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詩集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的詩人全新作品
*「方舟月球藝術典藏」計畫後,從月面回歸的「重返」之作
*靈巧、慧黠的敘事與反敘事,塑造如夢之夢的世界觀
★ 收錄「#筆桿接力」散文14篇、詩15首、小說16篇,見證台灣文學的多樣與活力 ★ 長篇專文深度報導+8篇作家專訪,解析這場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行動 ★ 蘇碩斌〈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與張亦絢〈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兩篇導讀由社會學與文學面切入
音韻是走揣台語寶的鎖匙, 臺羅、漢字是傳承台語的開始。 音掠予準,聽說台語自信閣歡喜, 字莫花去,讀寫台文媠氣閣趣味。
◎當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201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布.狄倫,迄今歌詞的完整呈現。 ◎繁體中文版集合音樂人、詩人與學者,精心翻譯與註解,是華文世界巴布.狄倫歌詩集最佳譯本。 ◎31張專輯、386首歌詞,中英對照。 ◎《紐約時報》:「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
本書是《十方一念》十周年紀念版。 「當大家翻開這本書,看到裡面都是一頁頁分行的文字, 可能會想:這些是詩嗎? 寫《十方一念》,就像寫歌詞時忘記了音符、旋律結構、段落、傳唱度種種限制,而感受、想像、領悟的過程,在腦海中如浪翻潮湧,亂中有序。 所以,在這個習慣以規範換取安全感的世界,為勢所逼下,要替這些...
*此為精華試讀本 ★ 收錄「#筆桿接力」散文14篇、詩15首、小說16篇,見證台灣文學的多樣與活力 ★ 長篇專文深度報導+8篇作家專訪,解析這場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行動 ★ 蘇碩斌〈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與張亦絢〈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兩篇導讀由社會學與文學面切入
"本書是一部別開生面的宋詞賞析作品,精心選取了宋時五位詞人的傳世佳作。其中“一曲新詞酒一杯”的“宰相詞人”晏殊,“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以及“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的“紅杏尚書”宋祁,是本書寫作的重點。 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語言解讀宋代詞人的兒女情、風雲氣,並融入自己...
|我調整痛苦的方式像拔草,拔得沒完。| 「詩是那一塊塊的黑色玻璃,在平常日子裡,人們拿著這樣的東西不知所措,但總會有藉此將什麼看得更清楚的時刻。」 「我的幸福注定與我的痛苦相互滋長,因著我以梳理苦厄維生,言說才讓我有了一絲絲存在的位置。」
《先知》為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以英文撰寫的散文詩集,1923年甫一問世即轟動文壇,銷量直追莎士比亞的劇作和英文版的《老子》,並因其深刻的宗教情懷而被譽為「小聖經」。 近一世紀以來,書中許多佳句經世人傳誦不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名句,例如公視劇名「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即出於此。本書除了將英文原文與...
本書從凌性傑一九九一到二〇二一的作品中精選出五十首詩,十八篇散文,從十七歲的少作,到絕版的夢幻詩作,更有從未收錄的全新創作。內容分為五卷,亦是凌性傑寫作長期關注的五大面向。卷一「你是我最艱難的信仰」是愛的理由充滿。卷二「寂靜之光」思索生命難題與課題。卷三「希望或失望的淚水」多選自首部詩集《解釋學的春...
收錄
「方舟月球藝術典藏」計畫
史上最早登陸月球的華文現代詩
「屬於次世代的前瞻性詩意。」——唐捐
「二十世紀初期未來主義的2.0。」——鴻鴻
「像是早預言好了書中世界的未來。」——鄭宜農
詩人 唐捐 專序推薦
詩人/鴻鴻 創作歌手、演員、寫字的人/鄭宜農
啟程推薦
我於是知道什麼是無力與愛並存
關於詩的話題眾說紛紜
當行走、用餐、看一場表演都像場博物館中的夢
也許我們早就是月面上
被遺忘的人?
分不清日夜的軌道邊
等待漲潮的人們
在故事開始後被故事抵銷……詩就開始了
像是空白的殘響
像是我們的答案……。
而詩會帶我們去哪?會不會是
TO THE MOON AND BACK?
作者簡介
煮雪的人
1991年生於臺北市,日本法政大學文學碩士。2011年創辦《好燙詩刊》。2021年以《掙扎的貝類》入圍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成為該獎開辦以來首本入圍的詩集。詩作〈月球博物館〉被選入美國拱門任務基金會「方舟月球藝術典藏(Arch Lunar Art Archive)」計畫,2024年2月經由奧德修斯號送上月球典藏,預計可保存五千萬年,為目前已知最早登陸月球的華文新詩。
著有《小說詩集》、《掙扎的貝類》、《讀出一記左勾拳》等。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作品入選《新世紀新世代詩選》、《臺灣詩選》、《臺北詩歌節詩選》、《衛生紙詩選》等選集。
Facebook/Instagram/Threads:@zhuxuederen.eth
website:www.zhuxuederen.com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