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年《美國遺產》評選「十本構成美國人性格的書」
◎ 1999年美國大學生票選最佳偶像人物──梭羅高居榜首
◎ 與《聖經》一同入選美國國會圖書館「塑造讀者的二十五本書」
風將會摧毀這座鏡子之城,將它從人類的記憶抹去, 所有的一切從一開始到永遠都不會再出現一次, 因為遭詛咒百年孤寂的家族在世界上不會有再來一次的機會…… 諾貝爾文學獎大師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 出版50週年,首度正式授權繁體中文版,全新翻譯!
《地下室手記》是認識杜斯妥也夫斯基的關鍵之作。他似乎透過小說告訴我們當時最缺乏而卻是世上最可貴的東西──個性,又彷彿藉由小說主角的任性來諷刺失控的個性導致規範崩潰、社會瓦解,並提出一連串刻薄的質疑圍繞在這些看似矛盾的議題上,來拷問讀者……
因為愛情,予伊放下傲慢,改頭換面 因為愛情,予伊智覺偏見,激出真情意 珍.阿斯頓傳世的浪漫經典《傲慢佮偏見》 這回,咱用台語來啖愛情的鹹酸苦汫、糖甘蜜甜
在這片廣袤天空底下,除了尊敬,我們只希望得到平等 雖然,他既不屬於英國人也不屬於印度人,他只屬於他自己…… 師大譯研所賴慈芸教授專文推薦 最新、完整全譯! 出版逾90年,經典文學桂冠
《愛在瘟疫蔓延時》以戰火動盪的大時代為背景,在前後橫跨超過半世紀的時間裡,寫盡了愛恨嗔癡的眾生百態。馬奎斯巧妙地將愛情的相思之苦比喻成瘟疫的病狀,而這段無法觸碰、充滿無奈的戀情,也如同無法治癒的絕症般,永無止盡地蔓延下去。 馬奎斯:有兩本書我寫完後整個人好像被掏空了一樣, 一本是《百年孤寂》...
★真正全新譯本 ★師大翻譯研究所與遠流合作「經典文學新譯」計畫第二本書 在一個語言墮落的時代,作家必須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在抵抗暴力和承擔苦難上做一個永遠的抗議者。 ──喬治.歐威爾 他不怕分離,不怕被出賣,不怕受盡折磨, 他唯一害怕的,是那股讓他不能再愛人的力量。 在二十...
12個關於流浪的故事,12種孤獨到底的情狀 每個人物都光彩奪目,每篇故事都宛如寶石 小說家心目中最完美的小說! 馬奎斯顛峰狀態的殿堂級神作! 胡淑雯 專文導讀 王定國、伊格言、吳曉樂、高翊峰、陳雪、郭強生、黃崇凱、童偉格、韓麗珠 等小說家致敬推薦!
喬治・歐威爾的經典小說《一九八四》,是一個人的夢魘式奧德賽遠遊,他經歷的是一個由交戰國家統治的世界,以及一個不但控制資訊、也控制個人思想記憶的權力結構。一個名叫溫斯頓・史密斯的小公務員,在大洋洲共和國冰冷灰白的環境下,加入了一個秘密兄弟會,追尋一段禁忌的婚外戀情——結果卻成了被追捕的國家公敵⋯⋯也是...
