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心理學與理心術:心靈的社會建構八講

  • 出版日期: 2018/12/1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71360
  • 字數: 200,350
紙本書定價:NT$ 560
電子書定價:NT$ 560
電子書售價:NT$ 392
電子書特價:NT$ 333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心理學不能夠老是以為可以討論「心裡面」的東西,而是需要用人的周邊事情來幫助我們理解「心」,才可以把「心理」的話語說清楚。──宋文里

  當主流心理學社群熱衷仿效物理學建立「標準情境」來研究人的心智運作模式時,作者宋文里教授不以為然,另闢蹊徑。他從後現代社會建構論出發,引領我們從日常話語溯源,檢視個人與天地、與他人、與自己的關係,試圖勾勒出我們文化脈絡下的「心靈」真貌。

  「心」,象形字,畫的是心臟,漢字裡有大量以「心」為部首的字,意味什麼?

  「靈」,若將之拆解,會發現是「巫師念咒(三個口)祈雨」,這種遠古時期再自然不過的天人溝通,為何現代人對它的態度是欲拒還迎?

  這個「欲」的主體,也就是山谷的「谷」字,到底又是指什麼?問題又來了。

  再看看「愛」,從古文來看,是上下兩隻手抓著心,這是我們理解的「愛」嗎?古時中國人會對人說「我愛你」嗎?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6

      ★IG 25,000粉絲熱烈期待,最會說故事的書店員★   不只給喜歡閱讀的愛書人,   更想給每一位努力過好生活的普通人。   安慰打氣、會心一笑、感受幸福──   書本就是可以享受獨處,也能表達心情、共享時光的神奇道具。

  • 特價 電子書: NT$ 548

    透視「文化將挑戰或鞏固階級」的起點之書! 法國思想大師布赫迪厄扛鼎巨作 二十世紀文化社會學最經典必讀 出版逾四十年,法文直譯.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 電子書: NT$ 434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 出版日期:2025-04-29
    電子書: NT$ 266

    熱播醫療韓劇《外傷重症中心》 臺灣真人版!

  • 電子書: NT$ 315

    伍迪.艾倫、J.K.羅琳、黃子佼、親中藝人…… 文學、音樂、電影、藝術、脫口秀中的熟悉面孔, 做出糟糕的事時,他的作品該怎麼辦? 我們對創作者的情感與對作品的評價能分開嗎?

  • 電子書: NT$ 252

    【什麼是觀護人】 觀護人是鮮為人知的司法工作者,堪稱法律體系的邊緣人。 他們隱身各地檢署,不穿法袍、沒有「官」的頭銜,只是一個「人」。 目前全國平均在監人數5萬5千人左右,全國觀護人不超過240人,包括無期徒刑、短刑期,還有緩刑等,每位觀護人同時負責的案件通常是150件到200件。 每個觀護...

  • 電子書: NT$ 266

    「千萬不要學什麼世界文明史。 那種書要不充滿錯誤,要不極為膚淺。」 ──劉仲敬── 辛辣!醒腦!全面挑戰你的認知框架! 一個非典型歷史學家對人類文明的洞察與思索

  • 電子書: NT$ 245

    本書是資深社區關懷訪視員,與精神失序者及其家屬相遇的生命故事。 工作期間,他走進社區,凝視失序者的日常生活,聆聽家屬受苦的經驗。 作者將他訪視的所見所聞,透過二十個主題,呈現精神失序者在社區生活的「異」與「非異」,以及家屬面對的諸多難題。

  • 電子書: NT$ 266

    從研究生到現役學術工作者都適讀的轉職寶典 勇敢步出象牙塔,追尋更寬闊的職涯天空 讓高學歷不再成為求職包袱,找到發揮長才的真正跑道 離開學術界不容易。 從大學起,歷經近十年(或以上)學術訓練的準博士與博士們,往往抱著「或許能熬出頭」的期望,難以及時認清高教界嚴苛的就業環境可能不...

  • 出版日期:2010-09-01
    電子書: NT$ 490

    社會工作是助人的專業。但,為什麼要助人?如何助人?何謂專業?什麼是專業的過去?如何健全社工專業的未來?這類問題固然無標準答案,但社工同仁應該仔細去思考。社工同仁向來心地善良,任勞任怨,以服務為樂。但面對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面對源源不絕的個案,我們經常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社會工作理論》一書,從社工...

