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上眼之前,為自己按個讚

被醫生宣判死刑後的美麗人生

How to Live When You Could Be Dead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5/3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537439
  • eISBN: 9786263537514
  • 字數: 53,345
紙本書定價:NT$ 360
電子書售價:NT$ 252
電子書特價:NT$ 25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 威廉王子親授女爵爵位.《太陽報》得獎專欄 ★
★ 上市首週空降暢銷榜.IG百萬粉絲感動相隨 ★

如果剩沒多少個明天,
你會如何過今天?

一個人的病痛,一家人的變故,
卻是許多家庭的寫照,每個人都可汲取的生命力量。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24

    對於前往死後世界的旅程,我已有了萬全的準備。 我也會親身實踐我提倡至今的離世之姿,面帶笑容、滿心喜樂地邁向往生。    通向死亡的疾病中,癌症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治癒後便可活跳跳地過日子;即使惡化,也不是馬上會過世,有機會善用剩下的時間,為今生劃下幸福的句點。 朝日俊彥醫師是日本臨終醫療觀念重要的...

  • 出版日期:2015-08-10
    電子書: NT$ 245

    病人與陪病者共同經歷病痛帶來的混亂與失序,時而堅強抵抗,時而脆弱焦慮,甚至憤怒崩潰。瑪莉安以極富詩意的凝鍊語句,書寫面對疾病的家常,在日日高速運轉的忙碌中,坦誠陪病者的真實想法,紀錄惶然無措的時刻,吐露自私、無力與掙扎的情緒。折磨苦難有盡,哀慟悼念無窮,縱然百般不忍,最終仍得放手。亡者已矣,回顧病榻...

  • 電子書: NT$ 224

    人似乎要站在死亡面前,才看得清生命的輕重。   每個冰冷的死亡,都留有生命的餘溫。 清掃死亡現場,一個最接近生命真相的工作, 近距離接觸遺體的清理師深刻記錄, 25個房間的人生故事,25個一輩子受用的人生啟示。  

  • 電子書: NT$ 245

    摯愛的你即將啟程,前往下一個人生階段 雖然獨行,但你不會孤單 因為有我的愛,永遠相伴 我願盡一切努力,讓你寧靜上路,了無遺憾 我會深深記住你的樣子、你的愛,永不遺忘 如果有一天,你即將道別這世界,會希望如何度過餘生? 如果有一天,親友生命來到盡頭,他還有什麼遺憾未了? 面對最終...

  • 電子書: NT$ 266

    跨界王 黃子佼 特別推薦 大體化妝師,一個神秘卻又令人好奇的行業。 一般人總覺得自己離他們很遠,但化過四萬具大體的小安告訴你——永別,總是比你想像中的近。 在她將近二十幾年的工作日常裡,不僅送別過經營之神王永慶、知名企業家嚴凱泰,也讓因空難而逝世的軍中高官們得以體面離開,除此之外,她還處理過各...

  • 電子書: NT$ 435

    死亡,讓我們看見深埋在生者心中的事物。   ★首本死亡職人訪談,直擊死亡最赤裸平凡的真面目★ ★亞馬遜「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 ★Goodreads高度好評,討論數直逼5.5K★ ★尼爾‧蓋曼(當代奇幻大師)、奧黛麗‧尼芬格(《時空旅人之妻》作者)、凱特琳.道堤(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等英美名...

  • 出版日期:2024-08-02
    電子書: NT$ 252

    [ 伴侶之間原本無可奉告的勇氣道別 ] 他不只一次說:「我寧可站著死,也不願跪著活。」 他已經要我開始尋找方法。 「請把這一切寫下來。」我丈夫說。 ★美國亞馬遜2022年三月選書 ★《今日美國》冬季最期待好書 ★《歐普拉雜誌》2022年最期待好書 ★美國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美國當代作...

  • 電子書: NT$ 307

    在香港從事殯葬禮儀師多年,本書作者啟程見盡無數個「最後的故事」。書中收錄其中十多個改編自他在晝與夜親歷工作的後事個案,也概說分享他由入行至今多載累積學習到的一些行業文化、歷史與知識,亦淺談一些相關社會現象及其所思所感。

  • 電子書: NT$ 266

    ※英國Amazon預購TOP 2※ 我們無法確定死亡何時到來,但看了這本書,你會珍惜死亡前活著的每一天! 癌末臨終前的人生整理,感動數百萬讀者! ▓面對死亡,我們才學會認清人生中哪些事重要,哪些事不重要。▓

  • 詳細資訊

    「若一心只想著病痛,靈魂會比身體早一步枯亡,
    尋找新的人生意義,才有機會長出新綠——儘管剩下的花期不長。」
     
    黛博拉,一位平凡的老師,三十五歲確診罹患大腸癌第四期,醫生宣判無法治癒,活過五年的機率僅有八%。對許多人來說,這是邁向終點的倒數計時,她的人生卻因此開始不平凡。

    她極力想擺脫的癌症夢魘,變成她心心念念的志業。她被迫中斷教職,但骨子裡的教師魂,讓她轉而透過專欄、部落格、podcast、社群平台提高大眾對於大腸癌的意識。更讓人為之動容的,是她在抗癌過程中所傳遞的「不認輸的希望」(rebellious hope)。威廉王子甚至親自造訪她家授予女爵爵位。