《十日談(套裝上下冊)》作品敘述一三四八年佛羅倫斯瘟疫流行時,十名年輕男女在一所別墅避難,他們終日歡宴,每人每天講一個故事,十天講了一百個故事,故名《十日談》,其中許多故事取材於歷史事件和中世紀傳說。
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的對決! 睽違六十年,翻譯名家陳榮彬全新譯本《白鯨記》,見證亞哈船長與大白鯨莫比敵的海上傳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以詩化散文寫成,以小說體探討哲學,具有哲學、文學雙重價值。書中尼采假借先知查拉圖斯特拉之名,表達他自己的思想,尼采主要的哲學觀點,包括 「上帝死了」、「對一切價值重新評估」、「超人哲學」、「權力意志」等,都可在本書中讀到。
「你的短處就是看誰都不順眼。」伊莉莎白說。 「而妳呢,」達西笑著說,「就是喜歡誤解別人。」 然而,在愛情的面前,他們都得放下傲慢與偏見 文學史上最著名的歡喜冤家,珍.奧斯汀最膾炙人口的一部作品
二十八歲時,梭羅借了一柄斧頭,孤身一人,走進瓦爾登湖邊山林,搭起小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獨居兩年兩個月又兩天。此後歷時七年七易其稿,將這段獨居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思,寫成自傳體散文集《湖濱散記》。
本書在展示自然萬物之美的同時,也展示了一種物質上簡樸至極、精神豐盈充實的生活方式,被全球讀者譽為「自我修行的心靈聖經」。閱讀本書,您將感受到寧靜的巨大力量,並找到自己心中的華爾騰湖。
《湖濱散記》中,有大量篇幅關於動物、植物和自然環境的觀察記錄。梭羅在這裡花費了大量精力觀察湖水和樹木的變化,鳥類、動物的習性,有時還深入地質考古學的層面,這使《湖濱散記》的許多篇章初看上去像是有關自然的文獻。但是,梭羅展示自然的財富,是為了讓它成為人性的、精神的資源。
《湖濱散記》風格獨樹一幟,融自敘、觀察、思考、想像、批評為一體,像一部雄渾的交響樂。梭羅的文筆雄健有力,元氣充沛,富有思想性和鮮明的個性。他把敏銳的感受力、精準的觀察力和想像力與概括力結合為一體。在行文風格上充分顯現:「語句直截了當、簡約精煉、言說切題,往往一語中的」,完全不像維多利亞中期散文那樣散漫、堆砌和矯情,也沒有那種朦朧和抽象的氣息。
作者簡介
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e Thoreau,1817-1862)
美國作家,詩人,被譽為「美國自然文學之父」。
一八一七年七月十二日出生於麻塞諸塞州東部康考特鎮,一八三七年從哈佛大學畢業後,返鄉教書,後轉而寫作。
經歷獨特,製造過鉛筆,當過土地勘測員;興趣廣泛,擅長游泳、賽跑、溜冰、划船,一八四八年,梭羅發表了反對奴隸制的著名演講《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
二十八歲時,梭羅借了一柄斧頭,孤身一人,走進華爾騰湖邊山林,搭起小木屋,開荒種地,寫作看書,獨居兩年兩個月又兩天。此後歷時七年七易其稿,將這段獨居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思,寫成自傳體散文集《湖濱散記》,一八五四年正式出版。
十九世紀九○年代起,梭羅提倡的「生活簡樸,精神崇高」的自然生活方式,逐漸為世人接受效仿。
梭羅逝世時年僅四十四歲,他一生創作了二十多部散文作品,深刻影響托爾斯特、甘地、葉慈、海明威與普魯斯特等大師。
譯者簡介
王家新
中國屈原詩歌獎金獎得主。
著名詩人、批評家、翻譯家。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先後出版有詩集、詩歌批評、詩論隨筆、譯詩集及其他譯著二三十種,並編選出版有多部中外現當代詩選、詩論及隨筆選集。
作品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德國、英國、美國、克羅地亞出版有多種個人詩選。曾獲包括韓國KC國際詩文學獎在內等多種國內外文學獎。
李昕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碩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長春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至今已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 翻譯文字約二十餘萬字。代表譯作包括《身分、權力和向「我們的遣返女神」的祈禱──論翻譯和詩歌創作》(載《上海文化》)、《沃羅涅日的烏鴉和刀──曼德爾施塔姆的沃羅涅日流放時期》(合譯,載《上海文化》)等。
名人推薦
◎ 梭羅的思想對我影響極大。我推薦和我共同參與獨立運動的朋友閱讀梭羅的文章。這也是為什麼我稱我的獨立運動為:不服從運動。 ──聖雄甘地
◎ 很少有人像他這樣深知大自然的祕密與天才;這種知識的綜合,沒有一個人比他更廣大更嚴正。因為他毫不尊敬任何人任何團體的意見,而只向真理本身致敬。 ──愛默生(美國文學家、思想家)
◎ 這本書的成就,超越美國的任何一本書。 ──羅伯特.佛羅斯特(美國詩人)
◎ 梭羅的文體非常清晰,不拘形式,平易而優雅;具有活潑的性格,奇妙的經驗,以及種種特殊的知識……他發現:假如你限制了自己的欲求,那麼,你將只需要很少的花費就能滿足它們。 ──毛姆(英國作家)
◎ 《湖濱散記》是一本超凡入聖的好書,嚴重的汙染使人們喪失了田園的寧靜,所以梭羅的著作便被整個世界閱讀和懷念了。 ──喬治.艾略特(英國作家)
◎ 一個人如果只具備平凡的感情,他的思想一定被事物牽著鼻子走,但是藝術家則讓自己的思想來左右事物。 ──托爾斯泰(俄國作家、哲學家)
◎ 《湖濱散記》內容豐厚、意義深遠,它是簡單生活的權威指南,是對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錢社會的討伐檄文,是傳世久遠的文學名著,是一部聖書。 ──哈丁(Walter Harding)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