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恨的囚徒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

Prisoners of Hate : The Cognitive Basis of Anger, Hostility, and Violence

10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1/0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095812
  • eISBN: 9786267095836
  • 字數: 199,196
紙本書定價:NT$ 520
電子書售價:NT$ 364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除了日常生活中難免的人際衝突,隨著網路操作而愈發激化的政治與社會議題,種種仇恨現象在社群網站或新聞媒體上屢見不鮮。烏俄戰爭與新納粹問題,美國的BLM運動與各類種族歧視爭議,在在顯示這世界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和平。
  
  本書運用認知心理學,剖析仇恨、敵意與暴力背後的真實動機,出版至今超過二十年,但從來不曾過時。

  《忿恨的囚徒》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各種形式的暴力的看法,並為解決這些關鍵問題提供一個堅實的框架!

  【重新梳理認知,讓大腦不再被憤怒、敵意與仇恨綁架!】

本書特色

  ★「認知療法之父」將認知療法拓展到社會問題的經典鉅作
  ★出版二十餘年,在族群分化益發激烈的當代依然切中時弊
  ★深入淺出,援引臨床與歷史案例,感同身受更能身體力行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特別收錄「拖延掰掰•圖解拉頁」 [5大心理成因,12項克服技巧,一次就上手] 診斷你的拖延類型,根治你的拖延毛病 40年讀者口碑 ╳ 拖延症自助經典 關於拖延症最全面的心理解析、最精準而持續的12種克服技巧

  • 電子書: NT$ 255

    瑞典NO.1暢銷非文學書! 感動100,000,000人、享譽全球的勵志大師重磅力作! 榮獲2023年 Storytel Awards最佳非文學有聲書! 售出台、英、瑞、芬、立、丹、愛、義、匈、挪、波、日等24國版權!

  • 電子書: NT$ 210

    ★讓人生為之一變的全新經典,終於誕生! ★日本亞馬遜年度冠軍書,連續300天長踞暢銷榜,街頭巷尾人手一冊! ★榮獲日本2014年商業書大賞第三名,作者古賀史健榮獲評審特別獎! ★獲選《經理人》雜誌2014年4月商管選書。 ★戴爾.卡內基:「阿德勒是畢生研究人類及其潛力的偉大心理學家!」 ★...

  • 電子書: NT$ 294

    自由,是積極的實踐,還是模仿的遊戲? 佛洛姆享譽世界、洞見人心的經典 影響現代人精神生活最深遠的社會心理學巨著 什麼是自由? 現代人如何理解/誤解所謂「自由」? 人為什麼逃避自由? 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嗎?

  • 電子書: NT$ 280

      那些至關重要的事,想說給你聽   《愛的藝術》給你勇氣版,讓人重新思考愛的本質——   學習愛,對愛無畏,感謝生命中的所有相遇   第一本談愛的經典——《愛的藝術》   台灣四、五年級生的青春讀本   世紀新譯本風靡Z世代      韓國天團BTS推薦給歌迷的精神指引   34種語言版本.全...

  • 電子書: NT$ 294

    ~好想獲得真正的「幸福感」!~ 用幸福荷爾蒙養成術, 打造成熟又自在的「快樂大腦」!

  • 電子書: NT$ 280

    哈佛教授的「尋找快樂課程」,堂堂爆滿,已幫數千人找回幸福 現在,你只要打開本書,就能上到這門課! ★用科學方法,累積快樂,實踐真正的幸福!★ 從發展心理學到神經科學,擺脫焦慮、自我懷疑與比較 讓快樂不再是天生特權,而是後天可以鍛鍊的能力 透過哈佛教授的七堂課,一點一滴練習快樂,為你的幸福鋪路

  • 出版日期:2025-03-27
    電子書: NT$ 320

    誰能專注,誰就能得到一切! 專注力提升之後, 時間、健康、成果、幸福全部跟著到手!

  • 電子書: NT$ 434

    唯有創造一個健全的社會 人才能擺脫異化 與世界建立愛的關係 《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尋》續篇 佛洛姆社會心理學經典,全球暢銷3百萬冊 繁體中文全譯本首度上市 沒有幸福的個人,何來健全的社會? 當人成為工作的機器,物質永遠無法填補心靈空虛 佛洛姆為當代人勾勒真正的理想生活

  • 特價 電子書: NT$ 327

    父女之間隱微的共謀,會對她的女性特質造成傷害。 ──茉琳‧莫德克 妳也是追逐父親身影,不惜犧牲自我的「好」女兒嗎? 有一種女性,是「屬於父親的女兒」。彷彿無形中與父親結盟,她繼承了父親英雄般的才華和使命,備受寵愛、深受栽培,在主流社會舉止得宜、成就斐然,卻對自身的意義感到迷失,難以與女...

