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世代報告

更包容、沒有叛逆期,卻也更憂鬱不安,且遲遲無法長大的一代

iGen :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y 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 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49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7.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9542906
  • 字數: 178,780
紙本書定價:NT$ 500
電子書售價:NT$ 3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i世代是出生於1995年至2012年的一代,相較於過往的世代都只是數位世界的移民,他們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他們就是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

這一個世代集體的心理狀態,對於網路的全然依賴,使得這個世代不善於實體世界的人際相處,拉長了童年期、延後了長大成人的時間,形成與過往的千禧世代(1980-1994)、X世代(1965-1979)、嬰兒潮世代(1946-1964)全然不同的新世代。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特色: 1.見微知著: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 2.全球視野:橫跨美、歐、非、亞各洲不同國家的門牌號碼,展現各地的文化和風俗民情。 3.取材多元:從歷史資料到口述訪談,描繪出許多彷彿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

  • 電子書: NT$ 343

    一個移民而又回流的香港家庭 一位長期關注弱勢的香港記者,揭開自家封印多年的傷痕之作

  • 電子書: NT$ 280

    在台灣社會中,長女常常承受各種期待,對上要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對下要照顧弟弟妹妹、最好成為弟弟妹妹的榜樣。同樣是子女,長女總是要出類拔萃,又能體恤父母,還要操持家業。為了探究「長女」如何養成,作者透過觀察與採訪,紀錄了十幾位長女的生命故事,涵蓋不同世代與階級。這些故事呈現當代台灣「女兒」、「女性」在...

  • 電子書: NT$ 301

    他努力維持我熟悉的父親形象,同時在黑暗的陰影中掙扎求生…… 一個頂尖知識分子, 何以走向碎裂潦倒的結局? 因恐懼而背棄父親的獨子,因理解而走進父親的人生。 【精神疾病書寫史上,極致動人的經典之作】 郭彥麟(精神科醫師)、劉仲彬(臨床心理師)專文作序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宋文郁(作家)、翁禎翊(...

  • 電子書: NT$ 350

      「國安法下的香港就像一個黑暗大海裡的孤島群,島上都有人在耕耘,但他們彼此看不見對方,需要偶而有船經過,發出亮光,讓島上的人看到彼此,船經過後,大家又各自默默地工作。」   香港曾以一波波街頭行動追求民主與自由,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然而,隨著國安法與國安條例相繼施行,公共空間急速收緊,曾經流動如水...

  • 特價 電子書: NT$ 330

    ★★★ 亞馬遜年度編輯選書 ★★★ 當我們不再相信人性,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愈來愈覺得這個世界冷漠、自私、甚至可怕? 社會不公、假新聞、詐騙橫行,讓我們愈來愈難相信他人, 也愈來愈懷疑,人性是否早已腐敗?

  • 出版日期:2025-01-22
    電子書: NT$ 273

    美國上流家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有錢人都生三胎? 耶魯畢業的富家女為什麼選擇當全職媽媽? 每小時一萬六千元的親子課程在上什麼?  ──問他們的保母就知道! ★房慧真、鄧九雲 誠摯推薦

  • 電子書: NT$ 406

    社會學經典《區判》漫畫改編 揭開「窮人思維」形成的關鍵因素! 老百姓就算有錢,也難以掌握上流社會的品味? 原來「階級」甚至能決定我們會愛上誰?

  • 電子書: NT$ 263

    男生當什麼女性主義者? 正因為女性主義與男性的人生息息相關, 且能為男性解除枷鎖、得到不亞於女性的真正自由。 所以,無論男女,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 電子書: NT$ 364

    一個被焦慮養大的市場,靠時間估值、用科技包裝, 在這場冷凍革命裡,當愈來愈多人忙著以科技延長時間,以資本換取更多選擇, 我們是否逐漸忘記,生或不生本來就是與生俱來的自由? \\烏恩慈(烏烏醫師)共感推薦// \\感電出版 × Dr.情趣 聯名活動:購書即享專屬限量贈品//

  • 電子書: NT$ 385

    電玩歸電玩,政治歸政治!只要夠好玩,有什麼不可以? 結果就是厭女思維、微交易斂財、剝削式開發生產充斥…… 電玩能改變世界,問題是,改成誰喜歡的模樣? 金獎電玩工作室產業評論家 Marijam Did直擊電玩產業的反思之作

  • 電子書: NT$ 315

    波蘭最重要文學獎Nike Award得主 驚心叩問「垃圾文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 人類經濟已落入只有加速發展、加速產生廢棄物的情況下才能維持。 每個人可以如何務實行動?

