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希林攜手同行

希林さんといっしょに。

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08/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6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3150058
  • ISBN: 9789862359853
  • 字數: 120,906
紙本書定價:NT$ 550
電子書售價:NT$ 38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生命
似乎被創造了
只有自己一個人無法完成的樣子

《與希林攜手同行》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書,一本無法寄出的「情書」。——是枝裕和

日本國民大導演與演技派國民奶奶攜手完成的唯一著作
盡窺導演與演員的相知相惜、影視前輩對後進的無私提攜
母親對兒子比海還深的關愛、兒子對母親的倚賴與仰望
以及日本近半世紀電視電影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196

    約翰.伯格最長銷藝術評論經典作品! 探究我們如何觀看藝術和世界的方式, 最精練又最具衝擊性的經典視覺藝術之作。

  • 電子書: NT$ 266

      《陰翳禮讚》從日常隨處可見的生活物件出發、談及藝術,乃至於山野飲食與甜點,引領讀者進入日本獨特的審美思維。「所謂的美,往往從實際生活中發展出來。」谷崎潤一郎創造出一種微觀的美學視野,從感官包容一切,細細品嘗平日難以得見的美麗景致。其觀察範圍之廣,無所不究。嘆賞古都幽暗的廁所帶給人的精神安定與風雅...

  • 電子書: NT$ 349

    我滿腦子都是藝術,你要不要來一點?──顧爺 135萬粉絲都愛的藝術講堂 這一次,超譯大家最喜歡的印象派 整個時代都在變,藝術怎能一成不變!!! 打開通往現代藝術的大門

  • 電子書: NT$ 544

    ◎你喜歡莫內哪幅畫?多數人愛《睡蓮》,其實莫內不管畫什麼,都在畫光線。 ◎孟克畫肖像一點也不像?《吶喊》的重點不是像不像,而是真的在吶喊! ◎一定要原創才是經典?模仿本身就是致敬,提香就是仿朋友畫裸女而出名。 ◎怎麼欣賞雕塑品?看羅丹的《沉思者》時別沉思,你得不停走動。   ...

  • 電子書: NT$ 406

    ArtScape 由藝術構成的臺灣視野 從戰爭、戰敗、回歸,走向戒嚴, 第一次以藝術的視野 完整述說二戰下臺灣人難言的時局 ‧ 在瞬息萬變的戰爭局勢中 政治、藝術與文化複雜難解 臺灣畫家如何以美術創作,表達他們對社會的關懷 努力挺過戰爭與政治衝突帶來的各種棘手難題

  • 電子書: NT$ 412

    作為一本改版增訂十一次的藝術寫作經典,此為繁體中文版首次在台灣出版。 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抒發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但是對於讀者來說,該如何分辨與選讀一篇有觀點、有效益的文章?至於產業中的內容提供者又該怎麼生產出一篇符合觀眾需求、說服讀者理解與認同的文章? 本書提供讀者多個切實可行的寫作...

  • 電子書: NT$ 252

    創新的第一步就是觀察。 用觀察力擴充想像力,在躁動的世界裡,把心留住。

  • 出版日期:2024-02-01
    電子書: NT$ 350

    ◎ 2022 國際安徒生文學獎插畫獎得主——蘇西.李Suzy Lee,創作心法首度全公開! ◎ 深入剖析《愛麗絲幻遊奇境》、《鏡子》、《海浪》、《影子》多部經典之創作過程。 ◎ 看Suzy Lee如何從發想到成書,把實體書的限制轉化為穿梭異空間的任意門! 本書宛如一場精彩絕妙的紙上圖畫書大師工...

  • 特價 電子書: NT$ 127

    從日裔語言學家之眼,以43個關鍵詞穿透日本的究極美學 沒有事物是永恆或無瑕的。 從出生到死亡、從醜陋到優雅、從殘缺到完美,生命的每一層次,都如實存在。 透過這種獨特的美感意識,那些既脆弱又殘缺的事物,最終都成為了美。

  • 電子書: NT$ 294

    「文藝復興建築之父」布魯內列斯基的傳奇故事, 朝聖百花聖母大教堂前必讀的一本書。

  • 電子書: NT$ 560

    羅浮宮身世,叩人心弦卻鮮為人知 首本英語版完整歷史故事 ▎6段關鍵興建時期┼59個建築結構▎ ▎180+作品,500+人物,40萬個小故事,如百科全書式展開 ▎

  • 電子書: NT$ 273

    9/3正式上市,搶先預購中 創意人最愛的經典《創作者的日常生活》作者梅森‧柯瑞 最「心」力作! 窺探143位女性藝術家 如何繪畫、寫作、表演、導演、編舞、設計、雕刻、作曲…… 如何迫使世界為她們和她們的成就,騰出空間!

