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醒來,暖氣尚未修復的房間,身體凍僵在被子裡。
害怕繳不出房租的恐懼叫醒自己。
穿著制服的人每天站在飯店櫃台後面微笑,
櫃台底下藏著暖暖包、水腫的雙腿、冷掉的咖啡。
一段在倫敦試著生存的故事。
站著的每一天背後,是夢想支撐著。
Neal Yang,一位台灣阿美族留學生在倫敦飯店前台工作的真實紀錄。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城市會把一個人變成什麼樣子? 還是,我們總是在變成那座城市? 我為了進入時尚產業而來到紐約,卻也因為看清真相而黯然退場。 我在疫情的寂寥中真正愛上紐約,沒想到因緣際會在此買房落地生根。 紐約教會我不畏懼他人的眼光,想要什麼就主動爭取, 我在移動中摸索自己的定位,在時差與文化衝擊中重新定義「理想生...
一八八O年四月二十四日,對瑞典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而言,是個意義非凡的日子。這天,由諾登舍爾領導的極地探險船「維加號」凱旋駛抵斯德哥爾摩港,全城瀰漫著歡騰鼓舞的氣氛,而這股熱烈的狂喜與興奮,宛如茫茫浩海中的明燈,霎時擦亮了斯文‧赫定混沌的人生道路。此時此刻,年僅十五歲的少年斯文‧赫定,在心中立定志向...
一本滿溢著人情與文學的東京導覽 任性地走走晃晃 五感全開、體驗最有生活情味及歷史底蘊的老派東京 日本隨筆大師嵐山光三郎帶你走逛今昔東京!!! 東京是座溫柔的城市,它有怪異的一面,但深入觀察,卻是踏實的風俗人情。 東京的人情非常乾爽,帶著冷漠的合理性,抒情不黏膩,冷淡中透著溫暖。...
★日本暢銷超過12萬冊★ ★隨時開始 永不嫌晚★ 獨處的第一堂課 就是跟自己去旅行 為你專屬的快樂存摺 存下無數「第一次」的好心情 獨旅就從日本、法國、台灣啟程吧。 ☆☆☆作家王蘭芬 彭菊仙 韓良憶 感同身受推薦☆☆☆
● 書評家譽為「韓國的卡夫卡」 ● 韓國王牌製作人羅PD《懂也沒用的神祕雜學詞典》節目固定嘉賓 ● 李箱文學獎、東仁文學獎、黃順元文學獎、萬海文學獎、現代文學獎、文學村作家獎得主 ★★★ 韓國熱銷520,000冊 金英夏最新散文集,上市後連續 14 周穩坐冠軍寶座! ...
世界上有這麼一條路,它有一千兩百年的歷史、一千兩百公里的長度, 你可以徒步走上去,環繞一圈,它叫「四國遍路」。 它是一個實踐人生和夢想的模型, 它會讓你體驗到什麼是熱烈的發心、什麼是艱辛的修行、 什麼是證悟的菩提、什麼是自在的涅槃。 它會讓你見識脆弱、體驗虛無,而它也會肯定你的...
若一生只能讀一本遊記,那就是它了! ☆旅行文學巔峰傑作☆ 這是一場充滿未知的冒險、將與各式鮮猛有趣的人事物與地方交會、碰到各式疑難雜症與「政治問題」 並且充滿旅人面臨各式意想不到的挑戰時,該怎麼見招拆招、以及巧遇貴人來幫忙/幫倒忙!
只要出發,改變就已經開始!! 這是一趟極不可思議、令人大開眼界的旅行。 因為一位富有遺孀的善行, 讓一群從未出過遠門、單純質樸的村婦農民, 坐著專屬的三等車廂環遊印度,見識世面。 他們的心窗從此開展,眼中的世界也開始有了不同……
一介鄉下武士,帶領日本走向新時代。 坂本龍馬究竟魅力何在,讓後世追思懷想不斷? ‧他在NHK「最喜歡的歷史人物」調查排名第三,僅次織田信長、德川家康; ‧在他的出生地,有日本唯一以人物冠名紀念的「高知龍馬機場」; ‧每年十一月十五號,全國舉行「龍馬祭」紀念他的誕辰與忌日; ‧...
