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偉格首部長篇小說,特別收錄短篇小說〈活〉。
因為他的微小,因為他的枯槁,他終於能夠棄時間如遺。
201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最重要的長篇代表作之一 「檀香刑」是一道駭人聽聞的酷刑,也是一齣精采紛呈的華麗大戲。 「莫言將夢幻寫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和當代社會合而為一。」──諾貝爾獎委員會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2012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成名代表作 莫言:我重讀〈透明的紅蘿蔔〉這篇小說,雖然能從中看出許多笨句和敗筆,但我也知道,我再也寫不出這樣的小說了。 「莫言將夢幻寫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和當代社會合而為一。」──諾貝爾獎委員會
★2000年後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小說之一 ★新增收錄:〈再次相信:寫在《永別書》初版十年後〉、〈字母會S:精神分裂〉、圖輯 ▎奇形怪狀的台灣歷史,慘絕人寰的愛欲重生 ▎獻給所有孩子氣的痛苦與悲傷 千萬別幻想著,你可以毫髮未傷地從這個故事中脫離。 你不知道的是,你可能會多恨這個...
愈自苦,越美麗。 愈美麗,愈自苦。 一段跨越年齡、距離卻跨不過孤獨自矜少女魂的姊弟戀 一段純潔如獻祭物羅麗塔與她中年戀人以愛封印時間之跋涉 一串如珠鍊般晶瑩的資深少女的新世紀城市漫遊踏查歡愉哀豔小品 殊途同遇,探向異形青春最精密複雜也最脆弱惑人的風景
馬來西亞的月球暗面 從此留住 沒有國籍的人 不被國家承認的魂 回不去的家園 被背叛的祖國 革命如何顛覆家庭/感情 性慾如何顛覆革命 歷史如何顛覆真實 碎紙屑如何顛覆歷史 膠林深處,馬共出沒──南洋華人的政教禁忌 黃錦樹最新短篇小說集《南洋人民共和國備忘錄》
「植劇場」電視劇《花甲男孩轉大人》改編原著小說《花甲男孩》。《花甲男孩》是楊富閔創作生涯的首部作品──九篇短篇小說,各自以其跳彈生動的語言文字,極具識辨的敘事腔調,穿搭豐沛充實的土俗情事,拓墾解嚴後臺灣囝仔的心靈疆域,譜寫出了二十一世紀庶民百姓的悲喜劇。
◎童偉格首部長篇小說,特別收錄短篇小說〈活〉。
因為他的微小,因為他的枯槁,他終於能夠棄時間如遺。
他會驕傲地說:他知道各處遠方確切的名稱,他於是與世上第一個行使農耕的人類,有著小小的不同。
小小的不同,一代一代,歷史想必就是這樣不斷前進,或者倒退的。
亙古以來,時間想必就是這樣顢頇了小小幾步的。
*
◆無有悲喜。
「廢人」是「無傷無礙」的,因為他們根本不活在這個世界裡。
他們甚至不帶一點頹廢,單純地敗壞到底,連頹廢或虛無那樣文明的範疇都消失時,才呼吸到空洞卻新鮮的自由。童偉格既不像王禎和那樣無情地嘲弄這些小人物,也不像黃春明那樣多情地為這些小人物悲歎、義憤。
童偉格選擇和他筆下的這些人物,一起活在無知與無能的手忙腳亂裡。他最特殊的文學視野,就是把「鄉土文學」當中應該被同情、被嘲諷、被解救的封閉、荒謬的「鄉人存在」,逆轉改寫成了自由。
《無傷時代》書寫的,正就是荒村荒人無傷的自由。 ──楊照
◆童偉格是台灣的塔可夫斯基,他的小說地景無比自由、空曠,充滿歷史倒影界的孤獨人之存在感。讓人心碎的暴力詩意,卻又突梯滑稽和死神調笑。他的敘事力量每每令我嘆服畏懼,那必是下一輪小說盛世的領航者。 ──駱以軍
*
《無傷時代》是小說家童偉格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共分八章。
序章〈入境〉
講述母親赴大醫院就醫情況,從母親左耳冒出兩顆小小腫瘤開始,一路以母親「拉拉左耳」的無意識動作貫串各章;外在場景的「實」對應內在心靈的「虛」,為往後諸篇譜下虛實交錯、難以言說的基調。
第一章〈新生活〉
講述主角「江」的少年時代,他如何從一個天真的孩童,透過與祖母的對話,透過對山村鄰人的默默觀看,而終於無話可說,長成為一個沉默的中學生。
第二章〈母親〉
以母親的娘家及塑料廠女工生涯為敘述主軸,包括滿腦子作畫念頭的魔幻外公、身形猶如神話中巨人的外婆、中邪生病的舅舅、把父親當一床棉被賣掉的鄰居游萬忠,以及一座漸次搬空的塑料廠。
第三章〈不在場〉
是一整章的不在場敘述,關於母親的一份園丁工作、高中室友的一場籃球鬥牛賽,關於發出屍臭的山村「鬼伯」;在真切的敘事中,人物卻一一如幻影般消逝。
第四章〈大於等待的〉
講述母親兩年失業生活中遭遇的奇特人物,包括與母親相伴的山村「鬼婆」、突然出現在山村又悄然失蹤的雜貨店老闆、不斷改名搬家仍無法擺脫厄運說話猶如哲學家的舅舅;以及母親在重新求職的漫長等待中,對新工廠經理一生的無盡想像。
第五章〈與貓演習〉
是關於在敘事一開始就已經死去,而且被裝進骨灰罈的一隻貓,江與貓的遭逢,以及死別。
第六章〈去海邊〉
描述江的家族中外婆、祖父、祖母等幾個老人,以及他年輕的父親,的死亡;而江則從童稚狀態逐漸解事,又逐漸被巨大的沉默所占滿。
末章〈最後與最初〉
從瘦弱祖父的死亡寫起,充滿魔幻意味地回溯江與家中養的狗「黑嘴」的對話,江對母親童年的臆想,以及對父親在礦場意外中步向死亡的默默倒數。
《無傷時代》另收錄一則短篇小說〈活〉,主角一樣是山村居民,一對兄弟「樹根」與「甜粿」,以及第一人稱的主角「我」。故事是關於樹根的經驗死亡,作為鬼魂的樹根與弟弟甜粿的對話,在水光連天的真實山村中,上演一場迷離虛幻的死亡遊戲。
作者簡介
童偉格
1977年生,台北縣人。台大外文系畢業。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現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博士班。
作品〈王考〉獲2002年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大獎,〈暗影〉獲2000年全國大專學生文學獎短篇小說參獎,〈躲〉獲2000年台灣省文學獎短篇小說優選,〈我〉獲1999年台北文學獎短篇小說評審獎。
著有短篇小說集《王考》,長篇小說《無傷時代》,舞台劇本《小事》。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