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類觀察入門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蕨類觀察入門

  • 出版日期: 2020/02/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35.5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573287094
  • 頁數: 188
紙本書定價:NT$ 500
電子書售價:NT$ 395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深入淺出、明晰漸進的精美圖解式指南,吸引一般讀者與自然科學愛好者。

◎台灣第一部本土自製蕨類百科,歷久彌新全方位蕨類入門。
◎近40幅細緻蕨類博物畫,數十幅精密解說小圖,加上約五百張生態與特徵照,多角度呈現蕨類之美。
◎豐富的延伸資訊與生活化的取材,是認識台灣植物生態地景不可或缺的科普讀物。
◎蕨類專家、優秀生態畫家、金獎編輯團隊的完美結合──曾獲開卷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中央日報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金石堂最具影響力的書等肯定。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31

    讚嘆人體多奇妙的書有上萬種, 告訴你如何從人體缺陷找到樂趣的,只有這一本!   「看哪,人體多麼神奇、多麼偉大!」 才怪!

  • 特價 電子書: NT$ 317

    ★★美國國家獨立出版傑出獎決選作品★★ 為何變胖容易減肥難? 明知不可行,卻還是停不下嘴、吃不停? 甩油、甩糖、降血壓,現代人擺脫不了的三高困擾,背後有何奧祕? 這些問題,原來竟有同樣的答案! --------------------------------------------...

  • 特價 電子書: NT$ 330

    .翻譯超過二十五種語言、全球熱銷百萬冊,演化生物學大師理查.道金斯成名著作 我們都是求生存的機器——機器人的化身,暗地裡已被輸入某些程式,用來保養這些叫做「基因」的自私分子!──道金斯

  • 電子書: NT$ 343

    你或許會認為,孔雀的華美尾巴是演化的成就, 若純粹從美學觀點來看,確實如此。 但如果是一隻有自省能力的孔雀,恐怕就無法對此有認同的熱情…… ★怪誕又令人腦洞大開的演化案例與BUG★ 如果有什麼能囊括一切的說法, 那就是演化並非朝著哪個方向前進。 相反地,天擇漫無方向、被動且不講道德, 而且有可能...

  • 電子書: NT$ 266

    我們偶爾也忘記有些壞心眼的植物會刺人、令人發癢, 甚至……致人於死地! 小心!惡棍植物來了~

  • 電子書: NT$ 476

    「我們終歸要回到細胞」 我們得要了解細胞,才能了解人體。 我們需要它們,才能了解醫學。 但最基本的是,我們需要細胞的故事,來講述生命和我們自己的故事。

  • 電子書: NT$ 100

    您可以使用簡潔好用、容易學習的 Markdown 語法撰寫書籍資訊。 基本語法請參考:Markdown 語法中文解說 * 編輯器不支援超連結

  • 電子書: NT$ 336

    人類與植物,數百萬年來一起跳了場「永恆的探戈」 若我們不再從人類視角,而改由植物視角來看待此一關係,會有怎樣的世界觀?   當你在超市購買馬鈴薯,或是走進花園欣賞亮麗的鬱金香時,有沒有想過,或許真正「作主」的其實不是你?   《欲望植物園》開展的探險,就是起自這樣一個顛覆性的自問:人類在花園裡的...

  • 出版日期:2025-05-10
    電子書: NT$ 294

    解剖鯨魚,是一種怎樣的日常? 日本解剖鯨魚次數最多的研究者田島木綿子, 用滿身臭味與汗水寫下的真實故事, 一本結合奇聞、汗水與知識的科學散文!

  • 電子書: NT$ 266

    在動物的字典裡,生存就是「戰」?!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榮退研究員 黃貞祥 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GENE思書齋齋主 黃一峯 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教育工作者 ──有話好說推薦 💥領域之爭、強迫交配、冷暴力排擠、繼承爭奪戰…… 生態學者細看各種動物行為,探究牠們為何而戰、為...

  • 電子書: NT$ 385

    面對「人類世」 潛入深度時間,見證大自然的冰與火之歌!   邀你沉浸閱讀、一瞬穿越時空 走進地球46億年創造、滅絕、再創造的生命劇場 預見未來10億年生命圖景!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動物流露出的每個意願都是「善意的」,而這種「善意」其實是人類早已失去的樂園。 當代動物行為學世界權威、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勞倫茲繼《所羅門王的指環》後最膾炙讀者、溫暖人心之作。勞倫茲以從小飼養貓狗親身經驗,及其日後從事動物行為科學研究,進而解開人和貓狗間親密的情感之謎。

  • 電子書: NT$ 406

    獲普立茲非文學獎、《衛報》新人奬、《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衛報》評審盛讚:(本書)應該提名「僅此一部作品獎」! 穆克吉:「寫《萬病之王》耗盡了我所有故事,沒收了我通往寫作國度的護照,扣押了我未來做為作者的權利,我再沒有事物要說了。」

  • 電子書: NT$ 420

    《賈伯斯傳》、《達文西傳》作者最新力作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珍妮佛.道納傳記,她的研究足以改變人類歷史!