  • 電子書: NT$ 196

    侘(わび)是清貧、粗糙,在不足中見充足;寂(さび)是面對褪色、消逝事物的心境。源自道家,追求「無一物」的侘寂精神,在江戶時代松尾芭蕉的俳句中先有了吟詠蒼古的自然妙趣。

  • 特價 電子書: NT$ 462

    一頁就是一幅畫、一座雕像 一頁也是一篇藝術知識、軼事與歷史 一年365天,日日輕鬆精進你的藝術修養

  • 特價 電子書: NT$ 370

    《賈伯斯傳》作者最新力作 比爾.蓋茲2018年夏季選書 達文西傳記扛鼎之作 歷史上最有創造力的天才達文西,他的人生、他的成就與他能教給我們的奧祕

  • 特價 電子書: NT$ 340

    攝影、電影、文學、哲學、左派思想……處處都閃現著他的靈光 德文原典直譯 ╳ 華文界最完整精確的班雅明精選集 在靈光消逝的年代,一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 電子書: NT$ 196

    ◆「美學」不是一門學科,它不過是指認藝術的方式。 ◆ 藝術所展現的自由、無所求本身就是一種實現,而美感經驗可以讓人們於出神之剎那體會了解放的深刻意涵。 ◆ 藝術很「有用」,就是不能強求;它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天空才是極限,但無論如何、無論何時何地,無法預期爆炸。

  • 詳細資訊

    生命
    似乎被創造了
    只有自己一個人無法完成的樣子

    《與希林攜手同行》對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書,一本無法寄出的「情書」。——是枝裕和

    日本國民大導演與演技派國民奶奶攜手完成的唯一著作
    盡窺導演與演員的相知相惜、影視前輩對後進的無私提攜
    母親對兒子比海還深的關愛、兒子對母親的倚賴與仰望
    以及日本近半世紀電視電影文化的發展與演變

    樹木希林逝世週年是枝裕和送給她的情書,三週年前夕中文繁體版登場
    近50幀的珍貴照片+導演手繪分鏡圖,獻給深愛影壇最佳拍檔的讀者 壓箱收藏

    2018年6月9日《小偷家族》首映會,散場離去時,樹木希林坐在輪椅上,跟是枝裕和說: 「把老太婆的事情忘掉,把時間花在年輕人身上。我不會再見你了喔。」

    隔天起,幾次邀請希林喝茶都被拒絕。是枝驚慌失措:我還沒做好心理準備。6月24日是枝前往巴黎籌備新片,8月19日得知希林骨折術後恢復不佳,情況不樂觀;22日趕回日本,未能見到面,將親筆信投入希林家信箱,23日返回巴黎;9月15日接到希林過世訊息,立即飛回,直奔守靈處。

    三個月不見的您被凜然而安詳的美包圍。
    見到您的模樣,我終於察覺,您刻意不與我見面,
    是為了讓我不過度受到失去您,及那種悲傷影響的體貼。
    我像在電影裡那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孫女所做的,用指尖碰觸您的頭髮與前額。
    然後將您在電影裡說的最後一句話,還給棺木中的您。

    回家路上,是枝想起,9月15日也是母親的忌日,眼淚奪眶而出。

    = = = = = =

    數日後,希林女兒邀請是枝為母親撰寫悼詞,是枝在法拍片無法出席告別式,特別商請橋爪功先生代為朗讀:

    首先,為我無法在告別式上直接道別的失禮,向希林女士的家人及出席的各位致歉。最重要的是,希林女士,對不起。但是,說不定您一點也不希望我出現在這個場合,以哭哭啼啼的聲音道別。我眼前浮現出您的面容:站在我的身旁,輕輕抓住手肘處的襯衫,帶著一如往常、頑皮孩子的微笑,看著我說:
    「欸……你又不是家屬,要露出那種悲傷的表情到什麼時候啊。」
    希林女士大我二十多歲,但我們兩人的關係,僭越地說,應該能以「氣味相投」道盡。此外,最重要的是,我們相遇的時機點很有緣。2007年,是我正要進入以母親為原型的電影《橫山家之味》拍攝準備的一年,希林女士則是在前一年失去了盟友久世光彥先生。……
    希林女士那麼袒護我,可能的一個理由是,我從電視起家,在電影的世界裡沒有能夠倚賴的師父或前輩,覺得如孤兒般的我很可憐,因而格外掛心。
    每次電影上映時,不是直接打給我,而是打給製片人確認觀眾的進場狀況,「那麼還能拍下一部囉!太好了太好了……。」希林女士這才放心地說。母親擔心不成材兒子的詢問電話,一直持續到現在。
    對我而言,與您相處的時光非常愉快,但在內心某處,還是想設法彌補母親在世前,沒能陪伴親生母親的懊悔。或許,我是想以此替代、滿足那無法倒帶重來的心願。雖然從未說出口,但以敏銳雙眼觀察我心境的希林女士,想必一開始就看穿了吧。透過將母親投射到希林女士身上,一起拍電影、吃飯聊天,我才慢慢地走過母親離世的悲傷。現在,我失去了另一位母親,又得再度展開從悲傷中一步一步復原的過程。……
    將失去母親及與您相遇聯想在一起也許不正確,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為我想設法將失去母親這件事化為作品,才得以與希林女士相遇。
    如同追趕著已啟程的您的背影,我想對棺木中的您,再重複一次我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來總結我的道別。

