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要低調,就不要建一座山。」
普立茲克建築獎首位得獎女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的設計之多,絕對是她出道時所難以預見的。
尤其在亞洲的中、韓、港、澳、甚至是咫尺之間的後院:淡水,都擁有一座(甚至兩三座)札哈建築。但這些出現在雜誌、書籍、網站、社交APP上的建築照片,往往都「美圖」得只能從一個角度,一個觀點來察看。如果不親自走訪,也就無法感受到其空間規模會如何影響視覺感;無法目睹原址的氛圍會如何影響舒適感;當然,也無法觸摸到那立面、那曲綫、甚至那角落所勾起的感動。
不管是短短24小時的入住或是茅廬三顧的癡迷,作者花了5年的時間,實地走訪了12座札哈的經典「遺作」,希望在與你談札哈建築時,能敘述建築圖以外,最赤裸裸的「實境秀」。
一項傾國之力的文明試驗,一股不願被世界拋下的恐懼 漢字書寫 ◆ 科技革命 ◆ 權力運作 中文輸入法的起源,人機互動的先聲 現代資訊科技史上最重要、卻被誤解最深的發明 挑戰字母文字霸權 化不可能為可能 跨越五千年障礙 具有顛覆意義的技術創新 中文打字機的誕生,就是現代中國崛起與壯大...
「如果(建築業)它沒有殺死你,那麼你就不夠傑出了。」 ——説出此話的狂人,就是舉世聞名的札哈·哈蒂(Zaha Hadid)。而在2016年3月,她自己也應驗了自己的説法,溘然離世,遺留下曾經的不羈、當初的堅持、見仁見智的名堂,還有用30餘年打造的事務所。但她真正的 Legacy 究竟是什麽?又可不...
這是一本從遊戲設計師角度,再經由新聞編輯採訪整理而成,而從玩家角度的來看,這些設計雖帶來了正面效益,通常也都有其負面效應,而遊戲設計師耗費他們的心神、汗水,將人生注入於設計遊戲中,為的就是將最好的遊戲內容呈現給玩家。
本書要你證明自己是玩創意的料!──《紫牛》塞斯‧高汀大力推薦 讚極了!──TED論壇主辦人克里斯‧安德森強力推薦 要在數位時代中展現創意,這本書能啟發更多靈感 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只要做你自己就可以了!這本書要告訴你: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 這本書是數位時代...
★日本上市不到3個月,銷售衝破80,000本★ ★暢銷設計工具書!再度推出一眼秒懂系列新作★ ★設計、行銷、網頁、企劃、繪圖、造型師都愛用★
好設計如何打動人心?好想法如何實際執行? 設計思考以人為本、從需求出發、以創意解決難題。 善用設計思考不僅可以打造商品、改造組織,更可以改變你我的生活! ★ 設計界、教育界、企業管理者、行銷者都在討論的創意思考方式 ★ 暢銷十周年全新改版,增譯全新章節,思考設計的再設計
▎黃.金.比.例 ▎ 設計師必用的設計美學原則 快速統整、有效傳遞、平衡視覺 「版面研究所系列」攻佔日、台設計書排行榜 日本知名設計團隊ingectar-e 以「終極版」版面設計──融合東西方經典美學「黃金比例」精隨 整理近百個全世界設計佼佼者最常用版面模組變化,助你快速套用 你也能輕鬆晉升設計大...
在聲光效果刺激的遊戲界中,小島秀夫是非常特別的存在。 在本書中小島秀夫回歸原點,整理出過去對他影響深刻的許多作品。《潛龍諜影》的自由與服從、《死亡擱淺》的連結與孤獨——從遊戲作品的主旨發想,到小島秀夫人生的處事思維,都與文化記憶(MEME)緊緊相連。
遊戲設計對人類心智挑戰、社交及競合需求思索之深,遊戲開發牽涉領域之廣、風險之高,都讓這份專業成為絕佳的研究對象,其中的工作哲學、風險管理的方法及原則,甚至適用於各行各業。對於工作中必須不斷思考「使用者體驗」的企畫人、策展人、腳本設計者來說,本書也是獨一無二的知識庫。
#全世界最完整的圖書館建築史!!!# 有些圖書館旨在收藏世界上的每一本書, 有些圖書館的存在就是被世人欣賞、讚嘆! 本書涵括了人文 × 歷史 × 建築 是獻給每個愛書人的圖書館百科 從書寫文字的出現到當下的科技世代 從廢墟挖出的古代圖書館到鋼筋森林的現代圖書館 總計21...
