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

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

The Orphan : A Journey to Wholeness

1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3/17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4.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71711
  • 字數: 85,140
紙本書定價:NT$ 520
電子書售價:NT$ 364
電子書特價:NT$ 309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以本書作者普內特博士所參與的一場榮格研討會為開端,一趟探索榮格孤兒原型脈絡的旅程就此展開。這不僅是作者本身與孤獨的對話,也是所有人邁向個體完整前,必經歷的孤獨體驗。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特別收錄「拖延掰掰•圖解拉頁」 [5大心理成因,12項克服技巧,一次就上手] 診斷你的拖延類型,根治你的拖延毛病 40年讀者口碑 ╳ 拖延症自助經典 關於拖延症最全面的心理解析、最精準而持續的12種克服技巧

  • 電子書: NT$ 255

    瑞典NO.1暢銷非文學書! 感動100,000,000人、享譽全球的勵志大師重磅力作! 榮獲2023年 Storytel Awards最佳非文學有聲書! 售出台、英、瑞、芬、立、丹、愛、義、匈、挪、波、日等24國版權!

  • 電子書: NT$ 210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

  • 電子書: NT$ 294

    自由,是積極的實踐,還是模仿的遊戲? 佛洛姆享譽世界、洞見人心的經典 影響現代人精神生活最深遠的社會心理學巨著 什麼是自由? 現代人如何理解/誤解所謂「自由」? 人為什麼逃避自由? 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嗎?

  • 電子書: NT$ 280

      那些至關重要的事,想說給你聽   《愛的藝術》給你勇氣版,讓人重新思考愛的本質——   學習愛,對愛無畏,感謝生命中的所有相遇   第一本談愛的經典——《愛的藝術》   台灣四、五年級生的青春讀本   世紀新譯本風靡Z世代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34種語言版本.全...

  • 電子書: NT$ 294

    ~好想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用幸福荷爾蒙養成術, 打造成熟又自在的「快樂大腦」!

  • 電子書: NT$ 280

    哈佛教授的「尋找快樂課程」,堂堂爆滿,已幫數千人找回幸福 現在,你只要打開本書,就能上到這門課! ★用科學方法,累積快樂,實踐真正的幸福!★ 從發展心理學到神經科學,擺脫焦慮、自我懷疑與比較 讓快樂不再是天生特權,而是後天可以鍛鍊的能力 透過哈佛教授的七堂課,一點一滴練習快樂,為你的幸福鋪路

  • 出版日期:2025-03-27
    電子書: NT$ 320

    誰能專注,誰就能得到一切! 專注力提升之後, 時間、健康、成果、幸福全部跟著到手!

  • 電子書: NT$ 434

    唯有創造一個健全的社會 人才能擺脫異化 與世界建立愛的關係 《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尋》續篇 佛洛姆社會心理學經典,全球暢銷3百萬冊 繁體中文全譯本首度上市 沒有幸福的個人,何來健全的社會? 當人成為工作的機器,物質永遠無法填補心靈空虛 佛洛姆為當代人勾勒真正的理想生活

  • 特價 電子書: NT$ 327

    父女之間隱微的共謀,會對她的女性特質造成傷害。 ──茉琳‧莫德克 妳也是追逐父親身影,不惜犧牲自我的「好」女兒嗎? 有一種女性,是「屬於父親的女兒」。彷彿無形中與父親結盟,她繼承了父親英雄般的才華和使命,備受寵愛、深受栽培,在主流社會舉止得宜、成就斐然,卻對自身的意義感到迷失,難以與女...

  • 特價 電子書: NT$ 387

    只要能夠營造出真誠、肯定及理解的環境, 無論個人或團體, 都會由刻板轉為靈活,依賴轉為自主,抗拒轉為自我接納…… 體現人的實現傾向。       ──卡爾.羅傑斯

  • 電子書: NT$ 315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的傳世之作,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通過大量實例,從教育、家庭、社交、倫理、婚姻等多個領域闡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自卑感和缺陷,成功追求職業生涯、融入社會、理解生活。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佛洛伊德正統精神分析的...

  • 電子書: NT$ 240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談 “不完美” 的第一本不朽經典§ §忠於原典全新翻譯,最為貼近大師的思想與智慧§ 人,因不完美而奮發向上。 而人生,會因不完美而更趨完美! 阿德勒首創「自卑情結」一詞 首度將「補償作用」運用於心理學 更開創了心理自助運動的先河──幫助人們與自卑感共存共榮,擁有有益的人生目標,...

