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Korean Screen》邀請全球28國超過158位專業影評人,票選「韓國影史最佳電影 Top 100」,《寄生上流》排第二名,李滄東執導的《燃燒烈愛》、《生命之詩》及《薄荷糖》分別占了前10名中的一、八、九名!
在導演身分之前,他是小說家。這本《燒紙》編集的11個短篇小說,寫於1983至1987年,期間韓國歷盡磨難,發生了光州事件,一場又一場的學運與民主抗爭,李滄東把大歷史與小人物寫進小說裡,選擇用文學的方式記下「時代」。
陳思宏第三部彰化在地小說 剋是傷害、是約束,是帶著刀鋒的愛……。 她們剋父母、剋伴侶、剋孩子 甚至剋死了夏天 她們是有名的破格掃帚星,社頭痟查某 她們知道所有事情 你願意和不願意承認的所有事情 她們知道,有人就要死了……。
這是一部驚人而特別的小說,小說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銳的感受力、又是一個近距離目擊者,使這整件事像一個「倖存的標本」那樣地被保留下來。整本書反覆地、用極度貼近被侵害者的視角,直直逼視那種「別人奪去妳某個珍貴之物」的痛苦──且掠奪之人是以此為樂。
「我有預感,那竭盡全力打造的生活, 最終會因為這道細微的裂痕而徹底崩壞……」 信任究竟是什麼模樣?能夠擊潰一個人對生活的信念嗎? 在愛情的世界裡,信任猶如三月春雪,隨時都可能從風中消逝—— 國際布克獎提名作家朴相映出道至今風格最成熟的代表作 \\\隨書附作者「信念」祝福印簽扉頁///
▍ 「洗練、鏗鏘、技藝純熟的一流小說。」——張亦絢 ▍ 許俐葳(筆名神小風)睽違數年最新創作 許俐葳是備受矚目、深具潛力的寫作者。 她透過水晶般,既透明又銳利如刃的語言,描述世間的邊緣經驗, 劃破名之為「愛」的薄膜,撥開情感以及人性的皺摺。 捕捉無數難以言喻的時刻,看見底下的焦灼、空虛...
「所有失蹤的人,都會在某天回來。一定要這樣相信。」 韓麗珠睽違八年最新長篇 一座空城,兩場運動,三條裸命 銘刻那些眼不能見的殘酷,獻祭所有被折墮的靈魂
*此版本為Readmoo獨家版本,收錄作者光風親繪的六幅故事小圖,以及給讀墨書友們的暖心祝福。 這座小小的島, 滿是人情味,也滿是神跡。
「我說,現在是你一生中工作最努力的時候嗎?」 當你拆開昨天的箱子,打開今日的抽屜, 你會看到一無所有,還是自己? 十四篇短篇小說,李佳穎使昨日並生假真。 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獲文學大獎,陸續出版《不吠》、《小碎肉末》後,李佳穎旋即消失,成了文壇的都市傳說,二書成為熱愛小說之人必讀的...
一切正在發生的事都剛剛好極了。 凹槽,罅隙,碎是語言的裂縫, 各安其位吧,意義將自其中茂生。 十一篇短篇小說,構築李佳穎小說世界與碎片。 以不到三十歲的年紀獲文學大獎,陸續出版《不吠》、《小碎肉末》後,李佳穎旋即消失,成了文壇的都市傳說,二書成為熱愛小說之人必讀的夢幻逸品,一旦擁有,...
★一本以「能高野球團」為靈感起點的小說 ★旅荷臺灣作家Nakao Eki Pacidal,凝視家鄉的溫柔之作 ★深刻描繪殖民時代底層角色對抗命運的努力與情感糾葛 ★跨越百年的雙線敘事,融合自我追尋與青春成長
有些人自然而然就能察覺做什麼會被討厭,但有些人就是不懂…… 7日真人實境秀,「茶水間怪咖」綜藝首播! 狂銷200萬冊《歡迎光臨夢境百貨》系列 李美芮挑戰自我最新小說 YES24書店年度之書入圍 ★電子書收錄:韓版授權故事情境海報★
再舉高一點,踩在艱難現實泥濘的你, 必須把夢想高舉過頭啊! 獻給成年後走迷方向、渴望受觸動的靈魂 ──追夢騎士唐吉訶德,永遠在等你! 瓦 力|音樂說書人 張淑英|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臺大外文系教授 解永華|師大白鹿洞書坊店長 ──激動推薦
《愛的不久時》寫於長篇小說《永別書》之前,張亦絢於2011年出版這部小說時,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張小虹形容它是「二十一世紀的愛戀手記,後《荒人》後《鱷魚》的怪胎情慾流動。」 新版後記裡,張亦絢說:「«愛的不久時»是我寫作至今以來,最喜歡的一本書。它有最簡單的面貌,實則說了非常複雜,且只有小說才能...
終有一天,今日遭受的痛苦都會消失, 而後世的人們將會看到我永恆的微笑。 朱和之以小說之筆重現臺籍音樂家江文也的傳奇人生, 美術大師、臺灣近代藝術史研究者謝里法專文導讀。 ─涂豐恩、陳芳明、陳耀昌、楊澤、廖輝英、謝里法 雋永推薦─
「在那個年月,我像是在給某人寫情書一樣,克制住自己殷切的內心,逐字寫下了這些作品。」——李滄東 本書是韓國導演李滄東於1992年出版的中短篇小說集,作品獲得了《韓國日報》創作文學獎。翌年他接受導演朴光洙邀請進入電影界,隨後轉型並逐漸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電影大師。 誠如作者在中文版序中寫:「...
2021.05《Korean Screen》邀請全球28國超過158位專業影評人,票選「韓國影史最佳電影 Top 100」,《寄生上流》排第二名,李滄東執導的《燃燒烈愛》、《生命之詩》及《薄荷糖》分別占了前10名中的一、八、九名!
在導演身分之前,他是小說家。這本《燒紙》編集的11個短篇小說,寫於1983至1987年,期間韓國歷盡磨難,發生了光州事件,一場又一場的學運與民主抗爭,李滄東把大歷史與小人物寫進小說裡,選擇用文學的方式記下「時代」。
小說描繪在洶湧洪流下最容易被掩藏,被遗忘的一切,往往是小市民最真實的生活。李滄東追求小說的現實主義,帶著文學的悲憫視點,不止於提出問題而是不斷探索出路,就如他的電影。11個感人短篇小說,像是11部刻入人心的微電影!
文學創作不同於歷史記錄,歷史記錄要「顯」出來,文學卻是「隱」下去,把要說的如根藏在泥土深處,終有一天,長出連作者也沒想過,你與我亦意料不到的花朵。
人在失樂動物園中如何活得像一個人?
這也是李滄東給我們的一丸密陽。——林夕
李滄東的文字,就像一個有無比強大吸力的漩渦,
把你的思緒往裡面帶。 ——楊智麟⼁黑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