  • 電子書: NT$ 240

    §心理學大師阿德勒談 “不完美” 的第一本不朽經典§ §忠於原典全新翻譯,最為貼近大師的思想與智慧§ 人,因不完美而奮發向上。 而人生,會因不完美而更趨完美! 阿德勒首創「自卑情結」一詞 首度將「補償作用」運用於心理學 更開創了心理自助運動的先河──幫助人們與自卑感共存共榮,擁有有益的人生目標,...

  • 特價 電子書: NT$ 297

    花錢是每個人天天在做的事 吃喝玩樂、交際應酬、買車買樓 為什麼花、要花多少、值不值得? 你知道自己的金錢心理嗎?   ★★★★Amazon.com商業理財百大暢銷書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2017年最佳商業書 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翹楚丹‧艾瑞利「吸金」力...

  • 電子書: NT$ 322

    全球暢銷1,000萬冊,批判資本主義的聖經。 與《愛的藝術》同樣廣受歡迎的必讀經典!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讚譽: 《擁有還是存在?》是精神領域的非凡典籍, 佛洛姆是人類的偉大啟蒙導師。

  • 特價 電子書: NT$ 375

    只要找回自己的聲音、尊重自己所是, 並以神聖陰性為本質的自傲之姿……我們一定能夠破除所有障礙,開創新局。 ———本書作者寫於30週年版前言——— 本書的寫作與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名著《千面英雄》有密切關係。作者茉琳.莫德克為榮格分析師,她認為該書的英雄之旅僅屬於男人,其追尋的旅程也不符合女性的經...

  • 特價 電子書: NT$ 299

    本書適用於初學心理學的學生,也適用於透過大眾媒體對心理學知識有些了解、又想知道如何評價這些資訊之合理性的廣大讀者。  

  • 電子書: NT$ 364

    美國社會心理學大師海德特 改革道德倫理觀經典著作   心智一分為二,如同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騎象人的工作就是服侍大象。 正義之心如同舌頭,有六種味覺受體。 人類是百分之九十的黑猩猩加上百分之十的蜜蜂。 道德凝聚人心,卻也令人目盲。    

  • 電子書: NT$ 294

    ●暢銷歐洲各國最受歡迎科普著作● 榮獲4項荷蘭國家大獎:2項文學大獎、2項科學大獎 入圍英國Aventis科普圖書大獎決選 從記憶的形成到記憶的磨蝕—— 記憶不只刻畫人生的風景,更是我們的人生。

  • 詳細資訊

    「認知療法之父」亞倫.貝克教授經典之作
    探究最具破壞性的人性陰暗面,看見重新點燃善意的可能
    暢銷超過20年,授權7大語言版本

      ★婚前幽默風趣,婚後輕浮花心?從佳偶到怨偶的心理轉變,如何發生?
      ★為什麼政治光譜愈是極端的人,就愈是認為自己是正義的?
      ★納粹德國、紅色高棉與其他種族/政治迫害暴行,都從「貼標籤」開始?

      家暴問題、政治分化,國族戰爭
      透過認知心理學的視角,看清所有暴力衝突背後的本質
      解開「自動化思考」的枷鎖,不做失控的「烏合之眾」!

      ◤施暴的同時還自以為正義,當心「認知扭曲」的陷阱

      「認知療法之父」亞倫.貝克教授以其對「認知(行為)療法」的研究享譽全球。在本書中,貝克教授運用該療法的原理原則,進一步剖析人性陰暗面中憤怒與敵意是如何湧現,又是如何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破壞性的後果。

      透過深入淺出的案例,你會發現:原來從夫妻爭執到家暴事件,到種族滅絕和國際戰爭等,所有人類社會中會出現的暴力行為,其基本構成都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挫折反應,有著相同的認知運作模式。

      ◤族群矛盾激化的當代,追尋和平進步願景的必讀之作
      
      除了日常生活中難免的人際衝突,隨著網路操作而愈發激化的政治與社會議題,種種仇恨現象在社群網站或新聞媒體上屢見不鮮。烏俄戰爭與新納粹問題,美國的BLM運動與各類種族歧視爭議,在在顯示這世界並不如我們所想的和平。
      
      本書運用認知心理學,剖析仇恨、敵意與暴力背後的真實動機,出版至今超過二十年,但從來不曾過時。

      《忿恨的囚徒》將徹底改變我們對各種形式的暴力的看法,並為解決這些關鍵問題提供一個堅實的框架!