歷時三千天、橫跨五大洲,荒腔走板的冒險紀錄! 從韓國街頭的離譜超展開、加拿大遊學的文化衝擊、澳洲旅伴的折磨行徑,到非洲志工生活的八點檔災難劇,每一篇都是「傻眼、爆笑、但又帶點人生道理」的旅程剪影。 原本只是想看看世界,沒想到一路誤闖各種奇葩場面,她學會在無法掌控的旅程中,找到幽默與自在,也在一次...
最任性自在的舒式京都晃蕩, 告訴你如何享受這一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 繼《遙遠的公路》、《理想的下午》之後, 舒國治最讓人心醉的行旅文學代表作,令和年全新版本上市
世界上最北的朝聖之路──「聖奧拉夫路徑」 台灣第一本完整記錄之書 朝聖即回「家」,往自己的「心」前行。 透過身體的徒步,向真實的自我靠近。
村上春樹、三浦紫苑、小川糸、群陽子的韓文御用譯者 太客氣的作者、有點無禮的編輯 其實不怎麼互動的同業、非常宅的工作型態 權南姬三十年來翻譯路上的酸甜苦辣全紀錄 「希望後輩看著我的背影往上爬,在翻譯的工作中找到最終的幸福。」
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後的憂鬱巨浪、與漸凍症並肩走向死亡的日子, 這句話,成了他一生的金言, 也將帶你擺脫焦慮風暴、生命備受鼓舞! 達賴喇嘛:這本書能使所有人受益 瑞典最暢銷心靈書,連續三年獲獎不斷! 隱居山林的經濟學家,最動人的生命體悟 17年的森林寺院修行、返鄉...
《倫敦接待日誌》 ── 在制服與城市之間,記下一段站著活下去的日子
穿上制服,走進倫敦某間五星飯店的前台。微笑、點頭、引導、致歉,在旅客與城市之間充當一個「不該留下痕跡」的角色。來自的台灣阿美族藝術留學生Neal Yang,經歷遠在台北的寵物過世後,面對瀕臨破產的生活與簽證限制的工作條件,每天在服務中心與調度之間應對不確定的情緒與權力,他用第一人稱書寫了城市運轉背後那些站著不被看見的身影。
這本書不是旅遊筆記,也不是逐夢散文。它是一本從勞動現場寫出的現實文學,是一位異鄉青年在移動、壓力、社會秩序與身分複屬之中,透過勞動記憶來確保自己還在場的書。他從台灣藝術產業離開到倫敦進修,卻誤打誤撞進到飯店服務業中,默默的成為『職業飯店服務員』。倫敦給予他的不再是歌劇帶來的感動,不再是公園中小狗帶來的溫暖,而是一趟面對內心的都市。
正如作者在書中序言所說:「飯店前台人員,是整棟飯店與客人第一線接觸的溝通者。我們是他們的旅遊智囊團、抱怨垃圾桶與生活問題終結者。當我們被不需要時,就像是餐廳中的餐巾紙,靜靜地觀察著他們,等待著他們。」生活不該被忽略。從數學、藝術到飯店,作者以散文串起過去、現在與未來,描繪一個身處倫敦都市邊緣的移動者,如何透過勞動書寫,把「存在」重新標記在每一段擦身而過的服務現場。
《倫敦接待日誌》是一段移動者的日記,也是一部站著寫下來的城市報告。
作者簡介
Neal Yang,倫敦與台北之間往返的藝術從業者與策展人,出生於台北,為台灣花蓮吉安鄉阿美族。畢業於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College of Art)當代藝術策展碩士與天主教輔仁大學數學系應用數學組,曾任職於蘇富比台北辦公室、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參與多場具國際展覽與藝博會策劃,涉獵橫跨當代藝術、品牌合作與文化策略。
旅居英國期間,於倫敦五星級酒店前台任職,親歷服務業場域中流動的文化風景,並以細膩的筆觸,書寫城市內部看不見的層次與秩序。著有《Soft Witness: 50 Artists 50 Stories》,《Check-In London 倫敦接待日誌》為其首本散文作品,既是勞動現場的紀錄,亦是對當代都市經驗的沉思書寫。著作文章也發表於換日線與天下雜誌。
IG @alcoholneal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