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廣播人等多重身分的馮絲瓦茲.多爾多,翻轉法國父母的親子教養觀,更對家庭關係、學校教育提出建言,是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今日法國逾兩百所學校以她來命名,紀念其貢獻,影響力可見一斑。本書是「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探討議題更深入,例如:
想讓孩子學才藝,但孩子上鋼琴課卻像赴刑場……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但學樂器並不等於音樂啟蒙。如果孩子討厭鋼琴課,可以請老師彈鋼琴給孩子聽,比勉強孩子彈琴好得多。某些孩子學樂器的渴望會到青春期才出現。
NYU教授、掀起全球討論與關注之作 睡眠剝奪.社交障礙.注意力碎片化.上癮 席捲全球的話題與對策討論 【紐約時報、亞馬遜長期暢銷榜首】 ★ 為什麼社群媒體對女孩的傷害大於男孩? 為什麼男孩持續從現實世界退縮到虛擬世界? 我們該如何保護孩子?以及我們自己?
★執業超過40年,撫慰20萬名讀者★ 《心理醫師媽媽給女兒的人生真心話》感心續作 這次要給即將、正在或走過「中年之路」的你
如果所有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那麼解決的線索, 就藏在你的「兄弟姊妹關係」裡! ✦✦ 第一本完整揭開手足影響力的心理學指南 ✦✦ 那些被忽視的家庭暗流, 正悄悄左右著你的人生。 兄弟姊妹間的隱形力量, 決定工作與愛情的走向。
我們從上一代獲得的教養,以及那些教養方式對我們養兒育女的影響,也可能是我們在面對孩子時,可能會犯下的錯誤。本書作者菲莉帕身為心理治療師,有機會觀察親子關係是如何變調的,以及如何讓它恢復正常運作。這包括如何處理你和孩子的感受;如何傾聽孩子,以便更瞭解他們;如何與孩子建立真正的聯繫,而不是陷入令人疲憊的...
遇上校園衝突糾紛,你知道如何正確應對嗎? 只是開玩笑,可能構成霸凌? IG上留言轉發也算網路霸凌? 只是摸頭鼓勵,也可能變成性騷擾? 發現狼師出沒,該如何通報? 老師達法處罰小孩,我該怎麼做? 學校不受理我的檢舉,怎麼辦? 這些霸凌與性平疑問,毛律師都有解答! 一起從律師視角出發,走進教育現場,...
★話題不斷《我的孩子是霸凌者》作者,又一尖銳切入「霸凌」議題最新力作! ★ 「加害者」與「受害者」,真的能輕易以黑或白切割嗎? ★ 動搖內心的議題、道德良知的衝擊,對孩子你是否能做到「完全信任」?
德國最著名的男孩養育專家30年實踐之作! ◎跟兒子說話不要碎唸,多用重音、適時停頓,直接說指令。 ◎男孩愛唱反調是天性。少年個性衝,和睪固酮有關。先理解他的身體情緒。 ◎跟女生相比,國文特別爛?這叫性別科目──因為他擔心被笑書呆子。 ◎沉迷網路、打遊戲?允許他一週玩兩次,一次玩多久時間?...
父母在孩子面前豎立了高牆,擋住了他們尋求親密感情的道路。當孩子無法與父母建立穩固的心靈互動,孩子將無法擁有安全感與自信心。 看過本書,你將明白:為何無法與父母建立親密互動、為何父母無法給予愛的養分,又為何總在人生重大決定上,父母帶來的陰霾與否定如影隨形。而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是很孤單的成長經驗...
想培養孩子有蒙福的金錢觀嗎?想建立符合真理的財務家規嗎? 知名理財專家父女檔聯手分享,如何在負債累累的世界,培養有聖經智慧的高FQ孩子!
就讓「奇蹟幼兒園」裡的92歲阿嬤保育士大川繁子告訴你,媽媽可以更輕鬆、孩子可以更獨立的育兒祕訣!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沒有一個人該用相同的方式長大! 用對等的教養讓孩子在自由與自律的界線中成長, 4、5歲就能有超齡的獨立表現!
本書作者發現有個很重要的教養領域被忽略了,就是「要如何不把孩子養成混帳/小屁孩?」她經過多方考證,以科學證據為依歸,在本書中為教養議題提供令人耳目一新、甚至是難以想像的全新觀點,從幼兒到青少年皆受用。作者亦指出教養是父母與子女的雙向學習,目標是彼此都能從中學習成長。唯有不斷練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這不是一本簡單的教養指南,而是革新教養思維的重量級好書! ★一出版即空降亞馬遜、《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第一名 ★《時代》雜誌讚譽作者為「千禧世代的教養訓練專家」 ★《逆思維》作者亞當・葛蘭特大力推薦!親職教練/親子KO L口羊太太、閱讀推廣人/國小教師林怡辰、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留佩萱...
十萬冊融冰紀念版,新增全新內容, 二○二一年春天,重磅推出 帶你進入薩提爾的世界 開啟自己與他人的深刻對話 在全新內容中,崇建老師為大家解答疑惑 如何問對關鍵的那個問題? 如何處理在對話過程中、自己產生的情緒? 如何有意識的展開對話?
