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真年代【百年經典紀念版】
0 篇書評

純真年代【百年經典紀念版】

The Age of Innocence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6/2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4122
  • eISBN: 9789570534313
  • 字數: 176,549
紙本書定價:NT$ 420
電子書售價:NT$ 29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入選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Penguin Classics 企鵝經典系列
1921 年普立茲獎得主,史上首位獲獎女性
三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現實主義文學、女性意識先驅
─────────伊迪絲‧華頓 Edith Wharton─────────

重現十九世紀鍍金年代紐約風情,生動寫實上流社會的愛嗔癡
最痛徹心扉、感人肺腑的結局,悸動著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
一本優雅精緻、永不褪色的愛情小說經典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17-12-29
    電子書: NT$ 280

    人們說我們倆像女神, 有時同聲一氣,有時相互競爭, 但總是能照應眾人的疑難雜症。

  • 出版日期:2022-10-29
    電子書: NT$ 336

    青春騷動、性的探索、離巢焦慮。 大人世界由謊言組成,小說世界由真相組成。   最擅長描繪少女心的覆面作家,《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艾琳娜‧斐蘭德全新作品 NETFLIX改編如火如荼進行中

  • 電子書: NT$ 315

    假如我們只會愛上最適合自己的人, 愛情又怎會讓人心碎神傷? ~全球暢銷書《莫斯科紳士》作者托歐斯出道作~

  • 電子書: NT$ 210

    ★肖像印在英鎊上的蘇格蘭傳奇作家 娜恩‧雪柏德塵封30多年的傳世之作 塵封30多年的自然文學經典,影響英國當代自然書寫之作, 長達數十年捕捉流水、霜雪、鹿鳴和光影變化的感官之旅, 登山不為攻頂寫紀錄,而是深入身體的學習探索。

  • 電子書: NT$ 420

    最多讀者的哲學書,45週年紀念版 全球暢銷超越500萬冊,27國語言翻譯 關於生命中的不安,如何面對、如何抉擇、如何妥協, 跨越多個世代的人們都在這部經典裡找到各自的答案。

  • 電子書: NT$ 200

    《動物農莊》、《1984》作者喬治•歐威爾 (George Orwell)的第一部經典著作,對經濟大蕭條時期的巴黎與倫敦底層社會有翔實紀錄,初試啼聲之作即可讀出其中心思想、身為知識份子的良知、對後來作品的潛在影響,並有譯者導讀解析本書重點。 歐威爾的第一部著作,一九三三年出版,半自傳式遊記散文,描繪...

  • 電子書: NT$ 279

    英國浪漫小說家協會評為:「經典浪漫小說桂冠」! 美國goodreads評為:「世界經典桂冠」! 《月亮與六便士》作者毛姆眼中的「世界十大名著」 英國BBC「大閱讀」票選世界百大小說Top 2 6次改編成電影,7次改編成電視劇,同名電影獲奧斯卡金像獎4項提名

  • 電子書: NT$ 336

    一部寫透婚外情的經典小說 三度改編成電影 剖析人性的經典名著、女性精神覺醒的藝術傑作  

  • 電子書: NT$ 406

    命運很強,但愛比它更有力-- 世界愛情小說的巔峰之作,一首讓世人震驚的抒情長詩   《月亮與六便士》作者毛姆眼中的「世界十大名著」! 入選「經久不衰的英國小說TOP10」!  

  • 電子書: NT$ 315

    《巴別塔學院》暢銷作者 犀利機智的諷刺小說新作 作品非得掛上「政治正確」的招牌, 才能叫好叫座? 「我」非得擁有「妳」的黃色臉孔, 才能寫出感動萬千讀者的故事?

  • 電子書: NT$ 392

    如何才能把「我」變成複數…… 要如何述說出我以外的我的故事? 比爾蓋茲推薦、普立茲小說獎得主 阮越清 繼《同情者》、《一切未曾逝去》,又一重量級新作 ★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長名單 ★入圍貝利吉福德獎決選 ★入圍Big Other非虛構類圖書獎決選 ★入圍安德魯.卡內基卓越...

