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釋佛經:蓮池大師之《楞嚴摸象記》
0 篇書評

超釋佛經:蓮池大師之《楞嚴摸象記》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68.8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字數: 156,769
紙本書定價:NT$ 300
電子書定價:NT$ 300
電子書售價:NT$ 10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楞嚴摸象記》只取用諸經裡大義未明處,或是眾說不同處,抑或是一段、一句、一字等發其未發的地方,對它們進行剖析及解釋,而並非對整部經典都加以繁雜地詳述及闡釋,如此言簡意賅地釋經,在漢傳佛教的釋經史上可說是相當另類。我們這次藉由《超釋佛經》一書,對大師的《楞嚴摸象記》重新整理及編排,並且將全部內容都予以白話文翻譯,以及提供詳盡的註釋,祈望各位讀者們能夠更方便地從中領受法意,早日證悟菩提!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6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 出版日期:2025-07-28
    電子書: NT$ 420

    看見內心,就能放下,走向自己真實的生命 《金剛經》講的是心, 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心, 放下執著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開始在意該怎樣使用時間,開始想過好這一生, 想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就一定需要《金剛經》 《易經白話講座》暢銷書作者王...

  • 電子書: NT$ 180

    你明明想安慰對方,卻落得生氣吵架的下場? 你心裡懷著愛,嘴裡卻帶著刀? 你覺得別人不聽也不懂,你痛苦地假裝一切都沒問題? 請停下來,回到自己,慈悲聆聽,滋養話語; 正念溝通有助你治癒過去,享受當下,為美好未來奠基。 最善巧的話語,最有力量的溝通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覺得自己說不好或不會...

  • 電子書: NT$ 315

    「對我和我的人民而言,本書都是一部意義重大的著作……在我身為達賴喇嘛的角色中,沒有什麼比本書所提出的議題更為重要。」 ──達賴喇嘛 ★ 流亡超過六十五年的翔實記事,完整見證達賴喇嘛的信念、抗爭與希望   達賴喇嘛在本書中回顧了他的一生,流亡超過一甲子歲月,自解放軍入侵西藏以來與中共政權抗爭七十...

  • 出版日期:2025-06-25
    電子書: NT$ 126

    如果你帶著正念,傾聽與你有深刻衝突的人, 你會發現他們跟你一樣,也曾經飽受痛苦。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 怎麼聽

  • 電子書: NT$ 315

      佛經就是宇宙生命科學   佛經描述的就是多元宇宙的萬象   近年的科學新發現,尤其是在物理學跟天文學方面,包括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意識影響物質等主題,一連串的理論都讓科學界發現,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跟2580年前佛陀所講的沒有任何衝突,反而非常吻合。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承認,...

  • 出版日期:2024-09-04
    電子書: NT$ 224

    ◎這是一本在家居士修行處世的寶典,更是修煉證真的指路明燈。 ◎記錄作者十幾年來體悟大道的心得,幾度生死、幾度磨難才有今日之成就。 ◎全書逾十二萬字,分十五篇章,將佛法落實在日常中,感受法喜無限,向道之心。

  • 電子書: NT$ 112

    我們彼此傾聽,為彼此而在。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怎麼愛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的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全套5冊,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出版日期:2025-04-01
    電子書: NT$ 277

    蔣勳說:這是一本祝福的書 扉頁於是特別印上兩句話「眾生平安 皆大歡喜」   為自己、為親人朋友祈願平安 一朵花寬度的書,讓心靈也滋養出一朵花   從文學、哲思、繪作、書法、版本、聲音 在菩提葉與悉達多的意象中,我們走向了《金剛經》 看它的誕生、口傳與歲月流轉 看它的翻譯、信仰與版本...