超高人氣的設計展、藝術祭,讓人一再回訪的質感體驗⋯⋯ 絕對少不了地方的魅力! 「地方設計」是策展提案、品牌創新、空間活化、地域振興的必備能力!
求學時期同感疑惑和挫折的太刀川英輔,在透過研究語言與設計的相似性,掌握了發想的方法,發現了設計,語言,與演化三者之間的相似。偶然產生的口誤,就像偶然複製錯誤的DNA,都為世界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太刀川轉向生物的演化學習,從達爾文的演化論出發,反覆思考生物如何經過「天擇」繼續存活在世界。太刀川英輔...
蕭伯納說:「醉心於某種嗜好的人,是幸福的。」 我的幸福就在 旋開筆蓋,添滿墨水, 埋首在寫字小宇宙的專注中。 這是我跟自己約定好的 每日美行小練習 獻給所有寫字迷的日常小練習! 本書將葉曄老師多年行書心法、運筆訣竅系統化, 讓你得心應手掌握所有行書寫字技巧, 下筆練習有如行雲流水,...
最強「間架結構九十二法」, 源自清代書法名家黃自元, 超越百年的練字美學寶典! 練好這九十二個字,沒有你寫不出的美字! 九段名師、冠軍評審、網路熱搜關鍵字第一──侯信永 教你以最小的力氣、寫出最美的字
其實,你每天寫的字大多是行書! 這是一本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兼具實用與美感的寫字書。 手寫美字,擁有日常美感 美好的手寫字可以帶來美好的生活 你知道嗎?美,其實就在你我的身邊。 行書,是每個人平常的手寫字; 寫出美麗的行書,就能營造生活中的美感。 來寫美行吧! 一起在生活裡實踐專屬於你...
《漂亮家居》暢銷叢書「餐飲空間設計聖經2.0」年度重磅改版! 12位專業餐飲空間設計師與顧問 X 4大設計策略 X 22間兼具知名與人氣的設計餐廳 從硬體規劃到軟裝細節,一網打盡餐飲空間訣竅
關於建築計畫一定要懂的事―――― 人體工學 × 環境科學 × 工程學,培養尺度感,打造更好的建築空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我談札哈建築時,我談些什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札哈的失敗學》在2020年3月底出版時,我們已處在一個非比尋常的世界裡。疫情的到來,讓世人在停頓與搖擺不定的狀態之間生活著。沒有人知道什麽時候可以回復正常——即便疫苗出現後也一樣——更別談什麽長遠的計劃。
所以在開始撰寫接下來的這本《我去看了札哈》時,心情自然有一種可苦可樂的感觸:苦,是基於宅家和鎖國限制,這本原有望激發人們去造訪札哈建築的書,將一時起不了作用;樂,則是慶幸自己的這一段「札哈建築巡禮」旅途,早在2019年就完成。所以,誠如我在《札哈的失敗學》結語中提到:「人類的壽命看似長,但比起建築,卻短如春夢。」如果札哈的忽然離世仍未提醒人們對生命與生活更得珍惜,那這一場疫情就是最顯然的巴掌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札哈的建築事務所依舊前進著,所以嚴格來說,這一趟建築之旅將永遠可持續。但那所謂的「真跡」或「遺作」卻已成定局:她事業的第一座建築(維特拉消防站)、第一座英國建築(河濱博物館)、第一座國際性運動場(倫敦水上運動中心)、第一座亞洲建築(廣州大劇院)、甚至第一家室内裝潢(美洲之門飯店)等等——除了早期竣工的美國與德國建築成爲旅途的遺珠外,我想,書中所走訪的12座建築,無疑都是札哈生前的代表作。
也許《我去看了札哈》真正的目的是:當我談札哈建築時,我談的又是些什麽呢?