  • 電子書: NT$ 520

    ★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選書 ★醞釀11年、長銷超過70年、翻譯成17國語言 兩個家族,三個世代, 在善與惡、愛與恨、失落與救贖之間掙扎, 叩問一個亙古不變的命題──你能不能選擇自己的人生?

  • 詳細資訊

    入選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  Penguin Classics 企鵝經典系列
    1921 年普立茲獎得主,史上首位獲獎女性
    三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美國現實主義文學、女性意識先驅
    ─────────伊迪絲‧華頓 Edith Wharton─────────

    重現十九世紀鍍金年代紐約風情,生動寫實上流社會的愛嗔癡
    最痛徹心扉、感人肺腑的結局,悸動著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
    一本優雅精緻、永不褪色的愛情小說經典


    《純真年代》的主要情節發生在19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紐約上流社會,也是作者伊迪絲‧華頓度過童年與青春的地方。她在那兒長大成人,進入社交界,訂婚又解除婚約,最後嫁人、渡過了婚後的最初幾年,離婚後遷往巴黎。時隔40年後,身為小說家的華頓回顧這個養育過她、也束縛過她的上流社會,百感交集:既有親切的眷戀,又有清醒的針砭。

    以一段上流社會的浪漫愛情故事為主軸,華頓鉅細靡遺地描述了那個宛如金字塔般的社會,用她所屬權貴階級的生活記憶,構築了她童年時光的紐約。這個如今看來神祕的世界,在華頓的小說中鮮明活躍了起來,我們得以重新體會到鍍金年代的生活,充滿講究的華服、佳餚、美酒,以及上流社交界最在意的「禮面」和「禮教」。

    在華麗場景掩映下,華頓讓人見識到上流家庭如何事事小心謹慎,念茲在茲的都是合乎體面的道德觀。例如當歌劇進行到哪一幕時禁止走動和說話,年輕男女訂婚後訂婚期不可太短,也要一一拜訪家族的親戚等等。在這位文學界貴婦的筆下,十九世紀末的紐約迷人、神祕,這些權貴眼中的世界總是美好、無暇,善惡之間有著非常清楚的界線,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被貼上「惡棍」、「蕩婦」的標籤。這些上流人士的世界非常狹小,這些人不會談論戰爭、社會貧窮問題,他們的對話總是有固定模式,在這些穿著講究華服的身影包圍下,呈現出一個無憂無慮童年般的時代氛圍。

    華頓用大量篇幅鋪陳上流社會的生活細節,敘述小說主角紐蘭.亞徹的年輕靈魂被束縛在這個小世界。他厭倦這個世界總是喜歡假裝一切都很美好。他的妻子梅.韋蘭是上流社會教養出來的樣板妻子,無論說什麼話,做什麼事,都是那麼刻意,彷彿一切都有標準答案。在這個平靜的華麗世界,華頓用情感豐富的細膩筆觸,描寫她對上流模範夫妻生活的厭惡,以及追求真愛的渴望。

    文學評論家說華頓用自身失敗婚姻的經歷,描繪這本小說愛倫.奧蘭絲卡夫人的處境;或許如此,所以當愛倫說出過往痛苦婚姻時說出的話,才那麼令人印象深刻:「蛇髮女妖並不會害人瞎了眼,只會吸乾人的眼淚。」婚姻帶給她的痛苦是那麼的深刻、絕望。這種似真還無的情感,令這本小說迷人且夢幻,道出浪漫又真摯的情話,揪住世上每個有情人的真心:「總是這樣,妳的每次出現,都讓我再重新認識妳一遍。」

