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製造」的漢堡肉?科技食物狂熱的真相與代價

Technically Food: Inside Silicon Valley’s Mission to Change What We Eat

1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1/11/0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70.9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180550
  • eISBN: 9786263180710
  • 字數: 141,890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40
電子書特價:NT$ 289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當今科技食物產業發展的第一本全面調查!
真菌做成的牛排,比牛肉牛排更健康?
用剩食廢料做成漢堡,是為了環保還是降低成本?
改喝植物奶而非牛奶,是造福了地球還是食品公司?
▲當實驗室取代農場,究竟是人類和動物的福音,還是食品公司不能說的祕密?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健康的粒線體可以幫你 強化免疫系統.常保腦力清晰.關閉疾病基因 新陳代謝疾病、免疫系統疾病 甚至是癌症、精神疾病等,看似原因各不相同 但最新醫學研究發現 這些疾病都和細胞中的粒線體受損息息相關 幸運的是,只要透過飲食、運動、作息、磁場與日照,修復粒線體 就可以從細胞開始,重拾健康

  • 特價 電子書: NT$ 351

    覺察有療癒的力量, 修復失能身心,改變你的人生! 當身體出現慢性疲勞、消化不良、頭痛、肌肉拉傷…… 心理情緒感受到焦慮、恐慌、關係破裂、工作不順…… 就藉由覺察頻率的振動引導, 來修復損壞之處,並建立起健康良好的秩序!  

  • 電子書: NT$ 263

    *醫學院教授化身鍵盤柯南,為網友解開各種醫學迷思 *各種食材致癌傳言、健康假新聞一一破解 *揭發維他命補充劑、酵素、益生菌、膠原蛋白等等營養補充品的世紀真相 *以輕鬆幽默的語法,為你解讀最新權威醫學期刊和論文 *更新你的營養資訊,補充醫學常識,培養網路保健謠言的終身抵抗力  

  • 電子書: NT$ 350

    身心醫學暢銷經典 《真原醫》失落的一章、 每個人都需要的個人營養學—— 在這充滿變動、慮病、不安的時代, 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

  • 電子書: NT$ 390

    韓國yes24網評分5顆星滿分好評! 5大主題╳42個醫學名詞╳152幅名畫, 以神經科醫師視角,重新詮釋希臘羅馬神話與解說醫學典故。 【繁中版由臺大醫學系副教授/作家汪漢澄醫師審訂】

  • 特價 電子書: NT$ 334

    把握養卵黃金3個月, 超前佈署備孕等寶寶! 為什麼? 高達2/3的受精卵根本無法使女性懷孕! 竟然有70%的懷孕都以流產告終!! 不論自然懷孕、不易受孕、反覆流產或做人工授精/試管嬰兒, 美澳最受信賴的生育科學專家, 教妳把握「養卵的黃金3個月」, 克服年齡和病理限制,全面提升「卵子力」!

  • 電子書: NT$ 266

    從理論、辨證、處方,到用藥解說, 透過36則以上的臨床醫案分享, 破除大眾迷思,不再錯將民俗當中醫, 以「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精神, 探求不科學但有用的中醫之道!

  • 出版日期:2023-01-12
    電子書: NT$ 338

    讓你輕鬆記住肌肉與骨骼,需要時立刻派上用場! 成功培育超過三萬名治療師、國家體壇御用的整復推拿專家, 以「有趣的肌肉知識」為出發點, 帶你用圖像直覺式理解肌肉的「起止點」與「作用」,掌握人體七大部位的肌肉結構! 乾針名醫 謝明儒 Dr. Victor、瑜珈療癒師 王旭亞 推薦給現代人的運動...

  • 電子書: NT$ 280

    不可思議的大眾趣味醫學科普 最擅長說故事的醫療偵探——資深神經科醫師 汪漢澄 書寫我們不知道的身體祕密、病症來源、醫療掌故……

  • 電子書: NT$ 294

    第1手醫療研究成果,神經醫學與腦醫學的新觀念全覽 第1本結合「病患」、「醫療研究」、「臨床經驗」3大觀點 全面認識「腦創傷」的專書! 透過專業解析,帶你認識最常見,卻最容易被忽視的「腦創傷」, 聰明辨識健康警訊,不錯過任何黃金治療與診斷時機!

  • 出版日期:2023-11-10
    電子書: NT$ 252

    ★身體好,人生就會好! ★200個必備營養問題,讓你懂得吃,健康過 ★三高X瘦身X孕期,超人氣營養師教你好好照顧自己

  • 電子書: NT$ 840

    .負責過濾血液、代謝廢物的泌尿系統 .以達成繁衍後代為目的的生殖系統 不論透視線條、立體光影、擬真示意,書中每個跨頁都挾帶了藝術美感與醫療智慧,張張都是令人驚奇的圖作,更與時俱進掌握全球科技脈動收錄最新研究訊息,如新冠肺炎(COVID-19),為醫學專業的學生以及非醫學專業人士搭建一座通往我...

  • 特價 電子書: NT$ 220

    ★醫學中心級醫院婦產科前任資深主治醫師第一手速寫 ★婦產科門診及病房裡的真實人生故事,曲折意外、激勵人心 ★直擊現代女性面臨的沉痛難題,對頑強窠臼的犀利思辨 身體有病可以看醫生,但人生的苦該怎麼治? 所有女人必須面臨的抉擇 所有男人不該逃避的課題 沒有標準解答的婚育、性別、家庭、世代等疑難雜症…...

