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中國古典學最基本特色的金石學,特別是其中的碑刻墓誌研究,在20世紀非但沒有衰落,反倒迎來了另外一次復興。
就算不想成為那樣的大人 也不能不懂的暗黑遊戲規則 看穿《金瓶梅》背後的權力交換 金錢 #人脈 #虛榮 #慾望 #政治 † 十五週年經典版 †
◎工作輾轉各處,無法安定?一生漂泊的蘇東坡,「應似飛鴻踏雪泥」。 ◎人生的不公不義,是無法迴避的。「人生有味是清歡」,是蘇東坡的淡然。 ◎如何活在當下?「詩酒趁年華」,被貶官三次的蘇東坡選擇這樣過人生。 漂泊、衝突、煩惱、挫折……人人都會有,怎麼面對? 蘇東坡用三件事療癒了自己: 一張...
兩屆布克獎得主、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瑪格麗特.愛特伍給一般大眾的文學講堂 故事在哪裡?故事在黑暗裡。 靈感來時是靈光一現。進入敘事過程是一條黑暗的路, 靈感之井是一口向下通往地底的洞……
最受歡迎的獨特國文課! 有用,感動! 預習我們未來的人生 在低沉沮喪時,讓人看見你的優雅起身
當代國際知名作家、創意寫作導師 寫給所有青年寫作者的超實用寫作指南 美國國家圖書獎、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雙料得主aka.故事交換組織創辦人, 最受用的創意寫作撇步和身心整頓良方, 寫小說,真的就這樣!
曹操、孫權、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 有過煩惱,有過掙扎,甚至對人生感到迷惘, 我們遇到的難關,這些三國人物都遇過, 無論歷史如何演變,人生好難千古不變!
★厭世國文老師化身古文偵探,從五大方向解析考題,用推理思維拆解學測難題,代替死背強記,找出「破案」關鍵也能快狠準! ★「調查指南」提示各章重點,hashtag讓關鍵詞不漏接,精采結語提升閱讀醍醐味! ★針對108課綱古文考題,掌握應試趨勢!
影響深遠、跨時代的大歷史啟蒙 一代歷史學者黃仁宇經典之作 萬曆十五年,西元1587年,一個無關緊要的年分, 卻呈現帝國走向喪敗的癥結,也是黃仁宇旋風的起點。
原來這國文課,講的都是人生、 以及每一個生命關卡,自我的抉擇! 《上一堂人生國文課》作者 羊咩老師最新精彩佳作 一堂照見自我、眾生、天地的國文課 淘洗與沉澱出你我如沙金般的初衷與信念
回望中國歷史、思索台灣未來 ──史景遷傳世經典── 三百年來,十六位西方顧問,他們如何改變中國? 本書寫的是在中國的西方顧問。從一六二○年代到一九五○年代這三百多年來,這些人貢獻優異技能,供中國人驅策。初則引入天體運行理論,終則讓中國人見識到空戰戰術與原子科學的神乎其技。史景遷從上百...
【中國古典小說 09】 ★《水滸傳》乃明朝四大奇書之一,俠義小說無出其右! ★《水滸傳》書中主要人物有一百多人,人物個性卻十分生動活潑,每一個人物皆有其不同特性。 ★《水滸傳》是經由說本的累疊演化與增飾,進而成為古典小說中一部龐大而又複雜的鉅作! ★《水滸傳》全書以忠義精神貫通全文,眾好漢亦...
重現歷史上看不到的現場,披露新聞報導最深刻的功力。 上百位傑出記者口述,一窺中國近八十年歷史性時刻的幕後故事。 艾美獎、CNN傑出獎、杜邦獎、皮博迪獎得主齊邁可重磅力作 尹麗喬、沈伯洋、汪浩、辛翠玲、張潔平、黃兆年、黃奎博、楊念祖、蘇貞昌——聯合推薦(按姓名筆畫數排序)
《三國演義》取材於真實的歷史,它以戰爭為主線,描寫了從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西晉統一期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重點展現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激烈鬥爭。小說大致可以劃分為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
★ 會考學測出題方式越來越新穎,讀透課文背後的故事才能活用解題得分!本書用最潮的網路用語及角度重新詮釋國學奧妙,精闢說書讓你拍案叫絕,隨手皆可應用! ★ 詩詞歌賦都是古人的人生經歷與智慧,以古鑑今,讀通古文才能通透人生使用方式!
仗該怎麼打,地該怎麼占? 從秦到清,成就霸業統一全國的軍事戰略 暢銷書作家郭建龍「中央帝國密碼三部曲」 ──財政密碼、哲學密碼、軍事密碼的收官之作, 暢銷破十萬冊,超過萬人給予五顆星評價。
從壽司料的熟成技術,到天麩羅炸麵衣的厚薄與溫度, 日本料理是一種文化,也是一門科學! 好吃不只黑鮪魚!生冷不忌,看鞭神老師最豐盛有料的日本餐桌史小科普~
久居漢唐故都的李浩,利用地利之便,在摩挲耽玩片石之餘,也對新出文物及時跟進,鈔錄釋讀,並配合博物館將新入藏的墓誌集中整理刊布。收入《摩石錄》的主要成果,具體可分為兩組:一組是唐代士人知識分子的墓誌,另外一組則是中古時期少數民族和入華外族人的墓誌、塔銘,與史家陳寅恪所謂「塞表殊族」有關,屬於當代所謂中西交通、西域學或絲綢之路的研究。
李浩認為,墓誌研究涉及到古人對冥界立體多元的規畫設計和營造製作,其中既有觀念層面,也有技術層面和材料層面,還有藝文美術層面,與現代的醫養學、死亡學、宗教學、規劃學、建築學、美術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材料科學等息息相關,關涉「古今學術史之通義」的「大事因緣」,是尚未被廣泛重視的學術富礦。書中的新文獻均為第一次公開發布,奇石共賞,疑義相析,李浩拋磚引玉,以期引起學術界、考古界等有識之士的科學挖掘和深入研究。
作者簡介
作者:李浩
陝西靖邊人,現任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兼任西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韓國慶尚大學外國人教授、臺灣逢甲大學及中興大學專任客座教授等。著有《唐代關中士族與文學》、《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唐園譜》、《唐詩美學精讀》等學術論述,另有《悵望古今》、《課比天大》、《野生涯》等文化隨筆。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