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史的誕生
0 篇書評

日本史的誕生

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建國史

日本史の誕生 : 千三百年前の外圧が日本を作った

18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6/10/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6.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9356220
  • 字數: 119,906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52
電子書特價:NT$ 2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著名史家岡田英弘認為,日本人必須擺脫國族情感,而從歐亞大陸與日本列島共通的角度出發,才能真正解讀日本史的建立與發展。於是,在其針對中國史書(如〈魏志倭人傳〉)、日本史書(如《日本書紀》)與韓國史書(如《三國史記》》的比對與剖析之下,日本人的古史迷思終被顛覆。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輕鬆理解日本三幕府時代第一彈!★   打倒平家之後,第三代源氏、北条氏崛起,   開創了長達140年的鎌倉時代,   透過圖表與插畫輔助,解析源平合戰到連倉幕府滅亡的歷史。

  • 電子書: NT$ 315

    朝廷內鬥,政治動盪, 時代的主角,改由武士接手。 融合前朝的華麗與中世的無常觀, 今日日本印象的基調自此成形……

  • 電子書: NT$ 224

      「本書不採取以漢族為中心的中國人,作為國民歷史的中國史形式。」   岡田英弘歷史學的總結算!繼「世界史」與「日本史」的誕生之後,綜觀亞洲大陸的歷史、剖析「中國文明」的本質。

  • 電子書: NT$ 238

    長州藩即為今日的山口縣。江戶時代末期的倒幕運動當中,由薩摩和長州兩藩佔主導地位,而在明治維新後的新政府之中,薩長兩大派閥也同樣居於權力中心。長州藩可說是討論幕末史、了解明治維新不可避談的存在。 本書特以長州藩為對象,論述尊王倒幕的本質,探討長州藩成功的因素。跳脫屬於勝者的薩長史觀,以史實為基礎,不...

  • 電子書: NT$ 480

    全球 1% 的權貴 陰謀推動新世界秩序 New World Order 美國、英國皆有深層政府,背後由什麼人掌握最終決策權? 這世界的許多規定、潛規則、議題、格局,均由一小群「黑貴族」牢牢操控! 他們勢力根盤錯節、凌駕民選政府、把攬關鍵部門、掌控國際組織、操縱傳媒、舞弄思想、富可敵...

  • 電子書: NT$ 279

    本書既不介紹遊玩京都的交通方式,也不特別分享美食料理,除非足利將軍曾經踏足那條街、一代高僧有緣品嚐那份缽中味。至於傳說中的送客「茶泡飯」與京都人的表面款待背裏倨傲,則有請你自行體會,因為本書不淺談京都人性格,只深究令他們得以睥睨天下人的風流千古人物故事,以及傲視全世界的茶道、書道、花道,源起於哪些驚...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本書將透過抽絲剝繭的細膩分析,為讀者解析明治維新的生成背景及其成功原因。它為何而起、如何告終?哪些人物參與其中,他們又曾做下哪些改變歷史的決定?內容依照時序,自黑船叩關、開國攘夷兩派爭執不下、薩長同盟的成立,到明治政府為引進積極西方文明所做的各項努力,深入淺出,是所有對日本近代化歷程感興趣的讀者,最...

  • 電子書: NT$ 266

    本書的雛型,是鈴木一九三六年參加倫敦的世界信仰大會後,在英國各大學演講時的英文講稿內容。鈴木認為所謂的禪是,去除儀式、教條或來自種族的特殊心理習性的表面理解,而去理解佛陀自身的根本精神。 在鈴木看來,禪的氛圍滲透在日本人文化生活的各種層面。首先,就禪與美術的關係而言,禪表現在「わび(侘、wab...

  • 電子書: NT$ 266

    暢銷書《表裏日本》作者蔡亦竹2018最新力作 徹底解剖「地表最令人不解」的日本人原型 從對於死亡汙穢恐懼、對群體決策型態的仰賴 到強調內外之分、同儕壓力大到足以將人逼瘋 台灣第一本帶你透過放大鏡檢視「何謂日本人」的著作

  • 電子書: NT$ 245

    《原來如此!日本名勝景點趣聞物語》囊括72個日本熱門旅遊景點,知識密度、趣味指標都爆表,讓你去日本旅遊不再只是看熱鬧,更能玩出箇中滋味,是跨入深度旅遊的必備隨身指南!

