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咖啡人,都有想像中的完美風味,
單品是句子,調豆是詩,
他們烘焙、配豆,創造出理想中的咖啡世界......
每間咖啡館,都該有個自己的招牌,那是千久不變的安心。台灣的自烘咖啡風潮,讓咖啡人有機會與本事把咖啡調整的更好。沒有一支豆子擁有最完美的果酸、甜感與尾韻,當理解豆子特色,烘豆師便開始「創造」味道。
優格的酸 甘酒的甜 醬油的鮮 鹽麴的溫柔 都是發酵的魔力 當大部分的食物轉化需要熱能時,唯獨發酵,以時間為柴火,幫我們把食物烹調起來。
很多人的早晨,都是從一杯咖啡開始的。 朋友A說,咖啡讓她一早就有幸福感;同事B說,沒喝到咖啡,連回E-mail的腦袋都混沌;室友C最愛手沖,當她看著水注緩緩落在咖啡粉上,整個人都平靜了…… 小小台灣,平均每人一年要喝掉120杯咖啡。2014年《……
早上時,用喜歡的手沖壺喚醒一天的清醒 中午吃著便當,把小菜裝在優雅的碟子裡 晚上來犒賞自己吧! 用陶鍋煮雞湯,還不忘一旁鑄鐵鍋裡的燉牛肉…… 器具不只是物質本身,更重要的是,它承載了什麼樣的生活?給了我們什麼樣的體驗?
在歐美,藜麥正風行 小米成為下一個預測的超級食物 大家都在吃紅藜 低GI成為重要的飲食指標 還在吃精緻的食物嗎? 返璞歸真,五榖雜糧正流行 營養師說,每天至少都要吃1/3的全穀類,一份堅果好食物;……
吧台前人文彙集、吧台後職人講究。 一位好的BARISTA,不僅是操作咖啡機而已,也有各自詮釋咖啡的方式與想法;想要了解咖啡的精彩,不如跟著本期走進吧台裡,從職人的角度,再次認識那些你不知道的咖啡故事。 一杯好咖啡必須具備哪些條件?熟悉咖啡豆種類……
鬆軟的菠蘿 酥脆的法國長棍 帶點派感的可頌 擁有軟綿內裡的紅豆吐司 當熱騰騰的麵包出爐時 不知不覺,手裡的籃子又多夾了幾顆…… 麵包是平凡日常卻充滿著幸福香氣的食物,小小麵團,經由發酵、膨脹、烘焙、靜置,幻化出千變萬化的滋味。從麵粉到麵包,中間到底走了多遠?
晨光朝食間,幸福味覺遊戲 剛煮好還瀰漫著濃香的咖啡,煎盤上冒著油花吱吱作響的火腿,流淌濃郁蜂蜜的鬆餅,以及烤箱中剛出爐外酥內軟的新鮮麵包…花時間好好吃一頓早餐,在繁忙生活中成為一種自我縱容的儀式感。尤其是難得的假期裡,睡晚一些、吃得豐盛一點,美好的休日時光,就該用最舒適的方式展開。
◎米知識一次掌握 台灣米品種這麼多,每一種吃來的口感與味道各是如何? 怎麼挑米?洗米?保存米?一次告訴你 ◎讚美好農人與好食材 以自然農法種好米的南澳自然田、傳承人工碾米技藝的賴咏華、種好米給孩子吃的尚水米……我們走入產地,讚美農人的暖心與技藝。……
有沒有發現,吃冰的時候,很多人都帶著微笑 當涼甜甜的冰品進入嘴裡,那爽快清涼的感受,雖然短暫,卻 非.常.幸.福. 今年夏天,請跟著我們一起呷涼ㄟ。我們不只要吃講究食材好店家,也要聆聽冰品背後的好故事,還要帶大家回到傳統義大利奶奶手做冰淇淋的好時光,從調糖水……
每個年代,都有屬於自己喝茶的樣子! 150年前,Formosa Oolong Tea 即以無酒精香檳的華美姿態,風靡全世界。全盛時期,外銷45公斤的「東方美人」,即可換得一棟「樓仔厝」。 150年後的今天,台灣茶無論在生產或製茶手藝都日漸精進之……
說到「時間的味道」,第一個想到的會是什麼? 是阿嬤的醃漬菜、外公愛吃的金華火腿、還是自己珍藏的起司、紅酒? 是總鋪師的好手藝、烹調上的老經驗、還是一生懸命的料理精神? 這一期的《好吃》,請跟我們一起來探索「時間的味道」。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總是可……
熱騰騰的蘋果派、酸酸甜甜的檸檬塔、充滿記憶的烤布蕾……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個吃了會微笑的甜點名單 他們或許不特別的華麗、沒有高檔的食材,卻會讓人一咬下口,不自覺的漾起了幸福的微笑。 新竹的「榖榖你好」,是一間不到5坪的小店,受過藍帶訓練的主廚,用……
阿嬤的私房薑母鴨 阿美族燒得發燙的「石頭」火鍋 南門市場裡的手工蛋餃 煮來有霜降牛口感的日本蠔菇…… 冷冷冬日,如果能喝下一碗熱湯,那就像是有人把你的手拉進口袋,溫柔細膩的替你加油打氣。即使只有一場火鍋的時間,還是令人覺得暖度破表,難……