    《純真年代》經典之處,正是在於這些人物情感的藝術之美撼動人心。

    本書特色

    ★ 一九二一年普立茲獎得主,文學史上第一次由女性作家獲得此一殊榮。入圍二十世紀百大小說(Modern Library 100 Best Novels),以及企鵝出版社編選的經典系列(Penguin Classics)。

    ★ 再現珍.奧斯汀「維多利亞式」古典浪漫風情,唯美呈現十九世紀上流社會男女在禮教、真愛、情慾之間的輾轉反側。

    ★ 電影、舞台劇改編無數,一九九三年由名導馬丁.史柯西斯改編為古典愛情電影,三屆奧斯卡影帝丹尼爾.戴路易斯、金球獎影后蜜雪兒.菲佛及薇諾娜.瑞德主演,風靡全球。

    ★ 全球影迷殷殷期盼,經典時代劇《唐頓莊園》原班團隊製作的《鍍金年代》,HBO熱烈上映中。看劇之餘,本書是理解該時代美國社會階級心態的最佳著作!

    ★ 附伊迪絲.華頓生平年表

    作者簡介

    伊迪絲.華頓 Edith Wharton, 1862-1937

    原名伊迪絲.紐博.瓊斯(Edith Newbold Jones),出身於富裕上層階級,年幼時與父母一起遊歷歐洲,之後隨同父母返回美國定居,在紐約享受富裕的童年及青少年時光。自小就展露出對閱讀的喜好及創作天賦,十八歲即完成一則短篇故事,並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發表詩歌。

    經歷過訂婚又解除婚約,1885 年與富裕的運動家艾德華.華頓(Edward Wharton)結婚。1905年發表小說《歡樂之家》(The House of Mirth)後備受矚目,獲得文學上的成功,六年後的《伊桑.弗洛姆》(Ethan Frome)更奠定其名氣及地位。

    在那個現實主義文學的金色年代,華頓往來的對象多是作家及藝術家,包括她一生的摯友,知名作家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以及費茲傑羅(F. Scott Fitzgerald)、安德列.紀德(Andre Gide)、辛克萊.路易斯(Sinclair Lewis)、尚.考克多(Jean Cocteau)、傑克.倫敦(Jack London)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華頓對園藝設計非常感興趣,作品中處處展現對建築與室內設計的獨到想法,事實上她的第一本出版著作就是《住宅裝潢》(The Decoration of Houses)。除了著書,她更在麻薩諸塞州建造了一座喬治亞風格的莊園「山峰」(Mount)與偌大花園,早年她在此處完成不少作品,也招待過不少美國名流。該莊園至今仍於每年5至10月間對外開放。

    1913年,華頓與出軌的丈夫離婚,並移居巴黎戮力寫作,此後餘生多在法國度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華頓組織起慈善收容所安置難民。戰爭期間的善行,讓她於1916年獲法國政府頒發騎士榮譽勛號。

    1920年出版《純真年代》,隔年榮獲普立茲獎,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作家。1923年她也成為首位獲得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學位的女性。此外,華頓更於1927、1928及1930年三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根據華頓在自傳中的說法,《純真年代》的創作來自於一戰後的失落感,以及摯友亨利.詹姆斯的逝世。她如此寫道:「於此同時,我回到了一個對我而言早已消失的美國童年回憶,並找到短暫的逃避。但愈發明顯地,我成長並形塑我的那個世界,已經在1914年被摧毀了。」

    她的小說題材廣泛,尤以描寫美國上流社會的世態風俗見長。她對南北戰爭後美國時代變遷與新舊價值的交替深有所感,包括新興資產階級大刀闊斧地闖入保守衰敗的貴族資產階級世襲領地,社會階級與經濟結構的脫鉤、迅速解體與重新組合,這些都在華頓的作品中充分展現。她善於用雋永的語言和細膩的文筆,把事件、人物及人物的心理活動刻劃得栩栩如生。這種反映人物內心世界、針砭社會時事的小說風格,被評論家譽為心理現實主義的代表。除此之外,華頓的作品充斥著許多獨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被後世許多女權主義者加以推崇,視其為女性意識的先驅。