★韓國上市一個月,熱銷20,000本。 ★YES24網路書店,9.6顆星好評! ★超過10,000件心理諮商個案的人氣心理師★ 現在開始,是母親和女兒都要「活出自己」的時代。 「為什麼母親在傷心時,不對兒子而是向女兒訴苦?」 「為什麼母親看到女兒幸福時,除了欣慰卻也有些嫉妒?」 ...
紐約時報第一名暢銷書、 美國亞馬遜排行榜第一名暢銷書《怎麼說,孩子會聽 vs. 如何聽,孩子願意說》青少年版教養經典!
本AMAZON留言破1200則 長占親子榜TOP 1 崩潰媽媽們最需要的「當下的力量」! 100萬爸媽一片讚嘆:簡單、直接、效果超給力!
孩子不說話、喜歡一個人玩,是「文靜」還是有點「自閉」? 孩子愛打人、整天闖禍,是「好動」還是「過動」?
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廣播人等多重身分的馮絲瓦茲.多爾多,翻轉法國父母的親子教養觀,更對家庭關係、學校教育提出建言,是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今日法國逾兩百所學校以她來命名,紀念其貢獻,影響力可見一斑。本書是「當孩子出現」系列第三集,探討議題更深入,例如:
想讓孩子學才藝,但孩子上鋼琴課卻像赴刑場……
音樂啟蒙越早越好,但學樂器並不等於音樂啟蒙。如果孩子討厭鋼琴課,可以請老師彈鋼琴給孩子聽,比勉強孩子彈琴好得多。某些孩子學樂器的渴望會到青春期才出現。
孩子很會拖延,不是忘寫功課就是怎麼都寫不完……
可以和孩子一起估算出每門作業所需時間並記下來放旁邊,偶爾過來看一下:「現在可以了,換另一科吧。」漸漸地,孩子便知道對學習內容要有所取捨,也必須適可而止。
是否該跟身心障礙的孩子討論這問題?
是,而且應該盡早說。身心障礙兒童的父母常擔憂孩子太受苦,但其實是把自己的痛苦投射到孩子身上。如果父母能問孩子:「自己跟別人不一樣,你有什麼想法?你認為同學們會怎麼想呢?」孩子會很高興。只要孩子了解自己的困難,並且能夠講出來,他的進步會比父母想像得更快。
書中還觸及以下議題:
‧雙語現象‧傳統和新式教學‧是否跳級‧寵溺的祖父母‧孩子愛告狀……
這些主題生活化且有趣,多爾多的回應時而中肯,時而詼諧,但更多的是引領聽眾打破慣性思考,刷新視角去看待問題,發掘並欣賞孩子本來的樣子,解答就會自然浮現。
書末獨家收錄心理治療實例,一窺世代教母如何在諮商室提供陷入困境的家庭專業支持。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余琬儒 | 兒醫四寶媽魚丸醫師、粉專「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吳建芝 | 法國執業精神分析師
林晴晴 | 財團法人臺北市磁山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
翁士恆 | 台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陳煥昭 |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常務監事
黃之盈 |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楊明敏 |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訓練分析師
葉偉忠 | 巴黎索邦大學拉丁文博士
鄧惠文 |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謝佳芳 |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諮商心理師
魏與晟 | 躺椅上的貓心理諮商所所長
鐘 穎 | 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作者簡介
馮絲瓦茲.多爾多(Françoise Dolto, 1908-1988)
法國著名的小兒科醫生、兒童精神分析學家、親子教養專家。1908年11月6日出生於法國巴黎一個信仰天主教的保守富裕家庭,十六歲時不顧母親反對毅然參加高中會考繼續學業,進入醫學院成為兒科醫生後,又因緣際會投身兒童精神分析,與拉岡等人共同建立了巴黎佛洛伊德學派,將精神分析引入醫學和兒科學領域。
與同時代的兒童精神分析師梅蘭妮‧克萊恩相比,多爾多進一步將精神分析擴展至胎兒期。她將胎兒視為一個完整的語言主體,認為胎兒即具有交流的欲望和表達的能力,並堅持應與他們平等地對話交流。同時,她也十分重視對女性性欲問題的研究,不僅細緻探討了女孩在前伊底帕斯期的心理狀況,還十分強調作為規範者的母親的作用。
著有「當孩子出現」系列、《孩子真的生病了嗎?》、《兒童的利益》等多部作品,並在法國廣播電台開設兒童教育節目,以談話的形式深入解答親子教養的各種問題。她成立的綠房子(Maison Verte)等機構被推廣到世界各地,並在兒童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兒童教育等領域產生深遠的影響。
多爾多與先生育有三名子女。她於1988年病逝於巴黎,享年八十歲。
譯者簡介
單俐君
法國巴黎大學教育專業研究,Charles Perrault國際學院文學論述首獎,專長為中文/法文筆譯口譯。譯有《靜能量:找回內在平衡的25個心靈處方》、《記得要快樂:A到Z的法式幸福》、《孩子說「不」,才會去做: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協助你聽懂孩子的語言》、《孩子有話,不跟你說: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多爾多陪你面對棘手的教養難題》等。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