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戲劇學者、策展人及教育工作者—耿一偉,2016至2023年間的45篇《今藝術》專欄文章,這些篇章記錄下這段時光裡他對當代藝術的思考及所見所聞,文中處處可見其對藝術生態的哲學性關懷,書中反覆提及的四位哲學家康德、巴迪歐、麥克魯漢與九鬼周造之哲學理論,交織出本書的思考視野。從五個面向探討藝術的本質、藝術創作、策展機制、藝術與社會的關聯,以及當代藝術的未來與危機等議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邀讀者一同思考一些可能尚未被留意到的藝術問題。
一部精彩「藝術史」啟蒙小說 藝術版的《蘇菲的世界》 法國現象級出版巨作 暢銷35萬冊 ——全球37種語言版本—— 榮獲 2025年 「法國出版獎」 (Trophées de l’édition) 年度作家大獎 在即將失明以前 10歲小女孩蒙娜與她的祖父 每週三下午...
一部精彩「藝術史」啟蒙小說 藝術版的《蘇菲的世界》 法國現象級出版巨作 暢銷35萬冊 ——全球37種語言版本—— 榮獲 2025年 「法國出版獎」 (Trophées de l’édition) 年度作家大獎 在即將失明以前 10歲小女孩蒙娜與她的祖父 每週三下...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驚喜的起點,故事性十足!超人氣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帶你我重新看見文物的魅力!
清代奏摺,是揉合明代(1368-1644)題本、奏本公文書格式與滿洲請安習俗,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文書制度。明代官員報告公務用題本,私人事情則用奏本。不論題本或奏本,規定須經內閣進行格式審核,簽擬意見後,才能送到皇帝手上。審核駁斥不僅造成緊要公文的延誤,層層轉手更易使機密事情泄露。康熙皇帝(165...
托爾斯泰以充滿熱切的口吻,表達了他對藝術的不滿、期許,以及真正的藝術應當有的模樣。 百年以來,《藝術論》以其高度爭議的內容、充滿力量的語言,影響了好幾個世代、遍及全球的藝術工作者。
集合故宮菁英心力,大手筆、不計成本重新編印的「故宮勝概新編」出版了。內容豐富翔實,巨細靡遺的介紹故宮典藏及歷史沿革;其活潑精湛的編印手法,將國寶瑰麗璀璨的光華,更完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展卷如睹真蹟,令人心脾俱暢。全書厚達255頁,平價供應,物超所值。
本展以青銅兵器為核心,將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開刃─有刃器的發展」,主要為探索青銅兵器的源頭,最早追溯至新石器晚期,著重在磨製的玉石有刃器。第二單元「展現鋒芒」、第三單元「淬鍊純青」,分別介紹「商至西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青銅兵器;前段時期確立青銅兵器的基本形式與組合,後段時期開始出現不同...
作為一本改版增訂十一次的藝術寫作經典,此為繁體中文版首次在台灣出版。 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抒發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但是對於讀者來說,該如何分辨與選讀一篇有觀點、有效益的文章?至於產業中的內容提供者又該怎麼生產出一篇符合觀眾需求、說服讀者理解與認同的文章? 本書提供讀者多個切實可行的寫作...
這不僅是一本講繪畫的書,而是一本關於生活的書,這套傑出的繪畫教學方式不該僅被當作是本教材,它令人獲得解放。──《洛杉磯時報》 只要五天,你就能畫出帶有個人風格的自畫像, 還會驚訝自己能畫得這麼好! 這是一本繪畫教學書:讓你快速學會繪畫的五項基本技巧; 還是一本創造力開發書:讓你像藝術...
攝影、電影、文學、哲學、左派思想……處處都閃現著他的靈光 德文原典直譯 ╳ 華文界最完整精確的班雅明精選集 在靈光消逝的年代,一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誠品藝術設計類排行榜暢銷書、《商業周刊》Alive專題報導, 臺藝大指定參考用書, 世界經典作品來臺展出,觀眾都帶這本進場。 (原版為2019年3月出版)
阿布拉莫維奇以身體作為媒介,進行各種觸目驚心的表演,挑戰了社會認知。「我體驗到了絕對的自由——我感到自己的身體毫無束縛、毫無限度;痛楚一點也不重要,什麼都不重要⋯⋯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媒介。沒有任何繪畫、或是我能夠做出來的物件曾帶給我這樣的感受。」她繼承母親「穿牆」般的意志,超越身體與精神的極...
2025 年,臺北藝穗節邁入第 17 年,也是歷屆規模之最—178 組創作者、47 個展演空間,將豐沛的創造力灌注進城市的紋理與縫隙。臺北,是一座願意擁抱未知與不確定的城市,本次以一隻荒謬卻鮮明的「粉色綿羊」作為主題意象,嘗試顛覆日常感知的慣性,重新思考藝術、城市與存在之間的關係。它不只是一場年度文...
◆藝術是人性的需求?你需要藝術嗎?
◆人工智慧能取代人類創造力嗎?
◆壞作品為什麼需要存在呢?
◆想創作要先端出一套理論嗎?
◆策展不必教?你就是自己生活的策展人?
◆藝術是城市保有活力的必要毒素?
►►►一位熱愛和學生辯論的老師
藝評人耿一偉化身分隊教練,拋出45道題,邀你一同思考,鍛鍊你的心和腦。
►►►哲學小分隊邀你入團
不管你是正方反方,同意或不同意書中見解,提出你對藝術的想法,歡迎來辯。
►►►穿越表象,開出思考的路徑
穿透當代藝術生態龐雜表象,直探問題核心與創作根本,就能找到屬於自己最獨特的觀點。
本書收錄戲劇學者、策展人及教育工作者—耿一偉,2016至2023年間的45篇《今藝術》專欄文章,這些篇章記錄下這段時光裡他對當代藝術的思考及所見所聞,文中處處可見其對藝術生態的哲學性關懷,書中反覆提及的四位哲學家康德、巴迪歐、麥克魯漢與九鬼周造之哲學理論,交織出本書的思考視野。從五個面向探討藝術的本質、藝術創作、策展機制、藝術與社會的關聯,以及當代藝術的未來與危機等議題,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邀讀者一同思考一些可能尚未被留意到的藝術問題。
《哲學小分隊-暴擊藝術世界的45問》並非是一本充滿解答的書,而是讓這些不同的問題做為起點中的起點,提供讀者體察藝術與生活、城市、表演、新媒體技術及人類健康間多重關係的觀點,啟發更多靈感,並藉此找到獨立的創造性觀點。
◢◢◢ 本書特別收錄
——法國導演兼攝影師Stefan Libiot神祕迷離的黑白攝影作品
(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作品《藍色情挑》與《白色情迷》副導)
耿一偉
策展人、劇場工作者與作家。曾任台北藝術節藝術總監(2012-2017年)、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策展人(2018-2022年)。現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與台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顧問、台南藝術節策展人(2023-2024年)。曾獲第三屆倪匡科幻文學獎首獎,出版有《閱讀在靈光消逝的年代裡》、《故事創作Tips―32堂創意課》、《未來藝術革命手冊》、《羅伯威爾森:光的無限力量》等多本著作。2017年榮獲德台友誼勳章、2019年獲法國藝術與文學勳章,2023年獲頒德國歌德獎章。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