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反修例運動過後,「香港」在中國大陸成為眾人心照不宣的禁語,消失於在不可置疑的「大灣區」光環背後。一場社運不僅撕裂本已共識難尋的社會肌理,也分化各自的政治理念與人生選擇,曾經在華語世界盛極一時的香港流行明星也難以免俗。遠離故土、「北上」淘金,在陌生的疆域探索難以捉摸的紅線;選擇留下、駐守本土,在撕裂的社會氛圍艱難開拓新領域。
看似兩極的發展下,「香港文化」未來的脈絡依然捉摸不透:在想象中的「北」,港星需小心地扮演被賦予的政治角色,內地粉絲也需在審查之下謹慎地擁護偶像;在看似黯然的「我城」,昔日「大台」逐漸失寵,本土新星也愈發豐富多元。端傳媒整理16篇深度報道、採訪與分析,與你重溫與探索香港文化的起落與前程。
◎ 章節介紹
「北上淘金」:美好前程,抑或處處受限?
你的流量,誰的葬禮:香港明星在大陸變現的最後努力
跨境獵殺港台藝人,中國市場這碗飯不是那麼好吃的
偶像坍塌後怎麼辦?與大灣區哥哥姐姐價值觀漸遠的昔日粉絲們
姜濤與MIRROR可以代表「香港」?大灣區哥哥與大灣妹們的國家級任務
從《智取威虎山》到《長津湖》:香港導演們能把政治從主旋律電影中分離嗎?
「留守我城」:固步自封,抑或文化保育?
《男排女將》與《全民造星III》:流行文化讓我們知道,我們還在這裏
2021年的香港人怎樣笑:Mirror 同Error,緣何在崩壞時代迷狂全港?
世界這麼壞,我們還只顧瘋狂追星嗎?——粉絲從公益應援,到走過黑暗
阿果:盛世或虛火——香港流行文化如何重新成為大眾焦點?
香港自己的星:豪哥!許賢!征服後運動時代紅線香港的絕招
一沉百踩,借屍還魂,香港人都在看的《試當真》開啟港式娛樂新時代?
「香港文化」:在本地、在大陸,香港文化如何變遷與前行
大台?小台?網台?香港觀眾看哪一台?
廣東歌在上海:另一座城市的聲音在這留下了鄉愁、時髦與迴響
明哥、阿詩、MLA:香港違禁歌手,和他們的中國粉絲
Serrini:用不同的方式去「走難」,要適應,要堅強
《幻愛》劉俊謙專訪:明星是舊日產物,香港演員如何貢獻於動盪時局
◎ 內容簡介 在經歷過香港重光、六七暴動、「九七」大限、雨傘運動幾波移民潮後,許多香港人又開始「密謀走難」的思緒。緊隨「反修例」風波而來的國安法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英加澳等國的「救生艇計劃」為港人的後路選項變得更加立體。 在留下與離去的閘口面前,有人無悔當年回流之選,有人需對日夜相伴的伴...
★台灣媒體《報導者》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第一手紀實 烈火黑潮背後,是回歸22年的情結積累,反修例的6個月催化了反中的心結。歷經四任特首,中國治理方式全然改變,共產黨透過第二支線以中聯辦治港;在香港的菁英階層分化為民主派和親中派;港警在此次運動中更看出不再只聽令於港府。香港全城演變為支持建制派的藍...
《紐約時報》蟬聯暢銷榜冠軍、《華盛頓郵報》選書 AMAZON超過2000則讀者踴躍留言,佳評如潮! 提摩希‧史奈德(《黑土》作者、知名歷史學家):捨棄事實就是捨棄自由。現實世界並沒有「成人」。我們得自己收拾殘局。自20世紀提煉出的20則歷史教訓!不分階級、行業、領域,永久受用!
「誰」有權述說香港的歷史?「誰」能夠決定香港的未來? 港英政府?中共政權?還是每位「真係好撚鍾意香港」的人們? 讓中國懼怕的事物,就是記憶的力量, 我們必須想辦法不斷記得, 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城市所發生的一切……
《反抗的共同體》詳述從雨傘運動到反送中運動的源起、過程與影響,擴及中共政權的因應、國際之間的角力(包括台灣),最終試圖逼近反抗運動如何形塑這一代香港人的身份認同,進而長出一個命運共同體。
【電子書獨家收錄】 ★ 《受苦與反抗》香港版被下架,輾轉來台出版電子書序。 當我們傾盡全力仍無法撼動體制, 剩下能做的是共同受苦。 這是一本香港人寫給香港、為香港而寫,但在香港再難以容身的書。 這是一個公民、一個知識分子,對社會、對政府,對所有人的疾呼。 人們必須經歷苦痛,才能深切體會到專制的邪...
金南佶主演改編電視劇《解讀惡之心的人們》! 取材自真實事件,詳盡扎實的案件調查過程! 《追擊者》、《信號》參考原型! 韓國的《破案神探》——首位犯罪側寫師權日勇的追蹤紀實
2019 年伊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 年之際,向台灣提出在「九二共識」下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蔡英文隨即回應「一國兩制」並非台灣共識。 網上不難看到一句話:「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實行「一國兩制」將近 22 年的香港,經歷了沙士、雨傘運動,當初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下,香港的政制...
蓋爾文家有十二個孩子,十個男孩,其中六個都患了思覺失調…… 本書不僅立下報導文學的里程碑 也是一場對人類同理心極限的偉大探索
《大腳印兒》與當下中國的秘密挨得很近,甚至已經是一次侵入。 (李海鵬評語) 這是一本在中國和境外都沒有機會出版的紀實作品,因為它只信奉歷史記述的理性視角,沒打算討好任何一邊的價值趣味。書裡呈現的是中國人熟悉又陌生的2008年的倉皇世事,專注於內裡的細節與邏輯——就如同他引領...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