的社會,「社運」這兩個字在這十年間忽然變成了流行語,還有「八十後」、「激進」、「理性」……都成為了這個時代人人嘴邊掛著的新興詞彙。 到底,這十年間,我們的這片土地在不知不覺又明目張膽地進行著一場什麼演變、什麼革命? 八十後社運人士陳景輝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這本書寫給女人,也寫給男人 「看起來什麼樣子,才像是男人╱女人?」「穿裙子的能不能當總統?」「為什麼同性結婚讓這些人感到焦慮?」「婚姻是不是就是幸福的唯一可能?」「當爸爸媽媽是本能還是需要學習?」「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性別教育?」其實我們的身邊有太多性別問題,也存在太多關於性別的偏見,可是我們對這些...
本報「世代圖像大調查」針對十八至六十五歲民眾進行訪問,以四十歲為分界,四十歲以下稱為「青世代」,四十歲以上稱為「熟世代」,觀察上、下兩個世代如何看待彼此。調查發現,在熟世代眼中,青世代雖然創新,但不知足、不負責、懶散是主要問題;青世代看熟世代,雖然推崇其負責、勤奮、知足的特質,缺點卻是過於傳統。
【作者簡介】
聯合報系
聯合報系創立於西元1951年,記錄了超過一甲子、每一天的新聞與歷史。面對未來,聯合報系仍會快步走在媒體前端,致力數位匯流,永續經營新聞事業,努力讓台灣更好。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