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是佛陀開悟後,將他體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在禪定中,為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們講說,是為佛陀教法中的根本法輪。這些內容,後來就結集在有「經中之王」稱譽的《華嚴經》裡,流傳了下來。
《金剛經》係藉由佛陀與弟子須菩提間的問答,闡述「一切法無我」、「一切法皆空」的「般若空性」;一旦證悟了「空」、通透了「般若」,我們在人間,出世入世都能受用、皆得成就。 《成就的祕訣:金剛經》是星雲大師和大家共享佛法實踐於人間的信念:佛法是用來實踐的。我們不但讀經,並且要能夠「行經」,學佛是為了在人...
作者依空法師,一位僧人,一位文化人。 在佛法求真、文學求美,兩者交錯之下,十位文學家一生的神采風華,躍然紙上,別具風格。 中國古代政治對於文人最大的摧殘就是貶謫流放,特別是對心懷憂國愛民理想抱負的志士良臣,喪失真權實位、立德立功的舞台,更是一廢不復的絕望迫害。 看,他們面對人生悲喜榮辱時,如何...
《六祖壇經》為六祖惠能大師的言行錄,是中國佛教第一部白話文學作品,亦是禪學的偉大著作。全書除了有經文、註釋、譯文,星雲大師更將每品的重要思想濃縮為十個問題,以親切樸實的問答方式,闡述人的真心本性,讓我們認識「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生活修行,是一部充滿生命智慧的寶典。
佛光山一千多位弟子,每個人和師父都有特殊的因緣, 每個人一定私藏有許多和師父的精采公案和故事。 「人真、情真、文真」, 本書真摯真誠地呈現了一位大師的偉大典範。──依空法師 本書是三十二位有緣親炙大師以文字、圖片記錄三十二篇對星雲大師的追悼、紀念與懷思。三十二種因緣,三十二種身教言教,世...
淨土,指清淨國土、莊嚴剎土,是清淨功德所莊嚴的處所。是諸佛菩薩為度化一切眾生,在因地發廣大本願力所成就的。有彌陀淨土、彌勒淨土、藥師淨土、華藏淨土、維摩淨土、現世的人間淨土。
《維摩詰經》是大乘佛教、中國佛教史上重要的經典,可以說山河大地的密意皆在此中,各種對治煩惱,解答人生疑難,尋找身心安頓,在人間歡喜修行的法門,都能在此經找到答案。本經以維摩詰居士作為主角,闡述聲聞弟子與菩薩共同討論菩提、六度、四無量心、不出生死、不住涅槃、不斷煩惱、不捨眾生的真諦,及大乘菩薩應如何修...
八大人覺經十講 《八大人覺經》文字簡要,意旨清晰精準,有小乘出世的思想,也有大乘度眾的精神,是一部極精簡的佛教修行寶典。星雲大師講解此經,為「八大人覺」各立標題,八項標題,切中每一「覺」的宗旨。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帶領讀者將八種聖人之道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法華經大意 《妙法蓮華經》簡稱《法華...
《華嚴經》是佛陀開悟後,將他體悟到的宇宙人生的真理,在禪定中,為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們講說,是為佛陀教法中的根本法輪。這些內容,後來就結集在有「經中之王」稱譽的《華嚴經》裡,流傳了下來。
本書主要在解釋《四十華嚴》最後的「普賢十大願」,探討在現代這個社會裡,如何去實踐普賢菩薩的十個大願。在解說之前,概略講解《華嚴經》的傳譯、思想特色與生活修行。
當今佛教徒,如果能了解並奉行華嚴思想,就能體認佛陀平等的精神,平等可以說是佛教的宗要。
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在佛教諸佛菩薩中是有名的大願王,也稱「普賢薩埵」、「普賢大士」、「普賢如來」、「遍吉大士」等,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與金剛薩埵同體,可以說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門的護法。
普賢菩薩十大願,出自《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內容描述善財童子受文殊菩薩啟發,往南遊歷諸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之後,受學於普賢菩薩,成就佛道的修行內涵。
普賢菩薩的行願,不捨一切眾生,令一切眾生都能得到利益安樂。這十大願不僅是對聖賢,也是對自己、對一切眾生而發,是盡未來際永無休止的悲切願心,啟發我們要提起生命無限的熱情,完成自己,奉獻大眾。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