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從未真正到來,但美麗新世界無處不在
作者親自解讀,深入瞭解《美麗新世界》的最佳指南
名著名譯,台灣時隔近 50 年最新譯本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我生平沒有多少知心朋友, 其中就包括兩隻長頸鹿…… 一趟跨越時光的奇特旅程,一次顛覆人生的命運轉變 《人生最後一場拍賣會》作者睽違九年全新力作! 啟發自真實事件,最不凡的美國西行壯舉——
一生必讀不只一次的奇幻文學經典! 人類歷史上最暢銷的系列小說── 《哈利波特》 全球獨家繁體中文版電子書 Ϟ 超越現象級的史詩級巨作 Ϟ 全球銷量突破6億冊 Ϟ 席捲全球超過200個國家 Ϟ 繁體中文版全系列熱賣突破735萬冊 Ϟ 翻譯成85種語言版本 Ϟ 改編拍成8部電影...
以《上流法則》、《莫斯科紳士》、《林肯公路》暢銷全球300萬冊的 亞莫爾.托歐斯 最新小說集 餐桌旁的一段話,可能就是命運的預言。 托歐斯以他一貫的機智與優雅,寫下這些命運交錯的瞬間。 如果只能帶一本書去度假,那就選這本!——《泰晤士報》
★★★★★ ──全球暢銷書TOP1── 一本關於睡眠的心理驚悚傑作, 絕對讓你捨不得入眠! 一名年輕女子似夢遊時, 殺了兩個好友。 自此,她再也沒睜開眼, 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麼? ★ Netflix影集籌備中!華納兄弟、《安眠書店》團隊製作 ★《早安美國》、《今日秀》、《...
在秘魯,一名漁夫從海上消失。 法國頂級餐廳「三個胖子」的廚房裡,鮮美的龍蝦用牠黑色的眼睛盯住大廚,然後,自己爆炸了。 海的世界裡,似乎有了什麼聯盟。策略。有計畫和智慧。但,究竟是什麼樣的計畫?又是「什麼」導演了這一切?
數學,不是你以為的那種「數學」!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邏輯推理,很可能是錯的。 以各種反直覺的荒謬故事, 探討邏輯謬誤、偏見和悖論的搞笑之書!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年度物理世界圖書 《金融時報》、《星期日泰晤士報》和《電訊報》 評為年度最佳科學書籍 「生命是物理學的下一個偉大前線。」—沃克(Sara Walker) 生命=物質+資訊? 回應薛丁格「生命是什麼?」的提問, 物理學家戴維斯以「資訊」觀點,尋回物質與生命之間的失落環節
米蘭.昆德拉:「我們這個時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赫拉巴爾思考最深、醞釀最久的的傳世之作 「我之所以活著,就為了寫這本書。」
「在這部新作中,赫胥黎將我們的現實世界與他的預言性小說進行比較。這確實讓人感覺毛骨悚然,因為你會發現他對遙遠未來的諷刺性預言,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了現實……在這個處於變動之中的世界裡,《重訪美麗新世界》在為心靈增添力量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紐約時報》書評
「赫胥黎 1958 年出版的《重訪美麗新世界》大概是最具警示意義的作品之一。它揭示了宣傳行為和操控行為的現狀與未來――而且,它無意中成了人類思想操縱者的指導手冊。」――《新聞畫刊》
《美麗新世界》於 1932 年出版後影響巨大,與《一九八四》和《我們》並列為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小說,它對科學獨裁令人震驚的分析,似乎是對遙遠未來的預測,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迴響與激烈討論,並對文化、音樂、電影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以小說的形式預言了一個科技文明下,人類喪失自由與思考的可怕未來。當初的預言慢慢開始成為現實,於是赫胥黎利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將現代世界與他的先知性幻想進行比較,仔細審視人類面臨的威脅,從人口過剩、組織臃腫、獨裁統治、自由理念等關鍵問題著手,寫下《重訪美麗新世界》,並解釋為什麼我們幾乎不可能避免這些問題。
《重訪美麗新世界》是赫胥黎晚年最重要的非虛構作品,它廣泛地涵蓋了社會學、心理學和傳播學等領域的理論,也是他內容最精簡、資訊量卻最龐大的作品。本書出版於《美麗新世界》發行 26 年後的 1958 年,當初赫胥黎在書中的預言已經慢慢開始成為現實。書中結合五○年代的社會現實,再次詮釋虛構的「新世界」,反映科技文明對現實社會的影響,提出人類該何去何從的課題。書中對二戰後人類社會的命運進行了精彩絕倫的分析,預言世界兩大主流意識形態的未來;同時他也對自己的經典反烏托邦小說《美麗新世界》,和歐威爾的《1984》做了比較。
赫胥黎告訴我們,極權統治的手段不一定是棍棒、警察和監獄,也可能是物質滿足、精神藥物和無腦娛樂。在真正有效率的極權國家裡,人們熱愛被奴役的感覺。如果說《美麗新世界》描繪的是一幅極權烏托邦的景象,那麼《重訪美麗新世界》要闡述的便是這些烏托邦的獨裁者,是如何實現他們對普通人的奴役,它討論的是在新極權實現之前,有哪些統治手段可以使對人的徹底奴役成為可能。《重訪美麗新世界》尖銳地呼籲人類應該為自由而自我教育,以免為時已晚。
