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恨、也不敢愛,「媽媽」這個名詞,
成為女兒心中那道最深刻的傷口……
療癒和修復,從承認「討厭媽媽」開始;
獻給每一位成年的女兒,找到和媽媽相處的正確方法。
在台灣社會中,長女常常承受各種期待,對上要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對下要照顧弟弟妹妹、最好成為弟弟妹妹的榜樣。同樣是子女,長女總是要出類拔萃,又能體恤父母,還要操持家業。為了探究「長女」如何養成,作者透過觀察與採訪,紀錄了十幾位長女的生命故事,涵蓋不同世代與階級。這些故事呈現當代台灣「女兒」、「女性」在...
「人生沒什麼不好,但好像缺了什麼......。」 ─讀完這本書,你就不再是本來的你─ 不要害怕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人。 人生中,只有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全球每19秒就售出1本!連南極洲都有讀者! ★翻譯突破45種語言,總銷量高達500萬冊 ★亞馬遜讀者好評突破4萬則! ★蟬聯9年...
每個人都該學習的對話法則 值得一讀再讀的薩提爾模式應用指南 薩提爾模式溝通名師李崇義引導你看懂問題背後的底層邏輯, 帶你討論如何拆解、建構一段深刻、高品質的對話,不迴避、不壓抑、不爭執、不對立, 打造新的對話迴路,達成對話真正目的。
{我應該躺平,還是積極產出?} 時間永遠不夠用/工作永遠做不完/夢想永遠達不到? ──人生就是一場時間管理。 【朱家安 導讀】 ★亞馬遜網站編輯選書★
過去永遠不會消逝,甚至從未過去 靈性覺醒者彌哲解讀阿卡西紀錄 重啟內在能量的28個生命啟示 獻給在苦痛中奮力掙扎、遍尋出路卻不可得的人 讓你湧現突破困局的全新視角和強大力量 重回身心靈的和諧
日本第45屆「三得利學藝獎」得獎作品 新近研究集成 寫給新世代的韓半島簡明通史 ◆ 透過東亞國際關係一線學者的宏大視角 深入黨派鬥爭與地緣政治的暗流湧動 揭開近代韓國歷史背後的角力真相
顛覆所有人對完美主義的想像 8個行動策略助你放下自我懷疑,掌握成就自我的關鍵能量 面對事情不如預期,忍不住大發脾氣…… 想出完美計畫,做好一切準備卻老是踏不出第一步? 很在意別人的看法、渴望做到讓所有人滿意…… 緊盯細節成果卻不盡理想,陷入無止盡檢討迴圈……
★幫助超過5,000位諮商者找回自我和人生★
知名家庭關係諮商師盧恩惠,專為無法恨媽媽、乾脆恨自己的女兒們所寫的母女關係解方;不是刻意淡化、也不用故意當個壞女兒,在做出之後該怎樣和媽媽相處的決定之前,讓女兒們無虧欠感的課題分離練習。
想讓媽媽愛我,真的這麼難嗎?
