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有毒

掙脫束縛療癒母女關係,與自己和解【附錄「情緒筆記」:四步驟消化負面情緒】

1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11/14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044759
  • eISBN: 9786267044766
  • 字數: 70,456
紙本書定價:NT$ 390
電子書售價:NT$ 27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妳在痛苦什麼?又在逃避什麼?妳能為自己做點什麼?
每一個受困於母女關係的女兒,都有一位內心同樣傷痕累累的母親,
如果妳被折磨得想去看心理醫生,那麼強烈推薦妳先看看這本書。
走出她對妳的限制,更自由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妳的大腦中是不是常有這樣的警報器:
一冒出「媽媽不好」的念頭,就會自動將它掩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2023年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當月最佳書籍 正因為你們是特別的,所以才能比其他人更能察覺萬事萬物的變化, 現在,那些貼在你們身上的「敏感」一詞,將不再是缺點,而是比別人更加優秀的關鍵   「別那麼敏感!」、「你的反應為什麼這麼大?」   即使你不想有過大的反應,卻往往被一句話、一個動作影響了自己, ...

  • 電子書: NT$ 315

    不論是職場、家庭,生活中總是充滿許多負面情緒,唯有正視並妥善修復,才能讓身心處於平衡的安適狀態。

  • 電子書: NT$ 266

    美國亞馬遜書店4.4顆評價 知名精神科醫師 為不知該如何是好的你,最專業的書寫!

  • 電子書: NT$ 259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 電子書: NT$ 300

    高敏感系列銷售突破200,000本 拯救全球15億人口的心靈之書 美日韓德法24 語種版權狂銷! 丹麥心理治療師伊麗絲‧桑德 擄獲全世界敏感族的心理課 ★繁中版獨家·作者親寫印簽序言★

  • 電子書: NT$ 379

    關於焦慮的全新洞見! 「焦慮是認識自我的一則邀請,而非必須被解決的病情。」 精神科醫師──艾倫・沃拉

  • 電子書: NT$ 273

    說出心中的話,可以讓人轉化,甚至拯救生命。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愛人與讓自己被愛,以及享受美好生命的精采之作!

  • 電子書: NT$ 266

    全美Kindle(運動健身榜)銷售TOP 1 《富比士》雜誌「20位最啟發人心的女性推特作者」;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師、知名TED講者、暢銷作家 凱莉.麥高尼格最新力作! ►你也覺得越老越沮喪嗎?成年後,大腦感受快樂的受體,每10年流失13%! ►不是運動帶來的喜悅使你堅持;而是身體為了讓你堅持,...

  • 電子書: NT$ 245

    壓抑、否認、投射、鴕鳥心態…… 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對自己說的謊。 這本書,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不舒服。 卻能忠實地告訴你,你發生了什麼事……

  • 特價 電子書: NT$ 297

    如果你總是過度用力,總有一天會筋疲力盡 26個踏實感的練習,帶領你邁向真正、持久的成功之路

  • 電子書: NT$ 284

    心,是打開你健康體態的原力鑰匙! 心理師揭開12個「瘦不了」地雷, 5大策略教你減去身心負重,不復胖!   你知道心態可以改變體態嗎? 或許,你需要的不只是減去身體重量,而是重塑身心狀態。 從內在強化到習慣建立, 讓諮商心理師帶你由心出發,打造健康美好的自己...

  • 電子書: NT$ 280

    瘦下來的關鍵不是少吃多動, 而是揭開我們最不願承認的事實, 看見埋藏心中變胖和想瘦的為什麼, 找到躲在脂肪背後那個原來的你。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胖子,減肥以後又復胖,根本理所當然。 假如你認為自己是個瘦子,變胖以後該做的,不過就是「復瘦」而已。 不要說你從小就胖,每個人出生時都差不多...

  • 出版日期:2024-10-01
    電子書: NT$ 300

    情緒諮商╳自我覺察╳感恩日記╳書寫療癒 ★風靡全球,最貼近心理諮商的自我認知管理術! ★法國心理師專業設計的陰影演練書!10個角度一網打盡心中的小惡魔。 ★最犀利的靈魂拷問,花式提問引導高度情感共鳴。 ★收錄真實諮商個案,精彩的陰影故事包你眼界大開。

  • 電子書: NT$ 336

    學習超過25種經心理治療師認可的工具 從如何提升自我認同、找出價值觀,到克服不良習慣和情緒管理 幫助你發現一個更健康、更快樂的自己 本書不能代替治療……但它能提供增進心理健康和福祉所需的技能。

  • 電子書: NT$ 455

    21世紀,重返佛洛伊德,重新理解佛洛伊德 所有重要的事件都銘記或鐫刻在心中的某個地方,我們的任務是要找到通達它們的方法。

  • 詳細資訊

    有毒的母愛對我們的消極影響,並不會因為不承認、不去看就自動消失。越是輕描淡寫、越是壓抑、不肯承認,越在無形中控制我們。看似沒問題的母女關係,卻可能是人生難題的關卡所在!
     
