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百景
0 篇書評

師徒百景

十六組傳技也傳心的匠人傳承故事

師弟百景 “技”をつないでいく職人という生き方

1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1/2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4.4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eISBN: 9786267388488
  • ISBN: 9786267388235
  • 字數: 48,743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能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00

    里爾克──最理解羅丹的詩人 羅丹的祕密──對勤勞工作的愛 這位大師的祕密,便是對勤勞工作的愛,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愛者」。他是一個永遠懷抱渴望、永遠充滿熱情的人。 1902年,26歲的里爾克,親赴法國默東,以弟子取經之姿,與時年61歲,享有國際盛名的雕塑大師羅丹近身相處,大師的「必須努...

  • 電子書: NT$ 294

    ◆雋永珍藏.增修三版◆ ◆新增千年陶鄉瀨戶本業窯專訪、陶藝小知識、多間特色器物店鋪介紹◆ 「仔細地看,就會看出萬物蘊藏的特質。自覺生活平凡,可能只是我們太粗心大意。」 是什麼造就日本陶器獨一無二的魅力—— 窺看職人與環境、與時代共生共處的迷人哲思

  • 電子書: NT$ 1600

    陶瓷是泥土與火的藝術; 陶藝家與泥土、火對話的結晶。 以科學搭起橋梁,深入陶瓷微觀世界。 陶瓷工藝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泥土有其個性,火有其習性,從泥土變成黏土那一刻起必然發生的一連串物理/化學反應,全盤掌握了解,是藝術表現或創作概念的基石。

  • 電子書: NT$ 514

    泥與水的融合,孕育出生命更豐厚的質地;火與土的對話,精萃出生命更堅實的肌理。 掌握工具操作要領︱分段學習循序漸進︱製作工序條理分析︱技法延伸觸類旁通︱熟悉精進拉坯技巧︱手工茶壺拆解教學︱輕鬆配釉一次搞定

  • 電子書: NT$ 350

    杜牧河,人稱「炎師」,原名「木河」。家族為捏麵人世家,從小即展現美術方面的興趣與天份,耳濡目染之下,自學捏麵人,13歲以後開始捏麵人擺攤工作。由於個人對傳統藝術非常有興趣,加上「目色巧」,求知慾高,常特意將擺攤移到正在施工中的廟宇,以便親近觀摩、學習「建廟」的工法。杜牧河師承多樣傳統工藝,如捏麵人習...

  • 電子書: NT$ 338

    ~創造力爆棚的造型VISUAL BOOK第一彈~ 29位硬底子藝術家齊聚一堂: 大師級代表、新秀原型師、人氣插畫師、擬真塗裝師、ADI特效化妝師, 不分流派和作風,收錄當前人物、遊戲、廣告、電影和新銳藝術類型中 最受矚目的作品。

  • 電子書: NT$ 238

    我們熟知的古典音樂,竟然是公元1600年後才誕生的流行音樂! 在這短短400年間,宛如一場大爆炸 出現了無以數計的音樂家、六大樂派、研發出N種可以彈奏美妙音樂的樂器 人類的生活從此進入了嶄新美好的境界...... ★第一本圖文並茂的西洋音樂史★ ★6大樂派VS.60位音樂家★ ★...

  • 特價 電子書: NT$ 480

    華文世界第一本近距離描繪西方書店專書 2023年疫後最新修訂,電子書首度發行! 近400筆網址、影音、地圖超連結, 豐富數位加值,見證書業流轉軌跡!

  • 電子書: NT$ 99

    齊白石享年九十四歲,《白石老人自述》記敘他八十八歲之前,從窮小孩到拜師學藝,終成大師的歷程。敍述平實,語氣真切,不論是自述口吻或文字記載,都和其人其畫一樣,天真率直,樸實無華,生趣活絡的世俗人情在他筆下開展,即使對藝術興趣缺缺者,也可當故事書看。

  • 電子書: NT$ 240

    本書從八個不同的角度來介紹西歐古典音樂,背後邏輯或許可視為分類歸納一線性推演的思考模式,從結構性的概念,來認識理解所謂的「古典音樂」。或許,以此方式閱讀這本書會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 詳細資訊

    *《朝日新聞》、《讀賣新聞》、《週刊文春》、《週刊新潮》⋯⋯引發日本各大媒體爭相報導
    *日本出版當月,緊急再刷
    *日本讀者書評網站「読書メーター」好評不斷
     
    你喜歡你的工作嗎?你想把興趣發揮到極致嗎?
    你想不去公司上班、擺脫社畜身分嗎?
    你喜歡工作技能?想研習匠人技藝嗎?
     
    由於工作方式多元化,現代人受到「鑽研自己喜歡的事物」「不當社畜」等概念吸引,以「職人」做為人生的職業,再次受到矚目。
     
    但是,年輕的學徒如何進入傳統手工藝的世界呢?
    在沒有血緣關係之下,師傅如何「敞開心胸」傳授他的「畢生技能」給弟子呢?
     
    本書打破過往「傳子不傳賢」、技藝封閉不外傳的舊式工匠職人思想,收錄十六組「非一脈單傳」的日本傳統技藝師徒故事,不僅為您展示匠人手藝和風骨,更帶領現代人重新思考工作的意義!
     
