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整將近300幅經典作品,包括梵谷、林布蘭、米勒還有浮世繪,
透過梵谷與他弟弟西奧的書信往來和藝術評論,
讓世人看見這位大師的靈感來源~
●一次1秘訣,一次1步驟,一次1線條,不分年齡都能學會 ●3個啟發藝術力的關鍵=態度+細節+持續練習 ●掌握9大繪畫基本法則,讓作品更逼真、更生動! 你知道在短短30天,畫功就能有大大進步嗎? 恭喜你挑選了這本書,現在起你能真的學會繪畫!
\ 零基礎也沒關係!繪畫初心者的入門指南 / 專業插畫老師手把手教學 30萬粉絲熱烈回響、3千名學員自學成功! 簡筆線條 × 火柴人技法 × 人物繪素材包 你也可以畫出似顏繪、時尚極簡人物
⫸超越畫派、超越年代、超高質感的藝術寶典回來了!⫷ ⫸4大主題 ✕ 近90幅經典名畫 ✕ 爭奇鬥艷祕寶⫷ ⫸手把手帶你從藝術小白→藝術天才⫷
西方迷幻文化開創者唯一圖像傳記—— 打破藝術、科學、神祕學的界線, 帶領你的視覺與意識並駕凌空高飛。
~獻給每一位懷疑自己,卻仍願意畫下去的你~ 「沒有畫圖的我,可能會變成迷惑系YouTuber⋯⋯ 還好,我選擇了畫圖,還畫出了人生的全部!」 ──人氣YT插畫家.齋藤直葵
\ 日本亞馬遜4.6顆星好評!開啟名畫世界的入門鑰匙!/ 東西縱橫記藝 Junie Wang、親子繪畫覺察師 皮皮老師、高雄市陽明國中歷史教師 吳宜蓉、 魯汶藝術花邊教主 胡琮淨、藝術開開門YT頻道 高素寬、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 郭怡汝、 平面設計師 蔡南昇、清華大學美術館館長 謝佩霓──「有趣...
將西洋繪畫賞析內容集結成書,透過精簡生動的文字與畫作並陳,可以享受不同於影片的文字閱讀樂趣
「1959年1 2月5日早晨,我來到了這個小星球。」 深受台灣人喜愛的奈良美智,藝術作品在全球炙手可熱,拍賣價屢創新高,2020年底推出的最新公仔「123 Drumming Girls」更是讓粉絲搶破頭、得抽籤才買得到。但「世界級的奈良美智」是怎麼度過他的兒時歲月、青年時期、赴異鄉流浪求學、...
名畫不只有事,更有戲! 4大主題,收錄近90幅經典名作,涉及超過百位當事人 打破年代、畫派,21堂不會打瞌睡的美學素養課 無所不談的藝術文化故事,等待我們探索!
「和看不見的人一起,才看得見的事物是什麼?」 2022 Yahoo News 本屋大賞 非虛構書大獎! 作者川內有緒一日受到好友Maity的邀請,無預期踏上了與「全盲的美術鑑賞者」白鳥先生一同鑑賞藝術的旅程。懷著對於白鳥先生「究竟看見什麼?」的好奇,作者、白鳥先生及其友人一次次前往美術館,討論與交...
辦一場屬於你的紙上時尚服裝秀! Anly長年從事時尚企劃、插圖、設計與教學工作,透過簡單易懂的步驟說明,讓許多人一圓把心中想法化成美麗時尚插圖的夢想!本書以時裝為主,囊括20種以上的代表性風格、超過100件單品、鞋款與配件,兼顧插畫技巧與流行典故分享。
眾神雖擁有神力,卻也與人一樣充滿矛盾與掙扎 他們從未真正離去 而是隱身於畫布所構築的永恆國度中 以另一種形式與我們共存 想讀懂藝術作品,要先了解懂它們在訴說什麼故事。在西方藝術史中,希臘羅馬神話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許多年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大師,皆以獨特的視覺語言與情感筆觸,詮釋這些流傳...
本書將提供提供許多實用的繪畫、速寫建議與訣竅,替初學者和進階的習畫者列出所有透視繪畫的視覺原則與基本黃金觀念。以簡潔精練的文字,搭配200多張簡單的插圖,幫助讀者了解消失點、視平線等透視基礎。並展示「眼前所見」與真實情況之間的差異、透視變形、高度/深度/寬度的測量、圓形/圓柱/圓錐的處理等各種透...
※12/5正式上市,預購的朋友將於12/5收到此書※ 魚夫手繪,重現日治時期台灣七大經典火車站: 基隆驛、台北驛、新竹驛、台中驛、嘉義驛、台南驛、高雄驛 味蕾,有助於喚醒腦細胞裡封存的生活片段; 昔日建築,則讓我們回味過往曾有的美麗。 魚夫帶你全台趴趴走,看建築、吃美食。 深...
~史上最活潑的美術解剖學開課啦!~ 用幽默風趣的文字和漫畫, 全面破解冷冰冰的解剖圖、死板的人體知識; 再用分解步驟,詳細解構每個複雜部位的畫法! 跟著石政賢老師,上一堂超好玩的美術解剖學!