  • 電子書: NT$ 294

    「放棄魚類之後, 我看到了世界的本質, 是一個擁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曾獲「廣播界的普立茲獎」皮博迪獎 科學記者露露.米勒震撼國際媒體的處女作 揉合人物傳記╳自然科普╳自我成長 關於愛情、人生的真相,以及對科學的驚奇執著 一本難以界定,卻感動人心的奇書! ★《歐普拉雜誌》盛...

  • 電子書: NT$ 266

    小心有毒?! 卸下防備(牠們又不會從書裡跳出來咬你)、拋開恐懼(這些生物遠比你以為的有趣) 全面扭轉你對有毒動物或毒液刻板看法的一本書

  • 電子書: NT$ 420

    —前往世界不同的角落,追尋命定的植物戀人— 遍及全球七大區域╳近五十幅彩色植物科學繪圖 最刺激、最藝術,也最動人的一趟植物冒險之旅 「這是送給全世界『老派』植物學者與植物愛好者的禮物。」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洪廣冀

  • 詳細資訊

    最生動有趣的蕨類百科

    可知道先民所使用的燃料「煤炭」,其實是來自埋入地層的蕨類森林?園藝用的「蛇木」、花束的最佳陪襯「羊齒」、風行一時的野菜「山蘇」和「過貓」……也全是蕨類!台灣素有「蕨類王國」的美稱,可是我們對這個生活中幾乎無處不在的植物族群,認識有多少呢?《蕨類觀察入門》從「什麼是蕨類?」的探問開始,以演化與生態的角度切入,用豐富精采的圖像與精要生動的解說,全方位、有系統的將蕨類的來龍去脈逐一介紹。

    全書以令人驚豔的視覺面貌展現:從石炭紀沼澤的蕨類森林復原圖,到現今暖溫帶闊葉林的蕨類生態圖;從台灣三十五科代表蕨類之細緻博物畫,到各式各樣的莖、葉與孢子囊局部特徵小圖,加上約五百張蕨類特寫及生態照──這本圖解入門書,絕對是進入蕨類世界的最佳指南。

    全書概分為四大篇──認識篇、相遇篇、方法篇、觀察篇,以及附錄。
    認識篇 綜論蕨類的基本概念,全面透視蕨類。
    相遇篇 探討蕨類生長習性與環境的關聯性,並依海拔高度介紹台灣蕨類的分布情形,讓讀者得以輕鬆覓蕨蹤。
    方法篇 依演化脈絡製作的分科檢索表,除了提供辨識觀察的捷徑外,更是鋪陳蕨類演化與分類關係的完整圖譜。
    觀察篇 為本書的重點,依演化先後順序將台灣三十五科蕨類介紹出場,運用圖解呈現代表種類的觀察重點,清晰明確,一目了然;「生態視窗」「演化舞台」「識別錦囊」「蕨類與人」等四種延伸知識,則以淺顯易懂的專業解說,層次分明的比較對照,將蕨類生態中最精采也最趣味的精髓一一公開。
    附錄 提供採集、記錄與製作標本的參考原則與要訣。
     

    作者簡介

    郭城孟

    台北市人,瑞士蘇黎世大學系統植物學研究所博士,曾任國立台灣大學植物學系副教授及植物標本館館長。從國小開始就與自然結下不解之緣,大學時迷上蕨類,學士、碩士、博士論文皆與蕨類有關,登高山是為了蕨類,出國求學也是為了蕨類,外出旅遊更常為了蕨類而佇足。從研究蕨類到欣賞蕨類,也透過生長在自然環境中的蕨類,領悟一些自然的道理。平時喜歡蒐集與蕨類有關的事物,從古董店的蕨類繪畫,到日常生活用品,如印有蕨類圖樣的杯、盤、刀、叉,或是布料、服飾等;當然,最大宗的收藏還是世界各地的蕨類文獻資料。

    學術領域除了蕨類之外,主要研究的方向為植物地理及植群生態,多年來更致力於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推展,期望經由生態旅遊、生態農村、環境教育、生態工法等途徑,合理運用自然資源,將保育與地區發展的衝突降至最低。
     
    繪者簡介

    黃崑謀(1963-2008)

    1963年生於台東,復興商工畢業。自小生長在美麗鄉野及淳樸農村,與大自然的蟲魚鳥獸朝夕為伍,埋下日後對生態記錄及動植物觀察的熱情因子。1998年進入遠流出版公司,展開了長達十年、持續不斷以彩筆描繪台灣土地的歷程。創作題材與畫風極為多元,從自然生態到人文建築、從寫實到寫意、從兒童到大人……細緻繁複的筆調與豐富瑰麗的色彩,在在令人驚豔。

    十年間,分別與李乾朗、郭城孟、邵廣昭、張永仁、趙榮台、凌拂等人合作,參與遠流出版十餘本書籍之繪圖工作,包括【觀察家】系列《古蹟入門》、《蕨類觀察入門》、《魚類觀察入門》、《野菇觀察入門》、《昆蟲入門》等知識主題圖文書,以及《台灣昆蟲大發現》、《帶不走的小蝸牛》等繪本,參與作品多次榮獲金鼎獎、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聯合報讀書人好書獎。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