      【重新梳理認知,讓大腦不再被憤怒、敵意與仇恨綁架!】

      ✽別人的亮眼表現,總是容易讓你感到難堪?小心大腦「敵對框架」的陷阱!(見第一章)
      
      ✽面對打針的皮肉之苦,幼兒會踢打哭鬧,大人則稍感焦慮,差別在於對事件意義的解讀。(見第三章)

      ✽伴侶詢問購物選擇或請求協助,芝麻小事卻讓我們一秒暴怒?因為我們懷抱錯誤信念而不自知。(見第五章)

      ✽儘管有個體差異,暴力行為不盡相同,但施暴者們往往都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見第八章)

      ✽檢討性侵受害者的衣著為什麼不對?因為這種「文化迷思」只是為施暴者提供合理自身行為的藉口。(見第八章)

      ✽最慘烈的「藍綠惡鬥」或許發生在西元六世紀的君士坦丁堡,支持藍綠兩隊賽車手的群眾在競技場激烈鬥毆,上萬人傷亡,城市大片區域焚毀。(見第九章)

      ✽與施暴者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相同,國家間的戰爭為了師出有名,領導者容易對國民宣傳自己的國家如何受害、敵國如何強大與邪惡。(見第十一章)

      ✽要想讓世界更加和平,宣揚道德有時會有反效果,波士尼亞大屠殺中,行凶者在錯誤信念影響下反而認為自己在伸張正義。我們更需要的其實是同理心。(見第十二章)

      ✽運用認知心理學的策略,仔細識別事件的意義,思考另一種解釋,修正自己的信念,你可以不用愈想愈氣!(見第十三章)

    本書特色

      ★「認知療法之父」將認知療法拓展到社會問題的經典鉅作
      ★出版二十餘年,在族群分化益發激烈的當代依然切中時弊
      ★深入淺出,援引臨床與歷史案例,感同身受更能身體力行

    作者簡介

    「認知療法之父」:亞倫.T.貝克(Aaron T. Beck,1921-2021)

      美國精神科醫師、賓州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名譽教授、貝克認知行為治療研究協會(Beck Institute for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的創辦人及榮譽主席,被譽為「認知(行為)療法之父」。

      身為世界知名精神醫學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者、教育家,其生涯榮獲超過十八項重要獎項與榮譽,包括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Lasker Award for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以及來自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美國心理學會、美國精神病理學會的獎項。曾獲《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期刊評選為「塑造美國精神醫學面貌的美國人」與「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五位心理治療師」之一。知名醫學媒體《醫景》(Medscape)評選過去一個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醫生中,貝克名列第四。

      出版有著作多本,廣獲讚譽。

    譯者簡介

    蔡心語

      喜歡文字,喜歡研究身心健康,譯著數十本。近期譯作有:《撫平焦慮與委屈受傷的「情緒素描」》、《相信你自己》、《我想過得比去年好一點》、《與焦慮和解2》。

    媒體推薦

    好評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意中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夏瑄澧 Youtube《Sherry's Notes 雪力的心理學筆記》主持人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陳璿丞 精神科醫師、析心事務所所長
      楊嘉玲 諮商心理師、啟點文化共同創辦人
      劉仲彬 臨床心理師
      蔡佳璇 臨床心理師、哇賽心理學執行長
      鄧惠文 精神科醫師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鐘 穎 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家

    心理學權威一致盛讚

      「本書對人類最急迫的挑戰──仇恨的原因與預防──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在亞倫.貝克諸多重要著作之中,這本可能是他帶給人類的最大禮物。」──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作者

      「亞倫.貝克汲取出畢生科學研究與治療經驗,……他的職業生涯致力於展現如何訓練人性的理性面,以克服不著邊際的進化需求所帶來的殘忍無情,以及個人創傷造成的悲劇結果。透過減少利益衝突之外的那些錯誤判斷與未經處理的衝動,不論是一般大眾或者專業人士,本書都能幫助你把人類的理性用在最重要的地方。」──伊恩.S.路斯蒂克(Ian S. Lustick),賓州大學政治科學系主任
      