★根據梵谷與他弟弟西奧的書信往來和藝術評論,匯集300幅梵谷最欣賞作品。
★梵谷博物館長評為「梵谷權威傳記」。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院長專文推薦。
◎林布蘭獨立於其他畫家的特色,是他筆下人物目光中的溫柔。
◎莫內的風景畫既豐富又大膽。我知道自己無法與他們相提並論。
◎杜米埃筆下四個不同年紀的飲酒者,是我認為最美麗的事物之一。
◎我的注意力全放在真正存在的事物,是高更給了我勇氣去想像。
◎「我的作品很多以日本美術為基礎。」其中有五個以浮世繪作為畫中畫。
有人說梵谷是無師自通的天才、是割掉自己耳朵的瘋子與狂人,
但很少人知道,他的夢想之一,是成立一家企業,網羅歐洲最優秀作品辦展覽。
因為在成為藝術家前,他曾在國際畫廊工作七年,培養出非常獨特的鑑賞眼光。
只可惜,在轉行成為藝術家後,他短短的37歲人生,只賣出一幅作品……
他的藝術創作事業,不如他的收藏鑑賞眼光。
從畫作乏人問津到成為現代藝術大師,誰是關鍵?
他的弟弟西奧(梵谷死後六個月他也過世)和弟媳,是重要推手。
作者史蒂芬.奈菲是普立茲傳記文學獎得主,
他的著作《梵谷的一生》,被紐約時報評為「梵谷傳記權威」。
本書彙整將近300幅經典作品,包括梵谷、林布蘭、米勒還有浮世繪,
透過梵谷與他弟弟西奧的書信往來和藝術評論,
讓世人看見這位大師的靈感來源:
哪些藝術家啟發他?他的作品致敬誰?他怎麼看待藝術?
他的弟弟西奧和弟媳,又是如何讓他被世人看見。
◎收藏米勒、複製米勒、超越米勒
梵谷最愛的作品之一,是農民畫家米勒的〈撒種者〉、〈挖掘工〉、〈午睡〉……
他告訴弟弟西奧:
「如果你能再幫我多找幾幅來,我一定會很認真臨摹!」
梵谷不只臨摹,還徹底模仿米勒,幾年之後他創作的〈吃馬鈴薯的人〉,
成為展露才華的第一幅作品,
這幅畫雖有畫技上的缺陷,卻比米勒更真實表現出農民生活(糞肥的臭味)。
(米勒雖然畫農民,現實生活中他其實是揮金如土富二代)
◎為了弟弟(賣畫),與印象派和解
1884年,弟弟西奧希望他跟上「印象主義」這個新運動時,
孤傲的梵谷只給了一句:「我不清楚那是什麼東西」。
為了讓弟弟更容易賣畫,他開始學習印象派畫家的配色,
莫內畫了一幅風景畫〈罌粟田〉,他也仿了一個類似的〈罌粟田〉;
之後和大師高更同居,梵谷說:「他給了我勇氣去想像事物。」
就此與印象派和解,更讓印象派大鳴大放。
◎生前默默無名,死後透過國際藝術交易商,開始走進世界博物館:
1920年代,英國藝評家只覺得這個荷蘭藝術家「有病」,
如今他的〈向日葵〉卻被當成解放的力量,至今仍放在英國美術館。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梵谷展成為振奮人心的活動,參觀人潮排隊幾小時;
德國表現主義者「橋社」成員,親身體驗梵谷作品後宣告:
「我們渴望創造自由!」就此拋開學院派束縛,吸收梵谷奔放的顏色與線條。
從畫作乏人問津到成為現代藝術大師,
哪些藝術家啟發他?他的作品致敬誰?
最權威的紙上梵谷展,300幅作品,透視現代藝術大師的靈感來源。
【作者簡介】
史蒂芬.奈菲(Steven Naifeh)
自哈佛法學院畢業後,到普林斯頓大學攻讀藝術史,並在哈佛藝術博物館中做研究,取得碩士學位。他與已故丈夫格雷格里.懷特.史密斯(Gregory White Smith)共同寫了多本書籍,其中有五本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包括傳記《Van Gogh: The Life》。
《Jackson Pollock》一書讓他們榮獲普立茲傳記文學獎,也是奧斯卡金像獎得獎電影《波拉克與他的情人》(Pollock)的靈感來源。奈非本身也是藝術家,作品被收藏於多間博物館,也曾經是《紐約客》、《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和《時人》雜誌的報導人物。
【譯者簡介】
廖桓偉
淡江大學經營決策系、東吳大學企管研究所畢業。曾任網路電玩編譯、出版社編輯,希望引進更多有趣(且暢銷)的書,透過翻譯來感動讀者,譯有《著迷,甘願賭上所有》、《成名的藝術》、《似水無形,李小龍的人生哲學》、《如何欣賞藝術》、《野草戰略》(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大麻CBD聖經》(任性出版)。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院長/安.杜馬斯(Ann Dumas)
荷蘭藝術歷史學院(RKD)院長/克里斯.斯托爾維克(Chris Stolwijk)
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博士/施岑宜
文學作家/肉蟻小姐
藝評家、策展人/謝佩霓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