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河,人稱「炎師」,原名「木河」。家族為捏麵人世家,從小即展現美術方面的興趣與天份,耳濡目染之下,自學捏麵人,13歲以後開始捏麵人擺攤工作。由於個人對傳統藝術非常有興趣,加上「目色巧」,求知慾高,常特意將擺攤移到正在施工中的廟宇,以便親近觀摩、學習「建廟」的工法。杜牧河師承多樣傳統工藝,如捏麵人習自杜定仁、彩繪承襲杜瑞玉、佛像學習陳金泳、泥塑秉承黃順安,使得杜牧河能夠觸類旁通,比單一師承者少了束縛而多了自由,並綜合其技藝成為國內少數兼擅多元的傑出藝師。
里爾克──最理解羅丹的詩人 羅丹的祕密──對勤勞工作的愛 這位大師的祕密,便是對勤勞工作的愛,他是一個不可阻擋的「愛者」。他是一個永遠懷抱渴望、永遠充滿熱情的人。 1902年,26歲的里爾克,親赴法國默東,以弟子取經之姿,與時年61歲,享有國際盛名的雕塑大師羅丹近身相處,大師的「必須努...
◆雋永珍藏.增修三版◆ ◆新增千年陶鄉瀨戶本業窯專訪、陶藝小知識、多間特色器物店鋪介紹◆ 「仔細地看,就會看出萬物蘊藏的特質。自覺生活平凡,可能只是我們太粗心大意。」 是什麼造就日本陶器獨一無二的魅力—— 窺看職人與環境、與時代共生共處的迷人哲思
陶瓷是泥土與火的藝術; 陶藝家與泥土、火對話的結晶。 以科學搭起橋梁,深入陶瓷微觀世界。 陶瓷工藝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泥土有其個性,火有其習性,從泥土變成黏土那一刻起必然發生的一連串物理/化學反應,全盤掌握了解,是藝術表現或創作概念的基石。
泥與水的融合,孕育出生命更豐厚的質地;火與土的對話,精萃出生命更堅實的肌理。 掌握工具操作要領︱分段學習循序漸進︱製作工序條理分析︱技法延伸觸類旁通︱熟悉精進拉坯技巧︱手工茶壺拆解教學︱輕鬆配釉一次搞定
~創造力爆棚的造型VISUAL BOOK第一彈~ 29位硬底子藝術家齊聚一堂: 大師級代表、新秀原型師、人氣插畫師、擬真塗裝師、ADI特效化妝師, 不分流派和作風,收錄當前人物、遊戲、廣告、電影和新銳藝術類型中 最受矚目的作品。
我們熟知的古典音樂,竟然是公元1600年後才誕生的流行音樂! 在這短短400年間,宛如一場大爆炸 出現了無以數計的音樂家、六大樂派、研發出N種可以彈奏美妙音樂的樂器 人類的生活從此進入了嶄新美好的境界...... ★第一本圖文並茂的西洋音樂史★ ★6大樂派VS.60位音樂家★ ★...
齊白石享年九十四歲,《白石老人自述》記敘他八十八歲之前,從窮小孩到拜師學藝,終成大師的歷程。敍述平實,語氣真切,不論是自述口吻或文字記載,都和其人其畫一樣,天真率直,樸實無華,生趣活絡的世俗人情在他筆下開展,即使對藝術興趣缺缺者,也可當故事書看。
本書從八個不同的角度來介紹西歐古典音樂,背後邏輯或許可視為分類歸納一線性推演的思考模式,從結構性的概念,來認識理解所謂的「古典音樂」。或許,以此方式閱讀這本書會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
1.在眾多藝術類型中,民俗藝術(Folk Arts)常被稱為「民間藝術」或「常民藝術」、「鄉土藝術」,由於具有可觀可觸的實體造型,也由於大多具有實用性,而與常民生活之間具有緊密的關連,於是被廣泛地運用並呈現在歲時節慶、生命禮俗、信仰習俗、廟宇裝飾和廟會祭典之中,因此也常被稱為民俗工藝,其中有許多傳統工藝技藝的傳承,也成為珍貴的文化資產,值得各界人士珍視。
2.泥塑藝師杜牧河主張泥塑應考量當代材料,「新材料做新作品,都是後世傳統。」2015年臺南市政府登錄「泥塑」為傳統工藝,炎師為保存者,作品見諸臺灣南部各地,充分表現地方流派特色。2020年文化部登錄杜牧河為重要傳統工藝泥塑保存者,亦即「人間國寶」,認定炎師投身傳統泥塑工藝數十年,融會各家之長,技藝高超,手法細膩,擅長區分神佛個性姿態,堪稱一代巨匠。3.本書內容除個人成長與習藝傳承背景介紹外,其中鉅細靡遺的紀錄藝師杜牧河之泥塑技巧與理念,並以流程圖解方式呈現泥塑工藝的細節,堪稱最具保淳價值的傳統工藝著作之一。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