作者簡介
阿道斯.赫胥黎 Aldous Leonard Huxley
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1894.7.26-1963.11.22),英國作家,出身於著名的赫胥黎家族。祖父是著名生物學家、演化論支持者湯瑪斯.亨利.赫胥黎。他少時就讀於伊頓公學,曾經想當醫生,也在父親的植物實驗室中學習,然而不幸感染了角膜炎,使得他在兩三年中幾乎喪失了視力,卻也讓他逃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視力恢復後,他轉而向文學發展,最後以一等榮譽畢業於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
畢業後,他當過法語老師(喬治.歐威爾是他的學生)、短暫就職於英國空軍部,也曾在化工廠工作。這段工作經歷,給了他無與倫比的靈感——名聞遐邇的《美麗新世界》即誕生於此。
赫胥黎十幾歲就開始創作詩歌和短篇小說,但奠定他文學聲譽的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克羅姆莊園》(1921)。在 1920 年代的大部分時間裡,赫胥黎都住在義大利,他在義大利的經歷可以在《沿路》(Along the Road, 1925)中找到。他最著名的作品《美麗新世界》(1932 年出版,該書警告科學和物質的「進步」中,非人性化的面向),充滿了智慧與洞見,是偉大的思想性小說。
1937 年,赫胥黎在名聲鼎盛時離開歐洲,移居洛杉磯,曾在好萊塢擔任編劇,撰寫電影故事和劇本。1938 年,他與「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靈性導師」,克里希那穆提(Krishnamurti)結爲好友,學習了有關吠檀多、冥想和素食主義等知識。當西方全力準備戰爭時,赫胥黎越來越相信解決世界問題的關鍵,在於透過神祕的啟蒙來改變個人。他晚年對於超心理學、哲學、神秘主義感興趣,透過神祕主義和迷幻藥對內在生活的探索,主導了他餘生的工作。他的信念在小說《時間必須停止》和《島》、非小說《長青哲學》和《灰衣主教》,以及關於他第一次致幻劑經歷的《眾妙之門》中都有體現。1963 年,赫胥黎逝於加州。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文化與抵抗》、《現代主義》、《失意錄》、《回憶的餘燼》、《情感教育》、《愛的藝術》、《當下的力量》、《盲眼刺客》等。
名人與國際媒體推薦
「透過《美麗新世界》,我們得以窺見一個由科技主宰的社會將帶來的種種後果,這是一個極具警世意義的故事。」――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美麗新世界》作者
「作者活躍於沒有基因科學、電腦的1930年代,卻寫出一個用化學物質控制人類欲望與幸福的系統,完美提出對未來世界的洞見……所有二十世紀的科幻小說中,這本是最棒的、最能預見未來的書,真正看到未來人類的想像。」――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人類大歷史》作者
「歐威爾害怕禁書,赫胥黎害怕沒有理由可禁書,因為沒有人想再讀書了;歐威爾擔心真理被隱瞞,赫胥黎害怕真理被繁瑣小事淹沒;在《一九八四》一書中,民眾遭受痛苦荼毒的控制,在《美麗新世界》中,他們則因耽溺享樂而為人掌控;歐威爾擔心我們憎恨的東西會毀掉我們,而赫胥黎擔心的是,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可能成真的是赫胥黎的預言,而不是歐威爾的預言。」――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娛樂至死》作者
「在這部新作中,赫胥黎運用了他對人類關係的博識,將我們的現實世界與他 1931 年的預言性小說進行比較。這確實讓人感覺毛骨悚然,因為你會發現他對遙遠未來的諷刺性預言,居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了現實……在這個處於變動之中的世界裡,《重訪美麗新世界》在為心靈增添力量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紐約時報》書評
「阿道斯.赫胥黎 1958 年出版的《重訪美麗新世界》大概是最具警示意義的作品之一。它揭示了宣傳行為和操控行為的現狀與未來――而且,它無意中成了人類思想操縱者的指導手冊。」――《新聞畫刊》
「智慧的作品……對所有的後代讀者都具有吸引力。」――《柯克斯評論》
「赫胥黎警告說,追求安全和穩定,必然會造成我們忘記人類最根本的特性――自由和對未知的追求。」――《密西根法律評論》
「對當今世界的看法有時準確得令人震驚。」――《聖路易郵報》
「阿道斯.赫胥黎是 20 世紀最偉大的英語作家。」――《芝加哥論壇報》
「20 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華盛頓郵報》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