    希林女士。
    謝謝您與我相遇。
    再見。
    2018年9月30日

    ▌探究她的演藝人生,將最雋永的日常留在人間
    一本無法寄出的情書,於逝世週年前夕公開
    「為什麼這麼多人無法將視線從希林女士的一舉手一投足上移開?她留給友人及觀眾什麼樣的回憶?帶來了哪些強烈衝擊?……我試著找出自己的解答。」

    2007年與希林女士相遇,到2018年過世的十二年間,是枝與希林攜手合作拍攝了六部電影、二部廣告、一集電視紀錄片,並在《SWITCH》雜誌進行六場「導演VS.演員」的深入訪談:以演戲為核心,輻射出相關的人事物,由希林半世紀的從影生涯,道出日本近五十年的影視文化、演藝生態、藝人功過及幕後祕辛。

    希林過世後,是枝無法停止思念這位母親,「能將希林談論演出的言論以書籍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他以雜誌對談內容為基底,翻閱十多年來的行事曆和拍攝日誌,回想兩人的日常互動與希林在拍攝現場的一言一行,融入自己的閱讀思考,在她逝世週年前夕,完成《與希林攜手同行》。

    ▌電影大師V.S.靈魂演員
    談演技、聊演藝圈、論人生態度、剖析細節裡的魔鬼
    這本已無法寄出的情書,記錄了他們結緣的經過、希林的表演思維及自我剖析、導演對「演員樹木希林」的觀察,以及兩人對日本老中青藝人、劇作家、導演和當紅電視電影的評價,字裡行間滿溢著亦師亦友的默契、如母如子般的深厚情誼與對自己專業領域的深刻洞見,相互激盪、彼此啟迪。溫暖導演與毒舌阿嬤,輕鬆又認真、詼諧中不失嚴謹地聊著:

    ●誤闖演藝圈的契機、在這個魅魍魎橫行的世界如何自我定位;
    ●舞台劇、電視劇、廣告及電影,在心目中的位置及功能;
    ●戲約取決的標準是什麼?演出後又怎麼「自我影評」;
    ●在《東京鐵塔》之前,為何在每部電影中都只願意出現一個畫面?
    ●基於哪一點,不看自己的演出,也不觀賞別人的電影?
    ●最佩服誰、受誰的影響最深?從哪部作品開始定下日後的戲路,讓演技大爆發?
    ●為什麼第一次見面,只看到《橫山家之味》劇本第一稿就接受邀約,但拿到《比海還深》初稿時卻斷然拒絕?
    ●演活老婆婆的訣竅和點子、自創邊走邊做邊說的希林式獨特表演法;
    ●自備服飾道具與梳妝、超越劇本角色的即興演出,創造亮點的功力怎麼來的?
    ●人類世界是什麼事都沒發生的日常組成的,如何從容地跳脫日常又回歸日常;
    ●森繁久彌創意十足,教導希林怎麼觀察人,而她總是思考著如何不輸給他;
    ●和久世光彥一起嬉遊電視圈數十年,究竟為何絕交,十五年後才再度合作?
    ●是枝想請希林演出向田邦子的劇本,但她們卻從手帕交到拒絕往來戶?
    ●最想和詮釋黑社會第一人的高倉健及全盛時期的渥美清搭檔演對手戲;
    ●《小偷家族》因為出奇不意的一句話,讓只有雛型的構想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與知名導演製片及藝人聖新太郎、荻原建一、深町幸男、早坂曉、安田匡裕、坂東玉三郎、小津安二郎、黑澤明、山田太一、
    鈴木清順、原田真人、莉莉・弗蘭奇、勝新太郎、阿部寬、橋爪功、妻夫木聰、伴淳三郎、加藤治子、田中裕子、大竹忍、
    杉村春子、永吉小百合、森光子、真木陽子、綾瀨遙、安藤櫻、松岡茉優等的互動經驗與他們的演技高下;
    以及希林最愛吃的食物、最常去的餐廳、最喜歡聊的話題、總比約定時間早到的原因、拍片幕後花絮、前後任丈夫的暗中較勁等等,有趣的日常和不為人知的真性情。