  • 特價 電子書: NT$ 330

    本書將是你最後一次能讀懂霍金的機會 牛頓給了我們答案,霍金卻給了我們問題。 而且霍金所提出的問題,仍將在往後數十年間, 持續引領出重大的突破與進展…… 我們將可歸因於,我們是站在霍金肩膀上的緣故。 ——索恩(Kip S. Thorne),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 電子書: NT$ 280

    從一片將被開發的溼地,漫流出對自然與歷史的思考 充滿詩意的社會實踐與反思

  • 電子書: NT$ 273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 出版日期:2023-11-01
    電子書: NT$ 322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記錄了曾在茶室工作或從事性交易女性的故事。她們大多於民國四、五十年代,出生在「艱苦人」家庭;她們踏入特種行業的原因各異;她們承受有色的眼光,覺得是一生難以洗刷的恥辱。在漫長的歲月裡,沒有人看得起她們。年老時,卻有一群熱血的人,想要讓她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

  • 電子書: NT$ 364

    ★連續7年登上美國亞馬遜犯罪紀實類暢銷排行榜 ★Amazon4.7星,入選年度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類作品 ★Goodreads4.4星,入圍年度讀者選書最佳非小說類獎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尼克.比爾頓震撼人心的史詩級巨作! ──服刑12年,川普連任後首位特赦囚犯── ──好萊塢導演操刀,...

  • 電子書: NT$ 434

    全球反糖領袖人物、代謝健康和營養議題權威 ── 羅伯.魯斯提教授最新大作 ── 食物是唯一可以藉由生化反應改變人體健康的方法。 再不改變我們的飲食內容和方式, 等於大步奔向各種致命慢性病症、破產的健保和崩壞的地球。

  • 電子書: NT$ 490

    ◤就性格形塑和態度養成而言,出生年代對你的影響比養育你的家庭還大。◢ 所謂世代差異,是適應世界變革的結果 沉默世代•嬰兒潮世代•X世代•千禧世代•Z世代•兩極世代 是哪些變化造就了世代差異,不同世代又如何彼此連結、衝突和競爭? 幫助你了解下一代,也了解上一代甚至上上代

  • 詳細資訊

    誰是i世代?他們和過去的世代有何不同?我們又要如何了解他們?
    本書是第一本全方位理解i世代的調查報告。
    而理解i世代,我們才能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

    i世代正是,或即將是你巿場行銷的對象、你要招募的新人、你台下不信任教科書的學生,或是你家中遲遲不願長大的孩子。不論你是嬰兒潮世代、X世代或是千禧世代,你都該了解他們 ── i世代跟前幾個世代的差異之大,差異形成的速度之快、來勢之洶洶,都是前所未見,且耐人尋味,原因是,青少年是對改變最為敏感的一群,因此影響i世代的事物,最後也終將影響更年長的人。

    如果你就是i世代,你難道不想知道自己的世代特性是如何形成,而別人又是怎麼看待你們?

    i世代是出生於1995年至2012年的一代,相較於過往的世代都只是數位世界的移民,他們是數位世界的原住民,他們就是在網際網路中成長,更透過網路呼吸的世代。

    正如同「i世代」這個名稱所標示的,此一世代極度仰賴智慧型手機與網路,他們隨時要查看手機裡是否有新訊息,一旦無法上網,就焦慮不安──或許對他們來說,網路世界才是現實的世界。

    然而,對於i世代的理解,絕不能片面簡化為「手機成癮」或「網路沉迷」。「i世代」指出了一個世代集體的心理狀態,對於網路的全然依賴,使得這個世代不善於實體世界的人際相處,拉長了童年期、延後了長大成人的時間,形成與過往的千禧世代(1980-1994)、X世代(1965-1979)、嬰兒潮世代(1946-1964)全然不同的新世代。

    可是我們真的了解i世代嗎?我們對i世代的一些觀感,的確是真實的。例如,i世代確實遠比上一代憂鬱、不愛讀書,也比上代更包容、擁抱差異。同時,他們不但遲遲不願長大,對未來更有難以言述的不安及恐懼。但或許我們對i世代仍有更多誤解──