    就在本書即將成冊之前,黛博拉不敵病魔而與這個世界告別。她說:現在的你可能深陷某種煩惱,把事情看成天塌了那般嚴重,希望我的經歷讓你從更寬闊的角度看待原本的煩惱。

    停止執著於「為什麼是我」,
    「為什麼不可以是我」也是同樣合理的問題。

    在確診罹癌的一開始,我就不再想著「我快死了」,而是將這個念頭轉換成「我現在還有命可以活」。我稱之為不認輸的希望,因為它顯然違背了這種病的統計數字。

    要讓希望的火種不滅,
    就要把注意力放在能激勵你的事物上。

    習慣回想成功的人,會比較快樂、比較充滿希望。每當我想到自己多過了五次「最後的」聖誕節,就覺得很有希望再過一次。我的病雖然無法治癒,但我同時也認識很多了不起的人,他們拚盡全力只為了延長我和類似患者的生命。

    創造回憶,
    是你為自己和所愛的人所盡的最後一點力。

    我後來搬到父母家中進行安寧照護,睡眠時間愈來愈長,體力每況愈下。妹妹建議全家族舉辦一次留宿派對,我疲憊到沒有興致參與。但當他們用輪椅推著我進入搭了小帳篷的房間,我的眼淚不禁奔流而出。我們依偎在毯子裡觀看《灰姑娘》,感覺自己彷彿又回到五歲,發自內心地露出燦爛笑容──我知道,我們將會珍藏這段記憶。

     

    作者簡介

    黛博拉.詹姆斯(Deborah James)

    在教育領域工作了15年,擔任過副校長,並領導學校內有關成長心態的全國性研究。35歲時,她被診斷出罹患第四期無法治癒的大腸癌,她與小孩、丈夫的生活產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她開始寫部落格「大腸寶貝」(Bowel Babe),後來成為《太陽報》(The Sun)得獎的每週專欄「癌症教會我的事」(Things Cancer Made Me Say)。在接下來的五年裡,她致力於籌款、挑戰禁忌,並提高人們對癌症的認知,在IG(@bowelbabe)上贏得一百多萬粉絲的支持,並與她的孩子主持了BBC Radio 5 Live的排行榜節目《一起抗癌》(You, Me and the Big C)和錄製podcast《美好事物》(The Good Stuff)。2022年5月,威廉王子親自授予黛博拉女爵爵位。


    譯者簡介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現從事專職翻譯。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作《Y染色體:男子漢的本質》獲第三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獎)。譯有《推力》、《EQ》、《綠色EQ》、《破壞性情緒管理》、《超級關係》等書。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語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
    臨床心理師.洪仲清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
    義大大昌醫院胃腸肝膽科科主任.葉人豪醫師
    ────按讚推薦────

    好喜歡這句話:「面對逆境的心態,就是我最強而有力的武器。」這也是我在面對我先生的肝癌時給自己的鼓勵。
    從事教職的黛博拉.詹姆斯,罹患無法治癒的癌症卻努力地活著,不僅用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面對致命的癌症,還在這段期間裡拚命學習,因為她面對的是有生以來最陡峭的學習曲線,除了向嚴厲的癌症老師學習,她更致力教育、激勵別人,只不過不在教室,而是透過不一樣的平台:部落格、電視節目、電台、podcast節目、社群媒體、報紙專欄、慈善活動,讓大家更了解大腸癌,打破討論大腸癌的一些禁忌。
    她說:「我在有權利放棄的時候,選擇保持樂觀,也因此才能感覺自己真正活著。」她說:「保持樂觀雖無法讓我擺脫癌症,但可以幫助我一次又一次重新振作。學會如何面對疾病,讓我在僥倖還活著的時候,可以活得既快樂又有目標。」
    雖然她在這本書完成之前就過世了,但我相信她的故事會一直激勵著許許多多跟她一樣處境的癌友。
    即使是非癌友也可以從她的書中獲得啟發和力量,其中之一就是我也常用的轉念:「打從一開始,我就不再想著『我快死了』,而是將這個念頭轉換成『我現在還有命可以活』。」念頭一轉,生命狀態頓時不同。
    其次是永遠懷抱希望。「在不可能中尋找希望,是支持我前進的動力。」但希望並不會自己產生,所以她鼓勵大家「你必須主動追尋和培養。」
    不論面對的是癌症還是其他逆境,樂觀、學習、轉念、希望都是強有力的武器。
    ────癌症關懷基金會董事長.陳月卿

    黛博拉.詹姆斯女爵士透過本書傳遞給罹癌者最重要的信息是:長抱不認輸的希望,不管是不想認輸或是想不認輸,人生有了希望就有勇氣和平安而不苦厄。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

    當你正值精華的年紀,卻得知罹患惡疾,接下來時日無多,你會怎麼做?
    照顧過許多罹癌的病友,他們最大的失落在於失去對生命的掌控感。治療效果、事業生活、家庭子女,似乎每件事都不再操之在己。
    作者黛博拉身患五年存活率低於一成的轉移性大腸癌。她現身說法,如何在這種境遇下保持樂觀開朗,讓每天都過得精采充實。    
    病後的她,把事業的使命感轉為推廣大腸癌的認知,也更珍惜和親友的相處互動。她的身影,留在許多舊識與陌生人的心中。或許剩下的時間已不夠完成曾經對生活的期盼,至少還能專注自己珍視的人事物。
    面對逆境人們往往自有答案,但就是需要一個「過來人」的鼓勵加持。希望本書能增添病友們的信心與勇氣,明白自己並不孤單,還有許多能掌控和決定的未來。
    ────義大大昌醫院胃腸肝膽科科主任.葉人豪醫師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