    ▌透視對方、成就彼此
    讓每部戲像面鏡子,照映我們的內在
    樹木希林犀利有個性,她認為「自己是藝人的意識比演員更強。雖然會以演員身分演出某個角色,但我會想:『以藝人來說,我的定位是在哪裡,是怎樣的存在?』然後我會想要推翻它,把觀眾的期待帶往意想不到的方向。」
    對於導演,她t誠摯的說:「是枝先生做為一個人的魅力以及至今為止的生活歷練,我非常欣賞……我是拍片結束就把劇本扔掉的沒禮貌演員,連我都不喜歡自己,您卻不僅不討厭,還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看吧』的態度,迷人地引導我。」

    在是枝裕和眼中,樹木希林的厲害在於「我認為看透作品後,以絕妙的平衡感決定自己位置的角色塑造方式是希林女士的真本領。……她在俯瞰電影整體時,會以很嚴格的角度審視缺少了什麼、針對那點自己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那個嚴格的眼光,既放到自己身上,也會放到導演身上。所以和希林女士合作每次都需要決心。」

    令樹木希林十分景仰的全方位藝人森繁久彌,道出她與眾不同之處:「那個孩子非常聰明,出眾地聰明。那有助於演戲的聰慧,像三木紀平。……那孩子是貨真價實的『知識分子』,像山藤章二先生。最令我欽佩的是,無論多稀奇古怪的裝扮、多討人厭的角色,離開鏡頭後,她都會將女人的可愛留在觀眾的記憶裡。多數演員只能達到表面的演出,而她卻有著餘韻。

    沒有樹木希林,是枝裕和能拍出膾炙人口的世界級電影?沒有是枝裕和,樹木希林能在觀眾心中留下不可抹滅的記憶?

    希林:我想問導演的其實是:您看中我哪裡?
    是枝:這樣啊。我喜歡希林女士的演出是不用多說的,此外只要和您在一起,我就會有個念頭:「我想變成一個厲害的導演。」

    沒錯,是枝與希林攜手同行,讓我們懂得人生該如何好好活!

    作者簡介

    是枝裕和

    電影導演,電視編導。1962年出生於東京,1987年從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文藝學科畢業後,便進入TVMAN UNION工作,主要負責報導性節目:追溯負責水俣病的環境廳高官自殺的《但是……》(1991年,富士電視╱銀河獎優秀作品獎)、觀察一頭小牛和孩子們三年成長過程的《另一種教育〜伊那小學春班記錄〜》(1991年,富士電視╱APT優秀獎)、無法累積新記憶的前向性健忘症男性患者與其家族的記錄片《記憶喪失時……》(1996年,NHK╱放送文化基金獎)等。

    1995年首次執導的電影《幻之光》,獲得第52屆威尼斯國際影展金奧薩拉獎,三年後獨立製片的作品《下一站,天國!》獲得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2004年,《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在坎城影展一舉摘下史上最年輕的最佳男主角獎(柳樂優彌);2006年首度拍攝時代劇《花之武者》,挑戰「復仇」議題;2008年發表反映自身經驗的家庭倫理劇《橫山家之味》,榮獲東京影展最佳導演藍帶獎,同年12月推出首部記錄電影《祝你平安:Cocco的無盡之旅》。

    2009年,以《空氣人形》奪得第62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最佳影片,因描述官能性愛情與奇想新境界廣受讚揚;2011年執導電影《奇蹟》,獲得59屆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劇本獎。2012年自編自導與剪接首部連續劇《返鄉》。
      
    2013年秋推出福山雅治主演的《我的意外爸爸》,獲頒第66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2014年,從TV MAN UNION獨立出來,與西川美和、砂田麻美等人創立製作者集團「分福」;2015年電影《海街日記》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贏得第39屆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和最佳照明獎;2016年,作為電影、影像製作者的作品廣受好評,榮獲第8屆伊丹十三獎;2017年編導的《第三次殺人》,於第74次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首映,拿下第4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

    2018年,繼黑澤明、今村昌平之後,以《小偷家族》奪得金棕櫚獎;2019年,邀請茱麗葉․畢諾許、凱薩琳․丹妮芙兩位法國影后拍攝外語片《真實》。目前正在進行由宋康昊、裴斗娜擔綱演出的日韓合作新片《Broker》。著有《我在拍電影時思考的事》(臉譜出版)等書。

    譯者簡介

    呂宜庭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畢業,慶應義塾大學文學研究科日本語教育學研究所碩士。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2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