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如何開始的呢海的起點無止無盡 //
艾略特詩獎、科斯塔詩獎得主‧
首位獲任牛津大學【牛津詩歌教授】榮譽職銜之女性詩人
愛莉絲.歐思華Alice Oswald
她不寫「非個人經歷」或「主題公園式」的詩。她筆下的大自然如夢似幻,卻來自清醒的現實觀察;重新詮釋的古典故事,則充滿了人道思索與無分別的不忍之心。──《無名人》譯者陳育虹
★ 收錄「#筆桿接力」散文14篇、詩15首、小說16篇,見證台灣文學的多樣與活力 ★ 長篇專文深度報導+8篇作家專訪,解析這場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行動 ★ 蘇碩斌〈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與張亦絢〈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兩篇導讀由社會學與文學面切入
人工流產是數百萬女性共有的真實經歷,卻長期被隱匿於陰影之中。主編安妮.芬奇耗費20年,蒐羅百餘篇以「人工流產」為題的各式作品,匯聚了16世紀至今,來自全球各地背景相異的作者群,寫下長期遭噤聲的人工流產故事。這些作品以文學的力量撕裂沉默,呈現出她們的聲音。 ★ 本書催生台灣首部人工流產文集:《以...
音韻是走揣台語寶的鎖匙, 臺羅、漢字是傳承台語的開始。 音掠予準,聽說台語自信閣歡喜, 字莫花去,讀寫台文媠氣閣趣味。
【蔡英文前總統 隆重推薦】 「請容許我的心是熾熱的。」 羅毓嘉放開來寫、為島嶼而作的詩, 以寫詩二十年的氣力。 ▍寫述愛,與一切受到政治衝擊灼傷的—— 我對愛一無所知 如同山對雨全無所求 仍被一個眼神擊中
「我們能否看著對方,在對方身上認出自己?」 一行禪師第一本中譯詩集 「一行禪師的作品,證明是現代人的痛苦與憂愁的一方解藥。」 ──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作者
醫道同源,鬆柔── 是傳統醫家與道家思想文化,源遠流長如出一轍的共通源頭。 是太極拳與瑜伽共同追求,教人醉心的特質所在、造境之巔。 一刻鐘 鬆柔心;一刻鐘 鬆柔身;一刻鐘 解鎖僵硬;一刻鐘 注滿靈魂
2004年耶魯青年詩人獎得獎作品 三個章節、二十一首詩 美國詩人理查·賽肯由愛的執著生出的濃烈詩集 愛等於死,親密等同暴力 肉體與精神的冒險,血肉橫飛 「這是我為你/準備的地方。一個你能愛我的地方。/如果這不是個國度我不知道哪裡能是。」—〈霜雪惡雨〉
自序 這是我城市與生活的記憶,「日光之下無新事」,但為了找點事情做,發現自己有一支筆,就是自己的回憶與想像。 感謝朋友和讀者的閱讀「令人懷念的未來」。書題「令人懷念的未來」,取自日本歌曲,意思是未來的路途,是由過去的點點滴滴的艱苦組成的。 副題「七分之一的世界」,是嘗試用淺白的詩歌和隨筆,書寫邊緣...
