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論脈輪
0 篇書評

榮格論脈輪

1932年昆達里尼心理學研討會筆記

The Psychology of Kundalini Yoga

4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6/1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3.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394847
  • eISBN: 9786267394755
  • 字數: 151,048
紙本書定價:NT$ 750
電子書售價:NT$ 52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西方心理學與印度瑜伽的首次邂逅~
印度脈輪系統的心理分析,深入剖析七脈輪象徵
◎諮商心理師/鐘穎審定
◎美國萊斯大學宗教學博士、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蔡怡佳導讀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22

    全球暢銷1,000萬冊,批判資本主義的聖經。 與《愛的藝術》同樣廣受歡迎的必讀經典!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讚譽: 《擁有還是存在?》是精神領域的非凡典籍, 佛洛姆是人類的偉大啟蒙導師。

  • 電子書: NT$ 280

    ★EQ之父 丹尼爾.高曼 大作 ★達賴喇嘛 專文導讀 每個人都能從紛擾的內外在中, 辨識憤怒、恐懼、憎惡、喜悅、悲傷的情緒地圖, 將仁慈、悲憫的心轉化為積極的行動, 找出一條通往更多良善、快樂的路徑!

  • 電子書: NT$ 238

    ★ 作者透過《漁夫王》、《艾洛斯與賽姬》的古老神話,以淺顯易懂的流暢文筆,闡述榮格論述下的男性與女性心理學,幫助讀者更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 ★ 不同於市面上大眾心理學的單一面向,作者將古典神話結合當代大眾心理學,以更全面且多元的角度帶領讀者思考男性與女性奧妙的異同之處。

  • 電子書: NT$ 228

    ~以榮格心理學觀點解讀東方傳說~ 搜羅臺灣民間傳說、《聊齋誌異》、《太平廣記》、《搜神記》, 隨女鬼、狐仙、妖怪、神靈,開啟內在整合之旅。 ★美國費城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蔡昌雄專序推薦 ★收錄東方神怪奇幻繪師SmallGwei插畫

  • 電子書: NT$ 385

    父女之間隱微的共謀,會對她的女性特質造成傷害。 ──茉琳‧莫德克 妳也是追逐父親身影,不惜犧牲自我的「好」女兒嗎? 有一種女性,是「屬於父親的女兒」。彷彿無形中與父親結盟,她繼承了父親英雄般的才華和使命,備受寵愛、深受栽培,在主流社會舉止得宜、成就斐然,卻對自身的意義感到迷失,難以與女...

  • 電子書: NT$ 315

    我們如何走到這個令人疲憊不堪的時代? 過勞、憂鬱、神經質、神經 衰弱、歇斯底里、慢性疲勞症候群 華語世界第一本跨領域的倦怠研究專書, 從哲學、文化、醫學與精神政治的視角探討倦怠的各種面向。

  • 電子書: NT$ 280

    自我,是愛欲利己的理由, 還是開創潛能的動力? 《逃避自由》續篇,佛洛姆人本倫理學經典 歸納現代人五種性格原型,認識自己 人只要活著就必須擁有創造性,發揮潛能。 不為別的,而是為了自己。 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為了成為一個人。

  • 電子書: NT$ 434

    唯有創造一個健全的社會 人才能擺脫異化 與世界建立愛的關係 《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尋》續篇 佛洛姆社會心理學經典,全球暢銷3百萬冊 繁體中文全譯本首度上市 沒有幸福的個人,何來健全的社會? 當人成為工作的機器,物質永遠無法填補心靈空虛 佛洛姆為當代人勾勒真正的理想生活

  • 電子書: NT$ 364

    以本書作者普內特博士所參與的一場榮格研討會為開端,一趟探索榮格孤兒原型脈絡的旅程就此展開。這不僅是作者本身與孤獨的對話,也是所有人邁向個體完整前,必經歷的孤獨體驗。  

  • 電子書: NT$ 322

    收錄在本書的文章,就像是為了讓榮格繼續發聲而作──為他的洞見作引介,為外界的誤解作澄清,也為讀者的好奇帶來滿足。畢竟榮格的心靈洞察超越時代,難以一目了然,然透過作者亞菲精巧的文思佈局,對於什麼是共時性、什麼是原型;神祕經驗與心理學、煉金術與個體化之間如何交織關連,都有深入淺出的說明。 本書更展...

