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
0 篇書評

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

Welcoming the Unwelcome : Wholehearted Living in a Brokenhearted World

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9/1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71902
  • 字數: 70,925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52
電子書特價:NT$ 21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在這本睽違七年的最新作品中,西方最受歡迎的佛教女性導師佩瑪‧丘卓透過許多小故事,展示20則實踐佛法的生活智慧:如何在坑坑巴巴的生活中,保持清明的自覺;即使是敵對陣營,也一定可以找出雙方共同點;如何好好說話,和人有心的交流;踏出舒適圈,讓日子更自在、不害怕。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80

    生命都有覺醒的潛質,也就是內心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就是改變命運的根本所在。

  • 特價 電子書: NT$ 226

    每一天,都是一場生死之旅: 好好探索並面對自己的習性,就能以開放的心面對死亡   每個人都懼怕死亡,但面對死亡是一生的修行。   跟著本書實用的教導,覺察自己每時每刻的習性,我們面對死亡時將不再手足無措,更會發現:我們會怎麼經歷死亡,取決於我們如何渡過此生。   《懂生,才懂死》...

  • 電子書: NT$ 154

    《圓覺經》是一部體現中國佛教注重「妙有」思想特色的佛經。 《圓覺經》主張一切眾生都具足圓覺妙心,本當成佛,無奈為妄念、情欲等所覆蓋,才於六道中生死輪迴;如能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無須向外四處尋求。本經所明為大乘圓頓之教理,故對華嚴宗、天臺宗、禪宗都有重要的影響。

  • 電子書: NT$ 336

    本書為聖嚴法師禪法的思想精華! 法師重新整合禪宗的修行系統, 從「空」的概念,直入禪修與學佛之道, 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現代修行指南, 在國際上獲得高度的肯定。

  • 電子書: NT$ 356

      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明就仁波切在依循傳統的教導中,還穿插了關於偉大上師們極其活潑的回憶和故事,以及仁波切自己在精神道路上的體悟,將前行教法鮮活飽滿的呈現出來。對發願要開始前行修持的行者,這是一本必讀的著作。   西藏很多偉大的上師完成前行後,又從頭開始作前行修持。很多修行精深的喇嘛,乃至大師...

  • 電子書: NT$ 315

    如何在這個當代「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本書引你豁然明白,找到人生力量、掃除一切恐懼 繼《地藏經》之後,作者再次透過通靈訊息,重新詮釋佛法中最人盡皆知,也被視為高深究竟的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 電子書: NT$ 320

    ★還原佛法本意的佛法 佛背後那道圓滿的光明, 是祂與這個世界之間, 「取得了最大的雙贏」的象徵。

  • 電子書: NT$ 270

    智慧甚深的東方版《與神對話》,拆解人間遊戲,還你本來面目!   祂們聽見了你的困惑:   自我實現、生涯規劃、身心保健、癌症及生死、人生終極意義、宇宙的本質、人類的未來……   於是祂們從高次元走下來與你對話,提點你如何活出本我,擁有更精彩的人生!

  • 電子書: NT$ 112

    能夠慢下來、好好品嚐食物, 就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怎麼吃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5冊,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 電子書: NT$ 320

    禪宗,一種直指人心的生活意境與精神高度 壇經,一把最快速開啟內在智慧寶藏的鑰匙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 詳細資訊

    深受大眾歡迎的靈性導師,睽違七年最新作品

    世界很亂、工作很煩,沒有一件事順我意……
    但一切開闊清明,就在轉念而生的菩提心中

    「我不斷付出、付出、付出,可從沒聽到一聲謝!」
    人生好難,只想歸依網路、熬夜追劇、吃甜點……
    我就習慣這麼做,不然呢?!
    但當內心自問「有關係嗎?」……我,好像開始不一樣了

    生活不順時,我們最常出現的反應是逃避、慣性思考或自我譴責,不然就是抓戰犯:「都是他的錯!我知道,我做過民意調查!」

    西方最受歡迎的佛教女性導師佩瑪‧丘卓,於中年的一場婚變之後走上修行之途,皈依藏傳佛教。三十年來,她以真誠的反思、獨樹一幟的幽默與洞察,向大眾講述日常佛法,把每天我們會遇到的不順、心碎、憤怒,化為長智慧的契機。

    在這本睽違七年的最新作品中,佩瑪透過許多小故事,展示20則實踐佛法的生活智慧:如何在坑坑巴巴的生活中,保持清明的自覺;即使是敵對陣營,也一定可以找出雙方共同點;如何好好說話,和人有心的交流;踏出舒適圈,讓日子更自在、不害怕。

    佩瑪鼓勵我們以積極的態度,對環境與社會做出微小卻長遠的影響。就算我們是魯蛇、是廢材,但若你發心克服內心的二元對立,終將改變生命的格局,也幫助這個世界。

    書末提供基本禪坐指南、體悟他人所受之苦的「施受法」,以及LESR(定位、接納、停下、保持)修行技巧解說,為我們黯淡日子帶來些許光亮。

    「歷經三十多年對所謂「修行」的探索,至今的理解就是「正確的慈愛與德行的發展」,不是練功、不是心靈體操,是對內在意識活動的完整覺知或是菩提心的充分覺醒。還有誰比佩瑪‧丘卓更擅長以最貼近人心的方式,幫助我們探知愚癡無明的走向和止息呢?」——胡因夢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吳若權 | 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胡因夢 | 身心靈導師‧譯者‧作家
    許文耀 |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楊蓓 | 法鼓文理學院特聘副教授兼生命教育學程主任
    蘇益賢 | 臨床心理師‧《認真的你,有好好休息嗎?》共同作者


    ~當事情不順意時,要如何順心?~

    ★我們每天都在講別人閒話,而且只對批判別人有興趣,我們一面口出惡言(「他經常這麼做。」「你看到她幹的好事嗎?」),一面假裝自己非常理解而且想幫忙,這簡直有毒。有時候,我早上起來會發願:「今天我只聆聽,不要批判。」

    ★我們可不可能保持「我感覺憤怒,而且被辜負」,同時又「我愛並關懷這個人」?