  • 出版日期:2025-02-25
    電子書: NT$ 266

    認識《金剛經》最淺顯易懂的入門版本 千年來安頓眾生心靈、抵達智慧彼岸的絕對經典 與漫畫國寶蔡志忠一同探索《金剛經》的奧妙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金剛經》是經中之王,掌握此經,您的生命就開始有了轉機。 閱讀和修習《金剛經》能夠幫助我們,斬斷無明和邪見並且超越它們,將我們度到解脫的彼岸。 一行禪師,以他特有輕鬆、易親近的言語——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來詮釋《金剛經》的絕妙特色。 在文中饒富詩意且寓意深遠的23篇啟示,讓《金剛經》更柔軟、更深...

  • 電子書: NT$ 0

    看見內心,就能放下,走向自己真實的生命 《金剛經》講的是心, 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心, 放下執著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開始在意該怎樣使用時間,開始想過好這一生, 想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就一定需要《金剛經》 【 7/14~7/27 《金...

  • 電子書: NT$ 154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心經》 讀懂佛教最偉大的經典。 《金剛經》是一切佛法核心,與《心經》並列最著名的佛學經典。

  • 電子書: NT$ 0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380

    台灣書史第一本由「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之大作 靈修達人宇色叩問母娘,揭櫫民間信仰與靈界的金錢祕密 有人天生帶財來到世間嗎?金錢與業力的關聯是什麼? 坊間有補財庫術法,這些儀式真的可以增加今生財運? 無極瑤池金母會希望人們多參加開財運的宗教儀式嗎? 對於沒有錢的人,應該先解決錢的問題還是先修行...

  • 電子書: NT$ 0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

  • 電子書: NT$ 320

    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印量遠遠超越百萬冊── 是全球七十五座主要城市、無數人們的「每日成功指南」 善用書中《金剛經》智慧法則所獲致的成就,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讚賞!

  • 出版日期:2023-11-02
    電子書: NT$ 480

    1. 本書翻譯自最完整、原始的《黑庫傳》,這也是此版本首度翻譯為中文。 2. 將歌與傳記融為一體,符合密勒弟子昂仁菩提王由第三人稱來描述密勒生平故事的筆觸,並透過排版編排使歌曲更易閱讀。

  • 電子書: NT$ 260

    無無禪師是位說法直接、問禪犀利的禪師,講佛法從不「拐彎抹角」。

  • 電子書: NT$ 210

    全新《楞嚴經》白話翻譯本,開啟修心之門,走入覺悟之道。   ◎為方便對照解讀經義,採用分卷逐段譯釋的方式,為讀者開啟趣入之門。 ◎翻譯盡量貼近經文原意,不另做註解,給予讀經者流暢的閱讀體驗。 ◎文字音聲皆為助緣法相,心念動處信手讀來皆為緣法,無不是開悟之機。  

  • 電子書: NT$ 100

    我們在《開悟在楞嚴》一書中,除了憨山大師《首楞嚴經通議》之外,也同時收錄了大師的《首楞嚴經懸鏡》,在此建議讀者們,如果對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尚未熟悉的話,可以先配合經文及《通議》去加以研讀,然後再將《懸鏡》作為總綱複習;而假如對此經已有了解,則不妨先從《懸鏡》入手,再回來看經文及《通議》,絕對會在大...

  • 電子書: NT$ 126

    ★ 我們的心與「佛心」,完全相同,只是誤用了不一樣的操作模式! ★ 真心,從來不生不滅,我們卻用不生不滅的真心,去選擇了「生滅」的功能。 ★ 開悟在楞嚴!學習真心的「操作方法」,活得萬事如意。