      「這本偉大的跨領域著作,為認知行為療法冠以終身成就。用以解釋個人暴力的公式,如今被發現同樣也適用於集體暴力。冷戰期間,西方世界還有個方便的遠方仇敵;而今北約主宰世界,近鄰們卻開始攻擊彼此。本書來得正是時候,論據嚴密且舉例生動、描繪鮮活。」──大衛.戈德堡爵士(Sir David Goldberg),倫敦精神醫學研究所教授

      「憂鬱症的頭號權威將他的臨床雷達轉向憤怒和敵意的認知源頭。正如貝克博士所示,仇恨和暴力給受害者和施暴者都帶來了痛苦。敵意與憤怒可能成為習慣,但就像其他壞習慣一樣,也可以被打破。這本好書能夠為你提供幫助。」──大衛.T.李肯博士(David T. Lykken, Ph.D.),明尼蘇達大學心理學榮譽教授

      「一部當今世界正需要的精彩之作。貝克博士同時發揮了博學與創見,創作出這本驚人實用且絕不簡單的建議與洞察之書。」──愛德華.M.哈洛威爾醫師(Edward M. Hallowell, M.D.),哈洛威爾認知與情緒健康中心創辦人

      「這本價值連城的書告訴我們,就算是最極端的仇恨與暴力形式,在一開始也是源於對他人的貶低與去人性化、將他們視為敵人,即使對方是我們的妻子和丈夫。非常重要的是,本書還提供了補救措施,也就是改變我們思維的方式,好讓我們過上更有愛的生活。」──厄文.史塔布(Ervin Staub, Ph.D.),麻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心理學榮譽教授

      「在這本重要著作中,美國最傑出的精神科醫師之一,利用她豐富的臨床經驗、個人智慧與學術知識,對人類心理的陰暗面提供了引人入勝的描繪。」──羅伊.F.鮑梅斯特(Roy F. Baumeister),《增強你的意志力》共同作者

    名人、媒體高度推崇

      「我讀過貝克醫師的一本書,《忿恨的囚徒》,我認為這本書幾乎可說是佛家的著作了。」──達賴喇嘛

      「一份令人深思且最為即時的報告。」──《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貝克的寬闊視野;關於偏見、利他主義與政治心理學的寶貴總結;以及對這重要議題的樂觀、人性與理性的處理方式,值得推薦給大眾與專業讀者。」──《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讓人嘆為觀止的閱讀體驗。貝克的解釋如此清晰、明顯且實用,讓你感受到一股希望。本書是對世界上最重要的心理學理論的清晰評述,實際上也是一本關於如何預防暴力的實用手冊……一本能夠把這麼多重要的事情做好的書,我們只能稱它是一部傑作。」──《費城詢問報》(The Philadelphia Inquirer)

    亞馬遜讀者極致好評

      時至今日依然適用
      這本書在今日依舊實用,因為貝克不僅討論了親密關係中的暴力,還討論了集體暴力,包括戰爭中的意象和誤解。……他強調在決定應對措施時需要了解攻擊者的想法;拓寬我們的視野,將「異族」視為人類,就像我們自己一樣;承認雙方都存在偏見。在衝突時期,我們需要記住,同理心、合作、理性,與敵意和暴力一樣是人性的內在本質。

      明智地使用大腦
      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書。貝克為其理論在國際衝突、政治和戰爭層面的應用,提出了很好的論據。對於領導人為了政治目的而對民眾施加仇恨的歷史操縱,進行了很好的回顧。他清楚地表明歷史正在重演。無知不是福。

      很好地解釋了暴力與仇恨為何存在
      非常容易閱讀,適合大眾和專業人士。該主題的極端性質使這本書引人入勝。貝克著眼於敵意和仇恨的根本原因,在這個過程中展示了暴力動機的來源。

      在媒體和常識話語中,實施暴力行為的個人和團體,被簡單貼上怪物、狂熱分子、邪惡等標籤,卻沒有人質疑他們背後的動機,以及他們為何會有這些行為。貝克不僅說明了原因,還展示了使用認知行為療法技術來加以改善的簡單系統。

      你可以在自己和他人身上測試本書中的論點。這種理解偏見、敵意、仇恨和暴力的方法,很容易應用。我在與他人辯論有爭議的話題時使用過,效果非常好。
      
      總體而言,這是一本非常令人愉快的讀物,與大多數流行的心理學書籍不同,它提供了一個系統,讓你可以在日常中輕鬆使用,以了解他人的動機。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494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