背負成為「好女兒」的枷鎖,「可不可以,愛我這個人就好?」
‧女兒覺得自己必須要滿足所有媽媽的要求,一旦做不到就非常焦慮並自責。
‧在媽媽眼中,只要沒照著自己的話去做,女兒就是做不好、做不夠。
‧把家庭和樂的責任扛在肩膀上,若只有自己過得好,就感到愧疚的女兒。
‧理解媽媽自己背負的傷,對於還無法完全放下、還不能原諒的自己感到沮喪。
◆///讓女兒們終結創傷遺傳的原諒5階段///◆
【看清】我想要的愛和支持,媽媽不會給。
【面對】在心上的傷口,是真實的。
【感受】對媽媽產生討厭和怨恨。
【看見】媽媽對我的傷害,以及她的媽媽對她造成的傷害。
〉〉〉最後,才能原諒自己、原諒媽媽。
◆///終結創傷遺傳、保護自我情緒和內在的回應///◆
‧把指責和批評,轉化為優點:
「整天只會計較這些小事要幹嘛?」>>『那不是計較小事,是謹慎。』
‧捍衛自己的情緒:
「擺出這種樣子給誰看?」>>『消極有消極的活法啊/人生不是只有幸福快樂才是對的。』
「有必要這麼難過嗎?太誇張了吧?」>>『你是要鼓勵我?還是讓我更難過?/你的安慰可以換一種說法。』
「妳都不聽我的話,我去死一死好了!」>>『媽,如果我對你說「我要去死」,你的感覺是什麼?』
‧主動說出自己的要求:
「心情不好嗎?那卡拿去刷。」>>『我現在更需要你傾聽我,抱抱我。』
「我以後不想再見到妳!」>>『妳現在情緒上來了,我們晚點再說(離開現場)。』
★ ▍不必做「好女兒」,做好「自己」就夠了──療癒「母親這種病」的5個階段
◎試著拒絕媽媽。
─承認自己和媽媽兩個是不同的人,能夠做出不同的選擇,想要不同的東西。
◎為媽媽設定界線。
─不必接受自己無法忍受的行為。分清楚母女之間什麼是不能改變、不該改變的。
◎承認媽媽的缺點。
─認清媽媽的情感並不成熟,因此她無法無條件地去愛,也難以理解別人的感受。
◎放棄母親是完人的幻想。
─放下心中渴望的媽媽形象,從朋友、同事或伴侶身上找到自己需要的陪伴和情感。
◎成為你想成為的母親。
─理解自己、照顧自己,用全新的方式和媽媽相處,當自己也成為母親時,不會複製童年經驗在女兒身上。
◆///先成為自己,再成為女兒
不需要成為媽媽的複製品,也不需要填補她的遺憾,接受自己不是母親的延伸產物後,才能建立不再受傷內耗、不再自我貶低的母女關係。「好女兒」和「好媽媽」都是一種被框架的形象,從立下邊界感開始,學會不需要遍體鱗傷的去愛彼此。
作者簡介
盧恩惠
作家、語言治療師和心理學家。經營「米諾亞心理諮商中心」,主修言語治療,並在研究所獲得諮商心理學碩士學位,目前正在攻讀心理諮商治療博士學位。專長是輔導難以控制情緒、苦於家庭關係和溝通的人,特別是提供在母女關係中掙扎的女兒們,如何從因母親而受到的創傷中復原。在盧恩惠的心上,也有一道名為媽媽的傷口,透過聆聽諮商者的人生故事,她也一步步的療癒自己。
盧恩惠在學校、公司和政府附屬機構等各地提供諮詢,以優秀成績獲得韓國心理諮商協會專業心理諮商師表揚。並於《Naver Mom Kids》、《International i-Journal》、《Metro News》等雜誌上固定發表有關親子情感的專欄;同時,她也是「慶尚南道心理支持隊」的成員,接住了許多年輕人受傷的心靈。
此外,盧恩惠也擔任線上心理諮商應用「Trotst」的專業諮商師,並被選為優秀評審諮商師,並於線上一對一客製化育兒輔導平台「我們的家庭心理聖經·辛巴」教練代表,也是線上輔導「緊急逃生輔導樂園」總顧問,迄今已透過超過5,000次諮詢幫助了前來求助的諮商者。
著作|《關係就是情感》、《讓言語不再傷害》、《我決定不再關注》、《爸爸媽媽和我孩子的語言學習》、《爸爸媽媽,玩玩吧》。(以上書名皆為暫譯)
部落格|blog.naver.com/graceslp
Instagram|maumgram
譯者簡介
王品涵
專職翻譯,相信文字有改變世界的力量;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現居台北。
推薦人
于玥|諮商心理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林佳樺|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與督導博士
郭葉珍|教授媽媽
彭菊仙|作家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 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依姓氏筆畫排列)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