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在哪裡?
禪,重視心的解脫。
空與因緣是禪法的基本觀念,三者密不可分。
頓悟,是無法言說的智慧。
漸修,則是透過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一點一滴地把自私心除掉,直觀諸法實相。
世上最可怕的東西, 不是人,不是鬼,也不是魔, 而是你自己的妄想和幻覺。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生存權利,你改變不了別人,所以你要改變自己。就像有個人向佛陀吐口水,佛陀沒有感覺,只是看著他下一步要做什麼,身旁的弟子都已氣憤不平,預備開口大罵,卻被佛陀...
物理學教授蘇懿賢以白話科普,帶你進入佛法世界,看見宇宙真相。 ◎佛經解釋看不懂?很正常!用文字、名相來譬喻佛法,只會陷入五里迷霧。 ◎結合物理學專業與學佛心得,以科學語言詮釋佛法,白話易懂,茅塞頓開。 ◎科學只揭開宇宙冰山一角,佛法還可以做為指引科學發展的明燈。
佛法絕對排斥那種欺詐式的神通,卻不否定有真正客觀神通的存在,神通的存在性甚至遍布於整個印度哲學,印度人不僅追求生命之智慧與個人之解脫,也重視由解脫而開展出來的神通,它代表了修行人於內自在而表現於外的主宰能力,也就是內外一如、內外無分别性展現了佛法之性格,尤其是般若無分别心之性格。
木村泰賢逝世90年紀念 佛學專家江燦騰教授編選、專文導讀 近百年來最貼近木村泰賢思想之書 全方位詮釋根本佛教解脫道 以木村泰賢根本佛教解脫道論新體系詮釋觀點為基礎, 從歷史原則、教理研究、現代社會實踐三大脈絡選編, 重現「新大乘運動」解脫道行動綱領, 呈現木村泰賢畢生佛學精華。
「唯識」是最細微、最貼近人心的思想學說,從中可探究自我和世間相互的關聯。「八識」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等識,可說是每分每秒都在我們身心上作用的元素,弄懂「八識」等於了解一半的唯識,同時也是認識自我的最佳途徑。 《阿含經》是佛在原始佛教時代生活的紀錄,要解決人的生活、生命、生死的問題...
禪宗的極致,以無門為門,不用任何方法。 禪修的觀念是: 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 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 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
古人多將龐大的佛言祖語喻為導迷標月的手指, 可惜的是,世人雖然渴望見到月亮的光輝, 反被多姿多彩、爭豔鬥妍的指陣所迷。 大家指望從禪籍中,悟到一些「本來面目」的消息, 竟被陷入文字障中不能自拔又不自知。 讓那些古怪有趣的瘋言瘋語,弄得眼花撩亂, 還真以為是摸到了自己的鼻子, 就在嘴唇的上邊。 ──聖...
好評長銷,具有深度的佛學智慧。 佛學要你「相信」,哲學要你「懷疑」, 哲學教授將兩者互相印證, 提出了一般人「離苦得樂」的新法門!
禪修是「放下」之道 放下外在的複雜世界,達到內在強大的安穩, 這種解脫世間的淨心經驗,是不可思議的禪悅。 禪修中的快樂很重要,「對呼吸欣喜若狂」是這條道路的精華。 當愉悅伴隨呼吸生起時,請像對待珍寶般地珍惜、保護它。 當你欣喜若狂,又完全正念、安定,穩如磐石,就是心解脫的跡象。
禪在哪裡?
禪,重視心的解脫。
空與因緣是禪法的基本觀念,三者密不可分。
頓悟,是無法言說的智慧。
漸修,則是透過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
一點一滴地把自私心除掉,直觀諸法實相。
在蒲團,在公案,還是在日常生活?
初學者必問,老參也需一探究竟。
本書集結聖嚴法師在美國教授禪法的開示精華,
內容分為「什麼是禪?」、「禪與日常生活」、「以心相應」三大單元,
從禪的精神與觀點帶領我們認識禪,
練習在日常生活與精進禪修,雙管齊下以禪法對治煩惱,
進而以禪心面對命運、開創未來。
活用聖嚴法師指導的禪法,
「禪」將不再只是個抽象名詞,
而是可消解煩惱的實用智慧,
你在哪裡,禪就在那裡!
●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2009年)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佛教學院、僧伽大學、法鼓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