一般大衆都只能從照片中看建築。不管是從早期的雜誌、書籍或到現今的網站、社交APP。對於建築的鑒賞,也只能從一個角度,一個觀點來察看;五官所能體會的顯然只有20%。我們無法去感受到空間規模會如何影響視覺感;無法目睹原址的氛圍會如何影響舒適感;當然,也無法觸摸到那立面、那曲綫、甚至那角落所勾起的感動。但隨著札哈的事業變得國際化、飛行變得廉價與普及,大衆也有更多的機會去造訪她的作品。但可惜的是,大部分旅客的行程都圍繞在吃喝玩樂的制式性,以致當我們面對「丑」建築時,也就無法説出「不美」的地方在哪裡。
習焉不察,是大部分人的通病。
因此在談札哈建築之前,我還是得以身作則地站在那實體的建築前觀看,走進建築内探索。不管是短短24小時的入住或是茅廬三顧的癡迷都無妨。只要用盡五官所能,就能逐漸發現印象中的建築圖已成爲了一棟棟充滿個性的「景致」——札哈設計的終極目的即此——而它們全都真的「美爆」嗎?嗯,談「美」或許顯得流俗,不如談功能、細節、品質、適用、社會性還更恰當。
總言之,談札哈建築時,我所談的就是如何「抵抗遗忘」,讓走訪的回憶成爲一段簡史,而非手機儲存空間裡的0和1。
有空,去看看札哈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籍摘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2007-2012) Heydar Aliyev Center
逆流——偶然的初嘗
「豔陽下,建築仿佛成了第二個太陽。她的潔白,在一衆蘇聯時期建的土黃色公寓樓中,猶如觀音顯靈般地神奇。但如今逼近建築,除了有小巫見大巫的感慨外,其立面的熱能反射卻似乎可焚身。難道是我想像力過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樓 (2007-2014) Jockey Club Innovation Tower (JCIT)
起航——叢林中獨舞
「夜晚的JCIT,立面的白色覆面在幽幽地透露著室内光綫。頓時,我又發現這一艘帆船搖身一變成了豪華游艇,仿佛停泊在意大利或法國的藍色海岸邊,等待一場設計派對的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維特拉消防站 (1991-1993) Vitra Fire Station
原點 —— 潛在的光芒
「當消防站的原有的功能被轉換後,建築也逐漸從一個功能性空間轉換成為一個有功能性空間的雕塑。所以,孤獨的它更像座古堡。但多得細心地照料下,它至少仍是座聖殿,供虔誠的信徒景仰,即使只是短短的數十分鐘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始於AA,终於Brookwood
致敬——只能做到此
「我將玫瑰放下,猶豫著是否該如清明時節般地爲其「掃墓」,但除了那墓碑上的些許落葉外,其實也警覺到我的玫瑰才是最不自然的東西!感覺我應該在更用心地瞭解穆斯林的祭拜文化,但爲時已晚。希望札哈在天之靈會有所諒解(其實説不定她還可能會嗤之以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6 / 前言
當我談札哈建築時,我談些什麽……
12 / 逆流——偶然的初嘗: 阿利耶夫文化中心 (2007-2012) Heydar Aliyev Center
28 / 引力——離別的眺望: 國立二十一世紀藝術博物館 (1998-2009) MAXXI: Museum of XXI Century Arts
54 / 驛站——異型的著陸: 蛇形藝廊薩克勒分館/餐廳 (2009-2013) 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
68 / 起航——叢林中獨舞: 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創新樓 (2007-2014) Jockey Club Innovation Tower (JCIT)
92 / 順流——相似於河畔: 廣州大劇院 (2003-2010) Guangzhou Opera House
114 / 心流——完美的幸福: 東大門設計廣場 (2007-2014) Dongdaemun Design Plaza
138 / 量產——商業的藝術: 銀河SOHO (2008-2012) Galaxy SOHO
162 / 複製——重復的變奏: 望京SOHO (2009-2014) Wangjing SOHO
178 / 流體——靜物也靈動 : 河濱博物館 (2004-2011) Riverside Museum
202 / 暢游——功能的後續: 倫敦水上運動中心 (2005/2011-2014) London Aquatics Centre
220 / 入住——於房間旅行: 希爾肯集團美洲之門飯店 (2003-2005) Hotel Puerta America - Hotels Silken
240 / 原點 —— 潛在的光芒: 維特拉消防站 (1991-1993) Vitra Fire Station
262 / 致敬 —— 只能做到此:始於AA,终於Brookwood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