    ★克服自己的慣性,不會在一夜之間成功。

    ★我們的心不會如實感受事物,而是賦加上一層層的意義。這聽起來非常地理性,但我們一直都不停地賦予意義。

    ★我們甚至可以「愛上」空性。我的老師,以及我所見過安住在這種不賦加意義的開放空間中的人,是最無畏、最有悲心和最喜悅的人。

    ★如果你坐在辦公室裡,一心想做好工作,卻有一縷巧克力碎片餅乾的香味從窗口飄來(巧克力碎片餅乾剛好就是你貪食的最大罩門),你如何清醒地處理這個問題?你要關上窗戶,躲到房間最遠的角落,盤坐著,直到你觀想這個氣味已經過去?這個解決方案恐怕不太實際。反過來說,你也不必走另一個極端,馬上跑到樓下,將手伸向餅乾。你只需要花一、兩分鐘,在你所在的地方暫停,全心體驗貪吃餅乾的感受。這小小的努力會影響你的習性,改變你大腦的通道。然後,即使你走下樓拿一些餅乾,你也知道自己已經稍稍改變了行為模式。

    ★如果你在盛怒下推了別人一把,只要承認自己的行為粗暴,局面便開始逆轉。

    ★如果我們從「跟我一樣」的觀點來看待他人,就能在一個堅實的基礎上與他人產生連結,即便在那些對立看似十足有理的時刻。甚至像遇到宗教狂熱分子將人斬首,或種族主義者在教堂裡槍殺了祈禱的信徒,還是有一些空間,我們可感受到凶手的心境,而不是一逕譴責他們缺少人性。

    ★只要我們能「安住在內心原初的脆弱感上」,便可用這個能量來作詩、寫作、舞蹈、音樂、歌曲,我們可以把它做成觸動人心、與他人交流的作品,藝術家自始以來就是這樣做的。

    ★我會特別留意日常偶遇的陌生人。記得剛開始,有一次我用一位銀行行員來嘗試。她數鈔票的時候,我刻意把她看成一個活生生的人類。奇蹟似地,這位無名的行員唯一的功能本來只是數我的錢,現在變成一個有生命、有職業、有朋友、有活動、有好惡的女子。我注意到她的穿著、髮型、手部移動的方式,想像她來上班之前做了什麼:她如何選擇衣著、如何上妝,而且──就在離開家門之前──心生一念,戴上朋友最近送她的耳環。我一時對一位陌生女子產生毫無造作的關切,心生溫暖,僅僅因為她也有她的人生。

    ★我們一旦上鈎──真的很生氣、怨恨、害怕或自私,就失去自覺了。

    ★發覺自己時日無多,的確能擴大我們的視野,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突然接到一張癌症診斷書,我們不必靠著巨大或威脅生命的事件來喚醒自己。

    ★當我們更多人相信自己有本初善,社會將變得更強大。這不是說我們再也不會遇到困難的時刻,這不意味著暴力、不公義和貧窮會終結,也不意味著極地冰川不會融化,或者海平面不會升高,但這的確意味著會有很多有韌性的人對人性永不放棄,永遠會幫助他人,也意味著在困難的時刻,人們會呈現心中最好的部分,而不是最壞的。

    ★菩薩用愛語說出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不帶一絲不尊重、侵犯和二元對立。這是一種從心發出,也向心交流的言語。

    ★一般人感到寂寞,通常指熱惱的寂寞,你感到心神不寧,想找人說話,或跟人在一起。你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掙扎從沒停過,直到從外界找到解決;相反地,清涼的寂寞一開始是同樣的感受,但是你可以放下不安和掙扎。因此你有清涼的寂寞時,自會放鬆,而且享受當下,不會有同樣慘澹的劇情。因為你對經驗開放,感受到它瞬息即逝的本性,不會身陷其中。

    ★能夠笑自己,讓我們連上自己的人性,這又幫我們連上他人,也對他人懷有同理心。

    ★「活著,卻沒有自我」的理由是,自我是一個虛妄的認同,佩瑪‧丘卓剛好是我的名字,並不等同「我是誰」。

    ★我們希望盡一己之力,來減輕今日許多人經歷的恐懼、憤怒,以及沒有立足根基的痛苦。但往往我們努力助人,到頭來卻發現自己的愚癡和習性成了絆腳石。我聽到有人這樣說:「我希望幫助邊緣青少年,所以既讀書又受訓,做起社會工作。沒料到才做了兩天,卻發現自己很討厭這些小孩!一開始,我心想:『為什麼不能趕走這批討厭小鬼,找些聽話的小孩來?』就在那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必須把自己先清理一番。」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9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