  • 電子書: NT$ 245

    真原醫,是最古老也最先進的醫學, 相信完全的療癒需要身、心、靈的徹底轉變! 身為傑出的醫學研究者與醫師,楊定一結合古老醫學文化和先進奈米科學,找到身心靈平衡且健康的祕訣,作者在書中分享,如何從適量的天然物質來營造支持細胞正常功能的最佳環境,來預防及治療疾病。藉由飲食的新概念、姿勢與消化系統的...

  • 電子書: NT$ 245

    ★當「中醫醫聖張仲景的經典學說」遇上「現代大學史丹佛的科學思維」 ★中醫經方泰斗倪海廈指定傳人,首度出書 ★適合中醫愛好者,更值得臨床中醫師和中醫學生閱讀、借鑑!

  • 特價 電子書: NT$ 246

    診間裡的女人,為何她們總是只有自己一個人? ──當妳的身體不是妳的身體,當妳無法為自己的身體作決定, 伴侶、家屬與家庭的支持,在哪裡?

  • 詳細資訊

    當今科技食物產業發展的第一本全面調查!

    美國亞馬遜4.5星好評
    《出版人週刊》、《圖書館月刊》、《科技雜誌》......等知名媒體一致盛讚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暢銷作家|李偉文
    食力foodNEXT創辦人暨總編輯|童儀展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鄭秀娟
    ——完食好評推薦——


    真菌做成的牛排,比牛肉牛排更健康?
    用剩食廢料做成漢堡,是為了環保還是降低成本?
    改喝植物奶而非牛奶,是造福了地球還是食品公司?

    ▲當實驗室取代農場,究竟是人類和動物的福音,還是食品公司不能說的祕密?

    邱吉爾曾說:「未來會有一天,我們不需要再飼養「一整隻可笑的雞」,而是直接透過「在合適的培養基中分開培育」,培養出我們需要的部位,像是雞胸肉、雞腿、雞屁股。」這個未來,如今已經成為現在式。

    食品的全新紀元已經來臨,在高科技幫助下,食品公司致力發展人造肉、人造雞蛋、植物奶和各種新產品,宣稱這有助解決氣候變遷、動物福利和自然資源缺乏等重大問題。然而,這些過度加工、且經常沒有清楚標示的產品,對我們的健康真的有好處嗎?食品產業的主要目的是要賣東西賺錢,而不是提供健康的食物,我們在超市中購物、點進IG上的廣告、塞爆我們的線上購物車時,最好牢牢記住這點。我們身邊依舊充斥各式各樣的汽水、糖果、零食,即便大家早就都知道這些東西對人體有害,行銷策略仍是繼續獵捕弱勢族群。

    ▲如果有什麼東西聽起來很魔幻,那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本書是對當今科技食物產業發展的第一本全面調查。作者拉里莎.津貝洛夫(Larissa Zimberoff)本身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從「渴望食物帶來幸福」的消費者角度出發,她以生動的筆調介紹包括藻類、真菌、豌豆蛋白、發酵奶和雞蛋、植物性漢堡、培養肉等科技食物的最新發展(以及這些產品的味道),並揭開隱藏在人造肉、人造雞蛋、植物奶背後,規模龐大的行銷策略、道德衝突與科技戰爭。

    從嬰兒配方奶、人造素食到太空人的能量棒,食物從來不只是食物,更是商業利益與權力角力的產物,唯有透過公開透明的機制與清楚的食品商標,我們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吃下肚子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作者簡介

    拉里莎.津貝洛夫Larissa Zimberoff
    食物、科技以及商業領域的資深調查記者,經常在史丹佛大學、美國烹飪學院納帕分校演講、主持、討論食品科技的最新議題。

    譯者簡介

    楊詠翔
    師大教育系、台大翻譯碩士學程筆譯組畢。
    每天都要聽重金屬音樂,版權新手兼還沒自由的自由譯者。
    譯有《怪書研究室》(墨刻)、《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教師聖經》(遠流)、《地底城市》(遠流,合譯)等書。
    譯作賜教、工作邀約:bernie5125@gmail.com

    媒體推薦

    媒體盛讚

    「津貝洛夫出色地消化了大量複雜的資訊,把這個嚴肅主題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呈現出來……任何對未來食物有興趣的人都該一讀。」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Air Mail數位媒體書評:
    「讀起來令人愉悅、充滿勇氣,就像來自矽谷的《紐約客》風格的擴展。」

    丹・巴柏Dan Barber,《第三餐盤》The Third Plate作者、「藍山」餐廳主廚暨合夥人:
    「津貝洛夫犀利地問了所有該問的問題,揭開矽谷科技業對於打造科技食物系統的飢渴與貪婪。如果你也懷疑自己吃下肚的是什麼東西,讀這本書可以讓你更瞭解真相。」

    《圖書館月刊》Library Journal:
    「對食品行業的轉型進行了引人入勝的徹底調查,包括這一產業與永續和人造肉品的複雜關係。強烈推薦!」

    《科技雜誌》Science Magazine:
    「採訪內容令人嘆為觀止!」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9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