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觀.臺灣》談論「離島」如何成為一種地理、歷史因素所造就的邊緣狀態?與此同時,邊陲又如何轉化自身、融合「離島化」的歷史事實及文化資源,有力地向「本島」臺灣發出自己的聲音?走進本期《觀.臺灣》,讓我們一起以離島作為理路,反思臺灣主體論述。
【大海.島.人】澎湖灣:海草珊瑚復育夢 封面攝影/林宗儀 位在澎湖杭灣的珊瑚海洋花園,種植約四年的細枝軸孔珊瑚已經生長茁壯。這片「海底薰衣草森林」原本要到澎湖南方的東嶼坪才得以欣賞,如今在澎湖水產種苗繁殖場與在地社區和潛水業者的合作下,不只在澎湖本島就能看到,潛水客還可以體驗種植珊瑚,親身參...
《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 圖文滿載的臺灣史推廣雜誌《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創刊於 2009 年,是全國第一本大眾向臺灣歷史圖文雜誌,每期主題結合最前沿的臺灣史學術成果及當代社會關懷,以另類觀點、趣味的敘事,重新呈現歷史素材。除獲得歷史愛好者、教師社群及愛書人之...
《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 圖文滿載的臺灣史推廣雜誌《Watch Taiwan觀・臺灣》季刊,創刊於 2009 年,是全國第一本大眾向臺灣歷史圖文雜誌,每期主題結合最前沿的臺灣史學術成果及當代社會關懷,以另類觀點、趣味的敘事,重新呈現歷史素材。除獲得歷史愛好者、教師社群及愛書人之...
《臺陽筆記》是清代官員翟灝任職臺灣期間所撰寫的重要記述,全書透過親身經歷,細緻描繪臺灣的風土人情、地理形勢與政務心得。原文古雅,今次版本已翻譯為白話文,方便現代讀者一窺清朝年間有點不一樣的臺灣樣貌,體會前人治理與觀察之深刻。
文學少女熱愛的時空旅行大全集 11 小說 ╳ 13 漫畫 ╳ 41 電影 ╳ 14 影集 蟲洞、重力場、祖父悖論以及更多的時光機器……
本書以大量一手史料深入剖析18-20世紀初俄羅斯征服和統治中亞草原的歷史進程,關注近代俄羅斯如何在該地區建立統治體制,以及草原游牧社會如何在俄國統治之下經歷現代轉型。借助自然地理的便利條件,俄國以修築要塞線和組織哥薩克軍團為主要手段逐漸控制草原地區的北部邊緣,並通過建立草原統治體制、吸納游牧部落首領...
臺灣在1860年開港通商後,遠渡而來的國外訪客以文字、攝影或博物學標本等方式留下紀錄;通史性質的西文臺灣歷史書寫,也在19世紀最末幾年開啟先河。本期《觀.臺灣》回溯臺史博累積的19世紀末海外史料研究成果,深入史料產生的當下脈絡,包含書寫者的旅行條件、旅行目的、個人特質、知識及人脈網絡、書寫風格與價值...
詩人陳黎在詩作〈島嶼邊緣〉結尾寫道:「在島嶼邊緣,在睡眠與/甦醒的交界/我的手握住如針的我的存在/穿過被島上人民的手磨圓磨亮的/黃鈕釦,用力刺入/藍色制服後面地球的心臟」。詩人透過文字,呈現如何將邊緣、邊陲轉化為有力的存在與位置。小如黃鈕釦的臺灣,甚至可以運用其邊緣的存在,向「中心」發出挑戰,將針刺入「藍色制服後面地球的心臟」。
本期《觀.臺灣》談論「離島」如何作為一種地理、歷史因素所造就的邊緣狀態。與此同時,卻也以「我的手握住如針的我的存在」,轉化及融合「離島化」的歷史事實及文化資源,自覺站立於「離島」的有利位置,向「本島」──臺灣,發出如針刺般的挑戰。
是時候讓我們以「離島」為思維來挑戰「臺灣」主體論述了。
【目錄】
一、前導專欄
編輯手記
一頁時代 《臺日畫報》──孩童
二、封面故事
圖解歷史 島嶼連線
圖解歷史 你知道與不知道的離島
履歷書 從離島思考「臺灣」
離人鄉音 神安‧心安‧人安──桃園八德的馬祖人
建設他鄉 不只是風櫃才有人來──主導高雄城市建設的澎湖移民
島嶼食光 離島特色伴手禮與它們的產地
失落島嶼 農場、監獄、管訓隊──1950至1970年代蘭嶼「建設」秘辛
觀世界 在島嶼與世界之間旅行──太平洋島民的探險與發現之旅
快問快答 我們在離島生活──專訪顏子矞和戴碩毅
人生如歌 談情抬槓兼勸世講古:即編即唱的澎湖西嶼坪褒歌
三、人與物
魔幻時刻 中式糕餅與西式點心任君挑選──傳統麵包店
搖滾爺奶 調查阿公的經歷簿──跟著鹽田少年走一趟精彩人生
復刻食譜 金鑲冬冬
四、臺史博大小事
活動幕後 2020故事臺灣獎「移動的人」青少年策展及徵文比賽
典藏物語 藏品文創品的開發
第43屆金鼎獎 政府出版品類 數位出版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