  • 詳細資訊

    蓮池袾宏大師,被後世尊稱為中國凈土宗第八代祖師的他,不僅涉足於淨土宗的經典,並且在提倡禪淨兼修的前題下,對禪宗、華嚴宗等方面的經典,同樣是著墨很深,《楞嚴摸象記》就是當中最好的例子。此書最大的篇幅固然是在於《大佛頂首楞嚴經》,但在闡釋完《楞嚴經》之後,大師還對其他諸經作出精闢的解釋,包括:《般若心經》、《圓覺經》、《法華經》、《佛遺教經》、《金剛般若經》、《維摩經》、《觀無量壽佛經》、《大彌陀經》、《盂蘭盆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寶積經》、《般舟三昧經》、《楞伽經》、《彌陀經》、《華嚴經》,以及《永嘉集》。
    一般而言,祖師大德對佛經的註釋,多數都採取將整部經都銷文釋義的方式去進行,而《楞嚴摸象記》卻只取用諸經裡大義未明處,或是眾說不同處,抑或是一段、一句、一字等發其未發的地方,對它們進行剖析及解釋,而並非對整部經典都加以繁雜地詳述及闡釋,如此言簡意賅地釋經,在漢傳佛教的釋經史上可說是相當的另類呢!
    我們這次藉由《超釋佛經》一書,對大師的《楞嚴摸象記》重新整理及編排,並且將全部內容都予以白話文翻譯,以及提供詳盡的註釋,祈望各位讀者們能夠更方便地從中領受法意,早日證悟菩提!

