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或許是台灣最有名、自我經營最成功的鄉鎮。
在「地方創生」這個名詞尚未成為流行用語之前,伯朗大道、金城武樹,還有那片無敵稻景,早已成為我們講到池上時理所當然浮現出的景象。「池上米」、「秋收稻穗藝術節」,更是將當地主要產業及歲時活動,成功打造成品牌、行銷推廣的知名案例。
池上如何成為池上?或許我們該問的是:台灣的地方社會具備怎樣的能動性,除了壯大自身,更為台灣的未來摸索出一條可能的出路?
★連續64週穩坐美國亞馬遜犯罪類TOP10暢銷榜 ★Amazon4.3星、NetGalley4星,讀者心驚膽跳推薦 ★近20張案發現場照首次公開,畫面細節到讓人頭皮發麻,非膽大者請小心翻頁! ★網友口碑推薦:「震撼到心有餘悸,今年讀過最精彩的犯罪故事!」 與魅力殺手泰德.邦迪、小丑殺...
在台灣社會中,長女常常承受各種期待,對上要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對下要照顧弟弟妹妹、最好成為弟弟妹妹的榜樣。同樣是子女,長女總是要出類拔萃,又能體恤父母,還要操持家業。為了探究「長女」如何養成,作者透過觀察與採訪,紀錄了十幾位長女的生命故事,涵蓋不同世代與階級。這些故事呈現當代台灣「女兒」、「女性」在...
美國上流家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有錢人都生三胎? 耶魯畢業的富家女為什麼選擇當全職媽媽? 每小時一萬六千元的親子課程在上什麼? ──問他們的保母就知道! ★房慧真、鄧九雲 誠摯推薦
★★★ 亞馬遜年度編輯選書 ★★★ 當我們不再相信人性,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愈來愈覺得這個世界冷漠、自私、甚至可怕? 社會不公、假新聞、詐騙橫行,讓我們愈來愈難相信他人, 也愈來愈懷疑,人性是否早已腐敗?
★連續7年登上美國亞馬遜犯罪紀實類暢銷排行榜 ★Amazon4.7星,入選年度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類作品 ★Goodreads4.4星,入圍年度讀者選書最佳非小說類獎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尼克.比爾頓震撼人心的史詩級巨作! ──服刑12年,川普連任後首位特赦囚犯── ──好萊塢導演操刀,...
女性主義經典力作,全新增訂四萬字! 〈各位!勿令晚節不保〉、〈難搞女子的厭女情結〉 作者上野千鶴子再次辛辣解剖 metoo、AV、仇女、魯蛇、敗犬、援交、恐同、家暴、戀童癖…… 你可能從來不知道,自己患了「厭女症」
在過去的數個世紀裡,資本主義在西方興起並向全球擴張,所有人都被捲入資本主義的全球體系當中。這一體系為人們帶來了財富、科技、商業文化和全新的社會規則。然而,資本主義的各種弊端也如影隨形,特別是進入20世紀以後,福利主義、享樂主義... --- 本書特色 * 分開五個章節,追本溯源地探討巨嬰資本主...
你是不是認為做錯事就該反省? 你是否常把「對不起」掛在嘴上? 身為家長的你,會教小孩將心比心、站在別人立場想一想嗎? ─── 如果「是」,請你一定要看完這本書! 許多常見的教養模式、被視為正確的價值觀, 其實把大人和孩子都逼向絕境。 {日本更生專家岡本茂樹十週年暢銷經典Ⅰ}
── ★ 台灣在地經驗+香港、廣東案例借鏡 ★ ── ── ★ 社區、消費、儲蓄、勞動、生產,認識多元的合作社性質 ★ ── ◤ 本法所稱合作社,指依平等原則,在互助組織之基礎上,以共同經營方法,謀社員經濟之利益與生活之改善,而其社員人數及股金總額均可變動之團體。◢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電玩歸電玩,政治歸政治!只要夠好玩,有什麼不可以? 結果就是厭女思維、微交易斂財、剝削式開發生產充斥…… 電玩能改變世界,問題是,改成誰喜歡的模樣? 金獎電玩工作室產業評論家 Marijam Did直擊電玩產業的反思之作
★Amazon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類選書,讀者4.5星著迷推薦 ★下載次數突破5,500萬!知名犯罪實錄Podcast節目《Cults》改編,更加深入邪教信仰的駭人內幕 「令人不寒而慄……本書深刻探討了人們被邪教吸引的原因,以及邪教領袖的心理。」——《出版者週刊》 曼森家族聽命犯...
我們如何想像地方發展的可能性?
本書從講述這塊平原的歷史及人群開始。從清代到戰後,不同統治者的治理政策及疆域劃定,地理政治上的界線逐漸明確;從島內到島外,不同地區、不同族群的住民陸續移入,產業生計、人群互動、宗教儀式,一步一步凝聚出池上的「地方感」。
1990年代之後,WTO帶來的稻米產業衝擊、城鄉差距及人口組成所造成的社會問題,新自由主義經濟對每一個人的生活都造成影響,池上結合官方資源與民間動能,推動池上米認證、發展兼顧生態與觀光的大坡池國家級濕地和無敵稻景等景點,充實地方經濟,並進行各種形式的財富再分配,規畫出一套改變地方的社福制度。
三十年前,社區發展、社區總體營造蔚為風潮,近幾年則轉型為地方創生,但我們究竟如何想像地方發展的可能性?或者說,我們「該」如何想像?而人類學的視角可以為地方創生帶來怎樣不同的視野?
傳統人類學擅長村落研究,透過田野調查及歷史文獻的爬梳撰寫地方的故事。《成為池上》將空間尺度擴大到鄉鎮層次,納入「政府」與「人」的互動,並著重描寫每一個人的行動是如何環環牽動地方的改變;本書也將池上近三十年來的變化嵌進台灣社會發展脈絡,從過去的社造到今日的地方創生,地方社會的民主參與,何嘗不是社會運動回歸在地的生活實踐呢?
《成為池上》從對「池上現象」的好奇,寫出一個「池上如何成為池上」的故事。
作者介紹│
黃宣衛
花蓮人。英國St Andrews University社會人類學博士,目前為中研院民族所研究員,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合聘教授。長期在東台灣做研究,期望以區域研究的視野,跳脫原住民研究與漢人研究的分野,從人的創造性與侷限性出發,探討歷史過程中,個人、社會/文化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