透過主角艾莫瑞.布雷恩(Amory Blaine)對自身所唸過的書品頭論足一番之外,還透過艾莫瑞與大學室友、同窗之間的對談來討論各種觀念。對主角而言,大學時代的年輕歲月都是一個形成思想的過程。
2022年度瑞典「蟬獎」(Cikada Prize)得主陳育虹2002年作品改版上市。 你凝視孤獨 如凝視一只對剖的梨 青澀皮膚下 明透,均勻,坦坦的初心 幾顆種子, 黑色的 埋伏,裸眼回望
// 一切如何開始的呢海的起點無止無盡 //
艾略特詩獎、科斯塔詩獎得主‧
首位獲任牛津大學【牛津詩歌教授】榮譽職銜之女性詩人
愛莉絲.歐思華Alice Oswald
她不寫「非個人經歷」或「主題公園式」的詩。她筆下的大自然如夢似幻,卻來自清醒的現實觀察;重新詮釋的古典故事,則充滿了人道思索與無分別的不忍之心。──《無名人》譯者陳育虹
英國詩人愛莉絲‧歐思華曾獲艾略特詩獎、科斯塔詩獎及格瑞芬詩獎等多項詩歌大獎,於2019年獲任牛津大學【牛津詩歌教授】榮譽職銜,為三百多年來首位獲此殊榮之女性。
《無名人》這首長詩靈感源於荷馬史詩《奧德賽》,以無盡的海為中心,重新演繹神話,將自然與人類的內在體驗巧妙編織入裡。謊言與妒恨,孤寂與占有,時而洶湧時而靜謐暗流的詩句中,流動的意識大門已然敞開,靜候觀者徜徉其中。
本詩集由【聯合報文學大獎得主】詩人陳育虹翻譯,採中英對照。
//
但這就是海
依然背對著我
千變萬化的形貌一律面朝他方
而誰又能解讀
萬籟中這一聲響
你聽
★重磅推薦
吳敏嘉(譯者、臺灣大學外文系助理教授)
吳懷晨(詩人、臺北藝術大學文學所教授)
徐堰鈴(資深劇場導演、演員,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技副教授)
楊小濱(詩人、中研院研究員)
廖咸浩(詩人,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外文系特聘教授)
__文壇、學界重量級推薦
★國際媒體推薦
一個革新者,生態詩人,她的構思活潑,帶著感官經驗。這些似乎矛盾的內容,創造出獨特的迴響與迫切感,昇華了詩本身……《無名人》是某種小說詩,它甚且抗拒以傳統方式說故事。──《衛報》費歐娜・桑普生
這是一首海的無名抒情詩。它帶著《俄瑞斯忒亞》與《斐洛克特底》兩部古希臘劇的暗流,徹底重新解讀、敘述了《奧德賽》……《無名人》對「甚麼是凡夫」有所省思;它打破了時空,感傷、聳人且氣勢磅礡。――羅珊娜・華倫,詩人
悸動人心……《無名人》如神話而寫實,既古典又現代……歐思華正處於她創作的高峰。――《觀察報》凱特・柯樂薇
這是一篇為水而寫,為語文的流動,也為人與故事的間隙而寫的詩……讀《無名人》的感受在事後仍縈繞心中。――《財經時報》瑪麗亞・柯若芙
出人意表的文字如湧,讓人驚異……這是音節與意象的快旋舞,技巧完美無缺。《無名人》是歐思華在形式上最自由的作品,一些零星低語集聚,是為尋覓一新耳目的創意。――《週日時報》傑瑞米・諾爾・陶德
作者簡介
愛莉絲.歐思華 Alice Oswald
愛莉絲.歐思華著有八本詩集,包括《紀念碑》及《沉沉醒來》。她是2016年科斯塔詩獎及格瑞芬詩獎得主*,並得過愛瑞克・葛雷格里獎、藝術基金會詩獎、前行獎、泰德・休斯獎及英國最具權威的【艾略特詩獎】。目前與家人寓居英國布里斯托。
* 科斯塔圖書獎(Costa Book Awards)是英國最重要的文學獎之一,頒有最佳長篇小說、詩歌、兒童文學、傳記及新人獎等五項大獎。格瑞芬詩獎(Griffin Poetry Prize)則為加拿大極具盛名的詩歌獎。
譯者簡介
陳育虹
著有詩集《霞光及其它》、《閃神》、《之間》、《魅》、《索隱》等八本;日記體散文《365度斜角》。作品已有日文,法文,荷文及瑞典文譯本出版。
譯有安‧達菲詩集《癡迷》、艾特伍詩選《吞火》、葛綠珂詩集《野鳶尾》、紀伯特詩集《烈火》、安‧卡森詩集《淺談》等。
2017年獲【聯合報文學大獎】。2022年獲【梁實秋翻譯大師獎優選】。2022年獲【瑞典蟬獎Cikada Prize】。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