    為技藝奮鬥的匠人,為您展示「人生工作」的奧義
    本書深入日本傳統技藝的起源與現狀運作,描繪師徒間的真實關係。包含:入行契機、師徒相遇故事、技藝工法,職場環境、世代傳承的過程,以及職人工作金句⋯⋯透過每一組的師徒人生故事,進入不同的技藝世界。
     
    收錄的技藝,有「高文化性質」,例如:庭師、寺廟畫師、文化財修復師;有「文創性質」,例如:染織、江戶玻璃雕花、英國皮鞋等,也有「勞力的傳統工匠產業」,如茅葺屋頂、泥水師父、社寺木工。因此,不管是對文化藝術、手作職人、或者傳統工匠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初階的探究和瞭解。
     
    *隨著時代推移,職人的世界也跟著大躍進
    「師徒關係」的轉變——
    .超越血緣關係的傳承:從「只傳子」、轉變成:「也傳賢」
    .進化身心靈導師:從「看師傅的背影偷學」、轉變成:「除了讓徒弟看背影,師傅也要運用理論口頭教導和心靈輔導。」
     
    匠人職場大公開——
    .從閉鎖走向公開:公開職場環境,無私分享技藝現況
    .理想的工作關係:打破上級和下級階層,無私傳授技能和無條件的照顧和關愛
     
    迎向新世代的匠人精神和奧義——
    .一份展現價值的工作:從不問自我工作價值,到專注提煉出我的「工作意義」和「態度金句」
    .人生工作的奧義:從為公司付出、到改為沉浸在鑽研自己喜歡的事物中,創作並產出有價、可流傳的工藝
     
    這樣的你適合讀這本書——
    1不想做社畜,對自我興趣開發想了解更多的讀者
    2對人生工作、工作意義主題有興趣的讀者
    3對技藝傳承有興趣的讀者
    4對日本工藝文化有興趣的讀者
     

    作者簡介
     
    井上 理津子
     
    1955年生於奈良市。曾任職於大阪地方雜誌《女性與生活》編輯部,後成為自由文字工作者。日本文藝家協會會員。著有《最後的紅燈區 飛田》、《送葬者們》(2015年新潮紀錄獎入圍)、《送走父母》等等。
     

    譯者簡介
     
    劉淳
     
    兼職日文譯者。東吳大學日文系、東海大學日文所畢業。譯作四十餘冊,譯有《土產物語》、《成人過動症的真相》、《AI分析,前5%菁英的做事習慣》、《擺脫被操控的人生》等書。聯絡信箱:wishowever@gmail.com

    媒體推薦

    一致推薦
     
    Iku老師|日本人氣youtuber
    水泥工阿鴻|人氣職人
    米力|視覺設計師
    江明玉|小器生活創意總監
    江鳴謙|什木工地創辦人/木工阿彥
    沈奕妤(Ama)|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吳書原|景觀設計師
    㚕磬|青瓷陶藝家
    凌性傑|作家
    馬毓秀|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負責人
    陳江榮 |陳江榮刀劍鍛鍊所-刀鍛冶
    陳景林|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藝術總監
    蔡舜任|台灣頂級修復師

    名人推薦語
     
    沈奕妤(Ama)|印花樂共同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每個人天生都有天賦,只是有沒有機會挖掘並讓它發展。
    現代社會強調規模化、效率至上的運作模式,很容易讓大家都活成同一種樣子。好好念書、好好上班、等著好好退休⋯⋯大部分的人或許終其一生都沒給自己機會,探究自己的天賦與熱情。
    因此,讀著《師徒百景》,幾度都讓我既驚訝、又感動。驚訝的是,無論肩負傳承責任的師傅、或是堅定學習的徒弟,其實他們並不會執著守舊、反而十分重視如何融入時代價值——有鼓勵徒弟多聽音樂、看電影的師傅,也有會推薦徒弟看旅行雜誌的師傅⋯⋯我想這應該就是為何時至今日,這些古老工藝還能活躍健在的原因。
    感動的是,無論師傅或徒弟,都是深信自己擁有天賦,並願意用一生為天賦燃燒熱情、甚至付出生命的人——我們稱之為「職人」。他們在這樣崇尚規模與效率的時代,選擇了一條忠於自我、忠於理想的不凡道路,為傳承人類的工藝結晶而奉獻。
    這本書除了能讓讀者認識日本流傳至今的職人工藝,還讓我們看到一種在現代社會已十分稀少的、忠於天賦的職人精神。
     
    陳江榮(陳江榮刀劍鍛鍊所-刀鍛冶):
    現代雖已發展出更快更方便的工法與工具,但沒有古時候的知識累積是無法發展出現代的文化水平,因此願意學習、傳授傳統文化技藝在現代是非常難能可貴,同時其辛苦與付出是外人難以想像的,希望透過此書能讓大眾瞭解傳統工藝背後的價值。
     
    㚕磬(青瓷陶藝家):
    《師徒百景》這本書不僅是一本介紹日本傳統技藝的作品,更是一個關於人與技藝間深刻連結的探索之旅。在這個AI和自動化日益普及的時代,這本書提醒我們,那些由人手一代代傳承下來的技藝、智慧與情感,是何等珍貴。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展現了師徒之間超越血緣的情感和對工藝的共同熱愛。這些故事不僅僅是關於技術的傳授,更是關於生活智慧、文化價值和人類情感的傳遞。它們告訴我們,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保留和尊重傳統工藝的重要性。
     
    馬毓秀(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負責人):
    《師徒百景》帶領我們進入日本傳統工藝創作、經營與傳承的內場,讓我們看到學院教育外的另一種文化傳承體系,它的養份來自土地與傳統文化,它的技藝繫乎匠師,它的產出完善精緻生活。
     
    陳景林 (天染工坊創辦人及藝術總監):
    日本傳統工藝總令人敬佩其「窮人工之極」的頂真表現,除了追求極致的格物精神之外,同時保留師徒相授的傳承倫理,在師徒長期的「薪火相傳」中,初期多傳薪,而目的是傳火。火是什麼?各工種有其獨特精彩。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50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