  • 電子書: NT$ 280

    稻荷神的使者狐狸原來是守護稻穗的益獸? 劍豪宮本武藏竟曾被熊救過性命? 爬梳活躍於日本各時代的動物傳說 認識它們的特性、作用及與人類的深遠關係

  • 出版日期:2009-12-31
    特價 電子書: NT$ 220

    禁不住眾多讀者殷勤詢問懇求,立志搭起中日橋樑的miya終於著手為大家介紹戰國時代了!雖然只有百餘年,但戰國人物之多樣、故事之多變,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是日本歷史上最精彩有趣的時代。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輕鬆理解日本三大幕府時代第二彈!★ 戰亂持續不斷,歷經南北朝時代, 「室町殿」的治世,邁進怒濤洶湧的戰國時代。 透過圖表與插畫輔助,解析建武新政到室町幕府滅亡的歷史。

  • 電子書: NT$ 350

      「國安法下的香港就像一個黑暗大海裡的孤島群,島上都有人在耕耘,但他們彼此看不見對方,需要偶而有船經過,發出亮光,讓島上的人看到彼此,船經過後,大家又各自默默地工作。」   香港曾以一波波街頭行動追求民主與自由,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然而,隨著國安法與國安條例相繼施行,公共空間急速收緊,曾經流動如水...

  • 特價 電子書: NT$ 286

    夏目漱石的「吾輩」是真有此貓? 一休禪師其實是天皇貴子? 德川家康是豐臣秀吉的小舅子? 從手握兵權的政治名人,到傳說中狐與人所生的陰陽博士 日本史上的軼聞趣事,都在這本歷史手帳裡!

  • 詳細資訊

    神武天皇真的是日本的第一位天皇?

      超越國族框架、放眼東亞局勢、顛覆古史迷思,
      深度剖析真實的日本建國史!

      「『日本』這個觀念是七世紀後半建國運動下的產物,而建國是對抗中國侵略的自衛手段。」——岡田英弘 | 本書作者

      「日本天皇萬世一系」、「日本人是純粹的大和民族」,這是多數日本人心底的想法。自日本正統史書《日本書紀》誕生以來,日本人即逐漸認定日本的歷史,即是自西元前七世紀就獨自以日本列島為領土建國的歷史,之後的千秋萬世皆由天皇統治。然而,日本的歷史真的能自外於其他世界而發展嗎?這是否只是一種古史迷思?

      對此,著名史家岡田英弘認為,日本人必須擺脫國族情感,而從歐亞大陸與日本列島共通的角度出發,才能真正解讀日本史的建立與發展。於是,在其針對中國史書(如〈魏志倭人傳〉)、日本史書(如《日本書紀》)與韓國史書(如《三國史記》》的比對與剖析之下,日本人的古史迷思終被顛覆:

      ◎夏、商、周等中國古代王朝皆是以黃河渡河點洛陽和鄭州附近為中心的城市國家,這些城市國家多半是從港口的市集開始發展。商人集團的領袖成為了「王」,也就是中國皇帝的原型。貿易路徑從王都開始沿水路向四方延伸,逐漸及至韓半島與日本列島,形成各華僑部落,並與當地原住民(如倭人)建立貿易交流。

      ◎日本人(倭人)自西元前二世紀中接受了中國的統治。所謂的倭國王(如邪馬台國女王卑彌呼),其實是中國皇帝從眾多倭人酋長當中選出博多港的酋長,給予他王的稱號,委託他保護中國商人,並擔任與倭人交涉的窗口。直至西元四世紀初,中國發生巨大變動(五胡亂華),日本(倭國)才不得不在政治上走向獨立,發展獨自的日本文化。

      ◎西元六六〇年代,日本(倭國)面對友好的百濟被滅、敵對的新羅統一韓半島南部,而強大的唐帝國更是雄霸一方,其面對中國的威脅所採取的措施,就是將至今為止的倭國和其他諸國解體後再整合,也就是日本真正的建國,倭國王成為了「天皇」,倭人成為了日本人。

      ◎日本第一部史書《日本書紀》也於建國後開始編纂,其所傳達的「日本與中國對立」、「獨自繼承正統」等思想,也永久地決定了日本的性格。自建國之初一直到十九世紀,日本一貫表現出的都是自衛與封閉的心態,且始終在意中國的存在。

      超越國族框架、顛覆古史迷思,《日本史的誕生》一書不僅深度分析中日韓史籍中的政治性質,還原其背後的書寫動機,更擺脫過去以繩文時代、彌生時代與大和時代的歷史區分,而將日本史作為東亞史的一部分,追索日本建國的來龍去脈。

    作者簡介

    岡田英弘
    **
      一九三一年出生於東京,一九五三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系。學術上專攻滿洲史、蒙古史。對於中國史、古代日本史、韓國史等各領域也多有鑽研。一九五七年,二十六歲便以《滿文老檔》研究獲得日本學士院賞。曾經留學美國與西德。曾任東京外國語大學亞洲與非洲語言文化研究所教授,現為東京外國語大學名譽教授。著有《世界史的誕生》、《倭國》、《成吉思汗》、《現代中國與日本》、《蒙古帝國的興亡》、《從蒙古到大清》、《這個擾人的國家——中國》、《不為人知的皇帝中國》、《為日本人而寫的歷史學》等。

    **譯者簡介

    陳心慧


      青山學院大學國際傳播學系碩士。現任專業日中筆譯、口譯人員。譯有《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飲食史》、《代表的日本人》、《世界史的誕生》、《從蒙古到大清》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42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