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2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2

時間篇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9/13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83.8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082642
  • eISBN: 9789865082673
  • 頁數: 354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15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在本書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別於學者的立論,更感受到作者一貫展現出來的,對土地和家鄉的渴望與眷戀,以及鍥而不捨、努力探求地名謎團的精神,值得讓你我深思、回味,從而開始留心身邊可能帶著古老的身世記憶、甚或歷劫重生後,才終能來到我們眼前的每一個地名。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透過豐富的的史料與古地圖,加上大量田野調查結果,層層剖析、剝絲剝繭,挖掘出許多老地名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更替訛誤的地名舊說提出全新觀點。在地名與各種族群文化典故、地形證據的精采推理辯證中,我們看見的不只是地名資料的重建與整理而已,更是亟欲被大眾重新認知的文化記憶,以最有骨肉血淚的面貌,展現在你我...

  • 電子書: NT$ 364

    春山出版 × 中研院臺史所合作書系「春山臺灣講座」首作 島嶼潛能被解鎖,歷史即將超展開! 一部以臺灣為中心的十七世紀東亞海域史

  • 電子書: NT$ 196

    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數不清的鳥事蠢事搞笑事傷心事正經事, 想更了解臺灣、更珍惜我們所居住的地方, 不如就從本書開始,一起對臺灣史動真感情吧!

  • 電子書: NT$ 392

    台灣成為美食王國,不是沒有道理! 《蚵仔煎的身世》作者曹銘宗╳台灣史專家翁佳音, 這回話說重頭,帶你瞭解台灣人吃東西的歷史

  • 電子書: NT$ 455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247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 出版日期:2018-10-16
    電子書: NT$ 180

    ★本土意識抬頭觀察,臺灣價值加好加滿★ ★真材實料冷度超群,雅俗共賞別無分號★ 每日一冷集結全新七十則臺味滿溢、巷口飄香的島嶼蒐奇冷知識, 收錄翻遍課本找不到的史地故事、整理阿公阿嬤老記憶的風俗事典、 分享知道這要幹什麼的生活趣聞、傳遞這塊土地一家人的族群文化。 誠摯地再次邀請舊雨新知...

  • 電子書: NT$ 280

    ★以法國第一手史料、法國視角,重現鮮為人知的台灣地方史! ★近六十張來自法國國家圖書館的珍貴歷史照片完整公開! 從士兵的隨手筆記到水手的航海日誌,從神父的傳教紀錄到報刊的評論文章 透過法國觀點的奇詭稜鏡,凝視一段四百年前開始的傳奇……

  • 電子書: NT$ 319

    大航海時代的荷蘭官員穿燈籠褲?鄭成功平常上班要穿龍袍嗎? 日治時代的台灣女性會穿和服嗎?傳統客家女性的禮服也有南北之分? 支那風情的長衫原來就是旗袍?台灣中學生也愛帥氣的立領校服和俏麗的水手服? 橫跨台灣三世紀,44張考據嚴謹、重新繪製的人物服裝彩圖。

  • 電子書: NT$ 420

    山根勇藏在1896年就來臺擔任教職,而後在警務局繼續從事教育工作,試圖讓第一線接觸臺灣人的警察更了解臺灣民情,以利執行勤務。廣為蒐集資料,並結合自身經驗,寫成了《臺灣民族性百談》,於1930年出版。 書中共一百篇評述,題材寬廣,包括臺灣人髒話的分析、臺灣人的金錢觀、臺灣人對蘭花的偏愛、廣東人和福建...

  • 特價 電子書: NT$ 238

    §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起源,低地人海上帝國的崛起 § 「我們將啟程尋找,新的、從未見過§的土地。」 Wij nieuwe landen gaen soecken de noyt bevaren sijngeweest 誰也沒想過,一名荷蘭少年的人生志向 竟促成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崛起,打造出低...

  • 電子書: NT$ 280

    在假新聞 & 另類事實蔓延的後真相時代,哲學家出手的時刻到了!

  • 電子書: NT$ 237

    好評不斷,台灣史名學者聯合推薦的台灣史! ★榮獲行政院新聞局「第33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薦(人文類)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以三大篇十個章節的篇幅,從軍事情報、政工、白色恐怖、外交、台獨運動、民主化、本土化、民生與經濟建設、兩岸關係等全方位的視角,剖析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後蔣經國與其政治生涯。   這段歷史過程呈現了國府於國共內戰中潰敗、自大陸倉皇撤退播遷來台之後,如何在風雨飄搖中站穩腳跟,並利用冷戰...

  • 電子書: NT$ 462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 電子書: NT$ 245

    如果再一次,你是否仍願意踏上安危難卜的旅程, 破浪前往那個未知的島嶼,讓你的子嗣在那生根、繁衍?

