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糧‧新糧
0 篇書評

地糧‧新糧

為自己的靈魂尋找食糧,為自己決定人生該怎麼活‧大師們的導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啟發無數青年的覺醒經典

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suivi de Les nouvelles nourritures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2/0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447245
  • 字數: 89,975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不要仰賴別人告訴你怎麼活,為你自己的靈魂尋找食糧吧!
還沒醒來的人,睜開眼,縱身投入世界吧!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紀德 冥誕150週年紀念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1922年,紅色政權席捲蘇聯。 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 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 在劇變的時代,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

  • 電子書: NT$ 299

    電影大師史丹利.庫柏力克經典名片夢幻原著! 史上最著名的恐怖片第一名! 亞馬遜書店讀者★★★★★極致好評! 絕對不要懷疑你的預感! 因為,那靈光乍現的直覺, 很可能是活命的最後機會……

  • 電子書: NT$ 266

    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全球暢銷突破百萬本『現象級』小說! 改編同名影集深獲好評,IMDb8.8高分推崇 1991年出生的作家莎莉‧魯尼創造了全新的愛情的樣貌

  • 電子書: NT$ 245

    「沉靜」是一個陷阱。 2019年入選BBC 「改變世界的一百本小說」書單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最喜愛的一本小說。

  • 電子書: NT$ 435

    「故事之王」冠冕上最耀眼的寶石! 讀者一致公認史蒂芬.金最棒的作品! 絕版4年,《四季奇譚》全新譯本終於問世! 收錄《刺激1995》、《站在我這邊》、《誰在跟我玩遊戲?》電影原著小說!

  • 電子書: NT$ 336

    ※金球獎、奧斯卡金像獎雙料最佳女配角瑞秋.懷茲獲獎電影《疑雲殺機》(2006)原著小說。   英國駐肯亞外交官賈斯丁接獲年輕妻子的死訊,得知蝶莎陳屍圖卡納湖畔一輛吉普車內,同車駕駛也已慘死,現場上鎖的車身滿是嗜血土狼的抓痕,而同行的非裔醫師布魯穆則不知去向……   是誰害死了蝶莎?動機是什麼?她...

  • 電子書: NT$ 343

    當全世界都說妳不夠好 別讓他們騙了妳   -獻給所有聰明、不願被馴服的女性-   ○上市4個月,歐美熱銷 60 萬冊以上! ○英、美Amazon+Goodreads 超過 85,000 讀者滿分好評!  ○《星期日泰晤士報》、《紐約時報》暢銷榜第一名,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榜第三名 ○...

  • 電子書: NT$ 336

    挪威版普魯斯特,當地狂銷500,000冊,人手一本 《我的奮鬥》全六冊的半自傳體小說,主題分別為:死亡、愛情、童年、工作、夢想與思考,每一冊都從生活中洞察出深刻反思,以樸實的日常經驗喚起讀者強烈的共鳴。 作者不避諱揭露的事實的寫作風格也是造就出如此精彩敘事的原因。

  • 電子書: NT$ 299

    被譽為人情偉構的《紅樓夢》,出現於清乾隆中葉(西元1765年左右),作者曹雪芹寂寞近百餘年,直到胡適等人開始研究他的身世,才一波波掀起「紅學熱潮」,從此開啟了無數世代讀者的閱讀史。本書逾九十八萬字,為讓現代讀者與第一代讀者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本版收錄目前所見最早的脂批(甲戌本)與底本庚辰本的脂評,特請...

  • 詳細資訊

    ──當代的異端・後世的先驅者──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紀德劃時代經典作
    ◎跨越百年的精神典範 啟發卡繆、沙特、德希達等名家的一代大師
    ◎法文直譯本首度在台問世 「法語譯者協會翻譯獎」首屆獲獎譯者擔綱翻譯
    ◎譯者專文撰序,說明紀德風格、《地糧》與《新糧》於宗教、思想、文學界之重要性,於今世更是具備足以撩撥現代讀者的豐富閱讀形式
    ◎超過百條詳細注解
    ◎承繼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引渡無數青年走向覺醒道路的經典

    ──內容簡介──
    我思,故我在,我寫,故我重生──
    寫作如一面直照心靈的明鏡,
    一代大師紀德在這面鏡子裡試著辨識自己真正的面容,
    於是得以從渾沌的舊世界裡睜開眼,像個新生嬰兒。

    紀德婚後首度遊歷北非和義大利,大受震撼,深感在此之前所知道的一切都只是靈魂的束縛,於是狂熱地揮筆寫下《地糧》,試圖掙脫心智牢獄,破除當時矯枉過正、無法與現實接軌的文風。他的思索坦率奔放,背離天主、違抗傳統,勇敢談愛、孤獨、欲望,在天主教教義為主流價值的當時,謳歌「當世」,而非死後的「永生」。《地糧》問世後,嚴重觸犯當代的審美價值,發表十年內竟只銷售區區五百本。二十八歲的他,也深深明白這是一部後世才能閱讀之作。

    多年以後,六十六歲的老作家歷經愛欲折磨、生死離別,再次踏入當年深受震撼的這方思想領域,不禁寫下試著回應少作的《新糧》。文中屢屢呼籲「應只在乎自己」、「不要崇拜偶像」,堪稱為其一生最具代表性的兩部作品。紀德一生的自我對話大膽動搖了歐洲知識分子的性別意識、宗教權威、道德傳統等框架,使他即便在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之後仍受教會視為異端。他的自我超越有如尼采的超人理型,啟發了沙特、卡繆、德希達等當代歐洲大師,如今,仍持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走向自我覺醒的道路。