Bon Appetit!台灣第一本慢食生活實踐誌。 吃,是一件需要放感情的生活大事,可以隨心所欲,也可以徹底講究,除了三餐溫飽的吃,生活周遭還有各種與吃相關的事情值得探訪。書中將從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切入,以對食物的熱情為發想,找出飲食的各種有趣形式,不僅要帶你認識台灣在地……
每間咖啡館,都該有個自己的招牌,那是千久不變的安心。你知道這個時候去這間店,就會喝到那樣的味道。不像單品總會隨著每次拿到的豆子而有不同,招牌配方就該調的剛剛好,從選豆邏輯到配豆比例,讓你每年都喝得到。
台灣的自烘咖啡風潮,讓咖啡人有機會與本事把咖啡調整的更好。沒有一支豆子擁有最完美的果酸、甜感與尾韻,當理解豆子特色,烘豆師便開始「創造」味道。
微光咖啡以瓜地馬拉老欉咖啡樹,配上另支明亮但尾段帶有煙燻味的水洗豆,取名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以風味做出加拿大傳奇民謠歌手「溫和老紳士」之感;台中Coffee Stopover,從淺焙的dancer到深焙的Professor,一共5款不同的Blend可選,大部分喝精品豆的人都怕深焙,Stopover用硬度較高的瓜地馬拉豆搭上哥倫比亞,做出黑巧克裡微微帶酸的感覺;「芒果咖啡」為了回應故鄉雲林,鄉下人含蓄底下的曖曖內含光,以水洗耶加雪菲與瓜地馬拉等豆表現出柑橘調與中南美洲的巧克力味,讓咖啡在口中留下綿長餘韻。
單品喝的是產地風土,Blend喝的是咖啡人對風味與世界的想法,他把想給你的都濃縮在這一杯。除了一定會有的house blend外,有些咖啡人還會不定期的用Blend做各種的創作:喝起來有海邊感的、一杯「想念」的咖啡等等。Blend讓我們拋開產區知識,信任咖啡人給的這一杯,就像去美國精品咖啡名店「知識份子」時,我們會喝它的經典配方「黑貓」,卻不會記得裡面用了哪些豆子,它讓味道回歸到人與咖啡館的連結裡。
這一次,讓我們相信咖啡人,
走進對風味有想法的咖啡店,先點一杯招牌blend
那是別處喝不到,只有那裡才有的完美風味。
本期特色
*單品當道,為什麼我們談Blend?內行人告訴你怎麼看/喝Blend
*調配不同的豆子前,一定要知道的各產區風味
*把Blend擬人化!微光咖啡的西蒙波娃、班雅明與柯恩
*台灣咖啡的風味是什麼?世界級的咖啡人告訴你
*要Blend前得先學會自烘!日本手網、爆米花機怎麼烘
*咖啡館老闆最得意的House Blend
*老闆不藏私,教你用Blend做調味咖啡!
*Coffee Coupon 咖啡優惠卷, 從北到南,跟著《好吃》一起喝Blend
作者簡介
好吃編輯部
從對食材的關心出發,上山下海,致力於尋找台灣好食材與精彩的飲食故事。從產地裡,挖掘達人農夫的堅毅精神;從阿嬤口中,記錄即將遺落的傳統作法;從菜市場裡,看到隱身在常民裡的料理智慧…… 相信食物可以予人幸福與療癒,推廣在地、當季食材。作品有《好吃》雜誌、《跟阿嬤學做菜》、《餐桌上的香料百科》、《餐桌上的調味百科》、《向咖啡大師學習》等書。
相關著作:《 好吃21:粗食主義!雜糧正夯,吃原豆、全榖的全食物提案》《Eco Food 生態食材!小農田大宇宙,自然農場裡的復育新運動!》《住在田中央!農夫、土地與他們的自給自足餐桌》《向咖啡大師學習!從生豆、烘焙、沖煮到拉花,走入12位領潮者的咖啡風味課》《好吃13:路邊廚房 跟著市場職人學做菜》《好吃14:來去鄉下吃好菜》《好吃15:好好吃飯 從選米、米食、料理、產地到店家的呷米小學堂》《好吃16:冰鎮台灣好味道 食材講究 冰品經典》《好吃17:喝杯台灣茶 產地X品種X工藝X茶人》《好吃18:時間的味道 食材、記憶與技藝之味》《好吃19:We Love Cafe!十件讓你更懂咖啡的事》《好吃20:讓人微笑的暖心甜點》《好吃22:作伙呷鍋!跟著行家煮一鍋熱騰澎湃》《好吃23:打開的瞬間!我們的便當生活》《好吃25:麵包的科學!麵粉 X 酵母 X 鹽 X 水的美味方程式》《好吃26:我們熱愛的廚房道具》《好吃27:Cooking with Flowers!花食生活》《好吃28:台灣水果大探險!》《好吃vol.12 來我家吃阿嬤的拿手菜》《從餐桌到產地:發現食物與土地的美好真味》《跟阿嬤學做菜2:記憶中的飯菜香&季節手釀》《餐桌上的五穀雜糧百科:從產地、料理到營養,關心身體與土地的全食材事典》《餐桌上的蔬菜百科》《餐桌上的調味百科:從調味、製醬到烹調,掌握配方精髓的完美醬料事典》《餐桌上的香料百科:廚房裡的玩香實驗!從初學到進階,料理、做醬、調香、文化的全食材事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