  • 電子書: NT$ 560

    《背離親緣》作者的憂鬱症經典 憂鬱症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寫書探討憂鬱症時,要避免將憂鬱症美化或妖魔化都很不容易,從某個角度而言,我兩種錯誤都犯了。」但也許這樣的寫法才是最誠實的寫法。與其說我對憂鬱症的感覺介於感激和恐懼之間,毋寧說,我以很極端的方式感受到兩者。

  • 特價 電子書: NT$ 297

    花錢是每個人天天在做的事 吃喝玩樂、交際應酬、買車買樓 為什麼花、要花多少、值不值得? 你知道自己的金錢心理嗎?   ★★★★Amazon.com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2017年最佳商業書 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翹楚丹‧艾瑞利「吸金」力...

  • 特價 電子書: NT$ 173

    ★只要是人便有陰影,想要透過榮格理論更深入了解自我陰影的各個層面,就不能錯過這本含金量極高的作品。 ★本書以榮格的角度切入,協助讀者循序漸進了解自身的陰影。字裡行間有榮格理論的脈絡,亦有西方文化、歷史與宗教的觀點,此次作者強森再次發揮說故事的本領,帶領讀者進入既黑暗又光明的世界。

  • 電子書: NT$ 322

    全球暢銷1,000萬冊,批判資本主義的聖經。 與《愛的藝術》同樣廣受歡迎的必讀經典!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讚譽: 《擁有還是存在?》是精神領域的非凡典籍, 佛洛姆是人類的偉大啟蒙導師。

  • 特價 電子書: NT$ 375

    只要找回自己的聲音、尊重自己所是, 並以神聖陰性為本質的自傲之姿……我們一定能夠破除所有障礙,開創新局。 ———本書作者寫於30週年版前言——— 本書的寫作與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名著《千面英雄》有密切關係。作者茉琳.莫德克為榮格分析師,她認為該書的英雄之旅僅屬於男人,其追尋的旅程也不符合女性的經...

  • 特價 電子書: NT$ 299

    本書適用於初學心理學的學生,也適用於透過大眾媒體對心理學知識有些了解、又想知道如何評價這些資訊之合理性的廣大讀者。  

  • 特價 電子書: NT$ 274

    收錄在本書的文章,就像是為了讓榮格繼續發聲而作──為他的洞見作引介,為外界的誤解作澄清,也為讀者的好奇帶來滿足。畢竟榮格的心靈洞察超越時代,難以一目了然,然透過作者亞菲精巧的文思佈局,對於什麼是共時性、什麼是原型;神祕經驗與心理學、煉金術與個體化之間如何交織關連,都有深入淺出的說明。 本書更展...

  • 詳細資訊

    雖然現今的科技能讓我們和許多人建立起人際網絡,但是在這個「靈性匱乏、情緒疏離且人際孤立」的世界中,這些關係常常無法滿足我們心中那份想要和某人、某地或某事建立歸屬感的需求。──約翰.席爾(榮格分析師)

    這是一趟從孤獨中找尋自我,讓自我完整同時覺察自身獨特性的旅程。
    從此,你不再輕易否定孤獨感,
    而是能與之相處並與周身環境自在共存。

    全書透過歷史、神話、文學、心理學、童話分析與藝術作品探討無所不在的孤獨感,並抽絲剝繭孤獨內裡之黑暗與光明。孤獨體驗是痛苦且艱困的,但正因為感受孤獨,自身的獨特潛能才得以激發。與此同時讀者也能從作者普內特所收集的當代案例中,獲得對自身孤獨的理解、共鳴,進而共存。

    猶如受到孤兒原型召喚的普內特,透過本書書寫交織出充滿啟發的吉光片羽:原來人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孤獨感,原來這是為了完整自我前的必經之路,同時,我們也無可避免地必須繼續與周身的世界連結,而這就是人生。

    個人自身的旅程,不論這旅程會有多難熬,都是屬於個人的旅程,而且必須為一生中由內在改變所帶來的結果感到驕傲。──卡爾‧榮格

    本書特色》》》
    ★ 透過榮格心理學了解自己的孤獨,以及孤獨的創造性。
    ★ 全書的脈絡清晰,藉由作者所整理孤兒於歷史、文化、文學與社會架構下,這趟追尋自我的旅程變得豐厚。
    ★ 作者文筆親和溫暖,引領讀者爬梳榮格心理學的孤兒概念,同時放入許多個案案例作為論述的輔助,拓展讀者對於孤兒於臨床上、日常生活上的實際連結與應用。