    ──名句摘錄──

    談愛

    納坦奈爾啊!在你的靈魂尚能向快樂微笑時,請好好滿足你的快樂;當你的雙唇還能感受親吻的歡暢,當你的擁抱還欣然激蕩,請你恣意滿足你對愛情的想望。
     

    談靈魂

    我們的行為依附著我們,就像磷光依附著磷。固然這些行為在耗損我們,但它們也化成我們的光采。假如我們的靈魂有點什麼價值,那是因為它比其他某些人的靈魂燃燒得更熾烈。
     

    談智慧

    但願你的視覺時時更新。
    智者,就是對一切感到驚奇的人。
     

    談孤獨

    我再也無法理解「孤獨」一詞的意義;在內心獨自存有,形同不再身為任何一人;而萬物早已與我同在。——再者,我始終心繫四海,無處不是家,而且欲望還要不斷將我驅向別的境地。最美好的回憶,於我不過像是幸福的殘痕。最微小的水滴——那怕只是一粒淚珠——只要它濡濕了我的手,在我眼中它就成了彌足珍貴的真實。
     

    談死亡

    「人生在世,納坦奈爾,寧可大悲大愴,不要平靜安詳。除了死亡的長眠,我不要別種休憩。我惟恐此生沒法滿足的欲望、未能揮灑的精力為求存續,還來百般糾纏。我希望自己能在人間大地盡情表達一切在內心蟄伏等待的事物,然後全然不再有希望,圓滿地死去。」

    ──名家盛讚!撼動世界的一代大師──
    紀德是個無可取代之人,因為他選擇的是「成為」真理。他在年輕時就選擇成為無神論者,而在閱讀紀德日記中的文句時,我們絕不能把它們當作單純的事實說明,即便那是以直陳語態呈現;那些無不是盼望、祈願、敦促、頌揚、懊悔、責難。
    經過半世紀之後,他終於真正成為自己心目中的真理,同時也成了我們眾人的真理。從此之後,今天的人們才真正得以成為新真理。
    ──沙特(法國哲學家)

    ──麥田出版紀德作品──
    《如果麥子不死》|對善與美的戀慕 對自我最毫無保留的檢視 紀德人生二部曲之一
    《遣悲懷》|深情悼亡的經典之作 收錄談詩論藝之紀德日記選 紀德人生二部曲之二
    《地糧‧新糧》|掙脫禁錮的驚世名品 紀德呼喊解放代表作


    作者簡介

    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
    (1869-1951)
    二十世紀法國首席文學家之一。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教授,叔叔是政治經濟學者。家族祖先曾為胡格諾教徒,母親為虔誠天主教徒,家中濃厚的宗教氣息使紀德自小於拘謹保守的教養中成長,卻也奠定他日後轉向企圖拆解教條框架、擁抱個人價值的重要動力。
    少年時代的紀德就是愛好讀書、勤於筆耕的少年,二十一歲發表第一部作品《安德烈‧瓦爾特筆記》,隨後幾乎每年都陸續出版新作。一九〇八年參與創建《新法國評論》雜誌,啟發無數後世歐洲知識份子。紀德批判法國對殖民地的剝削、為囚犯人權奔走聲張、投身難民救助慈善工作、對共產思想萌生興趣而訪問蘇聯,始終走在時代的尖端。
    一九四七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文筆平易近人,充滿文藝氣息,同時也以真誠、無懼的愛及深刻的心理洞見,呈現人類的問題與現況」。同年也獲頒英國牛津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作品廣納小說、回憶錄、評論集、散文集,代表作有《地糧》、《窄門》、《背德者》、《紀德日記》等。自小勤記日記的紀德,晚年致力於畢生日記的整理與出版,其日記忠實展現他求索真理的心靈歷程,被譽為「一部開放、多元、千姿百態的文本」,甚至被視為「一代大師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紀德在作品中私密而坦率地敞開自我,直白述說欲望帶來的牽引與困惑,在當時的歐洲社會中是令人震驚的,使他遭指為異端。甚至在紀德逝世後,羅馬天主教教會仍決定將他的作品列為禁書。他並非僅專營筆耕的作家,更是思想家、道德家,他的每部作品都用以傳達價值的思辨與探究,更屢屢以靈肉拉鋸中的覺醒歷程震撼當世。這位當代的異端份子,卻同時也是後人眼中的先驅者,他自許「以真理之姿溢出時代」,期望人最終應當走向「精神遊牧者」,也成功為後世帶來一股擺脫宗教與道德束縛的思潮,使「人的問題」逐漸凌駕「神的問題」。紀德高貴的誠實始終反映於善與惡的辯證中,他在生活與哲思裡持續質疑,也持續重新定位生存的意義,永遠在如此歷程中尋找新的和諧與完整。正是如此強烈的矛盾為他供給源源不絕的生命動力。


    譯者簡介

    徐麗松
    台大外文系畢業,世紀交替之際旅居法國多年,陸續於巴黎第七大學、里昂第二大學及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修讀語言學及跨文化研究,並在法國及台灣從事英文、法文翻譯及跨界合作工作。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45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