  • 詳細資訊

    1932年,榮格於蘇黎世心理學社團主辦一系列以昆達里尼瑜伽為題的學術研討會,
    該次活動引起廣大迴響,
    並被視為從心理學角度理解東方思想、
    理解人類內在經驗之象徵性轉化過程的里程碑。
     
    昆達里尼瑜伽為榮格展示了一個
    關乎更高意識之各個發展階段的模型,
    對此,他也使用個體化歷程的術語加以詮釋。
     
    在這本集子裡,索努.山達薩尼首度蒐羅了
    該次研討會的數篇講稿和討論筆記,
    包括印度學家威爾罕.豪爾的系列講座內容;
    附錄內的榮格德語演講以及譚崔典籍《人身六脈輪詮解探微》,
    則分別根據新版英譯以及亞瑟.阿瓦隆的經典譯本譯為中文。
     
    本書為該場講座的無刪減版演講集,
    為保留原貌,針對語氣停頓、拼字、文法修潤盡量控制在最小範圍。
    呈現榮格對西方心理學缺乏關於高階意識發展階段的說明,
    並闡述為何東方思想對於西方心理學發展至關重要。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 Jung)
     
    瑞士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分析心理學(Analytische Psychologie)始祖。一八七五年生於瑞士凱斯韋爾(Kesswil),二十歲開始在巴塞爾大學(Universität Basel)學醫,並旁聽法律和哲學課程,一九○○至○九年,於蘇黎世大學(Universität Zürich)的附設醫院繼續其學業和研究工作,一九○五至一九一三年,擔任蘇黎世大學的講師,一九三三至一九四三年,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與巴塞爾大學授課,一九四八年,榮格於蘇黎世邦的庫斯納赫特(Küsnacht)創立榮格學院(C. G. Jung-Institut Zürich),作為分析心理學的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一九六一年逝於當地。
     
    榮格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與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同為現代深層心理學(Tiefenpsychologie)的三大先驅。一九一三年,他與亦師亦父且為工作伙伴的佛洛伊德決裂之後,開創了自己的學說「分析心理學」,其對意識、集體無意識等提出的深刻洞見,至今仍極具影響力與啟發。
     
    編者簡介
     
    索努.山達薩尼 
     
    索努.山達薩尼是倫敦威康醫學史研究院(Wellcome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的心理歷史學家。編有弗盧努瓦(Theodore Flournoy)《從印度到火星:一個講著想像語言的多重人格病例》(From India to the Planet Mars: A Case of Multiple Personality with Imaginary Languages)(Princeton出版)、佛登(Michael Fordham)《分析者及患者間的互動》(@Analyst-Patient@ Interaction)、穆喬(Michael Münchow)《繼佛洛伊德之後:深思精神分析、哲學、文化》(Speculations After Freud: Psychoanalysis, Philosophy and Culture)(波林根論叢,XCIX)等書。
     
    審定者簡介
     
    鐘穎
     
    諮商心理師,雙寶爸。困頓於生死,未脫於輪迴。沉浸在書本與思考裡,以追求真知與開悟為目標。對世上的學問都敞開心胸,在粉專「愛智者書窩」裡漸次介紹跟人類靈魂有關的所有學問。座右銘是「理解黑暗,心存光明」,《故事裡的心理學》、《傳說裡的心理學》、《臺灣傳說的心靈探索:虎姑婆與在地故事集》、《保庇保庇,魔鬼來了!》、《土地爺爺過聖誕》。作者,譯有《榮格心理學辭典》、《榮格心理學導論》、《象徵與夢的詮釋》。
     