    內容
    作者簡歷 2
    譯者簡介 3
    楞嚴摸象記引(代作者序) 4
    譯者序 7
    大佛頂首楞嚴經(楞嚴經) 26
    第一卷 27
    譯經 27
    科經 27
    大佛頂。 29
    將毀戒體。 31
    佛敕文殊將呪往護。 32
    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32
    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瑠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 37
    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 38
    爪生。髮長。筋轉。脈搖。 41
    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 41
    若見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隨。 42
    外不相知。 43
    兼二不兼二。 44
    當由不知真際所詣。 46
    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 48
    縱滅一切見聞覺知。內守幽閑。猶為法塵分別影事。 50
    汝觀阿難頭自動搖。見無所動。又汝觀我手自開合見無舒卷。云何汝今以動為身。以動為境。從始洎終念念生滅。遺失真性。顛倒行事。 51
    第二卷 54
    垂手正倒。 54
    晦昧為空…趣外奔逸。 56
    一迷為心。 59
    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 60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60
    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 61
    指非指。 61
    諸外道種說有真我徧滿十方。有何差別。 63
    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64
    別業妄見。同分妄見。 65
    進退合明。 66
    譬如有人…其人無故瞪以發勞。 67
    取頻伽瓶塞其兩孔滿中擎空。千里遠行用餉他國。 67
    第三卷 70
    前矚塵象。歸當見根。 70
    見聞逆流。流不及地。 70
    聲來耳邊。 71
    此摩所知。誰為能觸。 72
    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 73
    合則中離。離則兩合。 74
    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 75
    了然自知獲本妙心常住不滅(這段經文應當往前挪到「空則同無」之後為宜)。 76
    自汝整衣云何倒拂。 76
    見覺無知因色空有。 77
    性見覺明。覺精明見。 78
    空則同無有非同物。縱發汝識欲何分別。 79
    不歷僧祇獲法身。 80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82
    第四卷 84
    善為眾生敷演如來第一義諦。 84
    猶如聾人逾百步外聆於蚊蚋。本所不見何況得聞。 85
    性覺妙明本覺明妙。 86
    汝稱覺明…性覺必明妄為明覺。 87
    覺非所明…無同無異。 88
    交妄發生。遞相為種。 91
    彼太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 93
    而如來藏本妙圓心…是即非即。 95
    非明無明明無明盡。 97
    汝但不隨分別世間業果眾生三種相續。三緣斷故三因不生。 98
    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證。 99
    流變三疊。 100
    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 102
    雖得六銷猶未亡一。如太虛空…說空為一。 102
    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103
    第五卷 106
    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106
    言妄顯諸真…是故若交蘆。 108
    當於結心。 109
    結不同時。則結解時云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屬上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此屬下文)。 110
    若復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祕嚴。 112
    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為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114
    既不洗塵。亦不洗體。 115
    樂見照明金剛三昧。 116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寧有雙覺。 117
    說多婬人成猛火聚。 118
    窺窗觀室惟見清水…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119
    心重世名。好遊族姓。 120
    第六卷 122
    入流亡所。 122
    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122
    如幻聞薰聞修。 123
    若諸菩薩入三摩地…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 124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眾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126
    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127
    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 127
    覺海性澄圓…知覺乃眾生。 128
    明前不明後。四維虧一半。 129
    神通本宿因。何關法分別。 130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130
    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134
    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135
    第七卷 138
    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 138
    建立道場。云何結界。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139
    取白牛乳。 141
    一百八徧。 142
    十方如來因此呪心…悉得清淨。 143
    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 148
    云何名為乾慧之地。 150
    云何名為眾生顛倒。 151
    將欲復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復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故有眾生顛倒。 154
    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為一旋復。 155
    枯槁亂想。 157
    第八卷 158
    是人即獲無生法忍。 158
    名信心住。 160
    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乾慧地。 162
    如是重重單複十二。 163
    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164
    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囉。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165
    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 166
    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168
    從地涌出。 169
    惡業同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 170
    參合柔類。 172
    堅固服餌…堅固草木。 173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 173
    壽千萬歲。 176
    於邪婬中心不流逸。 178
    上升精微…三災不及。 178
    第九卷 180
    加以明悟。 180
    無量淨天…名遍淨天。 181
    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181
    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地。 183
    一人發真歸元。 184
    此十方空皆悉消殞。 184
    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凡夫昏暗不覺遷訛。 185
    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呪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 186
    當在此中精研妙明。 187
    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 187
    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189
    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 190
    前無新證。歸失故居。 192
    於精明中圓悟精理。 193
    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 194
    貪求契合。 196
    讚歎行婬。不毀麤行 197
    第十卷 200
    夢想消滅。 200
    如波瀾滅化為澄水。 201
    死後俱非。起顛倒論…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202
    內外湛明…內外明徹。 203
    合開成就。 204
    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 205
    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206
    識陰若盡…入於如來妙莊嚴海。 207
    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208
    知妄所起說妄因緣…元無所有。 208
    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209
    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211
    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211
    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213
    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 214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心經) 216
    般若心。 216
    觀自在菩薩。 216
    是諸法空相。 217
    揭諦。 218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經) 220
    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 220
    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221
    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 223
    一切眾生。皆證圓覺。 226
    非性性有。 227
    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 228
    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己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229
    無令求悟。惟益多聞。 229
    妙法蓮華經(法華經) 232
    迦樓羅王。 232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234
    若草木及茟。 235
    其祖轉輪聖王…頭面禮足。 236
    還著於本人。 238
    佛遺教經(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 240
    諂曲之心與道相違。是故汝等宜應質直其心。 240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經) 244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44
    四句偈等。 244
    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即不名菩薩。 245
    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於法不說斷滅相。 246
    維摩詰所說經(維摩經) 250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250
    不起滅定現諸威儀。是為宴坐。 250
    唯舍利弗。 251
    觀無量壽佛經(觀無量壽經) 252
    九品往生。 252
    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 252
    佛說大阿彌陀經(大彌陀經) 256
    觀音補佛。 256
    其上輩者。捨家離俗而作沙門。 257
    佛說盂蘭盆經(盂蘭盆經) 258
    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 258
    皆同一心。受鉢和羅飯。 260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品般若經) 264
    直過入菩薩位中。 264
    大寶積經(寶積經) 268
    未曾聽聞大菩薩藏微妙法門。 268
    雖觀如來相好而不生愛著之心。 269
    般舟三昧經 272
    慈心比丘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火不能燒、入水不死、帝王不能得其便。如是,菩薩守是三昧者,終不中毒、終不中兵、終不為火所燒、終不為水所沒、終不為帝王得其便。 272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楞伽經) 276
    佛在南海濱楞伽山頂。 276
    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名成自性。 276
    佛說阿彌陀經(彌陀經) 280
    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280
    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 282
    世主妙嚴品。 282
    華藏世界品。 283
    淨行品。 284
    十住品。 285
    如來隨好光明功德品。 286
    普賢行願品。 287
    願我臨欲命終時。 289
    禪宗永嘉集(永嘉集) 292
    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292
    原文附錄 294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