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文字構築與山相關的記憶,描繪一群想逃避朽壞卻無處可逃的人。
10篇關於深邃的綠,原始的氣息,以及綠裡的諸多傳奇。
★《鏡文學》平台年度「最多評論、最多推薦、最多收藏」三冠王★ 為幾乎不容人思考出櫃為何物的台北九○年代,譜一段專屬那憂傷時代的碎心曲 特別收錄台北街景寫真,還原故事動人場景氛圍
管他世界的壓迫與否定,她找到了唯一的出路:成為一株植物。 「我的身體需要澆水。」她的身上冒出枝葉,手上長出樹根…… 唯有融入土壤,她才能萌芽重生。 ◆ 榮獲國際曼布克獎x韓江 亞洲第一位獲獎作家 探索人類內心壓抑的瘋狂與傷痕之作
她以文字構築與山相關的記憶,描繪一群想逃避朽壞卻無處可逃的人。
10篇關於深邃的綠,原始的氣息,以及綠裡的諸多傳奇。
〈心愛的蘭花孩兒〉
在一片哀號中,他並不顯得特別突出,從山頂走回來身心經過一次洗滌,他覺得可以原諒一切,但是每當黃昏到來,他的背脊好似有蟻群在爬,熱癢難過,他就像一列脫軌的火車,斜倒在地,跟這個世界錯位挪移。
〈綠斗蓬〉
院子裡那對母子很沉默,幾乎不對談,卻極有默契,一個拿著鋤頭鋤草,一個撒培養土,有時少年附在母親耳邊低語,原來她幾乎聽不見,他們好像不屬於這世界,從心靈的一角剪下來的。
〈最後的櫻木花道〉
他們穿越能高古道,從霧社上山,在中央山脈能高鞍部一帶搜索,一直往花蓮的方向仔細尋找,沿途風景清奇美絕,古棧道與木造山屋充滿古意,清晨的山鑾被雲海環繞,恍如仙山,怪不得泰雅相信山靈。
〈然後然後〉
這輛188號公車往山上開,是很冷僻的路線,連她都沒搭過。她喜歡搭公車,沒固定目標,就是隨便搭,尤其是蹺課天,然後搭到終點站,這世上真有所謂終點站?終點之後是什麼呢?會不會是另一個起點?
〈紅咖哩黃咖哩〉
母親閉上眼睛,快速流下兩行淚,沒想到老輩的感情是這麼深沉,那是一個深沉的年代,像一座座火山口,流動著像百萬朵食人花瑰麗的熔岩,令人怕靠近,怕自己一靠近會縱身跳入。
作者簡介
周芬伶
政大中文系畢業,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現任教於東海大學中文系。曾獲吳濁流小說獎、中國文協散文類文藝獎章、中山文藝散文獎、吳魯芹散文獎、台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跨足多種創作形式,著有散文《紫蓮之歌》、《母系銀河》、《汝色》、《花房之歌》、《雜種》、《蘭花辭》、《北印度書簡》等,小說《影子情人》、《浪子駭女》等,以及少年小說、文學論著等多種,另編有散文、小說選本。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