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實踐斷捨離、落實正念生活,或是要培養原子習慣
所有的新生活提案,都能在禪宗裡找到根源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看見內心,就能放下,走向自己真實的生命 《金剛經》講的是心, 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心, 放下執著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開始在意該怎樣使用時間,開始想過好這一生, 想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就一定需要《金剛經》 《易經白話講座》暢銷書作者王...
你明明想安慰對方,卻落得生氣吵架的下場? 你心裡懷著愛,嘴裡卻帶著刀? 你覺得別人不聽也不懂,你痛苦地假裝一切都沒問題? 請停下來,回到自己,慈悲聆聽,滋養話語; 正念溝通有助你治癒過去,享受當下,為美好未來奠基。 最善巧的話語,最有力量的溝通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覺得自己說不好或不會...
「對我和我的人民而言,本書都是一部意義重大的著作……在我身為達賴喇嘛的角色中,沒有什麼比本書所提出的議題更為重要。」 ──達賴喇嘛 ★ 流亡超過六十五年的翔實記事,完整見證達賴喇嘛的信念、抗爭與希望 達賴喇嘛在本書中回顧了他的一生,流亡超過一甲子歲月,自解放軍入侵西藏以來與中共政權抗爭七十...
佛經就是宇宙生命科學 佛經描述的就是多元宇宙的萬象 近年的科學新發現,尤其是在物理學跟天文學方面,包括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意識影響物質等主題,一連串的理論都讓科學界發現,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跟2580年前佛陀所講的沒有任何衝突,反而非常吻合。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承認,...
蔣勳說:這是一本祝福的書 扉頁於是特別印上兩句話「眾生平安 皆大歡喜」 為自己、為親人朋友祈願平安 一朵花寬度的書,讓心靈也滋養出一朵花 從文學、哲思、繪作、書法、版本、聲音 在菩提葉與悉達多的意象中,我們走向了《金剛經》 看它的誕生、口傳與歲月流轉 看它的翻譯、信仰與版本...
看見內心,就能放下,走向自己真實的生命 《金剛經》講的是心, 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心, 放下執著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開始在意該怎樣使用時間,開始想過好這一生, 想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就一定需要《金剛經》 【 7/14~7/27 《金...
台灣書史第一本由「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之大作 靈修達人宇色叩問母娘,揭櫫民間信仰與靈界的金錢祕密 有人天生帶財來到世間嗎?金錢與業力的關聯是什麼? 坊間有補財庫術法,這些儀式真的可以增加今生財運? 無極瑤池金母會希望人們多參加開財運的宗教儀式嗎? 對於沒有錢的人,應該先解決錢的問題還是先修行...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
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印量遠遠超越百萬冊── 是全球七十五座主要城市、無數人們的「每日成功指南」 善用書中《金剛經》智慧法則所獲致的成就,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讚賞!
1. 本書翻譯自最完整、原始的《黑庫傳》,這也是此版本首度翻譯為中文。 2. 將歌與傳記融為一體,符合密勒弟子昂仁菩提王由第三人稱來描述密勒生平故事的筆觸,並透過排版編排使歌曲更易閱讀。
本書主要內容是星雲大師從對國際佛光會的創會宗旨到傳承、發展。做一個佛光會員應有的精神、胸懷、任務等,在各個單元詳盡條例的規劃與指導。 另【佛教的希望】單元收錄五篇大師於一九七七年到一九九八年間的講演,對佛教的發展有深切的指引與期許。
人的興趣和工作,有時並不容易劃分清楚,即使我們習慣為別人冠上特定的頭銜,或身分職業。從這本看似頗學術性的論述,也許有人會認為我是一位研究佛教或歷史的專家學者。其實嚴格說來,我也只是一個固執的佛像雕塑工作者,由於被生命裡一種頑強「追根究底」特質所驅使,開始走上了一條旅遊探源與講學傳「藝」之路。
「佛教」與日常生活有著不可分離的密切關係,因此,我們不可完全把它當作學問來研究。佛教是一種宗教,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能缺少宗教,而生活需要用佛法來指導。佛法的真理在何處?就在世間的食衣住行上,就在人我的處事經驗上。如果能將佛法付諸於生活上實行,則能一生受用無窮。
念觀音,當下便有用,能寧靜、能安心。 聖嚴法師解說:觀音菩薩七種修行法門; 從身心觀照、禪定修行,到如何悟入自性,成就無上佛道!
心理學大師榮格讚譽:「本書是西方世界最有影響力的禪學書籍。」
哲學家海德格讚嘆:「這就是我所有著作中想表達的事情。」
禪學對近代西方世界的影響,除了思想大師如海德格、佛洛姆都有涉略,就連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也熱衷於禪修,而西方世界接觸禪學的源頭,就是鈴木大拙,本書就是他獻給初心者的第一本書。
本書一開頭,鈴木就向讀者解釋,禪宗雖然屬於正統佛教的支派,但因為早年佛教傳入中國時,佛教徒太重視複雜的形上學概念與思辯,離人生問題愈來愈遙遠,所以達摩祖師才西來,創立「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禪宗。
正由於禪宗要突破文字與理性上的障礙,所以一般人常常會以為它很神祕或是虛無。鈴木大拙先破解這個迷思,並依序介紹禪的特點:
一、禪是非邏輯的,避免讓我們執著於觀念與二分法。
二、擺脫了理性的枷鎖之後,我們才能從生命中找到更高的正面意義。
三、禪是實用的,訓練與經驗才是本體。
但人總是被自己的觀念所束縛。有位僧人曾問趙州禪師:「若說人生來不帶一物,那要修行什麼呢?」趙州說:「就放下吧」僧人抗議道:「都說沒有帶來一物,那還要放下什麼?」趙州說:「既然放不下,那就再擔起來吧!」這表示為達到禪的真理,必須連「無一物」的觀念也拋棄。當我們不再論斷任何事物,禪意才會出現。
此外,鈴木也提到專注的重要性。有僧人問大珠禪師:「師父怎麼用功?」大珠回答:「餓了就去吃飯,睏了就去睡覺。」這答案看起來平凡,但事實上人們無時無刻都不在分心。
本書出版於二十世紀初,之所以能成為跨時代經典,也在於它指出了人類總是很難察覺,生命的困境往往來自於內在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言:「每當我們焦慮、沮喪時,總是先想到怎麼變快樂,但卻沒有想到,自己做了什麼去打擾到原本平靜的內心。」
作者簡介
鈴木大拙(一八七○至一九六六年)
日本著名的禪學家,曾任東京帝國大學講師、大谷大學教授、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二十七歲首次到美國,後多次到歐美各地演講、教學。一生著述豐富,除日文著作外,也撰寫多本英文禪學著作。《禪學入門》讓他成為禪宗在西方世界的推廣大使,並奠定了他在思想界的地位。此外他的名著還有《禪與日本文化》、《禪學隨筆》、《禪與生活》等。
譯者簡介
謝思煒
一九五四年生,北京人。一九八二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一九八四年獲得碩士學位以後,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講師,一九九六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博士學位。二○○一年起,為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禪宗與中國文學》、《唐宋詩學論集》等。
禪心推薦
地球禪者 洪啟嵩 ∕法鼓文理學院特聘副教授 楊蓓
各界好評
「禪者的精神,從古到今,都是永遠的如實精進。在這個時代裡,看到鈴木先生的大著《禪學入門》不斷地相續,影響著現代世界,心中實在充滿了讚嘆與歡喜!」地球禪者.洪啟嵩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