    經歷一場嚴重的中風後,1937年8月11日,伊迪絲.華頓離世,長埋於法國凡爾賽的美國人墓地。

    譯者簡介

    賈士蘅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學士、考古人類學系碩士,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及藝術史系博士班肄業,威斯康辛大學中文系博士班肄業。現從事自由翻譯。

    媒體推薦

    「《純真年代》是華頓公認的傑作,為她贏得1921年的普立茲小說獎,使她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美國女性作家。
    「變遷」是小說的重要主題,華頓回顧鍍金時代的紐約上流社會,批評中夾雜懷舊;
    而不同時代的文學品味與價值觀,也讓文本的解讀隨之變化。
    不變的是華頓優美的文字寫作、高超的小說技巧與難忘的人物刻畫,值得細品。」──李欣穎,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時代媒體世紀推薦

    「話語幽微,行止如儀,卻感受到在禁錮的心靈中,有股火熱的激情正蔓延燃燒。」
    ──耶魯大學英文系教授 William Lyon Phelps,《紐約時報》,1920

    「二十世紀最棒的小說之一……文學上永遠有其一席之地。」
    ──《紐約時報》書評,1920

    亞馬遜讀者熱烈推薦

    「這本小說中有太多令人喜愛的地方了,就像一件藝術品一樣迷人。」

    「才讀完前面五個章節,這本書就名列在我的最愛書單中!」

    「伊迪絲.華頓筆下的男主角如此動人,是我在小說中遇見的最佳男主角之一。」

    「十六歲、二十七歲讀這本書時,我就深受感動,每一次閱讀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對於書中角色、場景熟悉的感覺排山倒海而來,第二次閱讀時尤其獲益良多。」

    「我有一股強烈的預感:在有生之年,我會多次重新閱讀這本小說。我樂見如此精緻的小說會在書架上,靜靜等待我前去與它相聚。」

    「最後一章尤其是命運的典型,數十年飛逝,人事變幻,流露出一種幡然悔悟的感受,一切盡在不言中。最後幾頁小說總讓我哽咽不已。」

    「該是公開我心中的祕密了,各位,我愛死了《花邊教主》(Gossip Girl)……。但《純真年代》對我來說,是一本在敘述、情節上表現得更優美的《花邊教主》。」

    「我是伊迪絲.華頓的書痴,對我來說,她的書就像是珍.奧斯汀的翻版。」

    「伊迪絲.華頓的文字優美、絢麗,傾盡紐約的奢華風情,同時也緩緩訴說窒息的絕望感。她敏銳的諷刺文字,以及如實還原老紐約的社會百態、期許女性追求自由,都值得人們一讀再讀。」

    「我在二十多歲時讀過這本書,隨著年紀不斷增長,我非常慶幸自己曾經讀過這本著作。我太愛這本小說了,因為它始終訴說著無償的愛和錯過……小說最後一章描述十九世紀紐約人的想法,令人熟悉又感同身受。」

    「我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為什麼到了三十歲才開始看伊迪絲.華頓的小說。我擁有這本小說好幾年了,但直到看了原著電影後,深深受到電影旁白吸引,才回頭去看小說層次分明的敘述。我相信,不同生活背景的人對伊迪絲.華頓所描述的上流社會,都將有不同領悟。」

    「我原本對這本小說不抱期待,最後卻發覺自己深陷其中、無法自拔。小說關於情慾、禁忌之愛相遇的段落,勾住了我的目光。……這個故事觸動了我的心,所以我很快就看完了小說。」

    「在看小說的同時,我不自覺地把《傲慢與偏見》和《大亨小傳》拿來和《純真年代》做比較,它們都是優美的經典小說,也都敘述了上流社會的名流貴族,但沒有一本的眼界像伊迪絲.華頓的《純真年代》一樣,道出上層階級的真實面。」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7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