    ◆有的媽媽不重視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認為只有努力學習,未來才能幸福,因此事事限制或打壓孩子:「這個東西有什麼用?」、「妳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有的媽媽控制欲強,一直干涉孩子:「妳要是不聽我的,將來一定會後悔!」、「那個人不好,不要和他當朋友。」、「為什麼沒接電話,妳在做什麼?」
     
    ◆有的媽媽用愧疚控制孩子:「媽媽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都是一家人,妳還跟我計較這個,會不會太不孝順了?!」 
     
    ◆當女兒意識到自己在反抗母親時,也許表面氣勢洶洶,內心卻有很多複雜的感受:自責/無助/內疚/失望/恐懼。當母親意識到孩子在反抗時,同樣有各種複雜反應:憤怒/傷心委屈/被背叛和被拋棄感/焦慮和恐慌/被害妄想。
     
    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自己成年後的性格、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甚至是工作表現和人生發展,都深受童年經歷與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人就算常年遭受心理折磨、感到痛苦不堪,也不願意指責母親。我們都希望母愛無私、溫情、付出……。事實上,母親對孩子的愛可能存在人性的陰暗面:自私、控制、情緒勒索……。
     
    看似大度的「放下」,常常讓妳誤以為自己「已經好了」,
    其實內心的傷口一直在暗暗流血,因而帶來慢性的憂鬱、煩躁或身體症狀。
    為了掙脫不健康的母女關係,很多人會「試圖去理解母親」,下意識地希望藉此來「迅速達成虛假的諒解」,然而理解只是理解,不意味著其他,理解母親不表示要包容她的所有行為,妳仍然可以對她生氣、講道理,在一段關係中,不解決過去留下的問題,雙方就很難輕鬆且自然地往前走。 
     
    探索母親給女兒的束縛,不是要批判、指責、報復或決裂,是要找出痛苦的根源,滿懷感激地與母親保持界限,不要期待她改變——跳脫對立,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學會自我同情、自我認同,開始自我覺醒,坦然做真實的自己,改善身心狀態,掌控自己的生活。
     
    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心理師的諮詢實務經驗,以「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結構,剖析十五種不健康母女關係的根源、表現和影響:
     
    ★焦慮、控制型的母親和備感束縛的女兒 
    →表現:讀書、考試填志願、找工作、買房、擇偶、交友等,都必須先經過母親同意。
    →影響:母親不願體會失望的感覺,當得不到回應時會加大控制力度:以強勢手段壓制和掌控女兒,或用弱勢手段讓自己顯得可憐,甚至無意識地引發某種身體疾病,以此脅迫女兒屈服。

    ◆理解根源:母親既不是素質低也不是凡事想不開,只是心靈還活在過去匱乏的創傷中,生存安全感不足,因此保存最佳生存策略;母親早年可能沒有穩定的情感依戀對象,下意識地希望女兒來扮演這個角色。 
     
    ★姐妹式母女關係——親密與排斥的混合
    →表現:女兒和母親的關係很平等,像姊妹一樣。有時母女親密無間,團結向爸爸提出要求或一起奚落、反抗他。
    →影響:母親遇到事情時可能無法獨當一面,或是不斷拖延、逃避、依賴,把女兒推到前面。女兒凡事會直接找父親商量,開始承擔家裡的責任。女兒能向母親學習的東西太少,要花費比同齡人更多的精力為自己尋找性別榜樣。
     
    ◆理解根源:母親心理上不成熟,可能是創傷卡在某處,沒有機緣和滋養來重啟她的成長之路。一旦女兒在心理上比母親成長得快,家庭關係便會轉入其他模式,例如女兒取代了母親的位置和父親撐起家,保護母親。
     
    糾纏的親子關係,如何解脫?
    正視問題,是修復的開始。
     
    有效的心理諮商,不是避開過去造成的痛苦或尋求迅速的解決方案,而是承載、消化和穿越它們。在一段關係中,理解對方也許不是必要的,但唯一必要的是認識自己!真正的自我覺醒,往往伴隨對自己更深刻、更持久的理解,這能讓母親和女兒在糾纏羈絆、互相折磨的相處中看清母女關係的本質,走出代際創傷,最終成為相互獨立的個體,為自己打開新的自我成長空間——
     
    ★寫封信給母親,不論她在或不在,表達自己的委屈、傷心、憤怒、恐懼、無助等,喚醒和母親相處的最初記憶、溫馨的互動。
    ★當心裡對母親有所觸動時,及時把想法和感受寫下來,而非使用手機紀錄。
    ★若妳對書中的一句話或某些段落很有感觸,表示它是一個線索,能帶妳來到記憶深處,回顧過去沒有了結的事件,妳可以寫下或畫下來。
     
    本書不是要幫妳改變和母親的關係,是要幫妳回顧、反思、梳理母女關係,消除她留給妳的不良影響,因此必須嘗試理解過去的經歷,釋放對母親的各種負面情緒和痛苦,藉由看到自己內心的傷痕,將承受過的所有傷痛轉化為解放自我的力量,真正從積壓已久的關係痼疾中走出來。 
     
    專業推薦
     
    書中按照心理諮詢三大問「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安排結構,分別介紹了母女糾纏的定義,母女糾纏的類型及其成因,以及療癒方法。于玲娜老師譯介關於母女糾纏的著作多年,終於寫出此書,匯聚研習心得。——李孟潮,心理學博士、精神科醫生 
     
    這是一本值得所有女性讀一讀的書,因為女性所遭受的心理困擾很多都源於自己和母親的關係,透過了解不同類型的不健康母女關係,你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與母親的關係如何影響和塑造著自己,也能更好地接納自己,並走出她對你的限制,更好地過自己想要的人生。——Susan Kuang,《斜槓青年》作者
     

    作者簡介
     
    于玲娜
     
    浙江大學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督導師,日本東京映心堂心理創辦人。具有十多年心理諮詢從業經歷,超過一萬小時諮詢經驗。在憂鬱、強迫、焦慮、恐懼、疑病以及身體化問題、輕度人格問題、女性成長、創傷陪伴等方面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長期撰寫心理學文章,並開設知識課程「如何與人格障礙型家人相處」,廣受歡迎。著作有《我抑鬱了嗎:抑鬱者自救指南》,翻譯作品有《母愛的羈絆》、《為何母愛會傷人》、《回憶、夢、思考:榮格自傳》等。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78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