    觸動內心深層內理的那些話語》》》
    關於孤單──
    「孤單並非來自身邊無人,而是在於無法向他人傳達自己認為重要之事,或是來自於持有他人所無法認同的觀點。」

    關於關係──
    「理想上,雙人的關係要能夠支持對方的個體生活,而非攀附或依賴,讓了解自我成為關係中更重要的內涵。」

    關於現代社會──
    「在這個科技當道的世界裡,充斥著靈性枯竭、情感疏離和個人的孤立,唯有藉由認識我們自己在這個複雜世界中的位置,我們才能開始有些領悟。事實上,我們所做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活出什麼樣的命運,而我們但願這些能致力於帶來更大的善。」

    關於孤兒所帶來的意義──
    「成為孤兒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可以被救贖並具有意義。」

    「其他所有孤兒情結的『受害者』而言,都必須去察覺生命的流動。過多的熱、陽、日、意識、堅定,勢必得與陰、冷、月、無意識和彈性做適度地平衡。其中負向的部分,就像……那種可怖的孤絕感。至於孤兒情結中的正向部分,就是人們擁有找到自己獨特性的潛能。」

    「孤兒喚起了許多意象,但最重要的是那種在世界上孑然一身的原型。這種原型之所以受到引動,可以是由於真的身為無父無母的孤兒,也可以是因為正處在通往完滿或個體化的旅程上。個體化的道路必須獨自上路,但矛盾的是,個體化也必須在與『他者』(Other)有所連結下才能完成。」

    「孤兒的旅程是為了與自己可能成為的一切有接觸,與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創造力接觸,然後變得完整。與自我省思結合之後,這將重新建立起希望與一份自己擁有未來的感受,就會有生命線索,有歸屬感、未來感和延續感。不論是大人或兒童,只要因為原型受到激發而感覺自己被遺棄、不被看見,就是個孤兒,但是 orphanus sum 的意思是我是個孤兒而且我擁有—也就是負起責任—我自己的故事。這趟旅程是一個殊榮,我們可以在旅程中的某些時候驕傲地說,我是一個孤兒。」

    關於痛苦──
    「我們常常希望有一個不需要承擔任何苦痛的答案,但每一分意識的獲得都是與無意識間的戰鬥,勢必帶來一番受苦。」

    「有時,我們在痛苦之時不可能對未來有所想像。人們必須等待其他事物到來,新的創造會帶來嶄新的態度或方式。如果我們無法自己做到這一點,我們可能會讓別人為我們做這件事,但這樣永遠不會帶來內心的平靜。這種將原屬於自己的驅力和情結都歸咎於他人的傾向,便是所謂的投射,也就是我們將原本屬於自己的某種東西歸因於其他人,而那一個人終將會讓我們失望。然後,通常也因為對那個人失望,我們必然會將投射撤回,最終自己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所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能讓我們拓展自身的覺察以克服可能遭遇到的黑暗。這是一趟非常個人的旅程,有時候會很寂寞。」
     

    媒體推薦

    感動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理學堂總監、心理叢書作家

    讀者書評│


    給內心的孤兒》》》
    這篇導讀就像是給即將閱讀它的讀者們的「服用前說明」。請在閱讀時注意自己內在湧現的煩躁、忍不住想要放下書離開去透透氣的那股內在壓迫感;但我相信你也會忍不住再拿起書來,想知道「後來那個孩子怎麼了」。書中所提到的孤兒們的典故或事蹟,也正是述說著我們自己的內在經驗──曾經那麼的無助、孤單、渺小與絕望,但我們也如同眾多故事中的孤兒一般,人生充滿上天所賜的恩典,讓我們能堅強卓絕地站立在人世間。──朱惠英(心理學博士)
    .
    《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論證了孤獨其實是邁向完滿的必要條件,英雄征途,唯有自己,這也是榮格心理學強調生命的課題在於不斷地超越對立面進行整合的要義。個體化的英雄之旅,終究戰勝的不是外來的怪獸,而是自我的心魔。本書既具理論性,又兼顧實務與文學例證的豐富,琅琅易讀,值得推薦。──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2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