    【誤解一】i世代比過往的世代更愛跟父母作對
    本書指出:i世代其實是對父母的反抗較少的一代。不僅如此,他們也更不愛冒險、更少喝酒、開車更注意安全。

    【誤解二】i世代喜歡上網,是因為他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快樂
    本書指出:花越多時間在螢幕前上網的青少年越容易不快樂;相反地,花越多時間在非螢幕活動者,越容易快樂。甚至因為網路霸凌,使得i世代自殺的比率也偏高。

    【誤解三】i世代已進入職場,但他們抗拒加班,老是想著創業當老闆
    本書指出:i世代雖然不認為工作就是他們人生的全部,但與千禧世代相較,他們對工作有較高的現實感。此外,由於創業有較高的風險,追求穩定、不愛冒險的i世代並不嚮往創業。

    【誤解四】i世代重視人生意義的追求,對於賺大錢並不感興趣
    本書指出:i世代面臨不那麼優渥的經濟大環境,包括債台高築的學貸,使得他們重視經濟的富裕更甚於對人生意義的思考。此外,使用螢幕的時間增長,也刺激了他們對於財富的渴望。

    【誤解五】i世代在政治上偏向自由派,支持保守派的年輕人少之又少
    本書指出:偏向自由派的年輕世代確實不少,但政治傾向朝兩極移動,才是對i世代的準確描述,i世代並非全然擁抱自由派。

    其實,我們並不那麼理解i世代,事實上我們對i世代,甚至對所謂「世代差異」,都有太多的偏見。

    本書作者珍.特溫格教授是「i世代」一詞的創始人,同時也是三個「i世代」女兒的母親,研究世代差異已超過二十五年。她透過大量權威的數據調查以及深入訪談,從十個層面畫出i世代的一幅幅剖繪,並透過上百張圖表,呈現i世代以及世代差異的面貌,可視為i世代藉由這些資料的集體發聲,足以作為我們理解i世代與各世代的重要指引。

    i世代現在已經是國家的公民、經濟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企業的員工,他們更可能是我們身邊的家人、親人與情人。i世代的煩惱是社會整體必須面對的問題,i世代的希望,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

    本書以中立、客觀的角度,盡可能以不帶偏見、不預設價值判斷的立場,敘述i世代的特質,並不將問題指向特定世代。事實上,作者強調,文化變遷包含許多因素,不會只有單一原因——不會只來自父母,而是包括科技、媒體、商業,以及教育的共同作用,才創造出這一整個與我們的父母及祖父母輩截然不同的文化。當文化改變時,我們全都身在其中。

    【i世代小測驗】
    作者在書中提出了15個小問題,可以測試看看你有多「i世代」。

    請回答以下問題,看看你的生活經驗與i世代有多少重疊,就當是一場世代差異的預演。先不管你在何時出生,讓我們看看你有多i世代?請以「是」或「否」答題。

    1. 過去24小時內,你是否至少用了1小時在手機上傳訊息?
    2. 你有智慧型手機上的社群軟體帳號嗎?
    3. 你認為自己是有宗教信仰的人嗎?
    4. 你滿17歲時已經擁有駕照嗎?
    5. 你認為同性婚姻應該合法嗎?
    6. 你滿16歲時喝過含酒精飲料嗎(小啜幾口不算)?
    7. 你在青少年時期常和爸媽吵架嗎?
    8. 你上中學時,學校裡種族背景和你不同的人是否超過三分之一?
    9. 你上中學時,每個週末晚上是否都與朋友共度?
    10. 你上中學時,有沒有在學期間打工?
    11. 你是否同意人際間的安全距離及預先警示是好主意,並同意這樣能減低不經意的冒犯?
    12. 你在政治上是獨立派嗎?
    13. 你是否支持大麻合法化?
    14. 追求不涉感情的性愛沒問題嗎?
    15. 你上中學時,是否經常感覺被忽略並覺得寂寞?

    計分方式:回答第1,2,5,8,11,12,13,14與15題時,答「是」者得1分。回答第3,4,6,7,9與10題時,答「否」者得1分。你的分數越高,你在行為、態度與觀念上就越趨近i世代。
     

    作者簡介

    珍.特溫格Jean M. Twenge

    「i世代」一詞的提出者。芝加哥大學心理學碩士、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博士,現為聖地牙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世代差異已超過二十五年,包括各世代的工作態度、生命目標、成長速度等。

    育有三個i世代女兒。著有《Me世代》、《自戀時代》(合著)等書。對i世代及Me世代(千禧世代或Y世代)的描述及分析,是最多企業、媒體及學術研究者參考引用的來源。另有多篇文章散見於《時代雜誌》、《新聞週刊》、《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與《華盛頓郵報》等。