    譯者簡介
     
    周俊豪
     
    自由譯者,榮格讀書會FB社團管理員。喜愛透過閱讀及書寫照見自己、探索心靈,現就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譯有《伊雍:自性的現象學研究》。

    媒體推薦

    專業推薦
     
    ◎作家、精神科醫師/王浩威
    ◎作家、精神科醫師/鄧惠文

    ◎「從下而上」不只是脈輪系統中從海底輪到頂輪的揚升之道,也是榮格與瑜伽之「靈上學」(metapsychical)相遇的方向。印度的靈性觀是從超個人的層次出發,這是由上往下的視野。而榮格則是從病人內在意象的體驗出發,親證「超個人事件在心靈內的發生」,這是「從下而上」的道路。他以一位與自身宗教信仰傳統疏離的病人為例,說明當宗教象徵所承載的意義都只成為外部的教條、無法從內在看見其力量時,病人如何透過專注於幻象的歷程,得到了勇氣,以及療癒的效果。分析歷程與瑜伽修行相似,都是個體化歷程的展現。榮格所依循的「從下而上」的道路為宗教傳統的「靈上學」提出心理學的詮釋,也為心理分析打開了猶如宗教修行的意義。——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蔡怡佳
     
    ◎《榮格論脈輪》一書可以被視為是對《榮格全集》中對東方宗教論述的重要補實。讀者不僅可以從中看見榮格對昆達里尼瑜伽修行引發的意識深度所提供的心理學洞見,同時還能從中窺探到榮格當年如何發展出此思路的歷史脈絡。此書揭露了東方修煉的奧秘性,也增進了個人修煉時的親近性。非常精彩,引人入勝!——美國費城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哲學博士/蔡昌雄
     
    ◎《脈輪蘊藏了豐富的象徵——盛開的花、色彩、梵咒種子音共振的頻率。古老的瑜伽智慧教導練習者透過觀想神祇、唱誦梵咒、特定的呼吸法喚醒脈輪與脊柱中的精微能量。主動專注的修煉,讓精微能量透過脈輪與脊椎進入現實,僵固侷限的自我,亦隨之進入煉金轉化的歷程。
    習修精微能量,如同啟程前往地下之旅的英雄,人們探索自己最幽微陰暗、未知的身心疆域,而這個旅程的目的,是引領我們成為涵容自身的光與影的圓滿存在。——自然醒工作室負責人/Teen.張庭穎
     
    ◎昆達里尼瑜伽成了榮格心目中的理論典範,為他展示了一套關於更高意識之發展歷程的說法,而這正是西方心理學一直以來幾乎付之闕如的東西……榮格對於這類疾病的心理性成因及其象徵意義如此堅持,在當年看來頗不合時宜,放在今日反而更加合適。誠如連恩(R. D. Laing)所言:『榮格是這領域的開路先鋒,有志追隨他的人卻寥寥無幾。』──索努.沙達薩尼(Sonu Shamdasani,本書編/註/導論者)
     
    ◎《榮格論脈輪》堪稱一本有關更高意識境界的絕佳入門之作……關於那些不見容於分析學界之古典和主流觀點的境界,我由衷推薦讀者透過本書窺其堂奧。──大衛.尼寇(David Nichol)
     
    ◎在這四場演講裡……榮格運用當年的西方心理學見解,為一些非常複雜的印度概念抽絲剝繭,使我們更能把握印度的思想觀和現實觀。──貝琪.哈爾彭(Betsy Halpern)
     
    ◎山達薩尼編整了這些極富價值的研討會筆記,讓它們得以呈現在更多讀者的面前。除了榮格本人的四場演講以外,編者還提供了一篇附註詳實的精彩導論……這本演講集令波林根論叢(Bollingen Seminar Series)錦上添花。──威廉.卡許(William E. Kotsch)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0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