  • 電子書: NT$ 266

    這是一本導遊書,是探索土地與文化的說明指南; 這也是一本歷史書,是深入了解台灣社會的入門磚。 透過德國的「台灣通」視角,一探台灣是如何發展成今日的模樣。

  • 電子書: NT$ 301

    才開學就入伍!全班七星山挖戰壕。台北大空襲。跑到哪,炸彈就跟著我到哪! 兒玉町賣書、入船町擺攤、御成町勅使街道歡迎中國軍隊進駐⋯⋯ 國破山河在?事實遠比小說神奇。 日治最末年, 18歲少年學徒兵的台北記憶。 特別收錄:台北高校及高校生的台北歷史照片

  • 特價 電子書: NT$ 296

    從日治時期至國民黨遷臺,曾經發生於圓山飯店的人事物, 豐富史料、老新聞、傳奇軼事,挖掘尚未為人所熟知的臺灣故事。

  • 詳細資訊

    地名,不只銘記一地的歷史興衰

    也與你我的生活與情感記憶緊緊相繫

    ***

    暢銷文史作家陸傳傑,集數十年文史採訪、踏查之大成

    上溯荷蘭時代,下探至1960年代臺灣都市擴張時期

    以地名的角度,認識臺灣歷史與近代社會發展的面貌



    「夢裡」在哪裡?是地形讓人如同走入夢裡嗎?
    明鄭時代的里坊名為什麼有一股濃濃的腐儒氣味?
    平埔古地名是如何一步一步流失的?
    「張」在清代的土地開發上代表什麼意涵?
    1920的臺灣地名大變革,到底改了什麼?臺灣人怎麼面對?
    國民政府對於臺灣地名最重要的政策是繼承?
    都市擴張急遽,對地名政策帶來什麼挑戰?


    理解老地名是認識臺灣歷史的重要線索之一。長期從事人文、地方採訪報導的陸傳傑,在過往的地名學基礎上,開展出有別於學者的立論與三大特色:一、以故事縫合民間記憶與學院歷史研究;二、重現幾乎因漢化而消失的平埔族記憶;三、不只談歷史,也探索地名與社會的脈動。



    在本書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別於學者的立論,更感受到作者一貫展現出來的,對土地和家鄉的渴望與眷戀,以及鍥而不捨、努力探求地名謎團的精神,值得讓你我深思、回味,從而開始留心身邊可能帶著古老的身世記憶、甚或歷劫重生後,才終能來到我們眼前的每一個地名。





    早從日治時期的學者伊能嘉矩、安倍明義、中村孝志,到戰後臺灣史大家曹永和、挑戰編寫《臺灣地名沿革》並為臺灣地名研究打地基的洪敏麟,以及知名的翁佳音、李筱峰等人,前仆後繼投入臺灣老地名釋義解惑,顯見老地名在「臺灣史」當中,是一門怎麼也說不盡談不完的重要研究題目。



    對臺灣老地名深有研究的陸傳傑,奠基於前人學者的研究,並結合個人長年文史踏查與採訪寫作的功底,呈現出三大特色:



    一、縫合民間記憶與學院歷史研究

    有別於學者全然本著文獻資料的解釋,曾長期任職《人間》與《大地地理雜誌》的文史工作者陸傳傑,更著意於聆聽當地人對於地名的念法(發音)、解釋(歷史源流或鄉野奇譚)、接受度(為什麼有些地方的人擁抱日本人改的地名、有的棄之不用),最後歸結出來的答案,未必是百分之百正確的,但卻飽含一地人民的悲歡與生活感,故事性十足,有時亦有濃厚的鄉俗趣味。



    二、重現幾乎因漢化而消失的平埔族記憶

    對平埔族群的重視與平反,是陸傳傑非常重要的核心關懷。從前作中提到「阿里史」、「大加蚋」、神祕的地名「番婆」,到本書(第二集)中探討「馬麟」等等帶著不祥與悲傷的平埔族地名,如何與消失的巴宰海族分布範圍重疊等等,讓我們發覺一段在漢人文化的高度優勢下,逐漸被消失的平埔族故事與歷史。



    三、不只是歷史,地名也與社會的脈動息息相關。

    為了對臺灣地名有更深入而持平的考究,作者採取長時段的地名觀察,不只上溯到前荷蘭時期,梳理對臺灣地名政策影響最深遠的「1920年代地名大變革」,更觸及至今少有人談的戰後因都市人口擴張而「批量化產出」的地名,以及全球化資本的入駐,也在地名層上覆蓋一層西式或商業化的地名。

    作者簡介
    陸傳傑

    曾任《人間雜誌》採訪編輯,《大地地理雜誌》總編輯,於1992年榮獲金鼎獎雜誌編輯獎。

    因過去任職雜誌的採訪與文史踏查訓練,擅長以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文風,敘寫臺灣文史記憶。

    代表作品包括:

    《裨海紀遊新注》(榮獲2002年圖書綜合類金鼎獎、小太陽獎)

    《南管賞析入門》(榮獲1995年有聲出版類金鼎獎)

    《被誤解的臺灣老地名:從古地圖洞悉臺灣地名的前世今生》(遠足文化,2014)

    《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隱藏地圖裡的日治臺灣真相》(遠足文化,2015)

    《被誤解的臺灣古地圖:用100+幅世界古地圖,破解12~18世紀臺灣地理懸案&歷史謎題》(野人出版,2018)
     

    媒體推薦

    各界推薦

    黃震南|文史收藏家

    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蔡依橙|陪你看國際新聞 創辦人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