    譯者簡介

    林哲安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口筆譯組畢業,現為專職口筆譯工作者,負責翻譯本書第四章至結論。

    程道民

    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負責翻譯本書序章至第三章。

    媒體推薦

    ■「多樣化的個人故事與研究資料分析的結合,賦予本書令人信服的權威感。……過去的三十年,科技不只改變了美國文化,更徹底令美國文化發生轉變。這本書的內容振聾發聵,也提出了一個至關緊要的問題:我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芝加哥論壇報》

    ■「我們都亟欲了解大量使用社群媒體對青少年的影響。拜本書作者的縝密析之賜,現在我們知道:這會讓他們感到孤獨、焦慮、脆弱,女生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無論你為人父母,或者是老師、雇主,都一定要讀這容引人入勝的書,了解一下i世代與你才剛開始有點概念的千禧世代有什麼不同。」──強納森.海特(Jonathan Haidt),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好人總是自以為是》(The Righteous Mind)作者

    ■「珍.特溫格將針對一個世代的研究資料整理成書,不僅提出令讀者大為意外的驚人發現,更協助我們理清頭緒,了解該如何看待這些發現。任何對了解學生感興趣的人,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蒂姆.埃爾莫爾(Tim Elmore),《拋開舊地圖大步前進》(Marching Off the Map)作者、GrowingLeaders.com董事長

    ■「當今主宰世代變遷研究領域的專家,在本書中針對i世代提出見解,並探討僅僅在過去五年間就發生的種種巨大變化。很少有對現象的描述能如此聳人聽聞,卻又真實得不能再真實。」──麗莎.韋德(Lisa Wade),《美式約炮文化》(American Hookup: The New Culture of Sex on Campus)作者

    ■「這是一本改變既有遊戲規則的書。面對1995-2012年出生的年輕人,如果想掌握為人父母、為人師表之道,在職場上招募、雇用他們,或者對他們行銷,還是想拿到他們手中的選票,你都需要讀這本書。《i世代報告》會使你對下個世代美國人的看法改觀。」──茱莉安娜.梅納(Julianna Miner),喬治梅森大學公共衛生教授

    ■「特溫格博士透過縱向科學研究資料和個人訪談,揭露了一個真正獨特的世代。這是一本內容淺顯易懂、科學資料豐富的讀物。」──拉里.羅森(Larry D. Rosen),名譽教授,《紛擾心靈:高科技世界中的古老大腦》(The Distracted Mind: Ancient Brains in a High-Tech World)共同作者

    ■「《i世代報告》一書充滿珍貴的洞見,能改變既定的遊戲規則,是這個十年的『必讀』作品,非常推薦父母、教育者、企業領袖閱讀。特溫格博士的發現相當有趣,並提出令人信服的觀點,針對問題更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解決方案。」──蜜雪兒.博爾巴(Michele Borba),教育學博士、教育心理學家,《我們都錯了!同理心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UnSelfie)作者

    ■「珍.特溫格是世代差異研究的頂尖權威,她的研究時常處在許多時代趨勢的最前端。她的最新著作《i世代報告》描繪了當代令人驚訝的嶄新常態。任何對年輕人和科技有興趣的人,都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書中充滿饒富趣味的研究資料,從許多獨特層面切入,帶我們了解現今的年輕一代。」──雅爾妲.烏爾斯(Yalda T. Uhls),《媒體媽媽、數位爸爸》(Media Moms and Digital Dads)作者

    ■「我們都對當今的青少年和年輕成人族群有一定的印象,但他們真正的情況究竟為何?珍.特溫格多年來透過系統性調查累積資料,以了解歷代年輕族群的經驗、態度、心理特徵如何隨著世代更迭而改變;她對這些常模研究資料的運用方式相當專業。本書結合嚴謹的統計數據分析、富有洞見的訪談、出色的寫作手法,成為一本可信度高、引人入勝的作品。」──彼得.格雷(Peter Gray),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心理學研究教授,《會玩才會學》(Free to Learn)作者

    ■「《i世代報告》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學研究書籍,書中針對現今的年輕成人族群提出了驚人的看法。如果有興趣了解美國未來棟樑的行為習慣和心理運作,請從本書開始!」──伊萊.芬克爾(Eli J. Finkel),《非成即敗的婚姻》(The All-Or-Nothing Marriage)作者

    得獎資訊

    ★ 榮獲《Wired》雜誌2017年最佳科技圖書
    ★《商業周刊》1690期書摘推薦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36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