  • 電子書: NT$ 300

    在邁向超高齡化社會的日本,長照早已成為時代的關鍵詞。與此同時,在家照顧者抹殺家人性命的事件,也愈發頻繁地發生。這些當事人是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下手的呢?他們是如何被逼至絕境,最終跨越了那條界線?難道就沒有防止悲劇發生的對策嗎?為了回答這些疑問,NHK直接採訪了因不堪長期照護壓力而殺死親人的當事者,以及他...

  • 電子書: NT$ 196

    ★ 本書版稅將捐贈70%給思覺失調症工作團體 ★ 生動刻畫愛、寂寞、孤獨與奮鬥的故事,並忠實記錄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

  • 出版日期:2023-05-10
    電子書: NT$ 228

    ★死亡看似遙遠,卻又貼近生活 ★陪伴每個逝者走向最後一哩路 ★我是人生整理師,清理遺物,也撫慰各個不同的人生

  • 電子書: NT$ 130

    每個國家都有其歷史與文化的特色,日本也不例外。但日本與中國毗鄰,在文化上受中國文化之影響既深且鉅,因而中日兩國彼此間常有同文同種之稱。民國成立後,尤其在日本意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時候,同文同種的呼聲更是高入雲霄。他們侵略中國,認為是拯救中國以超拔列強壓迫。二次大戰前,這種觀念在日本普遍存在。...

  • 電子書: NT$ 280

    本書以學術研究為基礎,探討台灣一群從「康復之家」回到社區生活的住民經歷。 作者從精神病患、家屬以及康復之家工作人員三方的觀點切入,分析成功回歸社會的人,具備了什麼條件?而無法返家的人,又遭遇了哪些阻礙? 在一次次訪談中,作者展開了同理之旅,並在不同生命經驗中,發現共同反響的核心──精神病患盼望重...

  • 電子書: NT$ 252

    你要如何幫助那些無意接受幫助的人呢?  對置身於社會福利系統或司法系統,但毫無改變動機的個案,你該怎麼辦?  對於那些根本不認為自己有問題的個案,你要如何對他進行諮商?  你要如何和那些價值觀完全不同於你的人工作?  你要如何在協助他人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能兼顧對他們的管轄權?  本書提出具...

  • 電子書: NT$ 199

    本書是一部聚焦人生各階段成長與反思的作品,針對尋求方向與內在平靜的讀者設計,幫助他們在青春的迷惘、中年的壓力與晚年的沉靜中找到意義。本書涵蓋學歷的幻滅、愛情的遺憾、職場的潛規則、友情的淡去,以及財務與心靈的準備,結合真實故事與實用建議,讓讀者學會與自己和解、擁抱變化。不論你是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正在...

  • 詳細資訊

      在這本書裡,宋文里試圖建構一種「詩學為體,科學為用」的心理學,他回到語言的最初,用嚴謹的語源學態度抽絲剝繭,發現在漢語語境下的「心靈」之學,更像是一種「理心術」,是關乎「性命」、「天道」的學問,從來就不只是「心裡面」的學問而已。「生活中無處不是心理學。心理學的核心概念『自我』,其所在之處正是『散布在人的周遭』。」。

      本書由2015年宋文里以「心靈的社會建構」為題的八堂講課內容錄音稿謄錄改寫。宋文里將他的所知渾身解數地作生活化的表達,與學員作精彩的激盪。本書在相當程度上保留了課堂雙向對話的原貌,盼課堂師生共同建構出的論述,能引動更多人對生活與意義的省思。

    本書特色

      ◎「上追甲骨文,下探時髦語」的心理學,生動、白話,充滿博學又幽默的文化知識。
      ◎以後現代社會建構觀點,試圖勾勒更貼近我們文化與生活的心理學:形成一種「詩學為體,科學為用」的「理心術」。

    盛情推薦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翁士恆/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
      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副教授
      趙文滔/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伴侶諮商與家庭治療師
      顧瑜君/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作者簡介
    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Urbana-Champaign)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1986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文化心理學、論述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至今。

      宋文里勤於著述立言,2018年精選十餘篇未曾中譯的佛洛伊德作品,嚴謹翻譯、評註編成《重讀佛洛伊德》一書,帶給漢語讀者閱讀佛洛伊德之全新經驗,亦啟發當代人思索如何回應佛洛伊德拋出之重大問題。宋文里另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從文化心理學觀點談教育的本質》(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44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Kenneth Gergen)、《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Sheila McNamee & Kenneth J. Gergen)等學術專書。他的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刊載於各種學術期刊及雜誌。在學術研究之餘,他也喜歡畫畫,或寫寫童話、寓言和詩。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